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动植物图说
- 高明乾 王凤产 毛雪飞
- 5958字
- 2021-03-12 15:20:40
六 豺狼虎豹最凶残(豺、狼、虎、豹)
豺、狼、虎、豹是古代东亚最常见的四种食肉动物。我们就来讲讲这四种常见的肉食动物。
1.豺(豺)
豺
豺(犬科,Cuon javanicus)又称红狼、豺狗、亚洲野狗、红豺狗、柴狗、赤狗、马狼、紫豺、彪狗、神狗、马彪、马将爷、掏狗等。体型似犬而小于狼,体长85至130厘米,体重约20千克。头额较宽,耳直立,较短而圆,吻较狼短,四肢较短。上体为暗红棕或亮烟褐色,后、腹部为淡白色或污黄白色。四肢外侧一般与体背同色。胡须多呈黑褐或棕褐色。尾为黑褐色,仅尾端稍暗黑。尾长45至50厘米,其毛长而密。
萋兮斐兮①,成是贝锦。彼谮人者②,亦已大甚!
哆兮侈兮③,成是南箕④。彼谮人者,谁适与谋。
缉缉翩翩⑤,谋欲谮人。慎尔言也,谓尔不信。
捷捷幡幡⑥,谋欲谮言。岂不尔受?既其女迁。
骄人好好⑦,劳人草草⑧。苍天苍天,视彼骄人,矜此劳人。
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畀豺虎⑨。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⑩!
杨园之道,猗于亩丘(11)。寺人孟子(12),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
——《小雅·巷伯》
注释:①萋:错杂貌。斐(fěi):花纹。
②谮(zèn)人:谗毁他人的人。
③哆(chǐ):张口。侈:大。
④南箕:星宿名,共四星,如簸箕状。
⑤缉缉:附耳私语状。
⑥捷捷:信口雌黄状。幡幡:多次进言状。
⑦骄人:指进谗者。
⑧劳人:指被谗者。草草:忧愁。
⑨畀(bì):与。
⑩有昊:苍天。
(11)猗:在……之上。
(12)寺人:阉人,宦官。
《小雅·巷伯》是描写一个名叫孟子的宫中侍人怒斥造谣诬陷者的诗。诗中首章指出谮人造谣诬陷别人,花言巧语,罗织罪名。二、三、四章,对造谣者的摇唇鼓舌、上蹿下跳、左右舆论的丑恶嘴脸,作了极形象的勾勒,说他们“哆兮侈兮,成是南箕”“缉缉翩翩,谋欲谮人”“捷捷幡幡,谋欲谮言”。作者对此极表愤慨:“彼谮人者,谁适与谋。”五章,呼吁苍天可怜受害人。六章,怒斥造谣者人不与言,豺虎不食,北荒不受,只有交给上天去惩处。诗人对其痛恨至极,无以复加。
作者孟子,是一位正直人士,可能因遭受谗言获罪,受到酷刑,作了宦官。西汉司马迁与其有相同的遭遇。东汉班固就在《司马迁传赞》里说司马迁是“《小雅·巷伯》之伦”。“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报任少卿书》)无怪乎孟子如此愤恨。此诗在于让人们同情蒙冤受屈者、愤恨造谣惑众的害人者。
诗中的“投畀豺虎”,意思是把造谣惑众的害人者投给豺虎吃。《尔雅》中说:“豺,狗足。”郭璞注:“脚似狗。”《说文解字》中说:“豺,狼属,狗声。”
《本草纲目》卷51《豺》篇中说:“[释名]豺狗。[时珍曰]按《字说》云:豺能胜其类,又知祭兽,可谓才矣。故字从才。《埤雅》云:豺,柴也。俗名体瘦如豺是矣。”又:“[集解][时珍曰]豺,处处山中有之,狼属也。俗名豺狗,其形似狗而颇白,前矮后高而长尾,其体细瘦而健猛,其毛黄褐色而鬇鬡,其牙如锥而噬物,群行虎亦畏之,又喜食羊。其声如犬,人恶之,以为引魅不祥。其气臊臭可恶。罗愿云‘世传狗为豺之舅,见狗辄跪’,亦相制耳。”
豺栖于山地、丘陵、森林或热带丛林中。能耐寒,也能耐热。性剽悍,常结小群,少则2—3只,多则10只以上,一般7—8只。豺的跳跃能力极强,可以轻松跳起三米多高。集体猎食,常围攻捕猎麂类、鹿类、麝类、鬣类、斑羚、羚牛和野猪等大、中、小型动物,还吃腐肉、野果等。豺的个体攻击力略逊于狼,但豺群比狼群更加坚韧凶残,不畏惧一切大型动物,包括虎豹也不放在眼里。不同的豺群会配合攻击并杀死猎物,没有种群之分。这大大增加了豺的生存能力。豺的攻击性很强,一旦盯上猎物就不会轻易放弃,厮杀起来还不怕死,是猎人最头痛的野兽之一。
豺的族群中雄兽居多,性别比例为2∶1。秋季或冬季早期发情,孕期两个月,冬季或早春产仔,每窝少则3—4仔,多则8—9仔。寿命10余岁。广泛分布于西伯利亚南部、朝鲜、中国(福建、四川、云南、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西藏、安徽、江苏、山东、浙江、江西、贵州等省区)、中印半岛、印度以至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豺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中起积极作用,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狼
狼
狼(犬科,Canis lupus)又称青狼、灰狼、毛狗等。狼是犬科中体型最大者,体长1至1.6米,尾长35至50厘米,体重30至40千克,雌性较小。外形似狼犬,体瘦,但强壮而有力。耳直立,眼斜,吻尖,口阔,犬齿、臼齿发达。足长,尾较短,蓬松,垂于后肢之间。毛色随产地而异,通常情况下,上部为黄灰色,略混灰色,腹部及四肢内侧为白色,但腹部稍带棕色,足部为黄白或浅棕色,尾部与背色相同。个体毛色变化很大,有灰棕、浅黄、灰白色等,有的甚至全白或全黑。
子之还兮①,遭我乎峱之间兮②。并驱从两肩兮③,揖我谓我儇兮④。
子之茂兮⑤,遭我乎峱之道兮。并驱从两牡兮⑥,揖我谓我好兮。
子之昌兮⑦,遭我乎峱之阳兮。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⑧。
——《齐风·还》
注释:①还(xuán):通“旋”,敏捷。
②遭:遇见。峱(náo):齐国山名,在今山东临淄南。
③肩:三岁的兽,一说大野猪。
④儇(xuān):敏捷,灵巧。
⑤茂:精美,此指狩猎技术高强。
⑥牡:雄兽。
⑦昌:强壮。
⑧揖:拱手行礼。臧:善(猎),好。
《齐风·还》是一首猎人相遇互相赞誉狩猎技术高超的诗。诗中再现了粗犷、壮美的猎人生活。二人山中相遇,并马逐兽,相揖以礼,互相称赞对方。三章全用“赋”,以自叙的口吻,真切地抒发了猎人猎后暗自得意的情怀。三章迭唱,意思并列,每章只换四个字。首章互相称誉敏捷;次章互相颂扬善猎;末章道出并肩打狼,互相夸赞狩猎技术。句式长短相间,富有变化。
《豳风·狼跋》中有“狼跋其胡,载疐其尾”“狼疐其尾,载跋其胡”之句。句中的“狼”与《齐风·还》中的“狼”是同物。
狼的古今名一致。狼作为一种符号,主要代表了凶狠、残忍、孤独这样比较偏于攻击性的意义。人们常把坏人比喻为狼心狗肺,十恶不赦。狼凶残,吃羊,还敢吃人,因此人们普遍讨厌这种动物。
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狼,牡名獾,牝名狼,其子名獥,有力者名迅。其鸣能小能大,善为小儿啼声以诱人,去数十步止。其猛捷者人不能制,虽善用兵者亦不能免也。其膏可煎和,其皮可为裘。”陆玑说的“獾”实为另一种野生哺乳动物,而不是狼。
陈大章《诗传名物集览》:“或作狼狈是两物,狈前足绝短,每行常驾于狼腿上,失狼则不能动。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释文》:狼藉草而卧,去则秽乱,为狼藉。”
《本草纲目》卷51《狼》篇中说:“[释名]毛狗。[时珍曰]《禽书》云:野狼逐食,能倒立,先卜所向,兽之良者也。故字从良。”又:“[集解][时珍曰]狼,豺属也,处处有之,北方尤多,喜食之,南人呼为毛狗是矣。其居有穴。其形大如犬,而锐头尖喙,白颊骈胁,高前广后,脚不甚高。能食鸡鸭鼠物。其色杂黄黑,亦有苍灰色者。其声能大能小,能作儿啼以魅人,野俚尤恶其冬鸣。其肠直,故鸣则后窍皆沸,而粪为烽烟,直上不斜。其性善顾而食戾践藉。老则其胡如袋,所以跋胡疐尾,进退两患。”
狼的适应性很强,广泛栖息于山地、平原、森林、草原、荒漠、农田间。性凶暴,平时单独或雌雄同栖,冬季往往集合成群,袭击各种野生和家养的禽畜,是畜牧业中一种主要的害兽,有时也伤害人类。狼的食性很复杂,凡是能捕到的都是其食物,包括鸟类、两栖类和昆虫等小型动物,偶尔也吃植物。狼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在我国分布于除台湾、海南岛及其他一些岛屿外的各个省区,但目前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古以及西藏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
3.虎(东北虎)
东北虎
东北虎(猫科,Panthera tigris)。虎是大型猫科的肉食性动物,又称老虎、大虫、山神爷、扁担花、打哈等,东北虎是其中一种。体长1.6至2米多,尾长达1.1米,体重达到350千克。前额有似“王”字形斑纹。头圆、牙齿锋利,犬齿粗大。耳短,耳背后为黑色,中央有一显著白斑。四肢健壮有力。全身毛色呈浅黄或棕黄色,满身有黑色横纹,背部色浓,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唇、颌、腹侧和四肢内侧呈白色。
简兮简兮①,方将万舞②。日之方中,在前上处③。
硕人俣俣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⑤。
左手执龠⑥,右手秉翟⑦。赫如渥赭⑧,公言锡爵⑨。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邶风·简兮》
注释:①简:鼓声。
②万舞:舞名。
③上处:首位。
④硕:大貌。俣(yǔ)俣:魁伟的样子。
⑤组:丝织的宽带子。
⑥龠(yuè):古乐器。三孔笛。
⑦翟(dí):野鸡的尾羽。
⑧赫:红色。渥(wò):润泽。赭:赤褐色,赭石。
⑨锡:同“赐”。爵:青铜制酒器,用以温酒和盛酒。
《邶风·简兮》是一首祭祀殷商先祖以祈雨的诗,写一位女子观看舞师表演,并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诗第一章写卫国宫廷举行大型舞蹈。二章描写舞师在首位指挥武舞的场面。他身材高大,雄健如虎,舞技高超,充分表现了健与力的阳刚之美。三章写舞蹈时的雍容优雅,风度翩翩。四章是这位女性情感发展的高潮,倾诉了她对舞师的深切慕悦和刻骨相思。诗中用“山有榛,隰有苓”托兴,以树隐喻男子,以草隐喻女子,托兴男女情思,引出下文“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我国有东北虎和华南虎。《邶风》的产地,据王国维《北伯鼎跋》考证,是在北方的燕地,故以北方所产的东北虎释之。
古人对虎的记述有很多:陈大章《诗传名物集览》中说:“《风俗通》: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尔雅》:“虎窃毛谓之虦(zhàn)猫。”郭璞注:“窃,浅也。又:“甝,白虎。”“虪,黑虎。”
《说文解字》:“虎,山兽之君。从虍。”
《本草纲目》卷51《虎》篇中说:“[颂曰]虎,《本经》不载所出,今多山林处皆有之。[时珍曰]按《格物论》云:虎,山兽之君也。状如猫而大如牛,黄质黑章,锯牙钩爪,须健而尖,舌大如掌(生倒刺),项短鼻齆。夜视,一目放光,一目看物。声吼如雷,风从而生,百兽震恐。《易通卦验》云:立秋虎始啸,仲冬虎始交。或云:月晕时乃交。又云:虎不再交,孕七月而生。又云:虎知冲破,能画地观奇偶以卜食。今人效之,谓之虎卜。虎噬物,随月旬上下而啮其首尾。其搏物,三跃不中则舍之。人死于虎,则为伥鬼,导虎而行。虎食狗则醉,狗乃虎之酒也。闻羊角烟则走,恶其臭也。虎害人、兽,而蝟、鼠能制之,智无大小也。狮、駮、酋耳、黄腰、渠搜能食虎,势无强弱也。”
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从南方的热带雨林、长绿阔叶林,至北方的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混交林,都能很好地生活。虎一般单独活动,只有繁殖季节雌雄才生活在一起。无固定的巢穴,多在山林间游荡觅食。能游泳,不会爬树。多黄昏时活动,白天潜伏休息。常以野狼、马、鹿、狍、麝、兔子、野猪、青鼬、狐狸等动物为食,偶尔捕食蛇类和鱼类等,亦捕食野禽、大型昆虫,采食浆果。雌虎每隔3年才能繁殖1次,寿命一般20至25年。
虎在我国曾广泛分布,北自黑龙江,南至西双版纳,东起东海沿岸,西至新疆罗布泊,除海南和台湾外,各省区都有过虎的踪迹。现在只在华南和东北残存少数虎,许多地方已绝迹,估计野生虎数量已不足150只,被定为E级濒危动物(IUCN),东北虎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由于东北虎是中国稀有物种,因此国家规定了严格的保护办法,对牛羊被虎捕食的农民由国家给予赔偿,并以法律规定禁止生产、销售以虎为原料的中药,如虎骨膏、虎骨酒等。
4.豹(金钱豹)
金钱豹
金钱豹(猫科,Panthera pardus)属于大型猛兽,又称豹、银钱豹、程、失刺孙、文豹。体形似虎,个体较虎小。体长1至1.5米,尾长75至78厘米,体重约50千克。雌性较雄性小。头圆且小,耳短,四肢粗短健壮。被毛鲜艳,背部、头部、四肢外侧及尾背均呈橙黄色,通体满布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和环斑,在背部及体侧有较大的圆形黑环,腹部、四肢内侧及尾端腹面均为白色,尾尖端为黑色。
羔裘如濡①,洵直且侯②。彼其之子,舍命不渝③。
羔裘豹饰④,孔武有力⑤。彼其之子,邦之司直⑥。
羔裘晏兮⑦,三英粲兮⑧。彼其之子,邦之彦兮⑨。
——《郑风·羔裘》
注释:①羔裘:羔羊皮衣。濡(rú):光亮润泽貌。
②洵:诚然,确实。侯:美好。
③渝:改变。
④豹饰:用豹皮做羔裘的缘饰。
⑤孔:很,大。
⑥司直:官名,负责劝谏君主。
⑦晏:艳美。
⑧三英:皮衣上的豹饰结缨。粲:鲜亮美丽。
⑨彦:赞美士之俊杰。
《郑风·羔裘》是一首赞美郑国正直官吏的诗。借赞美穿羊皮袍子的官员有正直美好、能舍命为公的气节,赞美其威武勇毅、能持正义的品格。从皮袍子上的豹皮装饰,联想到穿这件衣服之人的威武有力,十分贴切,极为形象。《毛诗序》:“《羔裘》,刺朝也。言古之君子,以风其朝焉。”作为一首讽刺诗来说,作者赞美古代卿大夫才德出众,不愧是国家的俊贤。但是,联系郑国当时的现实,满朝穿着漂亮官服的是些什么人?他们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可以说都不称其服。该诗的作者有赞古讽今之意。历代对贪官污吏和不称职的官员总是发出辱骂之声,称他们是衣冠禽兽。
诗中提到豹饰,是说用豹子皮作为衣服的装饰物。豹是豹类动物的通称。我国广泛分布的是金钱豹,故以金钱豹释之。古代对豹子早有记载。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说:“毛赤而文黑谓之赤豹,毛白而文黑谓之白豹。”《说文解字》:“豹,似虎圜文。”《埤雅》:“豹花如钱,黑而小于虎文。”
《本草纲目》卷51《豹》篇中说:“[释名]程(《列子》)、失刺孙。[时珍曰]豹性暴,故曰豹。按许氏《说文》云:豹之脊长,行则脊隆豸豸然,具司杀之形,故字从豸,从勺。王氏《字说》云:豹性勺物而取,程度而食,故字从勺,又名曰程。《列子》云:青宁生程,程生马。沈氏《笔谈》云:秦人谓豹为程,至今延州犹然。东胡谓之失刺孙。”又:“[集解][时珍曰]豹,辽东及西南诸山时有之。状似虎而小,白面团头,自惜其毛采。其文如钱者,曰金钱豹,宜为裘。如艾叶者,曰艾叶豹,次之。又西域有金线豹,文如金线。海中有水豹,上应箕宿。”
金钱豹主要生活在山林地区,多在浓密树丛、灌丛或岩洞里筑巢。独居生活,常夜间活动,白天在树上或岩洞中休息。在食物丰富的地方活动范围较固定。当食物缺乏时则游荡数十千米觅食。豹有自己较固定的领地,主要捕食各种有蹄类动物,在南方也捕食猴、兔、鼠类、鸟类和鱼类,秋季也采食甜味的浆果。食物缺乏时,也于夜间潜入村舍盗食家禽、家畜。金钱豹或是云豹,很少听说有主动攻击成年人的例子。
豹于冬季和春季发情交配。孕期100天左右,4至5月份产仔,每胎2至4仔,哺乳期3个月。初生仔550至750克,大约10天才睁眼,18至24个月能独立生活,幼兽和母兽在一起,直到下次发情期。幼兽2至3岁后性成熟。寿命约20年,饲养情况下可达23年。豹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及阿拉伯半岛。我国除台湾、新疆、宁夏外,曾广见于其他各省区。
近几十年来,许多地区豹的数量急剧减少或已绝迹,因此豹子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