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前言

1850年代起,上環至西區的填海工程依次完成,南北行以及經營鹹魚及海味的店舖和欄商,在這一帶的文咸街、永樂街和德輔道西等開立。到了1880年代,原設於內地陳村的鹹魚欄亦移師至此。時至今日,這一帶仍為鹹料及海味的營業中心。

同時,多間茶樓、茶室以及有重大關連的茶葉莊,亦在西區及中環創設,包括著名的陳春蘭及朱廣蘭,不少嗜中國茶的外商亦為其主顧。

市民必需的油、鹽及糖,於開埠初期已有廠房生產,規模最大的是怡和及太古名下者,以及若干間華商的糖廠。早期以大澳為主的鹽田,於1970年代後已全部消失。

生產調味品者還有醬園,及製造豉油、蠔油等工廠和作坊,不少亦生產罐頭及涼果,當中尤以糖薑最受外國人士歡迎。1970年代起,不少這類廠房和地段,被用作商住樓宇發展。

其他還有包括麵粉和各種粉類的生產,以及麵食、包餅及糖果的製造。規模較大者有早期的香港磨麵公司、連卡佛麵包廠、華資的安樂園,以及生產包餅的嘉頓和奇華。

1870年代,已有名為“荷蘭水”之汽水的產製,較知名的為屈臣氏及德健藥房。踏入二十世紀,更多中外廠商投入生產,1950年代為全盛期。

華洋美酒亦廣受市民的喜好,十九世紀後期已有商行代理洋酒,多間內地酒廠亦在港設分銷及代理。二戰和平後迄至1980年代,為拔蘭地及若干種洋酒的銷量全盛期,1990年代起才被紅酒取代。

開埠初期起,已有多家經銷洋酒、奶類、肉類等洋貨名為辦館的店舖,這些店舖亦供應伙食予遠洋輪船,當中不少為華人經營者。

成立於1886年,擁有龐大牧場和冰廠的牛奶公司,亦在港九設有一如辦館的分銷處,後來演變為超級市場。這些超級市場於1970年代起,因變為平民化而發展神速。

招待外籍人士為主的西餐廳,十九世紀後期開設於中上環一帶,當時名為“大菜”的西餐亦獲華人青睞。華人亦在各區開設餐廳和冰室等,五十年代中,部分演變為廣受歡迎的茶餐廳。

1846年起,供華人宴飲的酒樓酒家在中上環區設立,不少為迎合就近的風月場所者。二十世紀初,跟隨紅燈區的遷移,多間新酒樓在紙醉金迷的石塘咀區開張。全盛時期的1920年代共有二十多間。1930年代中,禁娼令執行後,多間大小酒樓酒家改在港九各區遍設。

1950年代起,酒樓酒家的發展步入黃金期,因大批內地不同省份的人士遷至,大量京、津、滬、川及粵菜館,在港九各區開張。

由於酒樓及各類菜館蓬勃發展,導致提供上門到會之筵席包辦館式微。

十九世紀中期起,又名“茶居”、“茶室”等的茶樓,紛紛在華人聚居區開業,供應市民“一盅兩件”(點心),以及“三茶兩飯”。

早期的茶樓佔地由一幢至相連三、四幢唐樓者。由1960年代起,因大量唐樓拆卸,導致茶樓逐漸被酒樓取代。由於利潤豐厚,大部分茶樓亦銷售月餅。

1840年代起,各區的街道已有不少販賣物品和食物的攤檔。1927年和1935年,當局對攤檔作出規管,主要分有“大牌”和“細牌”,“大牌”後來演變為大家熟悉的大牌檔。

和平後的1947年,小販牌照再作新的分類,除大牌檔等外,亦有現時利源東街及利源西街等地的模式的攤檔。1975年,當局再在九龍十多條街道開設小販認可區,容許更多這類售賣民生用品的攤檔擺賣。

至於提供廉價食物、位於多條主要街道的大牌檔,當局由1970年起以補價收回,或讓其遷往街市熟食市場的方式取締,現時只餘下二十多檔,成為吸引市民及遊客的特色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