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方圆图与人生

邵康节先生之所以不朽,因其发明先天易学八卦横图与圆图,进而推演先天六十四卦方图与圆图。文以图而创显,图因文而益彰。后之学《易》者,有曰知图而不知文,有曰知文而不明图,吾不知其何谓也?图文并茂,文以解图,图以补文,未有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者也。

六十四卦的次序

八卦是由太极、两仪、四象次第而生。其次序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左为阳,故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列于左;右为阴,故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列为右。图详见第三节。

六十四卦是由八卦所产生,亦有先后次序之不同,每卦又生八卦,则为六十四卦。兹仍依乾一至坤八之次第,分为八组。每组下卦均为该组之本卦,上卦则依乾一至坤八之序排列,其相生亦如是也。自然之理,丝毫勉强不得。各组相生次第其式如下:

(一)乾组八卦 下卦皆乾,上卦依乾一至坤八之序。

1.乾下乾上 乾为天

2.乾下兑上 泽天夬

3.乾下离上 火天大有

4.乾下震上 雷天大壮

5.乾下巽上 风天小畜

6.乾下坎上 水天需

7.乾下艮上 山天大畜

8.乾下坤上 地天泰

(二)兑组八卦 下卦皆兑,上卦依乾一至坤八之序。

1.兑下乾上 天泽履

2.兑下兑上 兑为泽

3.兑下离上 火泽睽

4.兑下震上 雷泽归妹

5.兑下巽上 风泽中孚

6.兑下坎上 水泽节

7.兑下艮上 山泽损

8.兑下坤上 地泽临

(三)离组八卦 下卦皆离,上卦依乾一至坤八之序。

1.离下乾上 天火同人

2.离下兑上 泽火革

3.离下离上 离为火

4.离下震上 雷火丰

5.离下巽上 风火家人

6.离下坎上 水火既济

7.离下艮上 山火贲

8.离下坤上 地火明夷

(四)震组八卦 其次序同前。

1.震下乾上 天雷无妄

2.震下兑上 泽雷随

3.震下离上 火雷噬嗑

4.震下震上 震为雷

5.震下巽上 风雷益

6.震下坎上 水雷屯

7.震下艮上 山雷颐

8.震下坤上 地雷复

(五)巽组八卦 其次序同前。

1.巽下乾上 天风姤

2.巽下兑上 泽风大过

3.巽下离上 火风鼎

4.巽下震上 雷风恒

5.巽下巽上 巽为风

6.巽下坎上 水风井

7.巽下艮上 山风蛊

8.巽下坤上 地风升

(六)坎组八卦 其次序同前。

1.坎下乾上 天水讼

2.坎下兑上 泽水困

3.坎下离上 火水未济

4.坎下震上 雷水解

5.坎下巽下 风水涣

6.坎下坎上 坎为水

7.坎下艮上 山水蒙

8.坎下坤上 地水师

(七)艮组八卦 其次序同前。

1.艮下乾上 天山遁

2.艮下兑上 泽山咸

3.艮下离上 火山旅

4.艮下震上 雷山小过

5.艮下巽上 风山渐

6.艮下坎上 水山蹇

7.艮下艮上 艮为山

8.艮下坤上 地山谦

(八)坤组八卦 其次序同前。

1.坤下乾上 天地否

2.坤下兑上 泽地萃

3.坤下离上 火地晋

4.坤下震上 雷地豫

5.坤下巽上 风地观

6.坤下坎上 水地比

7.坤下艮上 山地剥

8.坤下坤上 坤为地

由八卦推演相生六十四卦之次第说明,将之绘成方圆图。圆图阳卦居左,先列乾组八卦、次列兑组八卦、三列离组八卦、四列震组八卦。阴卦居右,依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各组八卦次序排列。

方图排列由下而上,按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每组八卦横排,循序如上。如下图:

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

方圆图的剖析

圆图之义象天,方图之义象地,二者密不可分,人居天地之中,天、地、人三才相互影响。人至尊贵,顶天立地,运用万有,改造万有,可以人而不知宇宙万物乎!《礼记·中庸》曰:“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此之谓也。

(一)先从东西看圆图 自乾、姤二卦之间,画一垂直线,至坤、复二卦之间,称之为“子午线”。以地球立场言,为东、西两半球。

以气象言:阳生于子,而极于午,复()之初九,为“冬至”一阳生,约当农历十一月中旬,阳历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姤()之初六,为“夏至”一阴生,约当农历五月中旬,阳历六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一年四季如是,一日之昼夜亦如是。

从卦象言:自复之一阳生至乾之上九,象在初爻,初爻皆阳,共三十二卦,分居于东。阳爻一百一十有二,阴爻八十。阳多阴少,至乾六爻皆阳,阳盛已极,盛极必衰。故有姤之一阴生,至坤之上六,象在初爻,其爻皆阴,共三十二卦,分居于西。阴爻一百一十有二,阳爻八十。阴多阳少,至坤六爻皆阴,阴盛已极,物极必反,故又有一阳复始之象。

从《内经》言:乾为两阳合明之阳明,姤为少阳()一阴生;坤为厥阴之阴盛,复为少阴()一阳生。以故《医易义》曰:“纵观之,则象在初爻,其乾尽于午,坤尽于子,当二至之令。升则阳居东南,主春、夏之发生,以应人之渐长。降则阴居西北,主秋冬之收敛,以应人之渐消。”

(二)再从南北看圆图 前段从东西两半球言,再看南北两半球。即自同人与临二卦之间,画一横切线,至师、遁二卦间,称之为“卯酉线”。

以气象言:日出于卯而入于酉。临()之九二为“春分”,阳气渐盛,故临之下卦初九、九二两爻皆阳。约当农历二月中旬,阳历三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日夜长短各半,均为十二时,自临至乾,日长夜短。自姤至师,白天时间逐渐缩短,至师之上六,则为酉月“秋分”之时,约当农历八月中旬,阳历九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日夜长短如春分,平均各十二时。

从卦象言:自临至师,共三十二卦,阳爻一百一十有二,阴爻八十,象在二爻,均为阳,分列于南。自遁至同人,共三十二卦,阴爻一百一十有二,阳爻八十,象在二爻,均为阴,分列于北。故南热而北寒。

从《内经》言:春分为太阳()之始生,秋分为太阴()之初出。太阳至乾而极为阳明,太阴至坤而尽为厥阴。人体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手为阳配天干,足为阴配地支。此乃言其大纲。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以故《医易义》曰:“横观之,则象在二爻,其离尽于卯,坎尽于酉,当二分之中,为阴阳之半,而上下以分,上为阳而下为阴。阳则日出于卯,以应昼之为从寤;阴则日入于酉,以应夜之寐焉。即此一图,而天人之妙,运气之理,无不具矣!”

(三)方圆图相互关系 《医易义》曰:“再阅方图,其义象地,乾始于西北,坤尽于东南。天不足于西北,故圆图之阳在东南;地不满东南,故方图之刚在西北。是伏羲之卦也。”此说有二问题待决。

第一,“乾始于西北,坤尽于东南”:请阅方图,以“卯酉线”为准,由下而上,自乾一、兑二、离三、震四等三十二卦,均为一阳居初爻,为天卦。乾组八卦由西北横排至东北,且天卦各组爻亦多在西北。故曰“乾始于西北”,因西北高原多山故也。自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等三十二卦,则在“卯酉线”之上,均为一阴居初爻,为地卦。坤组八卦横排,坤在东南方,且地卦各组阴爻亦居东南。故曰“坤尽于东南”,因东南地势低洼乡水故也。此为自然之象,又正与我国地理自然形势相吻合。

第二,“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此说由来已久,兹录数则以供参考。

1.神话传说:以《太平御览·天地篇》为代表。

(1)《列子·汤问》:“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王充《论衡·谈天》已力斥其非,原文从缺不引。

(2)《春秋·元命苞》:“天不足西北,阳极于九,故周天九九八十一万里……地不足东南,阴右动,终而入灵门。”

(3)《楚辞》:“康回(即共工)冯怒,地何以东南倾?”

2.天地气象说:以《黄帝内经》为代表。

(1)《素问·五常政大论》帝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其何故也?”岐伯曰:“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太少之异也。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下之温热者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此腠开理闭之常,太少之异耳。”

(2)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岐伯曰:“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盛,在下则左盛。此天地阴阳,所以不能全也,故邪居之。”张氏《类经》注:“并,聚也。俱,兼指上下而言也。夫邪之所凑,必因其虚,故邪得居之而病出甚也。”

3.其他气象说:

(1)《礼记·乡饮酒》:“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天地温厚之气,始于东北,而盛于东南,此天地之盛德气也,此天地之仁气也。”

(2)《刘氏杂志》:“天地间东南暑热,西北寒凉。地在寒凉方者,坚凝高峙,而在暑热盛方者,融液坍塌。故东南多水,西北多山。合东南多水,西北多山处均平论,则地仍以嵩高山,下阳城为中,但取最高顶心处,则昆仑为中也。”

(3)《古今图书集成·乾象典》引《河洛纬·括地象》:“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注:“天不足西北,是天门;地不满东南,是地户。”

前举“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诸说,聊供学者参考而已。按伏羲方圆图相互配合,一言以蔽之,则为“天地交泰”。邵子曰:


天圆而地方,天南交而北下,足以望之如倚盖。然地东南下、西北高,是以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池。天覆地,地载天,天地相涵。天上有池,地上有天,天奇而地偶,是以占天文者,观星而已;察地理者,观山水而已。观星而天体见矣,观山水而地体见矣。天体容物,地体负物,是故体幾于道矣。(《以会经运生物用数》


又曰:


天之阳在南,而阴在北;地之阴在南,而阳在北。(《先天方图卦数》


天高,圆图之阳在东南,日月所照;地卑,方图之阴在东南而多水,水火既济。“地不满东南”,而天为之补不足乎?天之阴在西北,地之阳正居西北而多山,阴阳和合,“天不足西北”,而地为之补不足乎?此即所谓“天覆地,地载天,天地相函”。天上有地,地上有天,天奇而地偶之意也。

六十四卦与人生

先天六十四卦与人生关系,张介宾在《医易义》先天图说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兹录于后,以飨读者:


是图虽象乎万有,尤切乎人身。故曰:“先天图者,环中也。环中者,天之象也。”六十四卦列于外,昭阴阳交变之理也;太极独运乎其中,象心为一身之主也。乾南坤北者,象首、腹之上下也;离东坎西者,象耳、目之左右。(其间似有脱漏,据《说卦传》仍有“震为足,巽为股,艮为手,兑为口”。

自复至同人,当内卦震、离之地,为阴中少阳之十六,在人为二八。自临至乾,当内卦兑、乾之地,为阳中太阳之十六,在人为四八。自姤至师,当内卦巽、坎之地,为阳中少阴之十六,在人为六八。自遁至坤,当内卦艮、坤之地,为阴中太阴之十六,在人为八八。


张氏独具慧眼,为伏羲《先天圆图》说明与人生关系,为补其阙漏,愿略作说明如次。

(一)增补第一段 依据《说卦传》补“震足、巽股、艮手、兑口”。揆其文义,似可补之曰:“震雷巽风者,象足、股之动作也;艮山兑泽者,象手、口之居上也。”未知为画蛇添足否?

(二)改正第二段 “自复至同人……为阴中少阳之十六”,本句应改为“为阳中少阴之十六”。亦即自复一阳始生下,至同人等十六卦,其初爻均为阳爻,故为少阴,由少阴而生震四、离三。盖自复()至同人(),其内卦初、二两爻,均为初九、六二,少阴之故也。

(三)改正第四段 “自姤至师……为阳中少阴之十六”,应改为“为阴中少阳之十六”。亦即自姤一阴始生于下,至师等十六卦,其初爻均为阴爻,故为少阳。由少阳而生巽五、坎六。自姤()至师(),其内卦之初、二两爻,均为初六,九二,少阳之故也。

爻象本为符号逻辑,然自古至今,均以此符号为准则,故仍应从众之定例为宜,张氏可能笔误,小疵不足以妨大雅也。

(四)在人为二八 从圆图方位(空间)上看,为东北之卦,时间上则当子、丑、寅、卯之间。人事现象为二八,二八一十六,约为十四、十五、十六岁之时。离二、震四,因卦爻为少阴,当以震为长男为断。女生十六而天癸(月经)至,有女怀春,虽曰“女子二十而嫁”,然已有室人之道焉。《灵枢·天年篇》曰:


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类经》注曰:“七为少阳之数。女本阴体而阳数者,阴中有阳也。人之初生,先从肾始,女至七岁,肾气稍盛。肾主骨。齿者,骨之余,故更齿。肾为精血之藏。发者,精血之余,故发长。

“男子属阳,当合阳数;女子属阴,当合阴数。而今女反合七,男反合八,何也?盖天地万物之道,唯阴阳二气而已,阴阳作合,原不相离,所以阳中必有阴,阴中必有阳。儒道谓之‘互根’,道家谓之‘颠倒’,皆所以发明此理也。如离火属阳,居南,而其中爻则偶(☲),是外阳而内阴也。震(☳)、坎(☵)、艮(☶)是为三男,而阴多于阳;巽(☴)、离(☲)、兑(☱)是为三女,而阳多于阴。《悟真篇》曰:‘日居离位反为女,坎配蟾宫却是男。’是皆阴阳‘颠倒’之义。故女子外为阴体而内合阳数,男子外为阳体而内合阴数,犹如男子体内有女性荷尔蒙,女子体内有男性荷尔蒙,均为阴阳互根之义。《左传·昭公元年》医和云:‘女阳物而晦时。’乃亦以女为阳矣。此皆医家当察也。

“天癸者,天一之气也;任冲者,奇经之二也。任主胎胞,冲为血海。气盛通脉,故月事下而有子。月事者,言女子经水,按月而至,其盈虚消长,应于月象。经以应月者,阴之所生也。

“天癸之义,诸家俱以精血为解,然详玩本篇,谓女子‘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时下’,男子‘二八天癸至,精气溢焉’。是皆天癸在先,而后精血继之。分明先至后至,各有其义,焉得谓天癸即精血,精血即天癸?本末混淆,殊失之矣。

“《河图》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癸者,天一之水,干名也。干者,支之阳,阳之所以言气;癸者,壬之偶,偶之所以言阴。故天癸言天一之阴气耳。气化为水,因名天癸。此先圣命名之精,而诸贤所未察者。其在人身,是谓元阴,亦曰元气。人之未生,则此气蕴于父母,是为先天之元气;人之既生,则此气化于吾身,是为后天之元气。第气之初生,真阴甚微,及其既盛,精血乃王,故女子必二七,男子必二八,而后天癸至。天癸既至,在女子,则月事以时下;在男,则精气溢焉。盖必阴气足而后精血化耳!阴气阴精,譬之云雨。云者,阴精之气也;雨者,阴气之精也。未有云雾不布而雨雪至者,亦未有云雾不浓而雨雪足者。然则精生于气,而天癸者,其即天一之气乎!可无疑矣!列子曰:‘有生者,有生生者;有形者,有形形者。’其斯之谓。”

《本草·妇人月水》李时珍曰:“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信、月水、月经。经者,常也,有常轨也。”

前所言者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此为常数,若印度等热带地区,男女早熟,十一、十二岁亦可为人父母,是就地理环境而言也。中国台湾省亦热带区,加以经济繁荣,民生乐利,男女亦早熟。《素问·上古天真论》曰: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焉,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类经》注曰:“八为少阴之数,男本阳体,而得阴数者,阳中有阴也。发长齿更,义同前。男女真阴,皆称天癸,天癸既充,精乃溢泻,阴阳和合,故能生子。子者,统男女而言,男曰男子,女曰女子。”

《家语·本命解》曰:“男子八月而生齿,八岁而齓,二八十六而化。女子七月生齿,七岁而齓,二七十四而化。”(又见《大戴礼》)《韩诗外传》曰:“男子八岁而龆,十六而精化小通。女子七岁而齓,十四而精化小通。”小通者,谓其能人道也。谓之“小”者,天癸初至,精血仍未强盛也。故《礼》(《周礼·地官·媒氏》)有“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之议。凡此均可互证《内经》之论。

男八岁至六十四,女七岁至四十九,即《系辞上传》所谓“大衍之数”,按阳主进、阴主退,为天道之常理。盖大衍之数五十五,五十五加九之阳数,则为六十四,乃进之极也;五十五减六之阴数,则为四十九,乃退之极也。故男女之阴阳,至于此而尽矣,亦天地之常数也。

(五)生男生女说 张介宾谓:“有子之道,必阴阳合而后胎孕成。故天一生水,而成于地之六。地二生火,而成于天之七。所以万物之生,未有不因阴阳相感而能成其形者,此‘一阴一阳之谓道’也。

“至于成男、成女之说,按北齐褚澄曰:‘男女之合,二情交畅,阴血先至,阳精后冲,血开裹精。精入为骨,而男形成矣。阳精先入,女血后参,精开裹血,血入为水,而女形成矣。’启玄子曰:‘男女有阴阳之质不同,天癸则精血之形亦异。’故自后医家皆宗其说。而近者玄台马氏驳之曰:‘男女之精,皆可以天癸称。今《王注》以女子之天癸为血,则男子之天癸亦为血耶?《易》曰:“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故交构之时,各有其精,而行经之时,方有其血,未闻交构之时,可以血言。《广嗣》诸书,皆言精裹血、血裹精者,亦非。’此马氏之说诚是也。又按李东垣曰:‘经水断后一二日,血海始净,精胜其血,感者成男。四五日后,血脉已主,精不胜血,感者成女。’朱丹溪曰:‘夫乾坤,阴阳之情性也;左右,阴阳之道路也;男女,阴阳之仪象也。阴阳交构,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中分为二,形如合钵。一达于左,一达于右。精胜其血,则阳为之主,受气于左子宫而男形成;精不胜血,则阴为之主,受气于右子宫而女形成。’

“若此诸说不同,未必为确论。然以愚见,亦有谓焉。如王氏以精血为天癸,盖以经文言女子之血、男子之精,皆随天癸而至故也。此虽未得其真,而其义犹不相远。至于褚氏之说,则必所不然。盖男女相合,两精和畅,本无血至之事,惟是结胎之后,男以精而肇其元,女以血而成其礼。此以男精女血而谓之称,自是正理。若以交会之际,而言其精裹血、血裹精者,诚然谬矣。此不若丹家以阳精为天壬、阴精为地癸者为妥。其说曰:天壬先至,地癸随至,癸裹壬则成男子;地癸先至,天壬随至,壬裹癸则成女子;壬癸齐至,则成双胎;一迟一速,俱不成胎。天壬、地癸者,乃天地元精、元气也。虽然,此固一说也,但亦涉于渺茫耳!若东垣之说,则以数日之后,感必成女。第以近验求男者,每用三十时辰、两日半之法(即一日夜以十二时计),而有必不免于女者,有在二十日以外而得男者,此皆与东垣相反矣。若丹溪以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一句为论,乃指既受之后为言,而亦未明其所以然。且左右者,言阴阳升降之理,岂此两歧之谓,尤属太奇。若必欲得其实理,则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阳胜阴者为男,阴胜阳者为女,此为不易之至论。然阴阳盛衰之说固如此,而亦何以见其详?如老阳少阴,强弱判矣;羸阳壮阴,盛衰分矣;壮而不畜,同乎弱矣;老而知养,同于少矣。期候有阴阳,忽之者其气衰;起居有消长,得之者其气盛。两军相对,气可夺于先声,一静自持,机待时而后动。以寡击众,孰谓无方;转弱为强,果由妙用。受与不受,在阖辟,不在浅深,言迟疾者殊谬。男与不男,在盈虚,不在冲裹,道先后者尤差。凡寡欲而得之男女,贵而寿,多欲而得之男女,浊而夭。何莫非乾坤之道乎!知之者,岂惟擅璋、瓦之权,而蓝田久无烟焰者,不外此也;子女生而夭弱者,不外此也。有子女之念者,其留意于是焉。”

(六)在人为四八 从圆图方位言,为东南方之卦,时间上则为卯、辰、巳、午之间。人事现象为四八,四八三十二岁的时候。卦爻为太阳,乾一、兑二,当以乾卦为断。乾为父,男子三十而娶,三十曰壮,壮而有室也。故当有子为人父矣。《灵枢·天年篇》曰:


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


女子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男子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类经》注曰:“女子天癸之数,七七而止,年当四七,正及材力之中,故身体盛壮,发长极矣……男子气数至四八,盛之极也。男为阳体,不足于阴,故其衰也,自五八肾始,而发齿其征也。”女子四七二十八,男子四八三十二,均为体力鼎盛之年也。女子三十五,男子四十,体力逐渐开始衰退。

(七)在人为六八 自复之一阳始升,犹如太阳之东升,至乾而极。自姤之一阴始生,犹如太阳之西降,至坤而止。自姤至师,从圆图方位而言,为西南方之卦。时间上则当午、未、申、酉之间。人事方面为六八,六八四十八岁的时候。卦爻为少阳,巽五、坎六,当以巽卦为断。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男子“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此言女四十二、男四十八岁,三阳脉皆现于面而衰也。故宜修身守道,以保养其天年。《灵枢·天年篇》曰:“四十岁,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颁白,平盛不摇,故好坐。”凡此皆以生理而言也。

(八)在人为八八 从圆图方位言,为西北方之卦,时间上则当酉、戌、亥、子之间。人事现象为八八,八八六十四岁的时候。卦爻为太阴,艮七坤八,当以艮卦为断。艮者,止也。《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写’与‘泻’通,原文书‘写’,故从之)。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又曰:


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故男子应于耳顺之年,女子应于知天命之年,即当清心寡欲,守道养身。

《类经》注曰:女子七七“则冲任血少,阴气竭,故经水止绝,而坤道不通也。天癸绝,故形体坏,而不能有子也”,男子七八“肝气衰,肝主筋,肝衰,故筋不能动。肾主骨,肾衰,故形体疲极”。年百而有之道,因“道者,言合道之人也。既能道合天地,则其材力天数自是非常,却老全形,寿而多子,固有出人之表,而不可以常数限者矣。此篇大意,帝以材力天数为问,而岐伯之答,如天癸盛衰者,言材力也,七七、八八者,言天数也。虽材力之强者,若出于限数之外,而其所以出者,又何莫非天禀之数乎?其有积精全神,而能以人力胜天者,惟法则天地而合同于道者,为能及之也”。

《灵枢·天年篇》曰:“五十岁,肝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悮。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上古天真论》以七、八言,谓男尽八八,女尽七七。《灵枢·天年篇》则以十言,且寿至百岁,是指人生之全数。盖以人之寿命,长短不齐,有出于先天之禀受,有因后天之人为。唯上智不以人欲害其天年,且能以后天培养其天年,故能寿至百岁,以终其天年也。两篇应合而观之,其理一也。

综前所论,吾人当知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非唯包含宇宙万物,而尤切乎人身。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宇宙如是,自然界如是,人体亦如是。阳生于子,而极于午;阴生于午,而极于子。阴阳循环,生生不息,邵康节《击壤集》曰: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

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玄酒味方淡,太音声正希;

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庖羲。


一阳初动,即天心一阳初动,即子时之半;一阳初动,即复之初九。自此尔后,历颐、屯、益、震、噬嗑、随、无妄、明夷、贲、既济、家人、丰、离、革、同人、临、损、节、中孚、归妹、睽、兑、履、泰、大畜、需、小畜、大壮、大有、夬、乾等三十二卦,为人之前一生。

阳极于午,即阴生于午,亦邵子所谓“乾过巽时观月窟”之意。阳极生阴,乾之上九“亢龙有悔”,生阴为姤也。历经大过、鼎、恒、巽、井、蛊、升、讼、困、未济、解、涣、坎、蒙、师、遁、咸、旅、小过、渐、蹇、艮、谦、否、萃、晋、豫、观、比、剥、坤等三十二卦,为人生之后半生,象征人之衰老。天卦与地卦之对角卦,又无一不两两相对。有对待则有变化,此《易》之所以盈天地,行鬼神,变化莫测之谓神也。

《易》与天地准,人为三才之一,人身为一小宇宙,可以医而不知易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