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传达信息的资料篇

根据对方需求提供相应服务

很多公司常以自己精美的资料为荣。当他们递给我资料时,往往略带自豪,告诉我:“越川君,这份资料很棒哦!”越是这样的资料,浪费的时间就越多。

我了解对方花了不少工夫制作的资料希望获得认可的心情,但是,我是这样回答他们的: “这份资料可以提升工作积极性吗?资料中的项目是否有进展?如果这两方面不明确,实在无法判断资料的水平。”

虽然我的回应略显不讲情面,但就引导员工“正确提高效率”的立场而言,我必须做出冷静判断:投入的时间是否能产生相应的效果。很多情况下资料都是为了制作而制作,制作文件本身成了目的,这正是导致长时间劳动的温床。

会议资料编写归根到底只是手段。我们追求的目标应该是通过资料获取共鸣,促使对方采取行动。公司内部会议的资料,目的是帮助意见统一或者做出决策,面向客户的资料,目标是获得相互理解或争取成功。因为,资料制作如果不以目标为导向,投入再多时间都没有意义。

如果资料制作上投入时间越多,成效就越大的话,当然希望能持续制作成精美讲究的作品。但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完全不顾资料展示对象的需求,只是一味埋头制作本身是不可取的。这就像在酷热的夏日,对方想要喝一杯冰水,而你却递上一杯热咖啡,两者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制作资料之前,必须先了解对方需要什么,怎么做才能促使对方采取行动。

下图是通过搜集826位决策者的意见,得到的属性分类图。正如图中显示,必须先意识到输出的目的,然后再进行资料制作这样的输入型工作。

追求信息传达而非止步于信息传递

我们收集了客户公司近6万份电子演示文稿,围绕文件字数、颜色搭配、图形有无等进行模式分析。此外,为了了解如何促使人们行动,与各公司828名主要决策者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和问卷调查。通过对数份文稿的模式比较(A/B测试),依靠对决策产生影响的资料提示,通过AI分析,总结出具备鼓舞激励员工行动作用的资料特征。当然,资料内容本身是非常重要的,但只是从资料文档设计的角度而言,决策者也进行了如下评论解说。

“内容简洁明了的资料效果比较好,接受者理解起来不费劲,感觉轻松不疲惫。”

“文字排列过于拥挤、密密麻麻的文件,让人头大没兴趣看。”

“重点突出的资料会受到青睐。”

当然,最终影响到决策的资料,就是“对方希望获取的重点突出的资料”。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分析出“促使人们实施行动”资料的基本模式,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张幻灯片1个信息

·明确提出要求对方配合的具体行动

·最后1张为总结概括

·每5张幻灯片插入1次图片或动图

许多人在制作资料时,往往容易只关注资料传递行为本身。总希望在有限时间内,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这样做,必然会导致幻灯片字数过多,只是完成制作人的自我满足。资料制作的目的,不是为“传递”,而是为信息的“传达”。

运用白色进行视觉控制

人通过感官来读取信息。曾有一种说法:想让信息清晰且长久地留在对方脑海里,视觉植入信息是非常有效的。我们可以在制作资料时,充分利用视觉效果,引导到我们需要传达给对方的信息上。“1页幻灯片105字以内3种颜色”的资料,通常能很顺利在对方脑海留下深刻印象。那么,具体颜色是如何选择的呢?

调查结果表明,标红的文字事实上引导效果不佳,色彩饱和度高的文字不利于阅读,人们往往敬而远之。黄色、橙色等用于突出重点的颜色使用频率较高,但如果以上颜色占比过重,会导致干扰过多以及视觉无法集中,反而起不到突出重点的作用。

根据验证,意外发现“白色”是视觉效果最理想的颜色。将想要传达给对方的信息通过增加周围的留白,黑底白字,给对方的视觉冲击效果最好。

于是,我们尝试了一下,将资料最重要的文字部分剪切出来,单独列一页,将其改为“黑底白字”以示强调,实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效果。

在资料中,先用黑底白字总结结论,然后在后一页再进行详细说明,这样逐步引导,希望传达的消息就实现了传达到位。

首先,简明扼要地突出需要传达的结论,随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制作资料时,始终抓住这一关键,就不用太担心版面设计之类的问题,并且可以将腾出来的时间用于思考最重要的问题。

随手记录缩减资料制作的时间

有不少人,拿到制作资料任务时,立刻就打开电脑开始编辑,边思考,边将脑海中想到的内容输到电脑幻灯片上。软件本身功能丰富,人们很容易就会在各种细节上花工夫,从而忽视大脑思考。

对此,我建议,在电脑上制作之前,先打好底稿。经过思考总结,再开始制作,这样有助于效率大幅提高。思考环节中需要明确:为什么要制作这份资料,怎样做才能让对方采取我们期待的行动,如何通过10张幻灯片把要点准确传达给对方。使用电脑或智能手机制作资料,大脑往往容易停止思考,我建议,随时记录想法。如果想转换心情,不妨去附近咖啡厅或图书馆坐坐,有助于打开思路。

准备工作

先不要使用PowerPoint——阻碍大脑思维用Word或者手稿写出方案,搭建整体框架——制作PPT

制作时间缩短20% ,交易成功率提高22%

“1张幻灯片、105字以内、手稿记录”的资料制作方法,我们在8家IT咨询公司进行了试验,参与人数共4500人。按照这条规则,将原方案重新修改后再提交给客户,经过为期2个月的试验,尽管资料内容是相同的,但是更新后的资料交易成功率提升了22%。

同时,我们将客户评价高的资料作为标准模板,推广使用,不仅资料制作时间减少了20%,业绩也提高22%,这才是我们追求的高效方法。

建立前馈,避免资料驳回

长时间的劳动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我脑海里出现两个关键词:“紧急问题处理”和“文件驳回”。紧急问题处理,通常只能做好事前应对措施,别无他法。但是,“文件驳回”则有可能消除。

文件返工需要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且容易降低制作者的工作热情。如果在情绪低落的情况下重新返工,不仅效率低下,同时也会导致额外的时间浪费。

在此,我建议将完成度为20%的资料提交给收件人提前过目。前文当中提到从收件人那里获取反馈,在这里我们将其命名为“前馈”。目标是为了防止资料被驳回,增加与收件人的共同交流机会,有助于充实丰富资料内容。

此外,前馈能带来系列其他辅助效果。如,让初期反对这一项目的人,变成共同参与项目的成员,对话内容更有建设性。由于沟通交流的机会增多,大家还能/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创造更大附加值等问题。

参加试验的3家客户公司,通过这点成功减少了无效劳动。

多屏作业提高效率

制作会议资料时,往往需要从各种不同资料中挑选信息,再进行加工总结。根据信息处理学会公布的研究数据显示(“大屏显示与多屏显示导入后业务效率的测量”,富士施乐有限公司研究技术开发总部,柴田博二,2009年),2台显示器工作效率比1台显示器工作效率高13.5%。根据美国2009年调查问卷显示,使用多台显示器的用户,工作效率平均提高42%左右。

通过增加显示屏数量或者使用大显示屏,用户不仅可以创建和管理更多窗口,还可以完成多重操作。根据微软调查显示,双屏显示的使用,使员工的人均工作表现整体得到提高,其中女性职员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可升降式工作台)有数据显示:1日内久坐时间超过7小时,每超过1小时早死风险则增加5%

我的工作环境:多屏显示

尽管我们很难对工作效率或生产力进行定量检测,我们仍对客户公司使用双屏的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约有86%的员工认为自己“在更短时间完成了更多工作”(提升了工作效率),约有78%的人感觉“工作压力减轻”,总体上评价积极。虽然增加显示器配备提高了成本,但能帮员工提升工作效率,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属于低投资高回报的有效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