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
《左傳》三十五卷,相傳為左丘明(公元前556–前451)作。左丘明,春秋末期魯國都君莊(山東肥城巿)人,任魯國左史官,或先於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或與孔子同時。孔子說:「巧言令色,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論語·公冶長》)他們都主張做人要老實,不能作假。又司馬遷多次提到「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太史公自序〉、〈報任安書〉)之說,他還是一個瞎子嗎?但不知道說的是不是同一個人了。或稱左氏,可能就是古代的史官。
相傳孔子作《春秋》,以魯國隱、桓、莊、閔、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十二公的史記作基礎,嚴選用字,論定名分,褒貶是非,發揮微言大義,懲戒亂臣賊子,推行治道,改正世道人心。而《左傳》為《春秋》三傳之一,記錄了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至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二百五十五年間春秋時期各國政治舞臺上重要的歷史事件、人物活動、外交辭令及重要的社會面相等。記事下限則終於魯悼公四年(公元前464)至十四年(公元前454)晉國智伯被殺之事。
《左傳》敘事詳悉,生動活潑,掌握大量的史料,議論縱橫,而文章朗朗可誦,一直都是古文寫作入門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