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由于家里经济紧张,我妹又才11岁,学习任务又重,父母亲只好一个月才让我妹回家一次。

县城里的学生,在小学五六年级已经学过两年英语,首次月考成绩遥遥领先,因此看不起这些从村小学和镇中心校升上来的“土包子”。

我妹等人暗下决心——一定要超过他们,我们不比他们差!经过三年的持续努力,“土包子们”的英语成绩和“城市老鼠们”的不相上下。

初一下学期,由于学习努力进步大,我获得英语老师的赏识,成为英语小组的一员,增强了自信心。从此英语成绩稳中有升,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

1992年11月24日中午,坐在我后面的未华同学问我:“你以前在三街小学读过49班吗?二年级的时候?”“读过,你怎么会记得的?”我感到奇怪,反问他。他笑着说:“看到好面熟。”

聊来聊去,原来不仅他和他的同桌容华,还有委员长等近十个人,都是小学的那个49班的!

这一发不可收拾,四年多没有见过面,彼此的生活都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下课聊,午休聊,偶尔上课也偷偷聊。老全老师批评了几次,也敲过桌子,收敛了不多久,又故态复萌。

初中50班的学习委员,绰号“委员长”,也是小学49班的。我和她常在晚自习课间去操场散步聊天,她父亲带着她游历了许多地方,真令我羡慕,真觉得自己好比成了井底之蛙,远不如她有见识。

上小学时,我的右耳得了中耳炎,折腾了大半年才治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左耳又受影响患上中耳炎,总共痛了一年半。好在我个子矮,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坐在第一排,并没有影响听课。

初一上学期和高中又各复发一次,幸亏母亲保存着药方,十几付中药喝下去,慢慢又好了。

初中逢周末还要轮流守寝室,每个宿舍每周轮3~5人。我们常常拿着一两个同学的歌本(专门抄录歌词的笔记本),一个歌连着一个歌的唱,唱完几十首歌,熄灯铃也响了。少年时代的快乐,总是那么纯真又简单。

我们班还利用晚自习开过故事会,容华和玉玉讲得最好,赢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初一下学期,老全老师接连几天没有来上课,听说师母生病去世了,同学们都很难过。阳老师组织同学们,在出殡那一天去给师母送行,以班级的名义送去花圈和挽联,男同学们举孝幛。

老全老师再站在讲台上时,双眼红肿泪痕犹在,他伤心地对我们说——他对不起我们,要食言了。他在开学时讲过要把我们班带到毕业才退休,现在身体状况不允许他继续工作,只能带我们一年了……

我回家把这事儿告诉母亲。母亲叹息说:“老全老师是我见过最心疼老婆的男人!他一有空就和老婆抢着做家务,孩子们的尿布他洗得比老婆还多;有点儿好吃的都要留着给老婆吃;省吃俭用攒钱买花布给老婆缝新衣服;对老婆讲话永远温言软语;老婆有个感冒咳嗽,马上带她去医院看病……他们两口子是出了名的恩爱夫妻。如今师母先走一步,老全老师的病,是心病呀!”

我真是想不到,高大健壮的老全老师,在生活中竟然是这般温柔贴心。钦佩之余,也不由得伤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