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成长需要冲突

孩子可以不听话

家长们往往因为孩子不听自己的话就大发雷霆,究其原因,不是因为孩子的固执会有什么恶果,而是因为自己的权威受到了蔑视。

孩子怎么就不能顶嘴了?顶嘴意味着他有自己的见解,这是好事,说明他在独立思考。

创造来自批判,人人都想自己的孩子有创造性,但当孩子批判的锋芒指向你时,你就受不了了。

我经常对儿子说,不要太听我的话,世界上无论谁的话都不能全听。人无完人,人都是会犯错误的,任何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判断力也是有限的,没有绝对正确的人。而且人都有自己的目的,有自己认识事物的立场,出发点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别人的观点未必就适合你。迁就别人,常常会失去自己,久而久之就没有主见,没有个性,没有创造力了。

儿子向来很听我的,但这并不令我欣慰。我珍惜他那份尊敬和信任,但也希望他明白,即使是亲近如我、信任如我的人,也是不能盲从的。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孩子顶嘴的时候,不要去压制,权威不是用管压可以捍卫的。你有理就去和孩子辩,如果你辩不赢却硬要孩子执行,那你就是耍横了,和暴君有什么区别?当然,孩子如果辩输了,他就得服从,那时候他的“服”,才是真正的口服心服。需要注意的是,辩论是以理服人,不是比谁的声音大,最好就事论事,如果加入太强的情绪色彩,很容易伤感情,伤自尊,辩论就成了较劲,即使分出输赢,也不能让人心服。

成长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否定,就像蝉蜕一样,必须抛弃旧有的壳,才能获得新的更强大的身体。孩子随着他自身的日益壮大,也会改变自己衡量世界的尺度。标准变了,评价也自然会变,他对于旧知识、旧观念、旧生活的反叛就成了必然。

这个过程,肯定会触及我们成人世界,和我们所习惯的价值体系发生冲突。这会令我们不快,甚至令我们恐惧。但实际上,换一个角度想,那个一向依赖我们,对我们百依百顺的乖孩子,突然变得叛逆了,不听话了,这正是他自我觉醒的表现,说明他长大了,要自己做主了,这难道不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吗?

教育需要适当的强硬

今年北京的冬天太好过了,几乎没有认真冷过。

往年的冬天,寒风刺骨,早晨一开阳台门,就看见窗子上大朵大朵的窗花,把玻璃封得严严实实——今年则几乎没有,空荡荡的窗子,虽然明净,却让人提不起精神。

往年的冬天,出门就必须戴上围巾和手套,把每一寸皮肤都裹得结结实实;今年根本用不着。裸露的脖颈和双手,几乎没有觉得冷,当然,回到屋里也没有那种暖和得让人幸福的感觉。

好过的冬天,虽然少了很多严酷,但也总觉得没趣,不痛不痒的,感觉少了什么。

往年在冻得人骨头发痛的时候,我会由衷地感悟到,为什么北方人,偏偏是北方人,只能是北方人,会把“老婆孩子热炕头”作为人生享受的至高境界。有时候,人在一种痛感中,在刺激下,会变得敏感而聪慧,禅宗的“当头棒喝”“断臂求法”也许就有此意。

太和煦的天气,也让人厌倦。长久身处音乐之中,再美妙的音乐也会成为噪音。生活需要变化,需要刺激,哪怕这刺激是一种令人痛苦的体验,也是生命所必需的。

我给儿子的教育,是不是太温和了呢?有时候我的千言万语口干舌燥,抵不上他爸的一声大吼,说得太多,就成了唐僧,再好的道理也让人心烦。

教育固然不能简单粗暴,但也不能太疲弱。以母亲为主的家庭教育,往往是阴柔有余而阳刚不足,孩子从母亲身上学到的,也往往是理想多于现实。从这个角度看,父亲,现实而强有力的父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大多数家庭中,教育孩子的工作是由母亲担当的。相对来说,母亲往往会比较温和。但母亲的温和实际上是把孩子推到风口浪尖,她不强硬地要求孩子,那么就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孩子必须自律,靠自己的力量达到目标;二是孩子经不住诱惑,管不住自己,却又没有外力来强有力地约束他,于是涣散下去,沉沦下去。

后一种结果是非常可怕的。实际上,孩子自己也不愿意沉沦,所以当他管不住自己的时候,往往会希望有一种力量来替自己做主,来强迫自己步入正轨。这也是孩子一方面痛恨家长夺去自己的自由,一方面又渴望有一个严厉的家长,来帮助自己往上走的原因。过于温和的教育是不可取的,家庭中确实需要有个强有力的人来阻止孩子可能出现的下滑,这个人的存在,就是孩子信心的支撑。

成长需要冲突

鲁鲁和他爸有几次比较严重的冲突,当时都受伤很深,但过后确实收获很大,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可以说是成长中的一次飞跃。

如果完全是温和的教育,孩子内心的能量难以引爆,也难以有一种“震撼”和“顿悟”的效果。

激烈的冲突,乃至受伤,就像针灸或手术,直指病灶,给人强烈刺激,固然疼痛,却能一针见血,即使对于健康的肌体,也能打破疲态,注入新鲜的动力。

但是,仅有冲突是不行的,如果只伤害不修复,只破坏不建设,心灵就成了一堆碎片,连成形都说不上,更何况成长。

关键就在于事后的修复。冲突当时,双方都在激动之中,难免失去理智,以至攻击失控,防卫失当,彼此伤害而难以自察。但毕竟是父子,有基因的力量存在,血浓于水。平静之后,还是要坐下来谈,进行深入的沟通。由于冲突的时候,将平时隐藏的灰尘都抖搂出来了,这时候清理起来就比较容易。平时被理性和礼貌所装饰的面纱也撕裂开了,内部的东西暴露出来,所以冲突之后的交流往往更清晰、更准确,比起平时的泛泛而谈,更容易触及灵魂。

正因为对抗是必然的,也是成长所必需的,所以父母既不应强压,也不应回避,更不应以奉迎孩子而换取和平。

如果粗暴地压制,要么导致孩子个性泯灭,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创造性缺失,生命力羸弱,在精神上永远长不大;要么导致孩子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暴戾、狂妄、仇恨,甚至发展到反社会,为他将来的人生埋下隐患。

如果放任自流,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在重大分歧上迎合孩子以换取亲子间的表面和睦,也是不可取的。这会让他形成“自我中心”的错觉,忽视他人的存在,缺乏尊重和责任感,性格自私,思维方式褊狭,没有耐心和毅力。

即使对抗使我们感到痛苦,我们也只有正视,以积极的方式去对待,让孩子和我们自己,都在这种对抗中获得力量和智慧。

但凡冲突爆发,都是平时矛盾积累的结果,就像火山,能量积累到地壳不能承受,就喷出来。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火山,内心都有通红的岩浆在奔涌。一味地忍耐并不好,内部的压力越积越多,如果始终喷不出来,总有一天会爆炸。

但是喷发本身也是具有极大破坏性的,如何在喷的当时尽量减少伤害,喷发之后尽量修复重建,这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

用智慧和幽默解决矛盾

有一次鲁鲁和他爸发生矛盾,闹僵以后,我两方劝都不起作用。我很生气,两个犟驴,我干脆不管了!

过了一会儿,鲁鲁过来说:“要不,我干脆打一会儿鼓吧!”我心中一阵感动。这孩子,别看他平时憨憨的,怎么想得出这样绝妙的主意!他知道他爸平时最喜欢他练鼓,一看见他打鼓就喜笑颜开。他既希望打破僵局和解,又不愿放下脸面道歉,他那小小的心眼,不知怎么想出了这个主意。

他开始打鼓,练习《西班牙斗牛士》。我在厨房伸头看了一下,他爸在书房,虽然没有表态,但身体已经随着鼓声有节奏地晃动,就差哼出声来。我知道,没事了。

打了一会儿鼓,鲁鲁问他爸:“我打得怎么样?”他爸说:“去给我倒杯水。”鲁鲁把水端进去,他爸正在网上下棋,让他在一边看,两人开始议论棋局,不一会儿就乐呵呵的了。按照我们家惯常的情况,父子之间还会有关于这件事的对话,但通常会在事态平息之后,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进行。

这事让我很感动,也很感慨。在我都几乎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鲁鲁却这样不露声色地处理好了。

前天看了秋水长天的一个帖子,也是和儿子发生矛盾的事,她儿子小宝被她骂了一顿,去上学了,但却在校门口打了个电话给妈妈,说他挨了骂,心情很不爽,已经影响到上学的心情了。两人在电话中交流起来,最后妈妈道了歉,小宝高兴地上学去了。

这两件事的共同点都在于,孩子们不是被动地挨骂,忍着屈辱,在心中痛恨,那样虽然看起来是顺从了,似乎是尊重你,其实他内心里在反抗,我们得到的只是一个虚假的顺从而已。成人世界里许多变态扭曲,许多丑恶虚假,其实就是这样形成的。

鲁鲁和小宝都是用一种开放的态度在处理人际关系,用一种富于智慧和幽默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一点是远较我们这一代优秀的。相信今天他们在家所积累的经验,将来同样会用在社会上,我们所期望的和谐社会不就是这样形成的吗?对于他自己来说,这也是通向幸福人生的必由之路。

但是,这种性格和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民主的环境。高压下是不可能平等对话的,高压下的第一选择就是避害,他会本能地逃避,而不是迎难而上,主动去解决问题。这一点对于某些习惯用专制的方式管理孩子的家长,是一个启示。

过低的压力对成长不利

看到电视里一个新闻,国外一群研究者将两只猴子绑在特制的机器上,动弹不得,猴子的手臂分别和机械手绑牢,要吃东西,必须操纵机械手去抓取。饥饿的猴子不断去尝试,几天下来,居然学会了操纵机械手,把食物送进自己嘴里。

试验很残酷,但也得出了一个有价值的结论,学习很多时候是被迫的,在困境中,生命的潜能会得到更充分的开掘。

其实,人就像一部完美的机器,各种产品都是按需生产。

譬如血液,只要不是失血太多,很快就会恢复到失血之前的水平,不多也不少,正好满足身体的需要。譬如哺乳,婴儿吃多少,母乳就产多少,婴儿不吃了,母乳也就停止供应,断奶其实就是掐断婴儿的需要。再譬如钙,骨骼必须有一定的压力才会产生足够的钙,所以,多运动就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同样的道理,靠过强的运动或节食去减肥,必然反弹,因为你不可能让它成为常态,不可能坚持下去,而身体适应了剧烈运动所需的大量消耗,生产能力就会增强,一旦运动减少,消耗降低,生产能力却没有相应降低,就会供过于求,反而造成热量积压。

身体需要刺激,能量需要消耗,不然人就腐朽了。有需求才有供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他身上蕴藏的各种能量都要用,无论是精神的还是身体的,只有用,才能生产得更多,也才发展得更好。

我一直在强调,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但过低的压力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利的。过低的压力,不充分的刺激,使得精神上的紧张度不够,处于惰性状态,人就容易散漫,注意力不集中,效率降低,潜能更是得不到发挥。

人犹如一个能量场,如果能量淤积,形同死水,不仅活力降低,心情也不会畅快。所以,孩子在过于安逸的环境中并不会感到快乐,因为他的能量无处宣泄。

宽容不等于低要求

一位朋友向我诉说,他立下过很多目标,却总是不能坚持,都半途而废。受不了网络中电影、小说的诱惑,忍不住打开电脑看了又看,结果浪费了一个又一个夜晚,事后又懊悔不已,垂头丧气,很恨自己。有时想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吧,又于心不甘。很是痛苦。

我想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困境。人都有上进的天性,每个人都是不甘堕落的,但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诱惑,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最后美妙的理想都不了了之。

希腊神话中大英雄奥德赛在返回希腊的途中,要经过一片海域,岛上有海妖,用美妙的歌声诱惑水手,让他们迷失方向,船就触礁。奥德赛把自己绑在桅杆上,把船员的耳朵用蜡封死,命令他们一直往前。终于安全通过。

欲望总是有的,这是人性的一部分。要么像船员一样封死耳朵,要么像奥德赛一样把自己绑牢,即使疯狂,想要跳入大海奔歌声而去,也不能如愿。

生活中的种种纪律和约束,犹如绑住奥德赛的绳子,虽然在当时是可恶的,但事后看来,却是保证航船正确行驶的必要措施。

我们固然强调求知本身的乐趣,强调自主学习,但这并不等于放任自流,不等于对非自主学习的一概排斥。很多时候,学习就是作为一种任务出现的,不管你喜不喜欢,都必须完成。

孩子虽不必事无巨细都去管着他,但大的方向不要出轨,动力不要衰竭。“高要求”更多地应该体现在心灵的沟通上,给孩子内在的动力,而不是一味地施加压力,在行为上严加约束。

其实,即使在自己主动选择的事情中,也往往会包含一些不请自来的因素,使得它的整个过程并非都很愉快。人生能有一部分时间从事自己所痴迷的事情,就已经是很幸运的了,很多时候,你之所以坚持着完成一件事,并非因为愉快,而是出于责任和意志力。

能把不喜欢的事情也坚持做好,这就是意志力的体现。人生不如意的时候很多,所以,意志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品质。

别忽视孩子的沉默

冷漠也是一种对抗,而且是更为可怕的对抗,因为那意味着不仅是对立,而且是绝望和放弃,他已经将父母排斥在心灵之外了。假如双方还在斗争,至少还有接触,就还有化解的可能,而冷漠,却是一种彻底的拒绝,把双方隔离在两个世界,互不相干,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远。

所以,和孩子不发生正面冲突,并不意味着双方就有和谐关系。有些孩子一放学就躲进自己的房间,或者看见父母就像老鼠看见猫一样,即使和父母在一起,也是沉默不语,你批评他,无论再激烈,他都只是简单地应答一声。这种顺从的外表,会让父母更加焦虑,因为它掩盖着更大的危机,在孩子的内心,其实是在无声地反抗。父母能感受到这一点,却无能为力,他不和你正面接触,你的批评就犹如打向空气的拳头,除了消耗你自己的能量,毫无意义。

妥协不等于纵容

社会上有很多恶性犯罪案件,罪犯的成长经历往往是令人同情的,但假如一个人因为自己饱受痛苦就报复社会,伤害其他无辜者,无论他本身的遭遇多么悲惨,也不足以开脱后来的罪恶。

孩子也会做一些错事,背后都有原因。很多时候,犯错的孩子也是令人同情的。我们要理解孩子的动机,却不能纵容他的错误。

如果不理解,一味采用强硬的态度去压制,则可能引来更激烈的对抗。孩子的一些反常行为,往往出于对压力(或者说压迫)的反抗,生活中处处充斥的权威、管束、强迫、轻视、粗暴、孤立等等,都可以构成重压,令他感到窒息。他的反抗正是要向这些东西挑战,如果我们压制他,恰恰是将自己置于对立的位置,双方就成了敌人,势不两立。

但又不可轻易妥协,因为轻易妥协就等于鼓励错误,虽然缓解了一时的矛盾,却对长远的成长有害。

最好的办法还是要沟通。

孩子对于社会的认识是从家庭开始的,而家庭并非一个只有爱的地方,相反,由于家庭空间的狭小,家庭成员间的联系紧密,以及各人地位上的悬殊,孩子没有独立的能力,必须依赖于其他成员才能生存,因而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家庭反而是一个极其专制的地方。有很多人的屈服是为了生活,不得不妥协,因为大家要待在同一个屋檐下,这是很可悲的。

如果妥协不是基于相互的理解,而仅仅是一种屈服,那么对屈从者来说,就是一种极大的伤害,双方的关系必将因此埋下隐患。

为什么孩子经常犯错

一些孩子经常会犯错,而且会犯同样的错,说了多次还是会犯,家长很头痛。

孩子犯错,要看他犯的是什么样的错,有的错不改不行,有的错只是不符合我们的标准而已,对他自己来说并无大碍,不一定非改不可。还有的错完全是我们的误判,譬如有的孩子写字总是写不好,后来求助于医学才发现,不是不认真,而是视觉问题。

任何错误都有内在的原因,譬如撒谎、散漫、恶作剧等,都有心理根源,要通过很细致的分析才能找到真正的症结所在。

有的错误甚至很难从心理层面上找到原因,譬如有个孩子总是算错很简单的数学题,老师和家长都认为他不认真,但是最后有一个细心的老师发现,原来是他背错了乘法表,一直以来都认为是“三七二十七”,当时没有纠正,后来学得深了,谁也想不到会错在这个简单的问题上。

所以,治病治根,还要加上恰当的方法,如果说了多次,总是改不了,不妨换一种方式试试。

两代人的冲突不可避免

父母总是习惯于支配,但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独立的过程,也就是摆脱这种支配的过程。一方面是支配,一方面是摆脱支配,这两者必然产生冲突。

在动物界,它们都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这种冲突,有的是孩子一长大就离开父母,从此互不干扰,矛盾自然消失。有的是到了青春期,仍然留在族群里,但必须服从家长,直到有一天它强壮到再也不能屈尊,要么分群,要么篡位,以决斗的方式分出胜负。

人类社会比较复杂,两代人同居的时间太长,做父母的既希望孩子独立,又希望他们永远处于自己的支配之下,这怎么可能呢?实际上,每一个家庭都在进行这样的战争,只不过战争的形式有的温和,有的粗暴,战争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罢了。

时代在前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观,文化氛围也不同,而孩子是新时代的代表,父母则意味着过去。

两代人之间,即使在感情上亲密无间,也会存在价值观上的冲突,父母的许多教诲,在父母看来都是真理,在孩子眼里却是落伍的,是陈旧和老土的代名词。他瞧不起老一辈的观念,却又不得不接受,内心的抗拒油然而生。

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待孩子的问题,而且我们的表达方式也让孩子难以接受。曾经在水果摊前听到两个女摊主闲聊,一个抱怨说,上初中的儿子学习不认真,每天都上网,问他还不耐烦,没法管。另一个问她,孩子上网都在做什么,她回答说:“谁知道呢,我又不懂!”我想,在这样的状况下,她是不可能就上网的问题和儿子好好交流的,在儿子眼里,你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人,你有什么资格教训他?

要达到两代人的和谐,不仅需要理解和宽容,也需要父母与时俱进。有时候,我们几十年人生经验的积累,那都是真正宝贵的东西,只需要换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就可以为孩子所接受。

那些在各个网吧寻找自己的孩子,或者千方百计监视孩子,非要把孩子拉回所谓的正常轨道的父母,没有一个会成功。因为双方已经成为战争态势,你要想战胜他,除非他灭亡。但无论以体力、时间还是精神上的顽强来说,父母都不是孩子的对手,最终失败的都是大人。这场战争所争夺的东西是孩子的心,心本是属于孩子的,大人去争夺,无异于侵略,短期内可能占领土地,打胜几个战役,但这是一场持久战,侵略者很难熬过原主人。

很多年轻时关系紧张的父子或母子,到老年趋于融洽,因为父母随着体力的衰退和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的下降,不得不放弃自己对孩子的支配,在家庭中变得随和而宽容了,孩子则随着阅历的增加,尤其是自己也做了父母,对上一辈人有了更深的理解,又由于实际上取得了家庭的支配权,两代人之间的力量平衡重新确立,对抗减弱,达到了相对和平。

父母对孩子往往过度干预,一方面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和所谓的责任心,另一方面是因为父母的自以为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犹如一场旷日持久的拉力赛,父母总希望将孩子塑造成自己认为应该成为的那种人,而孩子却希望成为自己愿意成为的人,如果双方的愿望是一致的,那么孩子和父母就如同战友,形成合力。如果相反,则相互对抗、消耗,两败俱伤。

只有目标一致才会双赢,如果不一致,干预越多失败越大。

遇到青春期的叛逆怎么办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走向独立的过程,他每天都在学习,都在接受新的东西,他必然会进步,会获得许多新的能力。

新能力必将带来新目标、新欲望,必然打破旧的平衡。所以每一次新能力的出现,都意味着一次混乱和冲突。孩子能否迅速适应新的状态,既要看自身的调节能力,也要看环境的影响力。如果新旧不能顺利过渡,就会有困惑和焦虑,甚至是挫折感,而一旦跨越这道坎,人生就进了一步。

孩子独立的过程,其实是充满着混乱和冲突的,但父母却往往没有意识到,结果,本该成为孩子同盟的父母,却反而成了孩子的对立面,为他已经艰难的冲撞再添障碍,在他伤痕累累的身上再添新伤。

孩子蜕变最快的时期,也是最危险的时期。他的能量越大,对旧平衡的冲击也越大。父母可以说是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孩子独立的过程,必然也是挣脱父母束缚,打破彼此力量平衡的过程,对抗是必然的。

父母想在孩子一生中的各个时期都和孩子保持亲密关系,那不可能。孩子进入青春期,往往会一改乖孩子的形象,他不会永远如儿时那样单纯、天真、可爱,在他进入青春期后,会希望独立地探索世界,认识自己,很多时候他需要独处,需要有内在和外在的宁静。

因为孩子一直是在成人的包围中成长,他所有的观念都是我们这些大人一手帮他建立起来的,当他自我苏醒,开始独立的时候,一定会重新审视这些已有的东西,将它解体,重构,建立起自己新的价值体系。这个过程犹如一场革命,必定是由破坏开始的,至于破坏的方式和程度,以及破坏之后的重建情况,却各不相同。

青春期的孩子难免会有粗暴无礼的、非理性的表现,让人感叹其教养还不如小孩。其实这不是教养的问题,而是他内在冲突的体现。假如青春期的孩子完全规规矩矩,那反而是更大的问题,因为太不正常了。

当然,就像革命,破坏本身并不是目的,破坏是为了重建,旧秩序打破以后,新秩序必须建立,而新旧之间是有联系的,传统的影响力并不能完全根除。所以,幼时的教养还是很重要的,幼时所接受的价值观经过青春期的洗礼,大部分仍然会保留下来,经过他自己的改造和吸纳,真正成为融入他灵魂的东西。

对于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我们不必惊恐,假如你相信他幼年时受到的教育是好的,根子正就不会长歪,他终究会回到正轨。

过于密切的关系也许对他是一种干扰和压迫,父母的教诲往往也是一种噪音。在这个阶段,他会因为自己的飞速强大而蔑视世界(包括父母),父母不再是他心目中的偶像,也不再是他生存的靠山,而是成了障碍和累赘。这个阶段从青春期开始,一直会延续到他自己也成家立业,两代人之间才会重新融合和理解,最后达到和谐。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换句话说,只有等到孩子也有了他的孩子,两代人才能真正相互理解。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只有到了有相当的阅历和修养之后,才可由“小我”到“大我”,才能体会到父母的苦心,才能真正体恤父母,“孝”是以理解为基础的,并不能强行灌输。

鲁鲁说,压力就像核电站,运用得好,可以发电,运用不好,就是爆炸、毁灭!其实,父母之于孩子,也是一样。

亲子关系影响青春期健康

青春期是孩子第二个独立期。当初他离开母乳,离开婴儿车,可以独立地进食,独立地行走,独立用语言表达时,世界第一次向他展开了广阔的空间,他自己的力量也猛烈爆发,进入一个全新的成长阶段,那是他的第一次独立。那时候的世界曾给我们怎样强烈的刺激,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淡忘了,但只要看看那些正在学步的幼童,他们眼里那种兴奋,脸上那种快乐,就可以知道独立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但并非每个幼小的孩子都有如此的表情,生活中确实会遇到目光或呆滞或惊恐的孩子,我们往往可以从中推测出他所过的不幸生活。

独立也意味着付出代价,成长中的伤痛从来都是不可避免的。鲁鲁身上有很多伤疤,这些都是自由的代价,几乎都产生于他最快乐、最奔放、最忘乎所以的时候。我相信,他将来还会受伤。青春期也是个集中受伤的时期,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不会因此而限制他,说实话,我也限制不了。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摆脱大人的限制,如果非要限制不可,往往是两败俱伤。生活的经验只能他自己去积累,生活的目标也要他自己去选择,摔跤不可怕,摔一次跤,也就成熟一次。

青春期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假如说在孩子的第一个独立期,我们还能牵着他走,第二个独立期,我们已经起不到那么大的作用了,因为他已经成长起来,他已经有力量去自我蜕变。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在一旁注视着他,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帮他一把,在他受伤的时候,给他吹吹伤口,擦点药。

青春期,意味着性成熟,意味着被抚育的阶段已经结束,他自己就要担负起繁衍后代的责任了。青春期的主旋律再也不是被呵护、被教养,而是自立,是为求偶、生育、抚养下一代做好准备!这是自然之道,并没有太多的道理可讲,生命的进程就是如此,是上天早就安排好了的。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在人格上、心灵上,从来就应该是平等的,假如在孩子小的时候能够做到这一点,双方的交流沟通就不会有很大障碍,那么到了青春期,一切都会自然地延续下来,即使孩子去读寄宿,相处的时间少一些了,也不会发生质变。反而是从小严厉管教,一方压制,一方服从,这样一种对立关系,小时候可能还有效,随着孩子的长大,力量对比发生改变,家长才会有失控的感觉。

其实,亲子关系的模式也会延伸到师生关系以及其他的社会关系中,因为孩子是在家庭中学习人生之课的,家庭就是一个社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亲子关系紧张的孩子,在学校,在将来的社会上,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人际关系会始终困扰着他,因为他已经在年少时形成了不良的定势。

别忽略孩子的反常

一个15岁的少年突然剃了个光头,母亲批评几句,就上吊自杀了。这看起来有点离奇,很多人可能还感叹孩子太敏感,竟为了这一点小事……可是,当一件事竟然导致一个人连生命都可以抛弃了,这件事还是小事吗?

也许背后有很深的原因,只是人已去,一切都只能推测,谁也不知道推测的到底有几分是真。

但他生前的一些细节却值得玩味。这个孩子以前一直留平头或是碎发,这次,他生平第一次剃了光头。回到家,母亲吃惊地批评他,他顶撞了几句,母亲顺手轻拍了他两下,他表现出有些气愤。当天傍晚5时许,家人经过楼下后院时,惊见其“吊”在半空。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平时并不染发,也不剃光头,和普通孩子一样,这次突然剃了光头,这显然是个反常事件。既然反常,就一定事出有因。我们这些过来人都有经验,当我们遇到一些难以承受的挫折和焦虑时,常会有反常的举止,譬如突然剪掉长发、剃光头、染发、文身、抽烟、喝酒,甚至自戕等,以此来打破一种状态,或者表明一种心境,或者作为一种发泄,以求得心理的平衡。作为家长,发现了孩子的反常,不是去细心体察,找到原因,加入引导,帮助他排解压力,走出困境,而是简单粗暴地对待,这就等于火上浇油,让孩子本已不平的心更加失衡,冲动之下,做出这样的选择,实在让人痛心。

15岁的少年,正处于青春期,是成长过程中经历突变、矛盾最多的时期,心理上的挫折和焦虑不可避免。同时又有逆反心理,生活中的压力和冲突常被放大,作为母亲,几句批评也许本身并不算什么,但在一个特殊的情况下,也许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孩子身上无小事。父母细心一些,耐心一些,有些悲剧也许就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