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立志篇

1.立志贵专一

——《王阳明全集·语录一·薛侃录》

今译:一个人立志,最可贵的是能够专一。

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哪里?

答案是两个字:尚一!

中华文化中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答案还是两个字:专一!

中国历代经典和圣贤对“一”都是情有独钟。《尚书·大禹谟》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被认为是中华心法的原生咒语。《阴符经》则云:“绝利一源,用师十倍。”

老子特别推崇一,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孔子也说:“吾道一以贯之。”孙子在谈到杀敌制胜的法宝时,则说:“并敌一向,千里杀将。”

立志为什么要专一?阳明先生以树打比喻,对黄诚甫、梁日孚等学生说:“一棵树,在它刚刚生长不久时,往往会长出很多繁余的枝条,这个时候,你如果不能把这些繁枝剪掉,这棵树是长不高的;反之,如果我们在它初生时就注意及时把多余的枝条修剪掉,并着重培植它的根本,则这棵树必能够长得粗壮而高大。”

立志如何才能做到专一?

阳明先生教导学生要注意三点:

其一,要“随才”立志。即根据自己的天赋、特长和兴趣等去设定追求的目标。如一个对色彩辨别力强的人,可以立下当“画家”的志向;一个对歌舞有特别兴趣的人,可以立下当“音乐家”的志向;一个对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规律极有体悟,且具有慈悲心肠的人,可以立下当“名医”的志向;等等。如此,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二,要“随势”立志。即根据时代发展的大环境、大趋势去设定自己的志向追求。古人讲,“只有时势造英雄,没有英雄造时势”,就包含了这个意思。比如,如果不是明朝当时的社会治安状况到了糟糕透顶的地步,如果不是当时的江西、福建、广东、湖南边界匪患到了极为严重的地步,阳明先生又如何能有机会排兵布阵,实现自己青年时立下的“若个书生万户侯”的志向?不然极有可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又比如,在明代中后期人心丧乱、物欲横流,儒学的活水已经被理学禁锢得陈腐不堪的年代,阳明先生和他的学生高举起“良知”教的大旗,就如同在沉沉暗夜里点燃了一个火炬,让天下人的心中感受到了光明和温暖;就如同在一潭死水里引进了一股清泉,让天下人的心中感受到了甘甜和新鲜!

其三,要“随遇”立志。这个遇,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际遇的意思。就像一块楠木,如果遇上了一个能工巧匠,它就会变成一件珍稀的工艺品;如果遇上的是一个不识货的农夫,它很可能就会成为粪坑上的一块踏板。同样,一个学医的青年,如果遇上扁鹊、华佗那样的神医,他很可能成为一代名医;如果遇上的是一个江湖郎中,他很可能会变成一个下三流的游医。再者像阳明先生,如果不是遇上兵部尚书王琼那样的伯乐,他一个从来没有带过兵、打过仗的文臣,又如何能得到承担四省剿匪重任的机会呢?

二是境遇的意思。人生在世,有顺境也会有逆境。顺时可能在九天之上,逆时可能在九地之下。当此之时,该如何对待呢?阳明先生教导说:“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一个人的心志,就像树的种子,不管风把它吹到哪里,不管是肥沃的田土,还是贫瘠的山岩,你都要有一颗“勿助勿忘”的心,只管去浇水、只管去施肥,只管在培根上下功夫,自然而然,它就会滋长起来,生意盎然。

世间万物的发展,是受多种客观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的。在这种“多”的诱惑、动摇乃至打击下,要守住一个“一”,是很不容易的。所谓“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繁花万朵,我只摘一朵卖;美女成群,我只钟情于一人。如此这般,没有高远的情怀,没有坚定的意志,没有顽强的定力,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2.举业不患妨功,惟患夺志

——《王阳明全集·文录一·与辰中诸生》

今译:参加科举考试求得功名,进入仕途,并不会妨碍修习圣贤之学,惟一可怕的是,在官场混得久了,被迫改变自己的志向。

这世上,最美的假设是什么?

假设每一个官员都以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

到那时,这个世界将一定是一个最风清气正、最繁荣昌盛、最和谐安宁、最幸福美满的世界。

这种假设,为什么难以变成现实呢?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要让圣贤之学与科举之业相得益彰,难度太大,确实难以达到;二是从宋代起,二者被分割对立起来了。

这种对立的状况,用冈田武彦先生的形容是:“宋代之前,儒生认为参加科举考试是自己的使命,将科举之业视作自己的第一要务。宋代之后,部分儒生将修习圣人之学当作自己的第一要务,而认为科举之业是次要的。”

阳明先生又是如何纠正这种偏执观念的呢?

首先,他在1508年写的《重刊文章轨范序》中大喝了一声:从隋唐以来,朝廷都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一个读书士子虽然具备圣贤之学的修养,又有“致君尧舜上”的志向,但如果通不过科举考试,那就最终不可能实践自己的理想于天下。

其次,在1509年写的《与辰中诸生书》中,阳明先生又一次强调:“举业不患妨功,惟患夺志。只如前日所约,循循为之,亦自两无相碍。所谓知得洒扫应对,便是精义入神也。”这里的洒扫,便是古人讲的日常家务劳动教育;应对,便是待人接物的处世教育。圣人之学并不是一味的“高大上”,能够懂得并实践日常劳动和待人接物的基本常识,便算是得到了圣人之学的精华要义。

后来,他又在1518年给家乡名人邦英、邦正兄弟的两封书信中,再一次阐述了圣学与举业的关系:“求禄仕而不工举业,却是不尽人事而徒责天命,无是理矣。”“但能立志坚定,随事尽道,不以得失动念,则虽勉习举业,亦自无妨圣贤之学。”“然谓举业与圣人之学相戾者,非也。”

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支撑下,阳明先生虽然于1493年、1496年两次参加会试失败,但都没有放弃,终于在1499年的会试中,一举成功;后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被赐予二甲进士出身第七人。这为后来的建功立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3.君子惟患学业之不修,科第迟速,所不论也

——《王阳明全集·文录一·寄诸用明》

今译:君子惟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圣贤之学修习不到位,至于中举的先后、升迁的快慢,都是不值得过分担心的。

阳明先生的这一声感叹,发自其写给小舅子诸用明的一封信中。那个时候,他刚刚从江西庐陵县令调回到京城的吏部工作。

那几年,阳明先生的仕途升迁状况究竟如何呢?

1511年正月,阳明先生被提拔为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正六品,主要负责官吏封爵和诰敕草拟工作。

1511年10月,被提拔为吏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从五品,主要负责文官的选拔工作。

1512年3月,被提拔为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正五品,主要负责官员政绩考核工作。

1512年12月,被提拔为南京太仆寺少卿,正四品。

短短两年时间,连升五级,这个纪录,不仅在正德一朝少见,就是在整个大明王朝,也是十分罕见的。在如此“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情况下,阳明先生发出的这一声感叹,究竟是真是假呢?

如果是假的,那无疑就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故意装“高大上”。

如果是真的,那无疑就是他的志向已经不在官场,他的心已经超越了官场,他已经发自内心地把光大圣贤之学、做一个千古圣人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历史就是这样的幽默!往往在你最想有所作为的时候,它偏偏不给你任何机遇;往往在你已无意于做任何事的时候,机遇偏偏主动地向你投怀送抱。

为什么阳明先生在这个时候,对这种投怀送抱缺乏兴趣、缺乏热情了呢?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确实已经实现了理想的超越。自从龙场悟道之后,自从在北京大兴隆寺同黄绾(黄宗贤)、湛甘泉(湛若水)订立了“三人终身共学之盟”以后,阳明先生便把光大圣学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一目标和第一使命了。至于官场的升迁,只能是屈居其后了。

而这种目标位置的倒换,主要是源于两点:

其一,他确实已经看透。看透了正德皇帝的那一颗心。在那一颗心里,除了他自己的权位,除了他自己的享受,除了他自己的私欲,除了他自己的淫邪,已经别无他物。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过去那种借君行道、造福天下苍生的宏愿,根本不可能实现了。

其二,他确实已经看破。看破了整个朝局的奥秘所在。除了钩心斗角,除了尔虞我诈,除了拉帮结派,除了灯红酒绿,整个朝廷、整个官场还有多少正气、多少良知呢?还有几人在想着国家的安危、人民的苦乐呢?尤其是想起自己在正德五年(1510)三月至十一月在庐陵当县令的那一段日子,真是让人揪心扯肺撕肝!

那一年,庐陵县经历了一场大灾,先是旱灾,接着是瘟疫,后来又是火灾,真正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可就是在这种痛苦到了极点的情况下,朝廷不但没有减免庐陵县的苛捐杂税,反而比往年增加了三倍。

面对如此不顾百姓死活的朝廷,阳明先生的心真是冰冷极了,也愤怒极了。

于是,他冒天下之大不韪,擅自宣布了一个决定:全部免除朝廷滥征的一万多两捐税!

于是,他毅然地承担起了“抗命罢捐”的责任,在给吉安知府的报告中赫然宣告:“俯念时势之难为,特赐宽容,悉与蠲免,其有迟违等罪,止坐本职一人,即行罢归田里,以为不职之戒,中心所甘,死且不朽。”如此为民请命的勇气,在当时的官场,恐怕是绝无仅有。

于是,他不再寄希望于皇帝,不再寄希望于朝廷,而是把全部的希望寄托于自己,寄托于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同志!他坚信,良知之学一定会共明于天下,到那时,用天下人之共同良知一定能驱除天下之共同邪恶!

4.夫志犹种也,学问思辩而笃行之,是耕耨灌溉以求于有秋也

——《王阳明全集·文录四·赠郭善甫归省序》

今译:志向好比种子,需要通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扎实功夫来成就,这就好比农民种田,只有通过深耕细作、及时锄草、及时施肥、及时灌溉,才能在秋天获取好的收成。

从1512年至1516年,对阳明先生来说,是神仙一般逍遥的时期。这五年,他的职务虽不断升迁,工作却越来越悠闲,先是到滁州养马,还有点活干;而后又到南京鸿胪寺任少卿,基本上就靠自己找活干了。

阳明先生给自己找了什么活干呢?讲授圣人之学!

怎么个讲法呢?

方法有二:一是口头讲,就是把学生们聚到一起,由他主讲,而后大家讨论。二是书面讲,就是通过写信、写序两种方式进行。其中,写信是以回答学生的疑问为主,写序是以临别赠言为主。

那是1515年的秋天,一个叫郭善甫的人在向阳明先生修习一年的圣人之学后,准备回家。临行前,对阳明先生说:“我很幸运听了您的立志学说,也知道该怎么去做了。今日离别之际,能不能请先生再送几句话,让我作为座右铭,以便天天对照鼓励自己!”

阳明先生略加思索,说:“君子修习圣人之学,就好像农民种田,既要有好的种子,又要深耕细作,及时锄草,及时杀害虫,及时灌溉施肥,如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劳不怠,才能有希望在秋天获得好的收成。志向好比种子,需要通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扎实功夫来成就,这就好比农民种田,只有通过深耕细作、及时锄草、及时施肥、及时灌溉,才能在秋天获取好的收成。一个人,志向立得不端正,就好像是播下了稗草的种子,其后果可想而知;志向端正了,而践行修炼的功夫却跟不上,就好像庄稼未成熟一样,结果比播下坏的种子更坏!一直以来,每当看到你们在挑选种子时,我最担忧的是选了杂草野稗的种子;每当看到你们在辛勤耕作时,我又担心你们不能坚持,半途而废。农民种田,能够做到春种秋收,得春华秋实,是因为他抓住了时机。君子立定志向,以实现理想,也需要抓住时机啊!志向虽然立定了,时机却错过了,这就好像种子虽然选好了,却没有及时播下去一样,不是更可怕吗?这几年,跟随我一起探讨圣人之学的人很多,我讲得也多,但都没有超出‘立志’的范畴。希望你回去以后,以农民为榜样,以‘良知’为种子,勤锄‘私心’之稗草,勤杀‘邪欲’之害虫,勤施‘正道’之肥料,勤浇‘天理’之肥水,好好地耕耘自己的心田吧!”

5.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

——《王阳明全集·文录四·示弟立志说》

今译:君子追求圣人之学,没有在哪个时刻哪个地方不是把“立志”作为头等大事。

阳明先生一生,最看重的是立志,平时给学生、朋友念叨得最多的也是立志。他于1515年应弟弟王守文之请写的《立志说》,堪称一篇立志的专论。

在这篇论说里,他彰明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立志的重要性。他认为:“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后世大患,尤在无志。故今以立志为说,中间字字句句,莫非立志。盖终身问学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

在这篇论说里,阳明先生阐明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怎样立志。他认为,立志最重要的是专。专到什么程度呢?“正目而视之,无他见也;倾耳而听之,无他闻也。如猫捕鼠,如鸡覆卵,精神心思凝聚融结,而不复知有其他,然后此志常立,神气精明,义理昭著。”

在这篇论说里,阳明先生阐明的第三个问题,就是立志是克制私欲的有力武器。人的私欲究竟有哪些表现?阳明先生将之归纳为八种:一是怠,即懈怠;二是忽,即疏忽;三是躁,即急躁;四是妒,即嫉妒;五是忿,即愤怒;六是贪,即贪婪;七是傲,即骄傲;八是吝,即吝啬。如何防止这些私欲的萌发?阳明先生传授给守文等人的一个法宝,即立志。他说:“故凡一毫私欲之萌,只责此志不立,即私欲便退。……或怠心生,责此志,即不怠;贪心生,责此志,即不贪;傲心生,责此志,即不傲……。”为此,阳明先生反复教导,君子追求圣人之学的过程,“无一息而非立志责志之时,无一事而非立志责志之地”。有了这种随时随地对自己进行磨砺的立志功夫,要挡住私欲的萌发,那就是太轻松了,“有如烈火之燎毛,太阳一出,而魍魉潜消也”。

6.为人臣者,上有益于国,下有益于民,虽死亦甘为之

——《王阳明全集·别录九·再批追征钱粮呈》

今译:为大臣者,须有大心志。对上,只要是有益于国家的事,对下,只要是有益于人民的事,即便牺牲自我也心甘情愿。

这句话出自阳明先生在担任江西巡抚期间发布的《再批追征钱粮呈》。

这句话,也是阳明先生为官情怀的光辉体现。

阳明先生身处仕途,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方面,他对做官的升迁看得极淡,一生向朝廷打辞职报告就有十几次;一方面,他对做官的责任和使命看得极重,从来都是“尽心职业,勿因事变之难,有灰爱民之志”。

以常识而论,公文是最苍白枯燥的。但阳明先生于正德十四年连发的《批追征钱粮呈》《再批追征钱粮呈》《批南昌府追征钱粮呈》,内容却是最丰富,感情也是最真挚的。

其一,饱含了大赤诚。面对江西百姓遭受的天灾(水、旱灾)和人祸(战乱),阳明先生无丝毫之隐瞒,而是反复向朝廷陈述:“看得江西一省,重遭大患,民困已极。”

其二,饱含了大悲悯。面对朝廷反复无常的政策,面对户部下达的一会儿免征一会儿又催缴的前后矛盾的指令,阳明先生既痛苦,又愤怒,更伤心。“目击贫民之疾苦而不能救,坐视征求之患迫而不能止,徒切痛楚之怀,曾无拯援之术,伤心惨目,汗背赧颜。”

其三,饱含了大胸襟。阳明先生一生论事,都是秉持中庸之道,叩其两端,从不走极端。就是在这种极为矛盾困难的情况下,他仍不忘告诫自己的属下要两面看问题。一要站在朝廷职能部门的立场,体谅“国计之忧”,财政空乏,追征钱粮是“势不得已”;二要站在江西官员的立场,“目击民痍,不能不以抚恤为重”。

其四,饱含了大智慧。面对不征则朝廷困难、急征则百姓艰难的危局,阳明先生要求江西各府县官员“斟酌调停,事在善处”,“务使穷民不致重伤,而国用终亦无损”。

具体的策略是:量力而行,分步实施。或者先征收新粮,把旧粮任务减半征收;或者,将征粮任务分作几成,让老百姓逐渐交纳。

其五,饱含了大担当。无论任务能否完成,阳明先生都反复申明强调:“此皆本院之罪,其亦将谁归咎”,“除本院身为巡抚,不能为国为民,自行住俸(停发俸禄)待罪外……其各该官员,本非其罪,不必住俸,革去冠带(免职)”。如此担当,古往今来,又有几个封疆大吏能够做到呢?

7.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王阳明全集·外集二·示宪儿》

今译:能够以谦虚之心对待别人,是有志向、志气的表现;能够以宽容之心对待别人,是有大器量、大格局的表现。

自1488年七月,阳明先生在江西南昌与诸氏结婚后,或许是由于聚少离多的缘故,或许是由于身体健康的原因,一直到1515年,27年时间里,两人都未能生下一儿半女。这种情况下,不光阳明先生夫妇着急,老父亲王华更是着急。于是1515年,父亲王华做主,将阳明先生堂弟王守信的8岁儿子过继给了他,以确保香火得续。

对这个过继的儿子,阳明先生很是疼爱,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问题。1516年九月他被朝廷任命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临上任之前,他针对儿童的天性特点,模仿《三字经》的样式,特地为儿子写了一篇教育铭,也就是《王阳明全集》中收录的《示宪儿》。全文如下: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弟;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五百多年,但这篇教育铭文,至今读来仍朗朗上口,浅显易懂。更重要的是,他为我们今天的人提供了儿童教育三条最重要的规律参考:

其一,教育孩子一定要先从“心”上下功夫,从引导做人开始。孩子的心原本就是一块肥沃而纯洁的土地,可谓是种什么长什么。你在他的心中播下“恶”的种子,他就会朝着坏的方向成长;你给他的心中播下“善”的种子,他就会朝着好的方向成长。

其二,教育孩子一定要从日常生活抓起。特别要注意培养好的言行习惯。如不说谎话,不争强好胜,不暴饮暴食,不过分沉溺于游戏打闹,说话要和气,对父母兄弟要友爱,等等。

其三,教育孩子一定要培养他的“自治”能力。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如何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强者,阳明先生告诉你,就要在“谦下”和“宽容”二字上下功夫。通过培养其谦虚的心态,以涵养其大志;通过培养其宽容的心态,以扩大其格局和器局。

8.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

——《王阳明全集·外集二·月夜二首》

今译:千百年来流传的圣学,是最值得珍惜的;能够将之发扬光大,也不辜负男儿一生的光阴了。

诗言志。

这两句诗,就体现了阳明先生一生的志向追求!

阳明先生30年宦海生涯,基本上是两种状态:一是有事时“成雄”,以为国为民做实际工作为主,但时间很短,前前后后加起来不过10年左右。二是无事时“成圣”,以教育学生、传播圣学为主,且时间很长,前前后后加起来有20多年。

自1521年秋退隐归田后,阳明先生又开启了一段悠闲自得的“神仙”日子。至于闲适到什么程度,有他自己写的诗为证。如“百战归来白发新,青山从此作闲人。”“一雨秋凉入夜新,池边孤月倍精神。”“山中尽有闲风月,何日扁舟更越溪?”“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等等。

在这段悠闲的岁月里,阳明先生的思想和思悟却一刻也没有闲着,特别是作为圣学使者、良知教主,他对自己创建的以“良知”为核心的心学,做了系统的归纳和提炼,以期更通俗、更简易、更容易让人理解和信奉。如《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第一首:“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这是告诉人们,每个人都具备圣人的基因,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孔子”,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良知之根。

第二首:“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这是告诉人们,追求圣人之学,最好的捷径就是从“良知”入手。圣人之道其实并不难,平坦得如大路一般。

第三首:“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是告诉人们,良知之学,不假外求。万变不离其心!只要把良知作为心中的定盘针,不管遇到多少名、利、权、色的诱惑,都能守住本心。

第四首:“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这是告诉人们,良知的最大特点,是无声无味,无影无形,却又无处不在。遗憾的是,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守着金碗讨饭吃。把自己最大的精神财富“良知”抛掉了,却又像乞丐一样捧着饭钵到处去乞求。

又如在《答人问良知二首》中,第一首:“良知即是独知时,此知之外更无知。谁人不有良知在,知得良知却是谁?”这是告诉人们,良知是独一无二的,这世上每个人都有良知,可又有几个人能知道自己的良知,守住自己的良知?

第二首:“知得良知却是谁?自家痛痒自家知。若将痛痒从人问,痛痒何须更问为?”这是告诉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是不是循良知而动,你自己一定知道,无须他人提醒。这就好像你身上有一处痒,究竟痒到何种程度,你自己一定知晓。故致良知,关键在“诚”字,最怕的是自欺欺人。

9.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王阳明全集·续编一·教条示龙场诸生》

今译:志向不立,天下没有可以成就的事业。

自1508年春天到龙场后,阳明先生很快就将这一“绝境”变成了“神仙之境”,不仅与当地的群众打成了一片,成为鱼水关系;而且还吸引了本地及周边地区的一大批青年粉丝,一起游山玩水,一起饮酒弹琴,一起吟诗作对,一起放歌纵舞,一起静坐修身,一起研讨圣人之学,正所谓“讲习有真乐,谈笑无俗流。缅怀风沂兴,千载相为谋”。

随着会集到龙冈书院的青年学子越来越多,阳明先生便自然而然地担起院长的责任。既为书院,便得有学规,可究竟以什么作为学规呢?思来想去,阳明先生提炼出了八个字,即“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在“立志”篇中,阳明先生首先就来了一声棒喝:“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这一论断,实质上是将立志的重要性推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他看来,志向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就像舵对于船的重要性一样,就像马嚼子对于骑马之人的重要性一样。一个无志之人,就像一艘在汪洋大海里的无舵之船,随风漂荡,随波沉浮,最终靠不了岸,最终会遭于倾覆。

反之,一个人如果立定了志向呢?那就是“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从这个意义上说,阳明心学,首先就是一门立志之学。而阳明先生的一生呢?其实就是做了两件事:一是督责自己立志,二是引导他人立志。

10.夫志士仁人皆心有定主,而不惑于私者也

——《王阳明佚文辑考编年·弘治五年乡试卷〈论语〉》

今译:所谓志士仁人,都是心力强大,能定得住,能做到我心有主,而不被私欲所遮蔽、侵蚀、动摇的人。

明朝是科举制度的鼎盛期。其对科举的重视程度之高、组织之严密,都超过了以往。

明朝的乡试属于地方考试,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举行,又叫乡闱。阳明先生1492年参加的这次乡试,正好是壬子年。

乡试的题目都是“四书五经”的文句,考生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

1492年的浙江乡试,题目为三道,即志士仁人一节,出自《论语》;《诗》云“鸢飞戾天”一节,出自《中庸》;“子哙不得与人燕”一句,出自《孟子》。

阳明先生对“志士仁人”的深度认识,就出自他在这次乡试中的第一道题的答卷。尽管明朝对“八股文”的写法有明确要求,考卷行文措辞要用古人语气,也就是所谓的代圣人立言,容不得有多少发挥,但还是有些优秀考生,能够在代圣人立言中体现出自己的独立思考。

何谓志士?阳明先生认为:“夫所谓志士者,以身负纲常之重,而志虑之高洁,每思有以植天下之大闲。”这里所谓的“天下之大闲”,就是天下的行为准则的意思。

何谓仁人?阳明先生认为:“所谓仁人者,以身会天德之全,而心体之光明,必欲有以贞天下之大节。”这里所谓的“天下之大节”,就是天下的纲纪、节操的意思。

志士、仁人有什么特点呢?阳明先生认为,这两种人,都能做到遇变不惊、临危不乱,面对利害得失而不改变其志向和气节,即便是生死考验也难以改变其初心。

阳明先生在21岁时写下的这一认识,是仅仅停留在考卷上,还是真正的入脑入心,做到知行合一了呢?

这一点,从阳明先生对待流言蜚语的态度便可以印证。

所谓名满天下,谤亦随之。平定宁王叛乱,阳明先生可谓是救了大明王朝一条命,立下了盖世奇功;但也正是这一奇功,让他遭受了无数官员的嫉妒和红眼,各种流言、毁谤、非议、谩骂和责难,就像漫天飞雪,冰冷冷、寒彻骨,打落到了他的心上。

面对这种情状,面对学生们担忧的神情,阳明先生丝毫不为所动,而是笑着问学生:“你们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

有的学生说,是因为先生立下了旷世奇功,招来了天下的嫉恨。也有的学生说,是因为先生心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引来了朱熹门徒的反抗。还有的学生说,是因为先生文治武功都太出类拔萃,让那些无能的庸庸之辈自愧不如,由愧生忌,由忌生恨。

阳明先生听了,淡然一笑,说:“你们的话都有道理,但还是没有说到根上。最根本的原因是,在没有完全做到良知与言行统一之前,我对人对事还有些‘老好人’的痕迹。可自从我完全地信奉良知以后,心情越发愉快,头脑越发清醒,凡事但凭良知指引,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了。由此,也养成了一个古代‘狂者’的胸襟。何为狂者呢?就是一心一意立志做圣人的人,就是屈原大夫讲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人。”

11.世俗之荣辱,决非君子之所为欣戚也

——《王阳明佚文辑考编年·与谢士洁书》

今译:世俗之人所谓的荣耀和屈辱,绝不能影响和左右一个真正君子的情绪,其欢欣之心与悲戚之情绝不可能受其影响或控制。

阳明心学乃强者炼心之学!

世间真正的强者,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

阳明先生为你提供的参考答案就是荣辱不足以动其心的人。

世俗所谓的荣耀有哪些呢?升大官,发大财,盖豪华房子,坐豪华车子,娶漂亮媳妇,享有大的名声,赢得耀眼的光环……

世俗所谓的屈辱又有哪些呢?有高尚的品德,却得不到尊崇,甚至被人耻笑;有深远的情怀,却得不到认可,甚至被人唾弃;有卓越的才能,却得不到重用,甚至被人排挤;有非凡的功绩,却得不到奖赏,甚至遭人诋毁;有满腹的学问,却得不到挥洒,甚至被无情地埋没……

君子所谓的欢欣又是什么呢?就小我而言,包括:知识之丰富,品格之完善,能力之提高,情怀之拓展,信念之坚定,意志之强大,心力之锻造……就大我而言,包括:国家之强大,民族之兴旺,人民之幸福,社会之太平,人心之化育,环境之净美,科技之发达,经济之繁荣……

君子所谓的悲戚又是什么呢?就自身而言,包括:学问未增长,眼界未开阔,修养未加强,心志未坚定,操守未守住,良知未发用……就家国而言,包括:社会道德日见滑坡、人心丧乱;国家经济日见萧条、民生凋蔽;民族文化日见沉沦、灵魂丢失;内政外交日见困窘、举步维艰……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明白:世俗之所谓荣辱,就是在“个人得失”之中打圈圈;而君子之所谓欣戚,就是在“家国情怀”之中打造升华。

这一点,从阳明先生在平定宁王叛乱后,不惜忤逆圣心,想方设法阻止正德皇帝南下到江西就可以印证。

当时的情势,对绝大多数官员来说,可能是以“欢欣”为主。自己刚刚立下盖世奇功,正德皇帝知道得不多,现在皇帝居然亲自南下了,这简直是千载难逢的讨好机会,牢牢抓住还来不及,哪里可能拒绝呢?至于迎接皇帝、侍奉皇帝及其身边工作人员、军队所花的费用,财政掏吧,百姓出呗,说不定自己还能借此巧立些收费名目,以中饱私囊呢。如此既能讨好皇帝、加官晋爵,又能大发横财之事,求之不得啊!这种无限“欢欣”就是完全建立在“小我”得失之上的,就是完全建立在世俗功利之上的。

与之相反,阳明先生的“悲戚”又从何而来呢?在得知正德皇帝要亲自南下后,阳明先生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有了讨好亲近皇帝的机会,而是刚刚经历大战之后的江西,财政已困难到了极点,百姓生活已困难到了极点,再拿出大把的银子来供皇帝及其身边工作人员挥霍,来供养那一支如狼似虎般贪婪的京军,无疑就是把百姓往死里逼呀!每念及此,阳明先生便忧急如焚;每念及此,他便下定决心,要千方百计阻止皇帝到江西。不管皇帝如何不高兴,不管皇帝的宠臣如何愤怨乃至放射暗箭,他都是无所畏惧、无所计较了!

12.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

——《王阳明全集·文录四·示弟立志说》

今译:一个人立定了做圣贤的志向,就像是一身精气有了统帅,生命本体有了神明,树木成长有了根本,淙淙流水有了源泉。

功可强立,名可强成。

一个人的强大,是心的强大!

一个国家的强大,还是心的强大!

一个民族的强大,仍是心的强大!

一人、一国、一民族,如何才能拥有一份强大的心力?

阳明先生于1515年在南京写的《示弟立志说》中,开出了一个“强心剂”,就是“立志”!他对弟弟守文说:“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在他看来,一个无志之人,就像一棵无根之树,水浇得再多,肥施得再多,也是长不成的。为此,他一再告诫:“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

一个人如何才能立定坚实的志向,无论遭遇多少风雨、多少挫败、多少诱惑而不动摇呢?

阳明先生开出了“八味”治心之方:

第一味,是防止生“怠心”。怠者,懈怠也。就是要防止一日曝、十日寒;防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防止凭借一时的激情立志,激情过后则抛得干干净净。

第二味,是防止生“忽心”。忽者,疏忽也。就是要防止用大网捞小鱼,结果呢,把自己的一条条小过错全然忽略了。阳明先生常常把人心比作一面镜子,而一些“小节”问题、小过错等,就像是落在镜子上的灰尘,你如果有了疏忽之心,今天落一点灰尘认为不重要,明天积一点灰尘认为没关系,时间稍久点,这面镜子就会污垢堆积,混浊不堪了。

第三味,是防止生“躁心”。躁者,急躁也。天下事,谁不希望一蹴而就?天下事,又有几件事能够一蹴而就?尽管“圣人之道,坦如大路”,但阳明先生还是一再告诫世人,要求贤逐圣,必须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因为良知与私欲斗争,就像猫与老鼠的斗争一样,是拉锯式的,是长期的,是反复的,有时甚至是激烈的!

第四味,是防止生“妒心”。妒者,嫉妒也。人世间,最难医治的顽症是“红眼病”。这一点,阳明先生有着深刻的体会。作为一个立志成圣的人,作为一个善良的人,作为一个宽宏的人,作为一个视人犹己、视国犹家的人,阳明先生从不会去算计私利,更不会算计别人。但他的一生,却又屡遭别人的诽谤、暗算、攻击。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别人在嫉妒他,因妒而成怒,因怨而生毒。就拿在明史上享受较高评价的杨廷和、费宏、杨一清来说吧,他们也因为嫉妒阳明先生的功劳,而直接或间接地算度和阻挡阳明先生,由此可见,人之妒心是如何可怕!是如何难治!

第五味,是防止生“忿心”。忿者,怒恨也。恨是一种毒药,不仅会伤害人的身体,也会妨害事业的发展。世间多少事,都因“冲冠怒”而功败垂成。阳明先生领兵打仗,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其中最重要的心诀就是“此心不动”,而在战场上要做到此心不动,最关键的就是要去“忿心”,时刻保持冷静,时刻保持镇定。相反,对敌人,则想方设法地“怒而挠之”,激发其怒火,焚烧其理智。

第六味,是防止生“吝心”。吝者,吝啬也,贪而不绝者也。圣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扩大公无我之仁。这对一个吝啬的人来说,对一个斤斤计较于个人私利的人来说,又如何能做得到呢?在阳明先生看来,要成雄成圣,首先就是要有一种人生大格局,关键就是要有一种奉献精神,而一个吝啬之人,又如何会舍得奉献呢?

第七味,是防止生“贪心”。贪者,贪婪也。贪是万恶之源。君子与小人的最大区别,就是在对待声、色、货、利的问题上,君子能够有“止心”,而小人则起的是“贪心”。孟子和阳明先生讲的“不动心”功夫,最主要的还是强调不起“贪心”,即面对名誉荣耀,不起贪心;面对金珠宝玉,不起贪心;面对沉鱼落雁之美色,不起贪心;面对显赫一时之权势,不起贪心……

第八味,是防止生“傲心”。傲者,骄傲也。阳明先生认为,人生大病在一傲字。要去此病,必须常服“谦”药。阳明心学,以《周易》作为其哲学的基石;阳明先生一生,则把《周易》作为人生的指南。尤其是在1506年冬天,在锦衣卫的诏狱里,阳明先生通过研读《周易》,终于悟透了“谦卦”的内涵,对自己赤裸裸攻击权奸刘瑾的方式做了反思;而到了龙场以后,又通过研读《周易》,冲破了生死关口的考验,一洗公子傲气,放下贵族公子的架子,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很快便体悟到了鱼水之乐,结下了鱼水之情。更重要的,是为阳明心学之花找到根植的沃土!

在阳明先生看来,一个人若能把上述“八心”克制住,扫涤尽,则其良知自然大放光明,其圣人之志自然坚如磐石。故他不断强调:“终身学问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