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学研究(2019年第2期/总第2期)
- 涂文学
- 2563字
- 2021-05-11 15:23:06
一 西方列强对汉口的觊觎:占据中国内陆市场中心
城市的命运往往与国家的兴衰荣辱密切相关。在乾隆皇帝夸耀中国地大物博、拒绝与英国直接通商数十年后,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了闭锁的中国国门。清政府抵挡不住列强的坚船利炮,以失败告终,并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清政府由此开始了向列强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屈辱历史,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然而,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通商五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并未满足西方殖民者贪婪的欲望。他们利用十年修约的契机,开始寻求直接进入中国内陆市场的渠道,第二次鸦片战争由此爆发。清政府再次战败,列强提出开放长江航道及沿岸市场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汉口于1861年被迫开埠通商。1862年江汉关设立,外国势力纷纷侵入,武汉从此开始了从传统内陆市镇向对外开放型近代城市的艰难嬗变。西方列强选择汉口作为长江中游率先开放的口岸,是与其自身区位优势、商贸发展以及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图谋等因素密不可分的。
(一)汉口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商贸发展
汉口地处长江西北、汉江以北的地域,隔长江与其东南侧的武昌相望,隔汉江与其南侧的汉阳相对,为武汉的金融、商业、贸易中心,自古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但是明中叶以前,武汉一直是武昌、汉阳双城并峙的空间格局。今天的汉口,在当时只不过是一片与汉阳相连的河滩。1465—1470年,汉水下游连年大水,其间汉水发生一次大的改道,在龟山以北形成河道,流入长江。汉水改道使得汉阳一分为二,汉水南为汉阳,汉水北为汉口。处在汉水入江口以北的汉口,地势平坦开阔,港湾条件优越,沿河集市随之而兴。此处通过长江、汉水又连接洞庭湖水系,显露出巨大的航运与商业潜力。汉水改道不到百年,汉口从芦苇丛生的荒野之地,跃变为人烟稠密的商业市镇。“五百年前一荒洲,五百年后楼外楼”便是明中叶以来汉口迅速崛起的写照。尤其是明万历以后,汉口成为漕粮淮盐转运枢纽。明末清初,三镇港埠和商市聚集于汉口。汉口以居中得水、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成为与广东佛山镇、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齐名的全国四大名镇之一。
鸦片战争前的汉口港被称为长江“船码头”。1861年未开埠前,汉口就因交通便利、市场广阔,邻近各省物产多聚散于此,成为中国内陆农副土特产品的重要集散地,米、盐、茶、棉花等为其贸易大宗。据清同治《续辑汉阳县志》记载:“汉口乃有湾泊之所,交易往来汇集于此,盖地当江汉之冲,水陆交通,巨商大贾,百物云集……比屋鳞次,市廛之盛,肩摩踵接,东南于此称巨镇焉。”[2]清代诗人吴淇有感于汉口的繁荣景象,在《汉口诗》中写道:“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3]1908年日本驻汉领事水野幸吉著《汉口——中央支那事情》一书,在其自序中云:“汉口为长江之眼目,清国之中枢,可制中央支那死命之地也。”[4]示意日本厂商到汉口与英美争夺长江流域势力范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武汉地位之重要。
汉口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商业环境,使西方列强垂涎不已。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人来到汉口之初,目睹了汉口两岸的码头盛况:“载货物码头则有二十余处,所有船舶俱湾泊港内,舳舻相衔,殆无隙地,仅余水中一线,以为船舶来往之所也。”[5]19世纪50年代,法国人加勒利·伊凡在《太平天国初期纪事》中写道:“汉水流入扬子江的交叉点,本地人称为汉口,中国人认为这地方是国内最大的商埠。汉口距海有二千余里,但是江流全程可以航行最大的船只,一直在一起航行的船只,到达交叉点时,便分为两批,一批停在武昌,一批驶入汉水……武昌、汉阳、汉口的外貌,的确很庄严,毗邻大江的这三座城为水所环绕着,这些河流使中国的财富一直流布到帝国的内地。”[6]
如何使中国的财富通过汉水和长江流向大海,流向英国、法国和美国等帝国的内地呢?1849年1月,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向当时英国驻华全权代表、香港总督文翰提出:“我们的政策就是面向那必然引起改变现状的纠纷,制造那些纠纷,从而试图获得更多的利益……为了我们的制造品,我们还需要同等广大而有利的市场。”[7]1854年,英国柯勒拉得恩(Clearendon)勋爵指令时任香港总督兼英国驻华全权公使包令(John Bowring):“争取广泛进入中华帝国内地以及沿海各域;如果这一点办不到,则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开放镇江和南京。”[8]
(二)西方列强的经济图谋和政治胁迫
19世纪上半叶,欧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上升阶段,世界正当潮流巨变之时。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法、美等国的工业革命也在迅猛发展。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不断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材料产地,开拓更为广阔的殖民地。为此,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
事实上,以英国为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早就对中国及东方各国有所企图。早在1637年,英国兵舰就驶抵中国广东,不顾禁令,擅自闯入珠江,炮击并占领虎门炮台。中国军民英勇抵抗,最终击退侵略军。1793年,马嘎尔尼使团来华,借机提出开放宁波、舟山、天津等地为商埠以及降低税率等要求,遭到清政府严词拒绝。此后,英国兵船多次在我国东南沿海侵扰。1832年,英船“阿美士德”号闯入长江,偷测航道,绘制水域图等。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中国禁烟破坏通商,命侵华英军总司令乔治·懿律率军封锁广州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经过近两年的战争,清军战败。1842年8月,清政府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向英国割地赔款,协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自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逐步变为帝国主义的附庸,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继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以英国为代表的侵略者获得巨大特权,对中国的商品输出迅速增加,但这未能满足侵略者的欲望。英国对华输出的大量商品因价格偏高、不适销、不对路等原因,加之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一时间囤积过多。英国商界认为对华贸易不畅的原因是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于是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增辟更多的通商口岸,允许外国船只在中国内河航行,使鸦片贸易合法化等。江汉交汇、九省通衢的汉口,既是辐射长江中游、中南腹地的商贸、交通中心,也是连接长江下游、开通长江上游的中转站,因此成为西方列强的首选目标。西方列强迫切希望在汉口通商,将之作为扩大在华权益及势力范围的据点。《天津条约》的签订,使西方列强终于实现了在汉口等内地通商的愿望,外国船只获得了在内河自由航行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