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的初心:宁夏出版忆往
- 杨立国主编
- 1272字
- 2021-12-22 19:09:55
难忘的岁月——在宁夏人民出版社成立初期的生活工作片段
杨 珍
编者按:这是故去的宁夏第一代出版人杨珍同志的遗稿。这是一篇朴实无华的实录,我们加以整理,使之问世,目的在于让大家了解宁夏人民出版社创立之不易和宁夏第一代出版人的创业精神。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经历了六十年的发展壮大,早已今非昔比,但是出版社的起步就在1958年那个令人难忘的年代。
1958年冬天,我们响应祖国支援大西北建设的号召,带上六个孩子,告别了繁华、生活优越的大城市——上海,来到荒凉偏僻的宁夏。当时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不久,要发展新闻、广播、出版事业,所以首先成立了宁夏日报社和宁夏人民广播电台。出版社经过两个来月紧张筹备终于也诞生了。
我被分配到出版社出版组,具体搞校对工作。当时我们住在宁夏日报社家属院,在报社的大食堂吃饭,多数吃黄米和大米掺着的又白又黄的所谓“金银饭”,饭里沙子不少,嚼着沙子如同吃炒豆一样发出“嘣嘣”的响声。早饭有面包,面包又白又大,价钱也不贵,只用八分钱就可以买一个二两重的面包。蔬菜品种很少,冬天没有菜农,没有塑料温棚,只能吃大白菜、土豆、萝卜。夏天吃豆角、黄瓜、茄子、茭瓜、西红柿等,种类还多些。我的孩子又多,年纪又小,两个大一点的上小学,第三个送往小学幼儿班(相当于现在的学前班),还有三个送进托儿所。这时上班和搞家务对我来说确实担子不轻。那时市场上儿童服装、鞋、袜等生活用品短缺,甚至有时就没有,我只好另想办法去做。一件衣服可以穿两年,老大穿着小了可以给小的穿。那时没有化纤衣物,而且棉织品还要凭布票。孩子们最容易损坏的是裤子、鞋、袜。孩子们的裤子大多是破在前膝盖和后屁股上,所以几乎男孩子的每条裤子都有我缝补的痕迹。往往每天在工间操时,别人休息活动,而我还在为孩子们补裤子呢。
在如此沉重的家务负担下,我担负的校对工作对我而言是全新的陌生领域。我的文化水平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补习而逐步提高的,所以需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校对工作的要求。那时出版组由李采臣(巴金亲弟弟)、孙在平、刘书尧和我四人组成。李采臣和孙在平负责出版,我和刘书尧负责校对。他们三位都曾搞过出版校对业务,只有我是外行。当时我连校对符号、简化字、繁体字、异体字都辨认不清,对排版的铅字、字体、字号、标题字的空行和占行也一窍不通。不会怎么办?只有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学习、向人请教。多亏出版组同志们对我耐心帮助,才使我能在业务上得到提高,能在该岗位上坚持工作,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刘书尧是从上海音乐出版社调来宁夏的,他原来从事校对工作,对业务比较熟,所以我有问题向他请教比较多,有时也向孙在平、李采臣同志请教。
记得我看的第一部校样是《战士文艺》。由于印刷厂的排字车间条件差,技术力量薄弱,铅字缺的很多,又未加铅条,简直成了密密麻麻的黑疙瘩,还有不少断行。当我校完拿去退改后还存在不少缺字等问题。我就继续二校、三校直到解决了问题,胸中才长长地舒了口气。我深深感到校对是一项要思想高度集中、全神贯注、耐心细致去从事的工作,而且必须掌握汉语知识,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修养,不然是做不好校对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