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〇五年五月某日亭午,時俊蘇澤光、郭炳聯、馬清鏗三先生與我會於市樓,席上言及《周易》,炳聯兄乃命我以「《周易》與管理」為題,擇日在新鴻基地產公司作講演。同年六月二十二日黃昏,遂於新鴻基中心說《易》,至者百餘人,澤光兄、炳聯兄、清鏗兄俱在座。講畢共進晚餐,盡歡而言別。

二〇〇六年三月九日,又應香港理工大學文化推廣委員會之約,以「漫談《周易》」為題,在校內作講演。前講重義理,是講重考據,至此得《周易》講稿二矣。

二〇一二年,歲次壬辰,龍在水中,慨然有或躍自試之志,於是取二講稿倍而增之,歷時一載,命其文稿曰《周易知行》。香港商務印書館毛永波先生知之,乃取以付梓。不棄之義,豈能或忘。

昔者從陳湛銓教授學《易》,嘗恭讀湛師《周易乾坤文言講疏》及六子、〈繫辭〉等講義,發蒙之力,都在其中。其後治《易》,則以王弼、韓康伯《周易注》、孔穎達《周易正義》、李鼎祚《周易集解》以及明重刻本朱熹《周易本義》為主要參考書,王引之《經義述聞》首二卷為輔。近人時人著述,則王瓊珊《易學通論》、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謝大荒《易經白話註譯》、張立文《周易帛書今注今譯》以及廖名春《帛書易傳初探》與《帛書周易論集》惠我良多。而《馬王堆漢墓文物》圖冊侈載帛書《周易》照片,筆畫清楚,尤足珍貴。至於曾參考之古今著述尚多,不及一一列舉。

《周易知行》是讀《易》札記,非《易》學入門之書。然觀乎《易》學入門之書非必注明六十四卦卦名讀音,而不識卦名讀音則難以入門,故特於此以普通話及粵語讀音為例,成〈卦名讀音表〉,並於要緊處附《廣韻》切語,以備參考。具見右。

第三十八卦「睽」字切語是「苦圭切」,故應讀陰平聲。然「睽」字另有「其季切」讀法,「其」是濁聲母字,「季」是去聲字,故粵音又可讀陽去聲。粵音陽去聲爆發音聲母不送氣,故讀〈_gw!i〉,與「櫃」同音。今本朱熹《周易本義》卷首所載〈上下經卦名次序歌〉為求協韻,「睽」字必作去聲讀。其歌訣如下:

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无妄大畜頤,大過坎離三十備。

咸恆遯兮及大壯,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繼。

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兮中孚至。

小過既濟兼未濟,是為下經三十四。

卦名讀音表

又今本《本義》卷首所載「卦歌」是初學者之入門金鑰,上引〈上下經卦名次序歌〉即其一,而〈八卦取象歌〉最為膾炙人口。其歌訣如下:

又有〈分宮卦象次序〉歌訣,分八宮排卦,尤利初學。兹略述如下。

西漢京房有八宮排卦之法。《京氏易傳》中,八宮卦之排列次序為乾(父)、震(長男)、坎(中男)、艮(少男)以及坤(母)、巽(長女)、離(中女)、兌(少女)。乾宮中,乾是首卦;變其初爻成姤,為一世卦,是乾宮第二卦;繼而變姤第二爻成遯,為二世卦,是乾宮第三卦;繼而變遯第三爻為否,為三世卦,是乾宮第四卦;繼而變否第四爻成觀,為四世卦,是乾宮第五卦;繼而變觀第五爻成剝,為五世卦,是乾宮第六卦;繼而變剝第四爻(即上卦下爻)成晉,為游魂卦,是乾宮第七卦;終而變晉下三爻(即下卦)成大有,為歸魂卦,是乾宮第八卦。其餘七宮皆依此例排卦:以純卦為本宮首卦,然後依次變初爻(一世)、二爻(二世)、三爻(三世)、四爻(四世)、五爻(五世)、上卦下爻(游魂)、下卦(歸魂)。變者,陽變陰、陰變陽也。

今本《本義》所載八宮諸卦全依京氏,唯排序則以後天八卦方位順數,即乾、坎、艮、震、巽、離、坤、兌。《本義》在〈分宮卦象次序〉題下注云:「乾坎艮震為陽四宮,巽離坤兌為陰四宮,每宮陰陽八卦。」該歌訣如下:

乾為天,天風姤,天山遯,天地否,風地觀,

山地剝,火地晉,火天大有。

坎為水,水澤節,水雷屯,水火既濟,澤火革,

雷火豐,地火明夷,地水師。

艮為山,山火賁,山天大畜,山澤損,火澤睽,

天澤履,風澤中孚,風山漸。

震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風恆,地風升,

水風井,澤風大過,澤雷隨。

巽為風,風天小畜,風火家人,風雷益,天雷无妄,

火雷噬嗑,山雷頤,山風蠱。

離為火,火山旅,火風鼎,火水未濟,山水蒙,

風水渙,天水訟,天火同人。

坤為地,地雷復,地澤臨,地天泰,雷天大壯,

澤天夬,水天需,水地比。

兌為澤,澤水困,澤地萃,澤山咸,水山蹇,

地山謙,雷山小過,雷澤歸妹。此歌訣利於辨識卦符,尤當記誦。否則蹞步未成,無以至千里矣。

案原本《周易本義》以上下經為二卷,十翼自為十卷。南宋末,董楷割裂其文,散附程頤《易傳》之後,成《周易傳義附錄》。程《傳》用王弼本,經傳相雜,與原本《本義》之體例迥異。沿及明永樂中,胡廣等纂《周易大全》,一仍董書之體。至成矩重刻《本義》,合為四卷,亦用程《傳》次序,即所謂今本,而「卦歌」乃今本所增列者。《四庫提要》言之詳矣。今諸本尚存,而南宋末吳革所刊原本《周易本義》及董楷所撰《周易傳義附錄》都無「卦歌」,唯舊題邵雍《河洛理數》卷一則有上引三歌訣,作者固不可知矣。然亦不害其為入門金鑰也。

京氏八宮有其占算之用。然依定式排卦序之法實不自京房始,帛書《周易》上下卦相配合亦如是。其法:依次以乾(父)、艮(少男)、坎(中男)、震(長男)、坤(母)、兌(少女)、離(中女)、巽(長女)為上卦,先以本卦為下卦,然後依次配以乾(父)、坤(母)、艮(少男)、兌(少女)、坎(中男)、離(中女)、震(長男)、巽(長女)其餘七卦為下卦。故其卦序如下:

乾、否、遯、履、訟、同人、无妄、姤、

艮、大畜、剝、損、蒙、賁、頤、蠱、

坎、需、比、蹇、節、既濟、屯、井、

震、大壯、豫、小過、歸妹、解、豐、恆、

坤、泰、謙、臨、師、明夷、復、升、

兌、夬、萃、咸、困、革、隨、大過、

離、大有、晉、旅、睽、未濟、噬嗑、鼎、

巽、小畜、觀、漸、中孚、渙、家人、益。

帛書卦序如此,厥義難知。其法與通行本以旁通、反卦及理數排序之法異,然卦名不異,故泰否、剝復、損益諸卦無復相合矣。

又《周易》卦辭曰「彖」,「十翼」中釋卦辭之文亦曰「彖」,《廣韻》讀「通貫切」,清聲母去聲。今普通話讀〈tuàn〉,即「團」之去聲;粵語讀〈¯tœn〉,即「盾」之陰去聲。粵語亦讀「彖」如「盾」,陽上聲,蓋說粵語者常誤陽上為陰去,又常讀陰去為陽上,如「宿舍」之「舍」、「考試」之「試」、「大使」之「使」、「何處」之「處」是。然「彖」字在韻書中並無上聲讀音,故仍以陰去為合。

本書分兩部說《周易》,第一部事考據,第二部明義理,務求深入淺出。書中文體以語體文為主。然解釋經傳時因多引古人語,為使語氣連貫,又為節省篇幅,乃改用淺近文言。內文因此語體與文言互見,扞格在所見難免,尤望讀者見諒。書稿付印前,蒙畢宛嬰女士相與斟酌文字,謹致謝意。

年前告退,蒙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及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授以名譽職銜,乃可如常出入校園與校內各圖書館,使學思不輟,而本書遂亦得以寫成。又以積勞之故,近罹眼疾,蒙舊同事羅偉基教授乘夜救治,得保視力。撰稿期間,偉基兄驗治轉頻,丁寧有加,我自保養不敢稍懈。《易》曰:「巽而耳目聰明。」良有以也。二〇一四年二月,龍集甲午,天地交泰,何文匯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