“有才能的人”和“没有才能的人”

我正式开始研究“才能”,是在美国的大学留学期间。

我读小学时学习成绩很好,按理来说IQ值应该也比较高才对,可测试结果却很低。自从听说了“IQ测试成绩篡改事件(!?)”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天生才能出众”只不过是一种错觉。因此,我一直在思考“才能”究竟是什么。

我在大学读心理学,掌握了人类心理活动的各种相关知识。之后,我回到日本,成为一名补习班讲师。

我首先努力去证明,把人分为“有才能/没有才能”“脑子好使/脑子笨”“聪明/不聪明”这种二元论的观点是错误的。大家都会下意识地这样进行划分,但实际上很难截然分开。

为了证明这一点,就必须充分收集数据,用数值明确地显示出来。于是,我把自己在补习班的指导过程全部记录下来。

我给学生布置了什么题目?完成得如何?我给了什么评价?面谈时说了什么?最终是否合格?……我全都做了记录。正因为有这些积累,所以才写出了《垫底辣妹》。

我见过各种各样的学生——“学习好的”“学习差的”“学习很用功但成绩却没进步的”“突然对学习产生兴趣的”……也见过“觉得自家孩子只要肯学就一定能学好”的父母……

就这样,我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案例,不知不觉地收集了1000多人的数据。

仔细看回这些数据,不难发现:刚开始来补习班时被认为“没有才能”“脑子笨”“不聪明”“无心学习”(通常是父母如此断言)的学生,后来考上重点大学的例子比比皆是。

看过大量数据之后,我确信了一点:

所谓的才能,其实只不过是结果而已。

这是什么意思呢?请听我解释。

被认为“有才能”的人,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他们都很努力。

很多人往往会把“不努力也能把事情做好”的人说成是“有才能”。

但我意识到,这种想法根本就是错误的。

从本质上来说,人类本来就比别的动物更聪明,大脑构造也更优秀。换言之,所有的人本来都具备“优秀”的可能性。

既然如此,各人之间的差距从何而来呢?

根据我的丰富经验,可以说:孩子学习差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学习方法不对头;没有坚持下去;学习动机不足而缺乏积极性……

一针见血地说,在不适合自己的地方,无论怎么努力都是无法提高的。

被认为“有才能”的人,

首先有“适合自己”的动机,

然后选择“正确的方法”,

坚持不懈地努力。

最后取得成果时,才呈现出“有才能”的状态——确切地说,是被大家认为“有才能”。

周围人忽略了他“努力”的过程,只看到表面的结果就不由分说地下结论:“还不是因为他脑子好使?”“我这种没有才能的人可做不到。”“才能是天生的呀。”

可是,他们错了。

有个词叫“冰山一角”。据说,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大约只占整座冰山的10%。正因为有了水面下90%的拼命努力,冰山才能够浮出水面。

00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