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起良秀,直到今天,大概也还有人记得。当时良秀是名重一时的画师,论起绘画的才华,无人能出其右。发生那事的时候,他已过了五十大关,有年纪了。模样是一个矮小的、瘦得皮包骨头的、脾气很坏的老头儿。来府里拜谒大公时,他总是穿一件丁香色的猎衣,戴着乌布软帽。良秀的人品极为低下,他有一张不像老人该有的血红的嘴,显得特别难看,好像野兽。有人说,那是因为舔画笔的缘故,可不知是不是这么回事。更有些尖嘴薄舌的人,说良秀的形容举止像个猴子,竟给他起了个诨名叫作“猿秀”。

起这个诨名也有一段故事。良秀有个独生女儿,年方十五,当时在堀川大公的府中做小侍女,她是个甜美可爱的姑娘,完全不像生身父亲,可能因为早年丧母,年纪虽小,却特别懂事、伶俐,对世事很关心。夫人和众侍女都很喜欢她。

有一次,丹波国献上了一只驯化了的猴子。顽皮的小公子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良秀,那小猴子本来模样就够滑稽的,再有这么个名字,府邸里没有一个人不笑的。为了好玩,大家见它趴在大院松树上,或躺在房间席子上,便叫着良秀良秀,逗它玩乐,故意捉弄它。

有一天,方才已经讲过的良秀的女儿,手拿系着一封信札的红梅枝,打长廊经过,只见廊门外逃来那只小猴良秀,大概腿给打伤了,爬不上廊柱,一拐一拐地跑着。后头,举着一根树条的小公子一路追来,边追边喊:“好个偷橘贼!还不站住,还不站住!”良秀女儿见了,略一踌躇,这时逃过来的小猴抓住她的裙边,呜呜地直叫——她心里不忍,一手提着梅枝,一手将紫色的大袖轻轻一甩,把猴儿抱了起来,向小公子弯了弯腰,柔和地说:“恕我冒犯。到底是个畜生,请您饶了它吧!”

小公子正追得起劲,马上脸孔一板,顿起脚来:

“为什么护着它?那猴子是偷橘子的贼!”

“畜生呀,不懂事嘛……”

女儿又求着情,轻轻地一笑:

“再说叫起良秀来,总觉得是父亲挨打受骂,不忍心看着不管。”她如此一说,迫得小公子也只好罢手了。

“是吗?既然你是为父亲求情,那我姑且饶过它吧。”公子勉勉强强地应允,将木棒一丢,转身回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