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美丽浙江的战略构想

美丽浙江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示范区,为早日达成这个目标,应着力做好以下“四美”。

一 绿色发展之美

绿色发展是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的金钥匙,也是美丽浙江建设的核心。“八八战略”实施以来,浙江大力推进生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从2002年的8.6∶51.1∶40.3调整为2019年的3.4∶42.6∶54.0。环境友好型产业蓬勃发展,2019年,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7%;全省旅游总收入10911亿元,比上年增长9%,占GDP比重约8%。下一步,绿色发展要按照习近平同志“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新要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推动自然资本和城市乡村大幅增值,使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化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1.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三去一降一补”,坚决打破拖累转型升级的“坛坛罐罐”,以钢铁、水泥、化纤、印染、化工、制革、砖瓦等行业为重点,加快淘汰高耗能重污染行业落后产能。深化“腾笼换鸟”,通过提标改造、兼并重组、集聚搬迁等方式,加快城市主城区内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水泥、平板玻璃等重污染企业的搬迁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向园区集聚集约发展。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进产业和区域综合评价。全面开展“散乱污”“低小散”企业清理整治,建立管理台账,实施分类处置。

2.着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1)增强绿色安全农产品供给。优化农业空间布局,深化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高标准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建设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和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使浙江良田成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基地。着力推进茶叶、香菇、笋竹、木本油料、高山蔬菜、中药材、海产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及林下经济发展,加大农产品精深加工力度。完善“三衢味”“丽水山耕”等区域性公用农产品品牌标准、认证、标识以及全程追溯监管体系,推动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积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建立服务全国的农产品销售体系,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基地和食品安全示范基地。

(2)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打造集研发、设计、制造、服务“四位一体”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等环境友好型产业,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加快制造业企业向各类园区集聚,全面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着力推进衢州山海协作“区中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丽水万洋低碳智造小镇、华东绿色能源基地等平台以及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建设。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绿色金融、物流、文化创意、信息、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发展旅游、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健全旅游产业链。大力发展中医药保健、健康养生、休闲养老等大健康产业,重点推进五龙湖运动休闲全产业链综合体、华东药用植物园、中医针灸传承创新园、丽水医养结合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运动休闲、文化创意等产业,做优做精农家乐、民宿等美丽产业。

3.强化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实施新一轮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管理,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守水资源管控红线。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全面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抓好工业节水、农业节水、城镇节水。创新“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模式,加快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到2020年,全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1.31亿吨以下,天然气消费总量达到160亿立方米,设区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分别达到90%、80%以上,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到2022年,全省煤炭消费总量进一步下降,天然气消费总量达到180亿立方米,年用水总量和城市生活垃圾总量实现零增长,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6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基本达到100%。

4.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推行绿色消费,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积极开展建设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行动。营造良好绿色出行环境,鼓励以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方式绿色出行。全面推广政府绿色采购,建立健全绿色供应链。

二 生态质量之美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质量是美丽浙江的最基本要求。浙江在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水、大气等环境质量明显好转。2017年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全省地表水Ⅰ~Ⅲ类的省控断面比例从2012年的64.3%上升到2019年的91.4%,平原河网水质大幅改善。“大气十条”考核连续5年优秀。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1.15%,下一步,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抓好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1.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设区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力争达到35微克/立方米,基本消除重点区域臭气异味,60%的县级以上城市建成清新空气示范区;到2022年,全省空气质量稳步改善,力争80%的县级以上城市建成清新空气示范区。到2035年,全省域建成清新空气示范区。具体举措有以下五个方面。

(1)制定实施工业废气清洁排放标准,实施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专项行动,全面开展工业园区、重点工业企业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合成革、纺织印染、橡胶和塑料制品、包装印刷10个重点行业废气深化治理,建立完善一厂一策一档制度,加强无组织排放管理。到2020年,燃煤发电和热电机组烟气排放稳定达到超低排放标准,钢铁企业、水泥制造企业(含独立粉磨站)废气排放达到国家标准特别排放限值要求,重点行业VOCs排放量下降30%以上;到2022年,工业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废气治理水平明显提升。[6]

(2)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浙江是能源消耗大省、能源资源小省,一次能源对外依存度达90%以上。浙江省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污染物排放严重,雾霾已经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着力提高天然气利用水平,加快城镇配气管网建设,基本实现天然气县县通,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推动能源和消费总量“双控”目标完成。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实施煤炭减量替代。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燃煤设施新批项目的准入规定。加大燃煤锅炉淘汰力度,到2020年,全省全面淘汰1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设区市建成区基本淘汰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全面淘汰一段式固定煤气发生炉。

(3)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车船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船。到2020年,新增及更新城市公交车中新能源车辆比例达到90%以上,建成充电(加气)站1000座、充电桩21万个。优化运力结构,积极提高铁路、水路货运比例。推进老旧车船和老旧农机淘汰,加强机动车船污染排放控制,开展柴油货车超标排放专项治理。提升燃油品质,争取在“十三五”中后期先于全国全面实施国六标准车用汽柴油。推进船舶排放控制区建设,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严格落实船舶靠岸使用岸电或低硫燃油的要求。

(4)推进重点领域臭气异味治理。加强工业臭气异味治理,建立臭气异味企业清单。加强垃圾、生活废物臭气处理,提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的治理恶臭水平。严格控制餐饮油烟,加大超标排放处罚力度。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禁止农作物秸秆、垃圾等露天焚烧。建立健全施工场地扬尘管理机制,大力实施装配式建筑,强化道路扬尘治理。到2020年,涉气重复信访投诉量明显下降;到2022年,巩固臭气异味治理成果,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5)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完善长三角大气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加强与周边省市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做好世界互联网大会、2022年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强化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对,完善全省监测预报共享平台,严格落实各项应急措施。

2.深入实施“五水共治”碧水行动

目标是到2020年,省控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到83%,彻底消除劣V类水体,V类水质断面大幅减少;到2022年,省控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到85%,全省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力争实现100%达标;到2035年,省控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到100%。[7]具体举措为以下五个方面。

(1)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建设工业集聚区(工业企业)“污水零直排区”,所有企业实现雨污分流,工业企业废水经处理后纳管或达标排放,工业园区具备完备的雨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城镇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城镇生活小区、城中村、建制镇建成区深入开展城镇雨污分流改造,做到能分则分、难分必截。到2022年,力争80%以上的县(市、区)建成“污水零直排区”。

(2)推进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制定和实施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标准,加大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力度,逐步形成收集、处理和排放相互配套、协调高效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加强中水回用,推进污水再生水利用。到2022年,在不能稳定达标的省控断面和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汇水区域内,以及在环境容量超载地区内的日处理规模1万吨以上的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达到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标准;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县城达到94%以上,建制镇达到72%以上;全省设区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8%。

(3)推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深入实施流域控制单元水质达标(保持、稳定)方案,严格水环境功能区质量目标管理,加强交接断面水质保护。完善全省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制度,完成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修订,加强新建、改建或扩大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核和规范化建设。全面开展“美丽河湖”建设,科学开展河湖库塘清淤,全域改善水生态。到2022年,全省建成“美丽河湖”500条(个)。

(4)深入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强化直排海污染源监管,实现废水稳定达标排放。加强入海排污口清理整治,全面清理非法设置与设置不合理的排污口,力争到2020年,现有入海排污口减少至160个。加强入海河流治理,对主要入海河流和入海溪闸实行总氮、总磷排放总量控制。加强港口和船舶污染控制,船舶集中停泊区域按规范配置船舶含油污水、垃圾的接收存储设施,建立和完善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监管联单制度和联合监管制度。控制海岸和海上作业污染风险,健全海洋环境风险应急处置体系,切实提高油品、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5)强化农业农村水污染防治。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控制,全面推进排泄物定点、定量、定时农牧对接、生态消纳或工业化处理达标排放。精准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现化学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化肥使用量稳中有降。加快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制定和实施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依法落实管控措施。全面推进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到2022年,完成规模以上设施化养殖场尾水治理,实现达标排放或循环使用。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加强处理设施规范化管理、标准化运维,提升运维管理水平。到2020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0%,日处理能力在30吨以上的处理设施基本实现标准化运维。

3.全面推进净土行动

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管控,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分别达到90%和91%;到2022年,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92%以上。到2035年,全省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具体举措有以下四个方面。

(1)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加快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查明农用地(以耕地为主)土壤污染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掌握化工(含制药、焦化、石油加工等)、印染、制革、电镀、造纸、铅蓄电池制造、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八个重点行业生产企业用地和关停企业原址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建成覆盖全省耕地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土壤环境风险监测点位基本覆盖全省重点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

(2)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对农用地土壤环境存在污染的工业企业,依法督促其限期落实阻断污染物扩散途径、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淘汰产生污染物的生产工序、实施关停搬迁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排查发现农用地灌溉水污染超标或农药化肥残留超标的,水利、农业部门要依法及时采取措施。深化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到2020年,全省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较2013年下降10%以上。

(3)推进农用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落实国家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要求,划定全省优先保护类耕地、安全利用类耕地和严格管控类耕地范围,将优先保护类耕地纳入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实行严格保护。分类实施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用途管控和治理修复,推广应用生物治理、种植品种调整、栽培措施优化、土壤环境改良等技术,完成国家下达的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轻中度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和重度污染耕地用途管控任务。

(4)加强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推进八个重点行业中关停、搬迁和淘汰等企业原址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确定污染地块环境风险等级,形成动态更新的全省污染地块名录,制定实施污染地块开发管理办法。加强城乡规划、土地收储和供应、项目选址等环节审查把关,防止未按要求调查评估、环境风险管控不到位、治理修复不符合要求的污染地块被开发利用。综合考虑地块污染程度和用途等因素,组织实施100处重点污染地块和垃圾填埋场治理修复。支持台州市建设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

4.全面推进清废行动

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县(市)域内一般固体废物产生量与利用处置能力相匹配,设区市域内危险废物产生量与利用处置能力相匹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达标率达到90%,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无害化率达到100%。到2022年,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进一步规范提升,全省形成完善的固体废物闭环管理体系,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达标率达到95%。到2035年,各类固体废物全面实现源头减量化、分类资源化、处置无害化的目标。具体举措有以下三个方面。

(1)实行固体废物闭环式管理。加强固体废物重点行业整治,鼓励企业开展工业固体废物内部综合利用处置,从源头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建立健全工业固体废物、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废弃家电、电子废物、农业废弃物、农药废弃包装物、病死动物等分类收集网络和机制,加强固体废物转运管理,实施固体废物规范化贮存和转运,防止二次污染。加快推进各类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开展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整治行动,规范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行为,强化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后的产品标准及监管制度建设,着重抓好垃圾焚烧飞灰规范化处置。

(2)推进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建设。加强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等处置设施的规划建设。加快实施静脉产业基地建设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一批垃圾处理项目,实现县以上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加快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提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健全和完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体系。

(3)完善固体废物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全过程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出台针对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医疗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的管理办法。落实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督促企业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进行核查。强化危险废物运输过程风险防控,严控长距离运输,对省内相应利用处置能力能够满足需求的危险废物,严格控制跨省转出利用处置;省内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单位应本着先内后外的原则,优先消纳省内产生的危险废物。加强物流、资金流的闭环管理,对固体废物产生单位将处置费用直接交付运输单位或个人并委托其全权处置的,依法进行重点监督检查。

5.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1%以上,平原区林木覆盖率稳定在20%以上;湿地面积不低于1500万亩(不包括水稻田)、自然湿地面积不低于1200万亩,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以上;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到2022年,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有效提升,生态保护红线得以严守,力争80%以上的市、县(市、区)建成省级以上生态文明示范市、县(市、区)。到2035年,100%的市、县(市、区)建成省级以上生态文明示范市、县(市、区)。[8]具体举措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全面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小、性质不改变。勘定生态保护红线边界,建立基本单元生态红线台账系统,形成全省生态保护红线“一张图”。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的刚性约束,制定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措施和激励约束政策,构建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建立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监测机制,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环境实施动态监管。严格考核问责,研究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2)系统推进生态建设和保护。持续推进绿化造林工程,深入开展平原绿化和森林扩面提质,实施新植1亿株珍贵树和“一村万树”行动,加快建成森林浙江。推进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全部达到国家级规范化建设要求。强化生物多样化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区域优先保护工作,开展古树名木专项保护,完成全省主要生物物种资源调查、编目及数据库建设。

(3)切实加大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力度。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继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加大河湖水系连通及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开展生态水电示范区建设。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启动湿地修复与提升工程,逐步恢复湿地生态功能,遏制湿地面积萎缩、功能退化趋势。加大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防控力度。深入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建设。全面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整治、复垦。开展全省海岸线整治修复三年行动,强化沿海滩涂、重点港湾湖库、海域海岛及海岸线的生态修复,严格围填海管理和监督。

三 城乡面貌之美

浙江地貌呈“七山一水两分田”格局,“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完备,山清水秀风光秀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独特的“江南诗意栖居地”的自然文化特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量位居全国第一,钱江源国家公园被列为全国第一批试点,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下一步,建设美丽浙江要更加重视自然和人文相统一、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景观设计,深入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打造以“国家公园+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为主体的空间形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土开发保护格局,加大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力度,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的全域大美格局。

1.建设国家公园

在试点基础上推进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努力将其打造成“大花园”的金名片。积极支持具备条件的自然遗产地争取纳入国家公园体系,以各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为重点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打造自然保护地体系。

2.建设美丽城市

按照生态秀美、生活和美、功能臻美、城市精美的理念,研究制定凸显“江南韵味”的美丽城市标准,强化城市生态基底保护和建设,构建与自然山水相融合的城市空间格局。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街区保护,实施“城市记忆”工程,加强城市设计和环境风貌管控,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竞争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美丽城市。

3.建设美丽小城镇

深入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从体制调整、公交优化、智能配套、市政管护、城市形象等方面着手,加快推进旧街区改造和新镇区整体规划建设,完善市政功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功能区块的建设运营,建设一批“小而美、小而特、小而精”的美丽小城镇和特色小镇。

4.建设美丽乡村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新征程,全省30%的村庄建成美丽乡村精品村,A级以上景区村1万个。全面振兴农村产业,形成产村人共融共享、共荣共进的新局面;全面打造生态宜居的农村环境,实现万村景区化;全面塑造淳朴文明的良好乡风,不断提升农民素质,提振农民精气神,为美丽乡村注入美丽灵魂;全面加强乡村社会治理,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全面创造农民群众的富裕生活,更加重视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5.建设美丽田园

实施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000万亩以上。研究制定美丽田园建设标准,深入开展“打造整洁田园、建设美丽农业”行动,提升完善田园设施,全面推行农业清洁化生产,推进农业景观设计,打造规模化、集中连片的田园景观,建成一批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 全域旅游之美

浙江全域都是大花园,名山大川、著名景点比比皆是。要发掘“珍珠”、打造“珍珠”,串珠成链,变盆景为风景,以世界旅游联盟总部落户杭州为契机,加快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全面建成“诗画浙江”最佳旅游目的地。

1.打造四条水上黄金旅游线路

水路是“串珠成链”的有效载体。古人游历,往往沿水路而溯,水尽则登陆。要大手笔运作,谋划设计一批以水系为载体的特色旅游精品路线,打造一批亮丽风景线。依托浙江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底蕴,可以重点打造四条线路。一是浙东唐诗之路,以萧山—柯桥—越城—上虞—嵊州—新昌—天台—仙居(临海)为主体,沿线有大禹陵、兰亭、曹娥庙、羲之墓、国清寺、大佛寺、神仙居、江南长城等著名景点,历史遗存和人文典故众多,留下了1500多首唐诗。二是钱塘江唐诗之路,以富春江—新安江—兰江—婺江—衢江为主线,富春江风景如画,千岛湖碧波荡漾,八咏楼气压江城,双龙洞神奇瑰丽,八卦村古韵悠长,烂柯山千古流传,钱江源令人神往,也留下了1000多首唐诗宋词。三是瓯江山水诗之路,瓯江是浙江第二大江,贯穿整个浙南山区,流经丽水、温州等市,沿线有通济堰、缙云仙都、龙泉青瓷、木拱廊桥、景宁畲寨、青田石雕、永嘉楠溪江等,特别是永嘉是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为浙江留下了千古绝唱。四是大运河(浙江段)文化带,主要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高水平打造千年古韵、江南丝路、通江达海、运济天下的大运河文化带浙江样本。这四条线路,贯穿了浙东、浙西、浙南、浙北、浙中,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让它们不仅兴盛在纸笔间,更兴旺在实景中,力争每条线路游客都超1亿人次,加快打造一批千万级游客的特大景区(如西湖、普陀山、灵隐寺、宋城、千岛湖、横店、乌镇等),2022年力争建成25家5A级景区。

2.打造浙西南生态旅游带

浙西南地区山清水秀、景区景点多而分散,生态旅游发展的潜力很大,但经济相对欠发达,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很多高品质的旅游资源“养在深闺无人识”,因此,省级层面完全有必要且有条件高标准规划建设景区化高速公路,将浙西、浙南、浙东地区的生态功能区县市贯穿起来,形成生态旅游大通道,将浙西南山区打造成以青山绿水为主题、以地域文化为特色、以景观公路为载体,集多种旅游业态于一体的旅游经济带,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引导生态功能区县市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重点是要开展高水平规划设计,建设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特色小镇、自然文化遗产地、旅游风情小镇、历史文化村落等旅游载体,打造江郎山—廿八都、古堰画乡、钱江源、世界竹海公园、千岛湖等一批知名生态旅游品牌,高水平建设一批休闲度假、养生养老、森林旅游、民俗风情、农旅融合等旅游基地。打造“衢州有礼”区域性文化品牌、“丽水山居”区域性民宿品牌。建立浙西南重点景区发展联盟,进行整体策划、宣传、推广、营销,积极拓展客源市场,打造浙西南精品旅游线路,提高国际化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和质量。

3.建设浙皖闽赣国家东部生态旅游协作区

按照“打破省界、整合资源、错位发展、国际标准、高效务实”的要求,依托世界级自然文化遗产集群,以旅游一体化为突破口,加快建设浙西南区域旅游综合集散枢纽,构建生态环境质量优良、旅游形象鲜明、资源开发有序的生态旅游高地,打造国家东部最佳旅游精品线路。

4.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品牌

加快推进世界旅游联盟总部永久落户浙江,举办多层次国际化高端旅游推广交流活动,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立足长三角,大力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推进旅游商品、设施、服务、监管等标准化建设,着力构建由高等级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等构成的诗画浙江品牌体系,提升影响力。实施全域旅游“三级创优”工程,促进区域旅游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

五 人民生活之美

增进民生福祉、创造美好生活,是建设美丽浙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努力让全省人民共同分享大花园“红利”。重点是推进“五养”。[9]

1.青山碧海“养眼”

通过大花园建设解决“看”的问题,使全域呈现出绿水青山、满目苍翠的景象,呈现出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呈现出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的景象,让人大饱眼福。比如,富阳区东梓关村、嵊泗县田岙村等,通过村庄规划整治和建设,使农村风貌、乡土建筑和自然山水相协调,形成了一幅“水墨画”。

2.蓝天清风“养肺”

通过大花园建设解决“呼吸”的问题,不仅要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要“清新浙江”,使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常伴,使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常见,让人民群众呼吸到清新的空气、闻到泥土的芬芳。比如,开化钱江源、龙泉凤阳山、庆元百山祖、临安天目山等地,负氧离子高达数万个,要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游客到浙江来“洗肺”。

3.净水美食“养胃”

通过大花园建设解决“吃”的问题,使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使更多的农产品和食品达到绿色有机标准,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比如,开化齐溪镇,拥有钱江源青蛳、清水鱼、汤瓶鸡等11道名菜,获评全省唯一的“美食小镇”,游客纷至沓来。还有缙云烧饼,2017年卖了15亿元,既好吃又增收。

4.崇文尚学“养脑”

通过大花园建设解决“思”的问题,使人民群众在畅游山水意境的同时,激发出创作的灵感,催生出悠远的诗意,洗涤掉尘世的俗虑。“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比如浙东唐诗之路,正是因为青山如画、溪流如带,谢灵运、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苏东坡、王安石、李清照、张玉娘等著名诗人均写下了千古名篇,令人神往。

5.诗意栖居“养心”

要通过大花园建设解决“焦虑”的问题,使人民群众在普遍富足的同时,能在青山绿水的闲适中涤荡心灵,在江南风韵的遨游中体味人生,在山水与诗情中实现身心双愉悦、物我两相忘。比如,德清的“裸心谷”,利用莫干山“清、绿、凉、静”,让游客回归大自然、放松身心、修身养性。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3~24页。

[2] 车俊:《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 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在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浙江日报》2017年6月19日。

[3]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奋力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决定》,《浙江日报》2017年11月14日。

[4] 袁家军:《全面实施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推动高质量发展 创造高品质生活——在全省大花园建设工作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2018年6月14日)。

[5] 参见《浙江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建设行动计划》(2018年5月)。

[6] 参见《浙江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2018年5月)。

[7] 参见《浙江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2018年5月)。

[8] 参见《浙江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2018年5月)。

[9] 袁家军:《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加快建设“诗画浙江”大花园》,《求是》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