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马启智的一份复信(代序)

(宁夏回族自治区原主席、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

新生、建华:

送来的书稿《情满大三线》阅悉,触景生情,掀起心中涟漪,仿佛又回到火红的六七十年代那些难忘的岁月……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在宁夏工作,本书所展现的主人公——区建三公司党委书记赵卷章我知道,我当时在自治区团委工作。区建三公司前身是河北省第六建筑公司,是1965年响应毛主席建设三线伟大号召,赴宁夏参加三线建设的国企建筑公司,也是宁夏学大庆先进建筑企业。赵卷章同志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清正廉洁、艰苦创业的事迹曾在《宁夏日报》多次宣传报道。

崔占文是公司的团委书记,我不仅认识,而且熟悉,他曾来过我家,见面时总是带着笑容,特别亲和、谦虚。当时区建三公司共青团工作搞得出色,他的工作扎实活跃,是公司党委的有力助手,多次被评为自治区先进团委、优秀团干部。自治区团委一度打算将他调来负责厂矿企业团的工作,但赵卷章同志不舍得放人,说是要委以重任,后来崔占文当了公司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他是一个懂规矩、守纪律的党的好干部,工作积极主动,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自己要求严格,从不向组织伸手,是无私奉献一生的好干部。听说他前几年因为做手术不幸去世,我为他的不幸去世感到惋惜。

至于书中描写刻画的其他先进典型人物,我虽不认识,但他们的事迹和容貌似曾相识,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他们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们是那个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和无名英雄,他们的足迹遍及宁夏山川,建起社会主义大厦,谱写出一曲曲动人心弦的毛泽东思想的颂歌,载入宁夏建筑业和三线建设的史册。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为实现两个百年中国梦不懈奋斗。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最能代表一个历史时期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是人们的思想道德、精神层面的发展提高不尽如人意,某些方面甚至缺失或倒退,特别需要呼唤好的文学作品,歌颂工人队伍中的先进典型、先进思想和闪耀大公无私、忘我奉献的共产主义思想光芒的文学作品,它如同驱散了冬天雾霾污染,迎来雨过天晴的艳阳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他还深有感慨地说:“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

《情满大三线》鲜明生动地展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史诗般的历史画卷。从构思到选材,字里行间充满了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家国情怀、人民情怀和社会主义建设情怀。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成功描绘出了六七十年代中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精心塑造了诸多先进集体、典型个人和军民、军政以及工人群体战天斗地的鲜活人物和无名英雄。书中许多传奇故事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读后令人难以忘怀。

在我的记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来,写作石油、煤炭等行业和知青题材的文艺作品较多,但写作建筑工人和建设三线题材的文学作品甚少。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行业是安排劳动就业最多的行业,然而反映建筑业题材的作品却少之又少。我也曾看到在二十多年以前,四川省出版的三线报告文学作品,反映的也多是一些个体事件,而《情满大三线》则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一代工人阶级劳动群体的工作生活画面,成为中国三线建设的一个缩影,不仅填补了宁夏,而且填补了中国建筑业和三线建设题材缺失的空白,具有“追记”和“抢救”性,为建筑工人建设大三线的感人事迹填补了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

《情满大三线》从开篇到结尾,通篇洋溢着浓浓之“情”,党情、国情、阶级情凝结在一起铸成一道钢铁长城。这种强大的情愫达到了感染人、感动人、教育人、鼓舞人的效果。本书描绘刻画的故事情节构思新颖,立意鲜明,寓意深刻,善于渲染意境、美化心境、衬托环境及物景,使读者不由自主地身临其境,与书中群英集体融为一体,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最深刻把握的作品。”“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把创新精神贯穿于文艺创作的全过程。”这本书正是把创新精神贯穿于作品的全过程,文中除了深入描写先进典型人物和重要工程之外,还鲜明生动地展现了祖国的大好山河,挖掘人文历史及其文化内涵,读后使人清晰地了解到河北燕山、宁夏贺兰山、牛首山、六盘山和黄河文化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渊源,即便是河北人也未必了解燕山和唐山,宁夏人也未必了解贺兰山、牛首山、六盘山和黄河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情满大三线》力求对当年毛主席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走过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予以挖掘。我的家乡就在泾源县,我又是学历史的,《柳毅传书》中魏徵梦斩老龙的故事就发生在老龙潭,泾源县就属于六盘山地区。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越来越深切感到宁夏虽小,但在中国31个省区的大家庭里,是不可小觑或缺失的省区。读了这本书,我不仅被书中人和事所感动,而且被书中的大好山河所感染和吸引,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情感更加炽烈。

本书对歌颂毛泽东时代的建筑工人学大庆、学“铁人”、学雷锋和大国工匠精神做了精心刻画和高度赞扬,这也是本书成功的又一特点。工人阶级身上的多种高贵品质和时代精神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这种正能量的传承和颂扬,正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根本所在,特别是大国工匠精神,不仅是党和国家的号召期盼,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迫切需求。

本书内容丰富,以情而延伸,通过分析思考,对中国住房制度改革以及房地产业的发展做了探索。记得前几年我从政府主要领导岗位退下来调至全国人大工作后,曾同建华、新生谈到房地产,因为你们是房地产协会会长和房地产企业家,对房地产比较了解,也有发言权。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房地产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价格奇高,质量供求等,不尽如人意,但是归结到底的实质问题,正像你们调查分析和习总书记讲的那样,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老百姓的吃、住问题大于天,不能完全推给市场,住房问题必须由政府统筹各方面力量加以解决,要鼓励人们租房住,买房对年轻人是不现实的,发达国家如此,中国亦如此。

受新生、建华之邀,就此书表明个人之见并以书信代劳,视之为序,权作对当年参加中国三线建设的建筑工人们的纪念。

马启智

2017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