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石遗探查一番,发现这缝尸铺虽然简陋,可里面缝尸所用的家伙事远比他所有的都全面。
虽说时辰还早,陈石遗也没有回家的打算。
这里距离西牛坊也就几千米,距离很近,他一个来回也花不了多长时间。
随即,他又摆出静功的拳架,站了一个小时,一如以往,没有任何收获。
……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夜半三更,打更人穿梭在市区里,惊起不少犬吠。
陈石遗对着那尊凶神恶煞的神祗上了三炷香,才开始穿针引线,准备缝尸。
这尊神祗乃是钟馗,这方世界里,钟馗却不是驱魔大神,而是地府恶鬼。
传闻其以鬼为食,是以很多缝尸人在缝尸的时候都祭拜钟馗。
你小鬼闹腾,我便请出鬼祖宗。
虽说是狐假虎威,但效果却很显著。
而陈石遗一家供奉的是灶王爷,虽然不知道有没有仙神,但很多缝尸人都供奉神祗,求一个心安罢了。
是以,他们供奉的神祗五花八门。
这钟馗也只有在大型缝尸场合才供奉,毕竟太过凶戾,况且,供奉恶鬼本就代表着不详,也容易被反噬。
“这具尸体应该死了五六天,也不知道是怎么保存的,这么长时间,居然没有任何腐烂的迹象。”
尸体人首两分,脸上也有一些擦伤的地方,倒也好缝。
穿针引线,血肉缝合,接合之处打上特殊粉,梳理毛发眉宇,不过一个小时,陈石遗就已然缝合完毕。
这也意味这这一晚上他又无所事事了。
次日,天边开始泛白。
陈石遗推开门走了出去,正好隔壁也有几人出来。
看到陈石遗皆是一怔。
陈石遗的面相看起来普通,可架不住完好无损。
哪像他们,一个个不是缺耳朵,就是哑巴。
这一行,三弊五缺,很少有人能如陈石遗这般,看起来像个全人。
这帮人里瘸子居多,其次就是哑巴,甚至还有一人断了一只胳膊。
陈石也不知道一只手怎么穿针引线,缝合尸体,但既然他能在这里缝尸,很明显有着特殊本事。
陈石遗上前同他们打了个招呼,几人也客气回应。
这一行,朋友很少,所以同行之间都很是客气,甚至更显得亲近。
“我们要去茶楼听书,一起?”
其中一个年老的瘸子一脸客气道。
陈石遗点点头,跟着几人一块出了门。
自来到这方世界,他还从未进过酒楼茶馆。
酒楼并不远,仅仅只是几十步的距离,也不算太大,二层阁楼,大厅桌椅七八张,坐了一小半人。
大多数客人穿着都很考究,看起来非富即贵。
这个年代,普通人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去一趟酒楼。
大多数人活下来已经极为困难了,哪有时间和银钱去酒楼听书饮酒。
陈石遗跟着几人进了酒楼,就地找了几个空位坐下,他们这一行人,加上陈石遗有七八个。
是以原本还宽阔的大厅,这时间倒显得有些拥挤了。
酒楼正上方,坐着一个老者,身形干廋,留着山羊胡,正是说书人。
伙计看到几人马上过来招呼。
“几位爷来了,还是老规矩?”
小二显然和几位熟悉,一脸热络道。
“老规矩,再来一壶茶。”
刘兰开口道。
缝尸人里,年岁最高的就是他了,据说已经在缝尸铺干了几十年,真名连他自己都忘记了,大家都叫他刘老。
“这是产自蜀地上好的茶,你可要好好尝尝。”
“刘老,难得你这么大方。”
旁边一人笑嘻嘻道。
陈石遗也知道,缝尸匠报团取暖,他们这里的缝尸,有一个讲究,便是每日轮流请客。
虽然看似与自己单独听书喝茶没有什么区别,可却也是人情往来。
“今日来了一位朋友,自然不能吝啬。”
陈石遗端起茶杯,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
他轻轻抿一口,随即一饮而尽。
这家酒楼,背后的靠山乃是长安城有名的世家刘家,是长安城最大的盐商人。
掌柜却是一个女子,生的俊俏,眉目如画。
传闻与那刘家三公子有所联系,这家酒楼也是刘三公子为她盘下的。
上首说书人虽然年老,但口齿清晰,抑扬顿挫。
加之又会一些口技,使人很容易沉浸在里面。
陈石遗也听的津津有味。
老先生说的是一段前朝林昆将军的故事。
这位林昆将军乃是一尊尊活生生的传奇。
此人寒门出生,十四岁投军,十八岁已经开始斩头露角,添为牙门将军。
虽然只是一个小官,可自从这次之后,便扶摇直上,一直官拜大将军。
对于众人而言,这是一个极其励志的故事。
学成文武艺,卖的帝王家,这是很多人心中的想法。
此时,他讲的正是这位将军年轻时遭遇的奇闻异事。
“话说,林昆跟随众人行至山深处,这里方圆数十里没有人烟,一路上,众人又渴又饿,又行至数十里,才看到灯火。
几人大喜过望,连带着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到了近处,才发现是灯火交映的戏台,而戏台上,那唱窦娥冤的戏子,竟然是一身黑衣,看起来有三分戾气,此时正跪在地上,准备受刑。
在其面前是一个尖嘴猴腮身形怪异的刽子手,正双手举着一柄四尺长的大刀,要去砍窦娥的头。
看到这里,几个军士一愣,心里开始发毛起来,因为那台上明晃晃的大刀,怎么看也不像是假的,看起来势大力沉,这一刀要是真砍下去,必定是血光四溅。
忽然,有个小兵指着黑衣窦娥叫了起来,头!她的头!
几人定神细眼一看,只觉得浑身发凉,像腊月里掉进了冰窟窿一样。
原来刽子手那一刀,竟真砍了下去,但想象中的血溅白绫却没有出现,那头砍掉后,骨碌碌的在地上滚了几圈。
忽然,地上那挽了戏辫、画了戏妆的头,吐出了细长分叉白色舌头,正对着当下几个人。
看到这一幕,几个军士包括林昆都吓得呆在了原地,不知谁喊了一声,快跑!几人才回过神来,深一脚浅一脚的掉头逃去。”
……
老先生讲这段书,用了不少口技,模仿的惟妙惟肖,颇为引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