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孩的人生目标大不同
- (意)迈克尔·古里安
- 5323字
- 2021-01-20 18:31:00
前言 儿子,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希望我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成为了不起的人!我就想成为了不起的人!
一个三年级男孩的话,
转述自他的教师苏珊·特拉弗斯
我的岳父迪安·里德如今头发花白,身形清瘦,是个沉默寡言的男人。1943年,当他驾驶B-12型轰炸机在欧洲战场上空盘旋时,才不过22岁,当时的他满头金发、充满活力。轰炸机在德国被击落,迪安被弹出了驾驶舱,当看到其他机组人员已全体阵亡时,他只好一瘸一拐地向北逃往挪威。在腿伤恢复之前,迪安被纳粹步兵俘虏,关押在马尔堡和纽伦堡附近的纳粹战俘营里,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45年获释后,迪安回到了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也回到了他的爱人也就是我岳母玛格丽特身边。在他们50年的婚姻生涯里,迪安几乎只字不提自己的战时经历。我的太太盖尔是他们的第三个孩子。我跟盖尔相识后,她曾告诉我她的父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驾驶的战机被击落了,不过她说:“父亲从来不跟我们谈论这个话题。”在我和盖尔结婚的头10年里,岳父始终没有跟我谈论过这个话题。
然而,1997年岳父74岁时,他终于向我们敞开了心扉。电影《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深深打动了他,他决定向包括妻子和儿孙在内的所有家人公开他的战时日记和一些零散的记录。岳父回忆起当时作为一名飞行员的感受,那时他还年轻,以致面对身受重伤的战友时感到无能为力。他也回忆起自己被从战俘营放出来后,回到家“作为一个男人”所感受到的责任感。
“一个男人必须快速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否则他无法生存下去,”岳父说,“回家后我没想太多,只是开始工作,养家糊口。这是所有人毕生都在努力奋斗的事。”
电影《拯救大兵瑞恩》里究竟是什么情节引发了岳父对战时经历的回忆,并让他想要与我们分享他的人生智慧呢?他告诉我,很多情节都让他有所触动,尤其是影片的结尾,米勒上尉在桥上的一场交战中牺牲了,当时他是年轻的二等兵瑞恩的导师。临终前,米勒闭着眼睛,右手颤抖着,对瑞恩耳语道:“好好活着,别辜负了大家。”这是他送给瑞恩最后的叮嘱。轰隆隆的炮火声中,瑞恩听完了米勒的低语,默默目送他逝去,随后站了起来。
镜头在瑞恩年轻的脸上停留了一会儿,紧接着变成一位老者的脸庞,那是70多岁的大兵瑞恩。在阿灵顿公墓一排排白色的十字架丛林中,老瑞恩伫立在米勒上尉的墓前,他的儿孙们静静地站在身后。老瑞恩转向妻子,眼里噙着泪,喃喃地问道:“我没有虚度此生吧?我是个好男人吗?”妻子面对瑞恩的提问有些吃惊,也许因为瑞恩和我岳父一样,没有跟她提过他的战斗经历或者有关“好好活着,别辜负了大家”的故事,但瑞恩的妻子温和地回答道:“你没有虚度此生,是个好男人。”
如果你还没看过这部电影,又正在抚养或者教育男孩,那我希望你能找来看看。对于我岳父和很多人而言,无论是作为男孩还是男人,影片结尾着实折射出男人在世上的很多奋斗目标。米勒上尉的遗言中指引大兵瑞恩所做的,正是我岳父必须做的事情。作为导师的米勒,一句“好好活着,别辜负了大家”,实际上是对瑞恩说:“这场战役中所有人都牺牲了,所以年轻的你才得以幸存。这一生你将如何度过?你要做个好男人吗?要为某个重要的人生目标奋斗吗?前人牺牲一切使你有机会重获自由,将希望寄托于你,相信你可以成为堂堂男子汉,别辜负了这一切。”
相互冲突的人生目标
我出生在1958年,跟很多同龄男孩一样,怀着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雄男儿的崇敬之情长大成人。与此同时,我们这一代人身处的时代堪称人类历史上男性角色变革最为显著的年代。我们这一代的男孩和男人,对自我认知的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包括:什么是男人?什么是合适的男性角色?男人如何与女人相处?
我的父母杰克·古里安和朱莉娅·古里安,比盖尔的父母迪安和玛格丽特小5岁。我的父母曾带着我和兄弟姐妹们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游行,这让我在心中勾画出了作为男孩和男人应有的形象。在我出生之前,父亲在美国空军担任教官。但有了孩子后,父母二人便到大学任教,后来在美国驻外事务处担任文化官员,一直致力于反对越南战争的斗争事业。我的岳父迪安是在反抗纳粹法西斯的空战和拘禁中成长起来的,而我父母的成长轨迹和他不同,他们抗议自己认为不道德的战争,并通过国家的社会服务机构帮助退伍军人依法安置下来,回归正常生活。我父母心目中的英雄是圣雄甘地和马丁·路德·金,而不是约翰·韦恩(1)或“绿色贝雷帽”们(2)。通过告别暴力,以及和妻子一起勇敢无畏地宣扬非暴力,我父亲找到了他作为男人的角色,完成了他的人生目标。
不用说,伴随我从男孩成长为男人的是两条相互冲突的内在轨迹。我喜欢约翰·韦恩的电影,在父母不留意时会与哥哥在后院扮演美国大兵。但是当我进了家门或者随父母参加和平游行时,则会以甘地思想追随者的身份出现。
记得在1968年的一天晚上,我萌芽中的男性自我的两面相遇了。那时我10岁,和家人站在一所监狱的大门外等着父亲。在一次非暴力和平游行中被捕的父亲和其他以教授和学生为主的反越战人士就要被释放出来了。支持反战的呼声回响在我的四周。同时旁边的越战支持者们也在大声疾呼,而且他们很多人都穿着迷彩服。其中一些越南人、韩国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们保持立正姿势,满脸自豪,一副整装待发的样子。我钦佩父亲、母亲和支持者里其他大人为了目标勇敢奋斗的行为,但也羡慕军人的一身戎装,以及他们在与敌人战斗时所扮演的强有力的角色。年少的我想知道哪条道路会带来最炫目的光彩和尊敬,以及最炽烈的情感、最浓烈的兴奋、最伟大的人生意义和成功。
现在我认为自己的困惑多少代表了我们这一代男性的困惑:一方面,传统的男性角色正被解构,而男孩渴望保有其明确的男性人生目标;另一方面,新的男性角色正在努力地萌芽和生长,然而还模糊不清,并受到家庭和社会张力的影响,不足以完全指引男孩成长为有明确人生目标的男人。因此对1968年时的我而言,甚至在那之后的十几二十年里,我都没有像我父母和我岳父、岳母那样早早就明确了人生目标。回过头来看,我的困惑在我们这一代男人中相当普遍。而如今在“X一代”“Y一代”和“千禧一代”(3)中,这样的困惑甚至有叠加之势,且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男孩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作为一个儿童权益倡导者,在我看到的世界里,孩子们每天都在通过实际行动询问大人:“男孩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大多数人会这样回答:“我不知道。”无论对于男性发展还是人类发展而言,这都不是一个理想的答案。因此本书旨在为这一问题找到更好的答案。
本书计划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如今,关心男孩成长的人们会关注“男孩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本书的每个章节都将助你一臂之力。你可以将它视为一张地图,按图索骥地设法帮儿子解决日常生活和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你也可以将它视为一种方法,帮助尚处在儿童期、青春期的儿子寻找一个成功的未来。
如果在人生成长的前20年间没有人引导男孩树立一个明确而愉快的目标,那在他身上会发生什么?在第1章里我将介绍相关的研究成果:如果没有恰当的引导,男孩以后可能会形成被社会孤立甚至危险的人生目标,也许会一直缺乏生活目的和动力,甚至迷失自我,最终变成一个空有男性皮囊,却无法拥有爱心、智谋和成功的男人。
第2章到第4章,我将从生物学视角和文化视角仔细分析一些具有科学依据的信息。它们是有关男孩从出生到成年初期的成长阶段,在寻找动机、自信、人生目标和意义的过程中发生的内在变化。我将介绍男孩发展的新模式,每一章里都包含我们在男孩成长过程中与他交流的技巧和手段。这些将帮助你与儿子一起,就其人生目标的提问探索出一个成熟而又深刻的答案。
你可以借助后面章节中提到的见解、实用策略,结合社会和情感工具,组建并领导一个家庭团队来关爱自己的儿子。在本书第二部分,我将专门探究以下几种角色的作用:
- 核心家庭和扩展家庭;
- 社区和邻里;
- 最适合男孩的学校;
- 专门的成人礼。
我会将你和身边所有人应该采取的手段视为确保男孩成功和快乐的一个有组织的“团队”,并会在各章详细介绍有助于让男孩成功的实用策略,这些策略不仅在美国适用,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曾被证明是颇有成效的。
让男孩树立人生目标所需的手段
本书介绍的模式和见解能让你现学现用,其实用性和理论依据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物学的研究。这些研究就男孩生物学、生物学与目标培养的直接联系方面,教给了我们一些令人啧啧称奇的知识。我从1983年开始从事大脑生物学研究,也是专门研究男女发展差异的治疗专家,在男孩生物学研究领域耕耘了30多年。本书提到的模式和见解都基于严肃、有科学依据的人类生物学视角。
第二,社会学的见解。社会学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理解男孩树立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如今,社会对有关人生目标的问题给予了积极的关注。市面上有很多该领域的著作,从宗教信仰的视角,从犹太人的视角,或是从更世俗的视角,以或传统或前卫的方式审视有关人生目标的主题。本书则将社会上一些有关人生目标这一话题的观点和争论融入专门针对男孩发展的实用教养指导中。
第三,有针对性的社会学研究。研究显示,很多男孩鲜有机会从社会机构获得能培养目标意识的帮助,对男性视角下的人生目标也知之甚少,因此他们无论在学习、工作中还是在婚姻、育儿方面,都很少能做到出类拔萃。
第四,家长、教师和导师提供的事例。很多人与我们古里安研究所团队一起分享了养育男孩的成功案例,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在这本书里,你都能找到父母和照顾者们讲述的故事、提出的见解,他们以一种快乐的使命意识成功引领着男性人生目标的培养。你将了解到一些提升男孩人生价值的学校,它们设置的课程注重与男性发展的关联性和目标意识的培养。你还会遇到那些在了解培养男孩目标的重要性后生活发生改变的人。
第五,古今中外有关培养男孩目标意识的至理名言。
第六,有关如何激发男性“踏上追寻人生意义旅程”的见解。其中包括从我个人的家庭治疗实践中提炼的模式,以及专门从事男性目标和幸福意识培养的其他业内人士的总结。过去几十年来,我研发出Core模式,即同情心、荣誉感、责任心和进取心,以及“10条价值观”工具、三重家庭体系,并和我的培训伙伴凯茜·史蒂文斯(Kathy Stevens)一起研发出名为“男孩女孩学习大不同”的课程。目前,已有超过2 000所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数万名家长、教师尝试了这些教育方法。
本书专门要回答的问题
“男孩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孩子的祖父母和曾祖父母们的回答应该会被生活所左右,我们这一代和之后的几代人虽没有受到生活逼迫,却又进入了一个家长和孩子都不确定男孩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生目标的时期。我们常常没有回答藏在男孩内心的一些问题。
我和盖尔20多岁时在土耳其的安卡拉教书,并完成了有关城乡文化下男女发展的研究。在安卡拉我们遇到一位律师,他在土耳其南部靠近迪亚巴克尔市(Diyarbakir)的一个小镇长大。他说:“在我们村子里,所有人齐心协力,努力把男孩打造成男人。我们最不愿看到的是男人空有皮囊而没有灵魂。”
在交谈中,我明白了他所说的“把男孩打造成男人”的意思。他指的是,首先帮男孩发现自身的天赋,然后让他们的天赋在社会上发光发热。我们都认为“目标”意味着“自身存在的理由”,“男孩的目标”意味着“在这个时代、这个星球上作为一个男人存在的理由”。
正如这位律师所讲,男孩们每天都在提出关于“自己是谁”的问题。他们的父母和其他照顾者也在不断向男孩提问,或许他们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本书有助于男孩的照顾者去回答这些隐藏在背后的问题。
- 如何帮助晚熟的男孩?
- 如何培养出一个高情商的男孩?
- 培养一个“有个性的男人”意味着什么?
- 什么话题能让我走进男孩的内心世界,尤其当他似乎在我面前设立内心防线的时候?
- 一个懂得培养孩子人生目标的家庭和社会是什么样的?
- 如何教育男孩做到刚柔相济?
- 什么样的规矩会摧残一个男孩的心灵?而什么样的规矩会成为激发其迈向成功的内驱力?
- 学校可以采取什么实用策略让课堂教学更有助于男孩的成长?
- 如何研发出一种专门的成人礼,让每个男孩从青春期迈向成年时都能体验一段安全而影响深远的旅程?
- 对于寻找人生意义和目标的男孩而言,电子游戏、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对不同年龄的男孩而言,限制使用哪些媒介是十分必要的?
- 在追求人生意义和目标的道路上,母亲、父亲和其他人的贡献有什么不同之处?
- 如何帮助男孩将性冲动引导到爱和亲密关系的目标意识中去?
- 如何将男孩培养成将来的好丈夫和好父亲?
关爱男孩的我们
今天,我们怀有一种迫切而深远的使命,就是关爱男孩的人生,这是作为父母、教师、导师或朋友所固有的。这种使命无疑是将每个男孩都培养成男子汉,让他们拥有创造精神,成为值得信赖的朋友和道德楷模,过着有意义的人生。我们的使命无疑是在保护和培育人类的未来。
我相信每个男孩都想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会努力跨越横亘在成长道路上的障碍。我们不能时时陪伴在他左右,但至少要把他带上路,帮他指明正确的方向。本书即致力于这样的大胆尝试,最终每个人都应该在某个时刻帮助一个男孩。男孩天生渴望成为堂堂男子汉,我们的任务就是唤醒、引导和推动其内心的召唤。
阅读本书后,我希望你能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对待自己的儿子,我希望男孩们在成年后的某一天蓦然醒悟并意识到:“我走在一条为家庭、朋友和社会服务的路上,正做着生来要做的事。这一路上若没有他人相助,我不可能顺利走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