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关于官场上的那些反常识

今天有幸去敬老院做志愿活动,碰到了一个退休的老干部,这老头特别好玩,喜欢和别人聊天。你不需要为他做什么,就是陪他喝茶下棋听他聊天就行。索性就抱着谦卑的态度来请教老领导,老头顿时感觉很受用,我和他聊着一些有的没有的,谁知道这老头才是看的最明白的人,几十年的官场风云也让他看遍了沧海桑田,也让他彻底明白了一些东西,今天就特意分享给大家。

领导能力不是光靠学习就能得来的。

很多人迷信读书,甚至一开口就说自己是985、211,浑身上下满是一股子傲气,仿佛明天他们就是未来的县长、市长甚至高官了。还有一些人说自己30多岁了还一事无成,接下来一句就强调自己是985、211的学历。

这点我觉得实在不理解。工作后,学历就只是个证明,不再与能力划等号——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工作现实脱节有多严重。此外,我们也该知道,在体制内,尤其是在基层一线,学历就真只是个敲门砖。我看过太多所谓高材生一股子书生气、学生气,严重不适应社会,在官场上混得如鱼失水的样子,相反,那些能放下身段的高材生,往往能很快适应社会,平步青云。

在高级机关工作不等于格局大、能力强。

一些在机关呆久了的人,经常自我感觉良好,尤其是重点部门的,更尤其那些写材料的,经常宣称自己格局大、眼界宽,但一办起事情来,又经常让人笑掉大牙,典型的眼高嘴大手低。一谈起官场,他们知道的就是办公室的勾心斗角,一谈起官场之争,净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正所谓“格局不过办公室,眼界只有三米宽”。

我记得当年参加某次纪检监察业务培训,领导问我们有哪些意见建议,同行的大哥是办案能手,他提出的纪检监察办案在党纪当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以及实操当中党纪与国法的具体衔接问题,句句到位。一位省级某厅的哥们就好玩了,他提的建议是某些同志没有按照规定在食堂用餐,而是外出与朋友聚会,导致大量饭菜剩下,造成浪费。每次想起这个事,我都笑得直不起腰来。

至于一些搞宣传的(只是一些,不是全部),说实话,我对他们评价不是很高,大多数也就是只能看个表面。很多人号称见多识广,却缺乏深刻剖析、彻底执行的能力。这里举个相反的例子。我这原来有位兄弟才高八斗,写得一手好文章,平时聊天常常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常以指点江山为能事,后来被任命为某单位一把手,一年半载不见,再和他聊天时,他已经沉稳许多,甚至有些沉默寡言了,连说话的语气语调都变了许多。

网络上有许多文章,我偶尔看几句就知道作者的大概经历,以及说的话是不是真话,真话说没说透。很多文章是教年轻公务员怎么混官场的,我一看,哟,就是个机关派,工作经历除了写材料就是办公室打杂,其含金量可想而知。

在领导身边呆过不等于就能当好领导。

有很多人给领导服务过,也因此认为自己就见多识广云云。但我仍然要指出,这类观点仍然是片面的。

在领导身边绝对能学到非常多东西,可以认为是超前进修到了高级课程。但是也要记住,在自身的经历、能力达到一定层次之前,即使在领导身边,你也无法深刻理解领导的思维过程,就像古代皇帝身边都有侍从,也没见几个能真干出什么事来——看到和学会是两回事。

4.领导能力是干出来的。

以上这三点其实都是在说明相同的一件事情:没有真正带过队伍,谁都学不会怎么管理、怎么组织、怎么协调,更谈不上领导。

我们经常说,做事要明确目标,做事过程要注重,而根据我的经验,明确目标并不难,难的是在执行过程当中不走样;明确5W不算太难,最难的是搞定那个H。

H之难,难在细节。可以说,没有人做事能把所有的细节考虑到位,诸葛亮、刘伯温都不行。所以做一些工作时,就要求管理者要有充足的工作经验,甚至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相应的,办事出问题最多的就是H。

举个例子。你是水利局局长,现在要在汉东镇实施一个小流域治理工程,你得考虑什么事?光说大原则,那叫废话。真正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有技术问题,比如这个河段有多长,水流量多大,这个季节降水如何,用什么技术;还有组织领导问题,比如怎么和汉东镇沟通,让他们配合,水利站的站长快退休不太想干活,怎么办?经过的流域可能要动一片农田,怎么与国土局沟通?还可能动用一片林地,怎么跟林业局沟通?这个村的村民比较不好说话,怎么做农民工作?还有办事程序问题,比如怎么招投标比较公平?这个县就一家公司有足够的资质和能力做这个工程,为了避免不公平以及负面影响,要不要在全市范围内招投标?工程总造价预计1500万,省厅拨了1000万工程款下来,但要求县里自行配套500万,这个怎么争取县长支持?分管这个项目的副局长好像有点小心思,要不要换个副局长来管?县高官的小舅子来说情要这个项目了,怎么破?......

大家看看,事情多吧?但请相信我,这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实务的信息量,绝对是我随口说的至少几千上万倍。这么多信息要处理,你确定从没干过实务的人头一回来干就能干好?所以,大家一定要尊重那些有丰富实务经验的领导,他们绝对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不要光看网络上的嘴炮文章。

当领导也是要有天赋的。

这点很多人可能不信,有的人甚至认为领导谁都能当,不就是动动嘴皮子嘛。但我告诉你小伙子,领导确实是需要天赋的。

老爷子总结过官场领导的一些特征,除了那些关系户和能力很平庸的,大凡领导们都有一些以下特征:事业心强,精力旺盛,执着,自律,逻辑思维清晰,能很理智甚至冷酷地权衡利弊,对人的情绪敏感,擅长应酬,能把上级的任务分解成各项指标来执行。

但有的人天生就不适合当领导。比如老爷子一老哥,他就坦然承认自己不适合当领导,因为他知道自己优柔寡断,善谋难决,所以更适合当智囊,或者当副手。

老爷子也自觉不适合当一把手,因为我轴,认死理,喜欢瞎说大实话,不轻易妥协,不喜欢应酬,精力不旺盛,吊儿郎当,对于被崇拜、被簇拥没有什么特别的好感,也狠不下心来压榨其他人的劳动力,也非常厌恶那些劳民伤财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所以,老爷子就不试图在官场上有长远发展。做违反天性的事,只会让自己痛苦。

我也有朋友天生就是当官的料。我有一哥们擅长交际,又谦虚有礼,思维极其适应官场那套,能把上级下达的任务按照指标一项一项做好,各项排名均在前列,知道进退,加上其他因素,30出头就上了处级。顺便说一下,他就是那种有着985、211硕士文凭,又完全没有学生气的人,前途不可限量。

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做不符合自己天性、超出自己能力的事,只会让自己痛苦。

想在官场有长足发展,最好财务自由。

这点必定又有许多人吐槽,但又是千真万确的残酷事实。

与企业不同,机关、事业单位的收入并不与能力、业绩挂钩,也不会高到哪去。

在官场,不是光一个“能干”,光一个“资历”就能进步的,还有许多别的因素,比如人脉,比如背景这些政治资源。而这些资源,要么是父辈留给你的,要么是自己经营的。但无论哪一种,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来支撑。有一些穷人家孩子,素质很优秀,就是没几个钱,无法与领导、同学交际,难以打造自己的人脉。

也不要以为有个官位,就一定会有多少分量。有的人虽然职务上去了,但还是没钱。一些因特殊原因生活拮据的领导,与人交际都会捉襟见肘,甚至被人认为不大气,被人暗地里看不起。

钱是英雄胆,也是好汉的脊梁。有的人在选择岗位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这个岗位的政治发展空间,而是这个岗位的收入比其他岗位高那么几百块,原因无他,穷。这样想的人在政治上想要进步,就会比较容易短视。当然,如果自觉不适合当领导,也不妨就在这种钱多的岗位上呆着,高兴就好。

一个口袋紧巴巴的领导,也别指望他在面对贿赂时心里能波澜不惊。我就见过一些领导收受贿赂的起因之一是家人重病,亟需用钱。但一个手头宽裕的人,面对金钱的诱惑至少能淡定得多。

在这里,我想起一部官场小说《侯卫东官场笔记》。作者小桥老树让男主角侯卫东一出场就被发配边疆,落魄不堪时他干的一件事就是开矿赚钱,接着又是入股企业,这就为日后侯卫东能够潇洒地只考虑政治前途,不为钱所困,也不贪污受贿打下了基础。

这老爷子特别有意思,70多岁的年龄,心灵可超长的看的透,看的远,思想上绝对是超前的意识。

幸亏我不是干领导的,要不这些话拿出去绝对够卖钱的,当然,卖钱的前提下你得有影响力。不然你能耐在大,没有影响力或者碰不到伯乐那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