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教育文创、线上教育、分众教育、观众研究将成为重要的教育职能

随着政策的推动和博物馆自身发展的需要,一些先行的科技类博物馆开始拓展教育工作的范畴,未来,教育文创、线上教育、分众教育、观众研究将逐步发展成为科技类博物馆的重要教育职能,对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发现1:教育文创于探索中发展

少数具有较强研发基础以及个别作为博物馆文创试点的场馆,开始致力于出版物、资源包、展教具、巡展等的开发,并通过面向C端和B端的知识产权运作、众筹等方式拓展科普受益面,试水行业或跨行业的合作。随着国家对于“博物馆文化创意工作”的进一步推动和各地相关政策的逐步出台,预计未来1~3年,少数场馆有望在这一领域投入更多的资源,谨慎试水。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自主策划研发约400种衍生品,包括船模、文具等七大类。目前正在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以便引入资金开展全方位的开发活动。上海自然博物馆依托课程开发《自然趣玩屋》动手做材料包等教育文创衍生品,并将课程授权给商场、书店等机构。

发现2:线上教育得到高度重视

有约三分之二的场馆教育部门负责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或为公众号提供科普内容,以活动信息发布为主,文章质量不高且公众号影响力较弱。有少数场馆已经或即将开发视频、动画、游戏、慕课、漫画类高复合性内容。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绝大多数科技类博物馆开展围绕场馆课程、疫情知识的线上科普,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场馆加强对公众号发布内容的统筹,对策划高质量线上科普资源的需求将进一步提高,并催生对科普写作、科学传播、音视频编辑等相关专业人员的招聘及培训需求。同时,科技类博物馆也将利用腾讯、抖音、哔哩哔哩等第三方平台投放内容,吸引潜在的受众,进而带动提升实体展馆的参观量。

2020年上半年,中国科技馆发起“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科学实验挑战赛”,科技场馆的教育人员利用身边和家中可见的材料演示各类科学实验,打造线上的空中课堂。围绕2020年天文热点,上海科技馆与线下展览同步推出“日月魅影——日食特展”线上展览,以虚拟浏览方式带领网民登上天文观测台。厦门科技馆于2020年推出年卡会员专属线上课程,每个月都设置了专属会员的科学主题课程,会员学生每个月都将跟随一位科学家的脚步,以他们各自的领域为课题,揭示科学奥秘与原理。

发现3:分众教育丰富场馆形象

除了开发面向青少年、亲子家庭、学校的项目,有的科技类博物馆也产生了面向游客、教师、幼儿、特殊人群、青年人、社区居民、线上访客等多元人群的项目。这种精准化的观众策略使得科技类博物馆丰富其社会形象成为可能,有机会改变之前“科技馆是孩子去的地方”的单一印象。如果没有外部政策或项目的推动,预计未来1~3年,两极可能进一步分化,即少数场馆在分众教育方面做得更加成熟,而部分场馆仍然固守原有的教育范畴。

旅游休闲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游客”是博物馆的重要服务对象。2020年高德地图关于五一假期周边游的“热门博物馆”前十榜单显示,除上海自然博物馆排在第二位外,其余均为文博类博物馆。可以肯定的是,科技类博物馆具有充分的条件来实现旅游休闲这一功能,而不仅仅是一个只有学习者才可以利用的场所。

发现4:观众研究呈网络状发展

科技类博物馆普遍认为观众研究非常重要,基本上都开展过满意度调查,但并非强制性开展。而对教育效果的评估还非常少,只有少数场馆曾开展过类似的评估。在学习效果评估方面,目前场馆碰到的主要困难是评估工具、人力资源和时间精力的缺乏。预计未来1~3年,个别有志于开展学习研究的场馆,将与高校等机构的专业研究者一起,在学习效果评估方面建立起一套研究方法,形成一批可推动行业发展的研究成果。

以近两年中国科普研究所组织的馆校合作科学教育论坛为例,观众研究和效果评估类的投稿论文始终未超过10篇,约占所有投稿文章的6%,中国科技馆、合肥科技馆等均已开始推进系统的教育项目评估。2020年,中国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发起“博物馆研究网络”活动,上海自然博物馆、中国儿童中心老牛儿童探索馆是其中科学类博物馆的代表;上海自然博物馆推动上海自然科技教育联盟成立“观众研究与评估工作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