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信就快乐
- 让孩子心灵强大:影响孩子一生的11个关键点
- 鲁稚
- 10313字
- 2021-04-28 14:28:22
学会面对输
人生就像体育竞赛,输赢都是正常的。但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往往都只教导孩子怎样去赢,仿佛只要拼搏,就一定能够胜利。其实,得金牌的只有一个,绝大多数孩子是平凡的,他们可能永远只是陪练。何况,今天得金牌了,明天不一定还能得。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不能以金牌作为衡量一个好孩子的唯一标准。如果以金牌论英雄,任何一个人,最终都是输!
因此,对于人生来说,如何面对输,这才是更重要的。
人的自卑并非都是因为自己太差,而是因为自己不够优越,因为优越感得不到满足而受挫,所以很多人的自卑感是由于目标过高而引起。
自卑是在比较中产生的。你如果始终都将目光投向更高的位置,那么你始终都会发现自己处于相对的低位,于是自卑。
如果挫折带来的只是沮丧和失望,那么它就纯粹只是消耗能量的过程,能量消耗殆尽,也就灭亡。
如何面对挫折,是一门重要的学问,事实上,任何正确认识,都是从无数次错误中提炼出来的,人生的方向,也总是在无数次寻找和纠正中完成。
我们在鼓励别人战胜挫折时,有时爱这么说:“爱迪生发明灯泡,试验了上千种材料都失败了,最后那一次成功了。”其实这种表述是片面的。之前的每一次失败,其实都是一次成功——至少成功地排除了一种不适合的材料,离正确的目标就近了一步。这上千次的试验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正是通过这样的筛选,正确的结果才凸显出来。
所谓应对挫折的能力,一方面是承认挫折的必然性——既然不可避免,只能坦然接受,心态上豁达,才能忍耐,才有韧性,跌倒了爬起来再走。其次是理性地反省,从错误中寻找教训,得到有用的营养,有利于下一步的前行。
失败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如果把挫折看成是一个完整过程中的一环,是必然要经历的,也是必然会被抛在身后的,那么每一次绝望中都有对下一次努力的期待,挫折反而构成了人生跌宕起伏的旋律,使之焕发出激情和美感。
走自己的路
你很难用金钱去收买一个真正的富人,因为他不稀罕钱。
人只对自己缺乏的东西感兴趣,如果一个人从小缺乏被尊重,那么他很可能产生两个极端,要么极度渴望被承认,被表扬,他会去追求被人肯定、赞扬和尊重,那么“别人的认同”会成为他行动的动力和指南,而不是他自己的需要。或者可以这样说,“得到别人的赞扬”就是他内心最重要的需要,那么,他其实是在按别人的标准生活。
也可能走向极端,彻底拒绝别人的认同,变成愤世嫉俗者,嘲笑一切,反对一切,甚至破坏一切。而这样的人,其过激态度往往只是一种自卫,是维护自尊的一种策略,其实内心深处还是渴望得到认同和赞扬的,所以他们很容易被“赞扬”所收买。一些极叛逆、极强硬的人,往往很容易被温情、被尊重所打动,立刻就改变了立场,所谓“服软不服硬”就是如此。
充分的尊重才能培养真正的从容和坚定,只有脱离对别人态度的关注,发现自己的内在需求,才能走自己的路。
那天和鲁鲁聊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据说这是世界上被引用最多的一句格言,说明人大多是不被“大家”所理解的,都为此而苦闷彷徨,都需要从这句话中汲取力量。每个人都会受到误解,越优秀的人越与众不同,受到的误解就越多,所以要坚定,无论你是不是被“大家”所看好,都要相信自己,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但同时网上又有另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坐车去吧!”听到这句话,鲁鲁哈哈大笑,说:“还是不要太傻!”确实,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但同时也不要钻牛角尖。
世界是由多重的、模糊的事物构成,对它的任何一种解释都只能基于一点而忽略其他。所以,对世界的认识永远没有穷尽,因为总会有被忽略和被误解的部分,会在不经意间重新进入你的视野。世界不好也不坏,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放弃责骂式的世界观和颂扬式的世界观。
人对自身的认识也是如此。识时务者为俊杰,很多时候,人应该审时度势,在前进中不断地认识自己、修正自己。世界是动态的,人生是动态的,人的自我认识、人的奋斗目标都是动态的,不要一意孤行。
真正的虚怀若谷不是失去自我、人云亦云,而是既能把持自己,又能兼收并蓄。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难于达到,但值得追求。
树榜样时要谨慎
不要拿熟悉的人作为榜样来教育孩子。你举书上某个孩子的故事来鼓励他,他不会反感,因为那个孩子离他太远,对他不会形成威胁。而身边的人,同学、邻居、朋友,这些人,如果你拿来和他比较,大加赞赏,树为榜样,对他就是一种贬低了,意味着你已经在两者之间作了比较,已经判定他是个失败者。
我们以为向别人学习是应该有的美德,是一种谦虚,但孩子并不那么认为,他只觉得这是一种评价,是他的失败和耻辱,这种心态下,他不仅不会向对方学习,还很可能产生抵触情绪,双方的距离反而拉大,甚至把他推到相反的方向,故意对着干。
在评价两个相熟的人时,一定要谨慎,表扬一方,不可贬低另一方,不要人为地将两者对立起来。
如果表扬一个人的同时,总在贬低另一个人,“你看人家……你看你自己……”如果总是用这样的语气教训孩子,那被贬低的一方就不可避免地会将“别人被赞扬”与“自己被贬低”联系在一起,别人的被赞扬就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了,你还怎么可能希望他欣赏别人的优点,祝贺别人的成功,与比自己优秀的人心平气和地在一起?他的忌妒之心、自卑之情必然生起,在心态上难免出现偏差。
给孩子足够的赞扬
所谓游戏成瘾,其形成机制是游戏刺激了人大脑中与奖励和上瘾感觉相关的回路,游戏上瘾其实就是获得奖励上瘾。由此看来,假如在现实中能够获得足够的奖励,假如能对现实中的奖励上瘾,孩子不是就能获得与玩游戏一样的动力了吗?事实上,那些学习好的孩子,就是因为得到了足够的奖励,就是因为对奖励上瘾,才会孜孜不倦地投入学习。
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中受到奖励,得到乐趣,这是我们成人世界的问题。
只有家长注意这一点是不行的,孩子生活的世界,家长只是一部分,还有老师、同学、社会,这一切都构成对他的评价。让一个原本优秀的孩子得到奖励,这不难,但要让一个不太出色的孩子也得到奖励,就非常不易了。
正因为很难,家长才负有更大的责任,因为孩子是你的,别人顾不了那么多,如果你都不去做,你都做不到,谁又会去做,谁又能做到呢?
从报上看到一个真实的故事。英国一位叫谢丽尔的25岁女孩,患上一种罕见的心理疾病——躯体变形障碍症,她总以为自己是个丑八怪,每天对着镜子自怨自艾,早晨不化妆十来遍,就不敢出门。她极度讨厌自己的模样,甚至常常考虑自杀。
但是后来,这个女孩居然成了模特大赛冠军!一个心理如此阴霾的人,是如何变得阳光灿烂的呢?
心理医生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方法帮助谢丽尔恢复自信。她先给谢丽尔拍摄了两张照片,一张是化了浓妆的照片,一张是素面朝天的照片,然后陪她来到街头,问每一个路人他们更喜欢哪张照片。结果,躲在一边的谢丽尔惊奇地听到,几乎每个人都说他们更喜欢没有化妆的那张。谢丽尔渐渐意识到自我认识的偏差,慢慢克服了自卑的心理,并且在朋友的鼓励下报名参加模特竞赛,证明自己的美貌和能力,结果竟然一举成功。
可见,自我认识对于人生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人往往会误解自己,心理医生就是起一个矫正作用。这个医生的方法,是让这个女孩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通过别人的评价来矫正自我评价。
中国人不善于当面赞扬人,感谢人,这是很不好的。那年感恩节,沫沫给我发短信,对我感恩,其实我并没有做什么,但她的感恩使我很感动,真的就很想为她做些什么。感恩激发了我内心善的愿望。相反,如果我收到的是一个抱怨的信息,我内心恐怕也是相反的感受吧。
要学会赞扬人。真心诚意地赞扬,这对于被赞扬者来说,是一件善事,而自己也会得到回报。那个模特,就是被赞扬所拯救的。
想起博客中一位妈妈的留言,一个才十岁的孩子,总觉得自己不行,无论如何努力都赶不上班上一流的学生,他抱着妈妈哭,“我是个失败者”。很心疼。才这么小的孩子啊!
其实,他的境况与这个模特相似,他的成绩不错,但在自己心中,就是觉得不如别人,这是自我评价出现了偏差。如果一个人,他觉得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获得成功,那么再努力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厌学”就是这样形成的。
那个妈妈也可以尝试心理医生的办法,创造机会,让他听到别人的赞扬。这个别人,既可以是老师(这是最好的,因为老师在孩子心目中地位重要),也可以是旁人。总之,让孩子听到客观而真诚的赞扬,让他从中得到积极的自我评价,这会让他的心中充满阳光,也充满力量。
自信了,就积极了
如果你问一个老人或者一个女人的年龄,对方并不正面回答,而是让你猜,那么,这个人的实际年龄一定是比看上去的大,他一定是显得年轻,他说出年龄时,你一定会惊叹!他内心里其实就在等着你的这声惊叹,因为在之前无数次类似的情形中,他已经获得过无数这样的惊叹,从中享受到无数的满足和喜悦。
他对结果是胸有成竹的,只有自信的人,才敢将自己置于被人评说的境地。越是心虚的人,越是怕被人猜,更不会去引导这个话题,“回避”是他们最常用的法宝。
自信才会表现积极。
自卑会影响一个人在公众面前的态度,影响他和群体的关系。孩子对有些活动表现出冷漠,不愿参与,不一定是因为不感兴趣,而是因为自卑,是一种自我保护,怕表现不好而逃避参与,就以“我不感兴趣”作为借口,其潜台词可能是“我不是没有能力做好,我只是不想做而已”。
某些人嘲笑一切,是为了使自己处于某种心理优势,而之所以需要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的优越,是因为实际上缺乏优势,所以对陷入劣势有深深的忧虑和恐惧。不自信的人是难于和蔼宽容的,喜欢给别人治病的人,自己就是病人。有些孩子与环境冲突很大,难于与人相处,其根源也在于自卑。
所以,要让孩子有参与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鼓励。要让孩子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赞美。但只有语言上的鼓动和赞美是不行的,说再多“你真棒”,如果他感觉不到自己确实很棒,也没有用。只有自己确确实实很棒,才会有真正的自信。这就需要家长去发现孩子,还要实实在在地帮助他取得进步,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成功中建立自信,最终从一个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从愤世嫉俗者,变为一个豁达宽容的人。
自信与能力相匹配
有一次朋友请客,到了她家才发现,还有个外国友人,是她儿子的外教。那天在座的几个人,都与这个外教有关。他们很自然地用英语交谈,而我,什么也听不懂,坐在那里,像个傻瓜。
在那种状况下,刚开始时,我无法自在,更无法自信,虽然脸上笑着,心里其实很恼火。
外强中干的所谓自信,是经不起推敲和考验的,因为你没有真正的掌控力,你无法把握世界,更无法把握自己。自信必定是与能力相匹配的。
但这种匹配并不绝对,因为自我感觉受多重因素影响,你完全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心态来提升掌控外部世界的能力。
最终,那天的聚会仍然是个成功的聚会,我并没有成为一个不和谐因素,令大家难堪。因为我很快意识到,无论多么困难,仍然可以融入其中。听不懂,你可以专注地看,从他们的肢体语言中尽可能多地理解,你还可以用眼神,传达自己的意思,而善解人意的主人不时充当翻译,也使得两种不同语言的交流成为可能。我还可以展示厨艺,甚至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静静地待在一边,只要你克服内心的畏惧感、自卑感,从容和愉悦又会回到你身上。
那次以后,在街上还遇到过那个外教,我们热情地招呼,还有熟人的感觉。我想,我应该也是他“中国印象”的组成部分吧。
角落里的孩子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从容大方地站在舞台中央,但这样的孩子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孩子是在角落里默默无闻。
为什么他们愿意待在角落呢?
一方面,角落是一个安全又安静的地方,狭小的空间反而给人心灵的自由,心灵的空间和现实的空间并不一定成正比。角落里的孩子,往往有着更丰富、更敏感的内心。安静的时候,人的活动指向内心,这正是内在力量聚集的过程,随时都在喷发的火山,威力并不大。沉默的人一旦爆发,能量是惊人的。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大器的孩子。
另一方面,他们可能确实有能力上的欠缺,怯于展现自己,害怕出现自己不能掌控的局面,害怕听到否定的声音。他喜欢角落,是因为他不自信,他害怕这个世界。但这种害怕并不是坏事,往往正是聪明的表现,因为他能认识到自己的状况,能够避开外界的伤害。这样的孩子,随着自身的成长,他和世界的力量对比也会发生改变,当他意识到自身的强大后,便会有信心,也会有胆量。他也可能成为舞台的主角。
自卑也是一种原动力。自卑让人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处于低位,也就看到了上升的空间,人要战胜自卑,就要走向更高处,这便是一种上进的冲动。
让孩子走出角落,并非要否定他的安静和敏感,而是让他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树立自己的目标,有了自信,有了方向,他就能从容应对了。
主动随和与被动随和
为什么很多人爱说“随便”,轻易地就放弃了发言权?一般的解释是“随和”,“随便”似乎和“随和”差不多。
随和通常被视为一种好性格,但其实,随和也是多种原因的结果,有主动随和,也有被动随和。
主动随和是一种宽容,是内在力量的表现,就像做慈善是能力的证明一样,主动的谦让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
而被动的随和则是懦弱,是迫不得已,随和的背后是屈辱,是牺牲,是不愉快,这样的随和实际上是扭曲人格的表现,表面上在笑,内心却是严重的屈辱和抵抗,如此情况下,随和者难免会有两个灵魂、两副面孔,一旦其谦和外表下的另一个灵魂暴露出来,常会让人目瞪口呆。媒体上经常有这样的报道,某个老实人,突然制造出一起惊天血案……当然,这只是极端的例子,但由此可以说明,被动随和所积累起来的破坏力可以达到怎样的当量。
被动随和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它一定产生于压抑的环境,这样的压抑可能来自社会,也可能来自家庭,一个过于强硬、太有主见的家庭成员,对其他成员可能就是压力之源,他的存在就有可能造成别人的被动随和。
一般说来,家长在年幼的孩子面前总是强势的,如果家长并不给孩子自主的机会,孩子就会形成被动随和的心态,延续下去,要么流于懦弱,要么因扭曲而走向叛逆。
当然,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还有一些人的随和是无意识的,是因为他确实心不在焉,确实无所谓,不感兴趣,不想表态,如此而已。
让孩子不因父母而自卑
一个10岁的男孩,父亲是城管人员,小时候他很为父亲自豪,在他眼里,城管父亲的那一身制服,和同学的警察父亲、军人父亲身上的制服一样神气。但是,当他10岁的时候,听到同学们指责城管喜欢打人,喜欢欺负做小生意的穷人,看到同学们眼里鄙夷的神情,他的自豪感彻底消失了,从此不敢提父亲的职业,不敢让父亲穿制服出现在学校,性格也越来越内向,变得少言寡语。这让他的父亲非常痛苦。
家庭,不仅给孩子提供生存的保障,还给孩子提供一种价值感,因为孩子本身的弱小,他自己还没有进入社会,因而他的社会价值,他的社会地位,往往就只能通过家庭来体现。孩子和家庭是一体的,拥有受人尊敬的父母,他自己也能感到安全和自信。
曾经有一个少年,乘坐出租车时,和女司机发生争执,就因为司机骂了一句“你父母是怎么教育你的”,他内心突然就腾起一股怒火,冲动之下把女司机杀了。后来法院调查了解到,他父母社会地位非常卑微,他从小生活在周围人的白眼之中,内心的扭曲一直像岩浆一样积累着,终于在一个特定的刺激下爆发出来!
父母的状况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影响他的价值判断,影响他的心态,影响他人格的形成。因而,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树立一个正面的、有尊严的形象是非常必要的。
但毕竟社会很复杂,个人很渺小,并不是每一个父母都会有如意的工作和收入,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崇高的地位,当这种不如意影响到孩子的感受时,父母内心的痛苦感可能会超过自己在社会上受到的委屈。
每个父母都希望受到孩子的尊重甚至崇拜,但不是每个父母都能意识到,如果这种尊重失去,痛苦的不仅是自己,孩子受害更大,不仅是自卑,而且容易陷入情感的混乱之中。一方面是不可选择、不可割舍的血缘之爱;一方面是不如意的现实,既感恩又怨恨,种种矛盾的纠葛会让他的内心处于冲突和焦虑之中。这样的家庭,孩子和大人都是很不幸的。
所以,大人首先要自重,要自强,要努力地提升自己,去获得社会的敬重,也获得孩子的敬重。像语言粗俗,衣着邋遢,随地吐痰,这样一些事,你千万不要认为是小事,这很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让他觉得很没面子。
曾看见报道,一个小学生,一直雇人去开家长会,直到最后穿帮。他之所以不让母亲去开会,并不是因为表现不好,怕老师告状,而是因为其母言行粗俗,他怕丢脸。其实,发生这样的事,对双方都伤害很大,我们并不能简单地批评孩子自私薄情,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他的自尊,就会对他也投以一份同情。
其次,要多和孩子沟通。很多时候,社会对一个人的价值判断往往是表面的、肤浅的,很难触及他的精神世界。但一个人的价值确实不是外在的财富和地位所能衡量的,这种依据外在标准而形成的判断本身就有偏颇。更何况,孩子所能接触的社会很狭小,也很幼稚,同学之间的一句议论又有多大的合理性呢?往往一句误判给孩子的心灵造成极大伤害。所以父母要多和孩子沟通,让他了解自己的工作,了解自己的生活,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以此去获得孩子的理解和尊重。这并不只是自己的面子问题,拥有一个令人放心的、令人尊重的父母,孩子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有自信。
人都有天然的生命力
“9·11”事件以后,不少美国人出现心理问题,但很多没有接受心理干预的人,反而比接受治疗的恢复更快。人都有天然的生命力,人战胜疾病最根本的力量是自身的免疫力,药物只起辅助作用。心灵若有创伤,最终是靠自愈,要自己想通了,心结才能解开。
人的自愈能力是非常强的,许多我们看上去很难恢复的所谓“终身难忘的伤痛”,其实要不了多久就会忘了,只要那个伤痛的根源挖除,新的生活重新开始。疗伤的最好办法就是立即开始新的生活,而伤愈的最好证明也就是新生活的开始。
前不久读到一则消息,一位104岁的老人,接受了心脏手术,恢复很好。能活到104岁,还能接受心脏手术,说明他非常健康。但有趣的是,这位老人有长期吸烟史。吸烟是公认的健康杀手,为什么却没有危及老人的健康?我一直觉得,人有自我调节的能力。生活中随时存在着各种杀手,对于调节功能好的人来说,这些都能化解,但自身失衡的人,一点点小问题都可能致命。
另外还有个例子,这次汶川大地震中,一位102岁的老人被埋在废墟下,最后战胜各种危险,存活下来。在医院里,她每天都向护士要汽水喝,因为这是她的习惯,她就是喜欢喝汽水。
喝汽水,对健康来说,似乎并不是好习惯,但这位经受住了地震考验的健康老人,并没有被汽水毁掉健康。
万事都是相对的,利害也是相对的,每一件事,你从害的角度看到的就是害,从利的角度看到的就是利,汽水中也许确有一些有害因素,但给老人带来的愉快对健康有利,也许就将害抵消了。
一个人完全遵照科学法则来生活,这个人从整体来说,不仅是乏味的,而且也是不健康的。完全科学的教育方法也同样如此。
适度关注,顺其自然
回想起当年刚买车时,因为是新车,格外爱惜,哪里划了一道伤痕,哪里脏了一处印迹,都心痛不已,平时的小心翼翼自不必说,为此而挨骂受训也是不少,以至于我对新车心存厌恨,巴不得它早点旧了。
旧了也就好了,反正已经旧了,划痕满身都是,多一条少一条又有什么区别!到了这时,车才是自己的车了,放心大胆地使,轻轻松松地坐,不必随时把心提到嗓子眼里。
我就是这么一个人。鲁鲁的性格和我相似。
性格说不上好还是不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上帝都会眷顾。只是鲁鲁刚进学校,就像一部新车,受到太多的关注。
每个人都希望他做到最好——但那是不可能的。人生犹如马拉松,路还长得很,一年级就开始奋力拼搏了,以后怎么办!我不要求他第一。
太受关注并不是好事,因为关注他的人,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以自己的理想去要求孩子,而到底什么是最适合他的?他真正最优秀的潜质是什么?现在谁都说不清。我们就那么相信自己的手艺,毫不惭愧地塑造他?
幼儿园时,我们总在他耳边念叨:太胖了!太胖了!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吃是他最大的快乐,但是我们却不准他吃!
现在,我们又每天在他耳边念叨:太慢了!太慢了!让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以军人的节奏写字,做题,却不管他能不能胜任!
其实,太慢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太专注,不能从一种状态很快转换到另一种状态,从一种思维跳跃到另一种思维。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真正的思想家,恐怕很少有行动如风的。沉思需要时间,一切有深度的东西,都是需要时间的。一个人是追求深度还是广度,是要轻灵还是沉稳,这其实并非个人能够选择,你是哪种人就是哪种人,命中注定,即使想要改变也是徒劳。
还是顺其自然好。
只是,社会往往不容你这般从容。学校不是培养思想家的地方,学校也是社会化的产物,像个机器,程序都是固定的,不可能将就某一个人,你不能指望去改变它,只能去适应。
所以,鲁鲁还是得习惯斥责,习惯在催促声中快跑。
好在新车总会变旧,等大家发现要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其实是不可能的,等大家都习惯了他的落后,反而好了。
真的不奢望他第一,在他只有六岁的时候。一步一步走吧!
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
孩子和我们大人一样,也会思考自己的个性,思考存在的价值,虽然他不会使用哲学语言,但作为一个人,他对生命的许多感受和我们是一样的。
他对自己的身材、外貌同样会很敏感,他也会对自己的个性做出评价,会希望自己更聪明,更强壮,更为大家所喜欢。
所以,对孩子生理和个性上的任何评论,都会影响到他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一个人的个性是自卑还是自信,是虚伪还是诚实,是懦弱还是坚毅,是猥琐还是庄重,这些都和我们对他的态度有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曾组织一批正在监狱服刑的犯人上前线作战。出发前,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并未对犯人进行过多的说教,而是让他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专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如何接受教育,改过自新等,每一封信都告诉亲人,自己的表现非常非常好。专家们要求犯人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开赴前线,专家又要求犯人在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服从指挥,如何英勇作战等。自然,亲人们的回信都充满了惊喜和赞赏。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英勇战斗。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无论成人还是孩子,在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接受外部环境的暗示,使得自己的言行和个性出现某种倾向。我们常常能够发现,一些演员如果长期扮演某类角色,那么他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就会表现出那类角色的特质,以至于不演戏的时候,看上去还是像那类人。
人能够通过扮演一种角色而成为那种角色。长久的扮演,会让人向那个角色的本质靠拢,最后就自然而然地成了那种人。有时候,自己都会分不清是在扮演还是真实的自我,习惯成自然,这就是“扮演”的改造作用。
既然如此,你要让孩子成为什么,首先就要让他“扮演”什么,要给他定位,让他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和标准,便于他入戏。告诉孩子“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就是为他定位,为他提供标准。
凡是练习书法的人,都是从临摹开始,而临摹的第一步,必然是选择好的范本,从正面的模仿入手。固然,为了纠正错误,老师也会将错误的笔法、不美观的结构、奇奇怪怪的书写姿势等展示给同学们看,以起到警示作用,但那只能是偶然为之(即使这样的偶然为之,也会引起一部分同学的好奇和模仿,甚至故意为之,以标新立异,突出自我),如果经常演示,那就是强化错误,引入歧途了。
我们对孩子的正面评价,也就是为他定位,为他提供一个临摹的范本,哪怕他一时达不到,那也只是程度问题,至少不会犯方向性的错误。而负面的评价,却犹如对错误的展示,稍有不慎,后果严重。
父母往往会肆无忌惮地为孩子贴上标签,譬如:“你是个懒惰(散漫/自私/怯懦/不负责任……)的人!”“你根本就不想努力(上进/拼搏/改变……)!”父母在说这些的时候,很容易忽略对孩子的伤害,因为孩子在他眼里就是一个从属者,是他供养的,天生就是一个听教训的人。但只要换一个角度,想想自己在单位上,假如领导也这么训斥你:“你就是想偷懒,你根本不努力!”你会怎样?
在家里,如果妻子责怪丈夫:“你太没本事了,要钱没钱,要权没权,你看别人……”或者丈夫挖苦妻子:“你成天不知道在干什么,家也没收拾好,人也邋里邋遢,你看别人……”那这个家一定是没法安宁了,而且被责怪的一方,也许真的就变成你所描述的那种人。
但同样性质的话,我们对孩子却经常脱口而出,这些无意间贴在孩子身上的标签,以及其他类似的负向的“期望”,很可能会像魔咒一样控制他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他的整个人生。
孩子是有自尊的,对孩子的任何评价都不是一件小事。对孩子的个性可以认真地讨论、剖析,提出忠告,却不能粗暴地指责。当然,一味地表扬,以至于偏离了实际的情况,也会让孩子迷惑,一旦孩子对你的评价产生怀疑,鼓励也就失去了作用,甚至走向反面。
外部评价往往成为自我评价的依据,最终决定了个性发展的方向。评价是成长的导航系统,你现在怎样评价他,将来他就很可能成为那样的人。
快乐就是没有烦恼
有一天,鲁鲁一起床,屋里立刻充满笑声。他穿好衣服,快乐地去照镜子,看见鼻子上昨天摔的伤痕,笑呵呵地说:“今天我再也不会摔伤了,我会很小心的。”然后他去蹲厕所,坐在马桶上说话,大声问我事情,每一句都带着笑意。
我问:“鲁鲁,今天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呀?”
他脱口而出:“因为我没有烦恼!”
惊讶。想想,真的没有比这更好的回答了。
快乐就是没有烦恼。而鲁鲁,不是他没有烦恼,而是他不去感觉烦恼,正如面对鼻子上的伤痕,他只去想今天不会摔了,而不去想昨天摔得很痛。快乐就是没有烦恼,烦恼只是一种感觉,单纯的就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