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洛阳桥

宋皇祐五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阳桥建桥工程。

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洛阳桥前后历六年之久,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长1200米,宽5米,桥墩四十六座,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拦28尊石狮,兼有7亭9塔点缀其间,武士造像分立两端,桥的南北两侧种植松树七百棵。

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受台风影响,洛阳桥垮塌,泉州群守赵思诚组织修复洛阳桥。

明宣德间(公元1426年至1435年),洛阳桥桥址下沉,大潮来后,被冲走,泉州知府冯桢命郡人李俊育(即李五)增正淳,洛阳桥增高三尺。[3]

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福建发生大地震,洛阳桥桥梁倒塌,基址低陷,泉州知府姜志礼组织修复洛阳桥。

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秋,洛阳桥桥体崩塌,知县工之琦组织修复洛阳桥。

民国20年(公元1931年),蔡廷锴军长将洛阳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桥面增高2米。[3]

民国21年(公元1932年),中国国民党十九路军入闽,军路工程处在泉州设立分处,对洛阳桥进行改建,桥墩以混凝土增高2米,铺钢筋混凝土桥面,宽6米,共47孔,长640.8延米(包括北段40孔,464.45延米,南段7孔,76.35延米,中洲路堤100延米)。

洛阳桥墩端部呈船又形,两侧有扶栏,均有石雕,用于保护行人;桥的两侧建置石塔,用以镇风,桥旁扶栏外.尚存幢幡等形式的石塔,塔身浮雕佛像、图案;桥上筑石亭,供率骑休息,桥身及其附属建筑物,有许多艺术石碉,造型美观,-有昂首挺拔的石狮,有口含石球的球狮子;桥中央碑亭刻有明万历年间有“西川甘露”碑刻和清道光间石刻“天下第一桥”横额,“中亭”周边有所代碑刻12方,中亭傍有崖刻“万安桥”、“万古安澜”和12方碑刻;亭东侧有“万安桥”及“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一为“西甘露”碑亭,在中亭右侧为古时祈雨所在。

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带居住着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时有战争爆发,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迁,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数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士,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所用的语系称为河洛语,也就是闽南语,这些中原人士,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们开垦、发展,他们来到了泉州,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此桥也因此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