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大厦将倾
- 穿越战国之我是齐王建
- yhk很优秀
- 1911字
- 2021-06-15 21:20:32
王策没有选择入侵韩魏赵,而是再次攻打楚国。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能继续打呢?本来就可以乘胜追击的。
乘胜追击当然可以但是要知道天下七个国家,楚国如果要灭亡那么一个平衡的局面会打破。
楚国五十万大军剩下二十八万人。
楚国已经没有能力继续打仗了,对齐国秦国造不成威胁,而韩魏赵还在函谷关和南阳威胁着秦国。
所以一般将领都会选择陈兵韩魏赵,造成压力。
王策不走寻常路,要打破这平衡,打破数百年来的局面。
楚王也认为齐军不会再对楚国出手,刚放松下来就被前线告急的战报惊呆。
王策领着二十万的生力军,楚国国力空虚,防御薄弱,很多地方都没有多少士卒防守。
有地方防守但是人也不多,而且大多望风而走,或开门投降。
不到半月,楚国的吴越一带和江东被王策直线攻占。
楚国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被攻占。
寿春也被齐军威胁着。
楚王商议迁都,朝中大臣们或反对或赞成。
项燕失去了后台根本没有人理他,主要还是资历短,话语权轻。
楚王顾不得什么,当下只想逃命,不日齐军就要打过来了。
楚王带着一众大臣开始收拾,由项燕领兵断后。
项燕知道自己不过一颗棋子,此刻被深深抛弃。
断后断后,字面意思。
项燕想再挣扎一下,开始着手布防,以及重金招募死士。
齐军深入楚境的消息各国大为震惊,楚国这是要亡国的节奏?
百年的平衡要被打破吗?
事实上确实是如此,楚国情况不容乐观。
楚王收拾细软,准备迁都广城,两日时间便开始南下出发了。
广城大概在今两广地带。
可见楚国确实穷途末路了。
项燕统领七万楚军准备决一死战。
就在楚国动摇之际,王策又是一个决定,让楚王恨得牙痒痒。
王策突然把陈兵寿春的齐军全部撤走,让楚王白忙活一场。
王策退兵固守吴越之地,等于是进一步重创了楚国,楚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削弱。
另一边秦军跟联军打斗局面渐渐明朗,秦军挟报仇之势,联军却一心二用担忧着故乡国家。
赢政收到了田建的信,田建要赢政趁此时机出兵韩国或者楚国,灭掉韩或楚。
赢政把吕不韦叫来,吕不韦更是一口同意。
秦国廷议上大家讨论一番,决定趁此时机一举灭韩!
四路秦军合并交由王龁统领,大军压向韩国。
齐军那边紧紧联合,除去王策统领的军队外,田建经过这月余时间将齐国总动员起来了。
荣胤这次主动请缨,田建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将十万齐军指挥权交给了荣胤。
荣胤见王策立功心里急切,更是对自己的才能的自信。
荣胤挥军十万攻打魏国。
魏国国中无兵可调,动员了半天总共二万人应战。
两万人对十万人本就劣势,晋鄙根本不是荣胤的对手。
荣胤以压倒性优势推进。
连陷魏国十五城。
直逼大梁!
魏王和楚王一样,没有等大军围城赶紧离开都城外逃。
但是魏国国土没有楚国那么大,魏王可逃的地方不多,索性直奔赵国。
魏国无君主坐镇,信陵君又没回来,仅剩的老将晋鄙苦苦支撑。
士卒们知道魏王带着财宝美人外逃,心里愤懑不平。
不少人因此哗变,要不是晋鄙将大梁的富人家抄了其财物赏给士卒,军队早就哗变了。
荣胤想到自己将有灭国之功。
兴奋不已,鼓足了力气攻城,大梁城高墙厚,粮草充足,荣胤死攻一时倒也攻不破。
反而给魏军背水一战誓死一搏的气概和勇气,士气高昂。
荣胤想念军功深入脑髓,不顾一切的催促攻城。
晋鄙只能抱希望于信陵君赶回来,一旦信陵君赶不回来,那魏国亡矣。
对于魏王,晋鄙、大梁士卒、魏国人都对其恶心透骨,失望透顶。
田建收到远在魏国的荣胤拼死攻城的消息,理应该欣慰,但是月琌的告诫让田建顾虑重重。
果不其然月琌再次出现,虽然是道分身,愠怒的神色,指责田建在搞什么。
田建低头沉默,冷不丁的问道:“如果我就要逆天而行呢?或者说我放任荣胤灭魏呢?”
月琌脸色上带有些鄙视,虽然田建不知道这丝鄙视从何而来。
月琌板着脸,说道:“好自为之!”
田建不喜欢这种被威胁的感觉。
田建心里早就有的念头再次萌发,比之前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田建深吸一口气,田建虽然年纪不大,没有那么深的阅历和城府但是心中还是知道忍的。
小不忍则乱大谋。
田建平息心情波动,良久起身,对劲臣陈坤吩咐道让荣胤撤兵吧,好处捞够了。
田建知道自己的行为妥妥的昏君,荣胤心中必定冤屈不平。
田建自己也觉得对不起荣胤,对不起对魏战争中死去的将士。
田建深深叹息一声,田建在给荣胤发领的同时,自己当天拟写了罪己诏,就是后世的罪己诏。
田建只等荣胤回国罪己诏便颁布。
田建心中无限憋屈,在世人眼中自己是个齐王,实则狗屁不是,神族一句话动动手指就可以要了自己的命。
田建漫步宫中,不知不觉走到落雪宫。
或许田建心中早一把魏雪舒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心腹。
异世中碰到一个善解人意的人理解人懂自己的人难得。
田建决定把一切都给魏雪舒诉说了,不欺骗不隐瞒。
田建进入落雪宫,魏雪舒很高兴。
田建满脸忧愁,魏雪舒十分善解人意,坐在田建一旁,不多语很安静。
田建再次叹气,深情的望着魏雪舒,很多时候都是魏雪舒在开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