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曾经古旧的石库门建筑群,如今已是这个国际化都市的时尚地标。
在兴业路76号门牌下,是一块闪光的牌匾——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会址。
2015年8月,殷畅大学毕业后,适逢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招聘工作人员。
殷畅报名应聘。
这是殷畅走出大学校门后,第一次参加社会上开展的招聘活动。
为了做好应聘的面试准备,殷畅和妈妈专程去了趟上海,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和感知那段历史。
来到纪念馆,安静而肃穆的气氛,让人油然而生敬重之情。
沧海桑田近百年,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
这是一幢建于1920年的具有典型上海风格的石库门楼房,楼下一间18平方米的客厅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的召开地。
在这座普通楼房内召开的中共一大,改变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命运。
这次会议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从此,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殷畅是在2013年的10月1日,在大学里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进行党史的学习过程中,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殷畅的脑海。
上海为何成为中国的红色历史发源地?
中共一大为何选择在上海召开?
在参观一大会址的过程中,殷畅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党史专家看来,一大会址的确定看似偶然,实为最佳选择。
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
第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地方。
第二,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地。
第三,在上海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党的创建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在一大会址纪念馆,讲解员的讲解和视频资料,把殷畅带到了那个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征程的出发点。
1921年7月,13位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来到上海,秘密聚集在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准备召开代表大会成立中国共产党。
7月23日晚,茫茫夜色笼罩着这座中国最大的城市。
这个晚上,在常人看来,不过是一个平常的夏夜,但对中国历史来说却有着深远意义。
当晚,中共一大正式开幕。
由于会场受到外国巡捕搜查和暗探的注意,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安排代表们陆续转移到浙江嘉兴,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
跌宕起伏中召开的中共一大取得了重要成果——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中国共产党由此诞生,意味着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在沉沉黑夜中点燃了。
从此,在古老落后的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从此,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中国大地深深扎下根来,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开始了漫长的征程,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
这次参观一大会址,殷畅记住了一个名字——王会悟。
这个柔弱的嘉兴女子,在中共一大上海会议现场遭遇巡捕闯入、代表们身处危险之时,是她镇定、周详地安排了会议代表移师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之上,并安排全程保卫,让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得以安全诞生。
从此,“红船”二字,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航标”。
殷畅难以想象,开天辟地的中共一大,会务工作中竟有这样一个奇女子在运筹帷幄。
这个名字,殷畅不能不记在了心里。
艰难曲折的中国共产党建党史,让殷畅这个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再一次得到升华。
参观过程中,殷畅记起了在大学里参加的一次党组织活动。
那次,殷畅所在学院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
这次党课的主题是:苏联解体证明了什么?
担任主讲的是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授。
2011年,殷畅刚刚进入大学,这一年,是苏联解体20年。
苏联解体,是20世纪地缘政治中的一件大事。
人们从中看到了什么?它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这个问题,至今仍令许多人关切和深思。
穿越历史的迷雾,才能看到国家发展的脉络,才能看到在历史大潮中的不同选择所带来的迥异命运。
1921是我们党的起点;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起点;
西柏坡是“进京赶考”的起点;
1978是改革开放的起点……
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起点,使我们党始终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一步步迈出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由于种种原因,殷畅最终没有参加这次招聘面试。
但这次到上海参观学习的经历,让殷畅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征程中,每个人都置身其中,我们的每一步,该确定什么样的新起点?
在大四学年临近毕业的那段时间里,看着陆陆续续实践者毕业旅行愿望的同学们,殷畅也曾思考自己的毕业旅行。
毕业旅行选择去哪里?
是走经典人文路线,看看那些隐藏在历史书中的遗迹,体味历史的沉重与沧桑?
还是走自然风光线,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净化心底的浮躁与嘈杂?
是一日游,短期游,还是花上一个月的时间慢慢走慢慢看?
然而,由于参加毕业实习,以及紧随而至的毕业设计、毕业答辩,殷畅的毕业旅行并未成行。
“妈妈,我觉得,毕业旅行的意义,不仅仅是看过多少风景,走过多少地方。”
“那它的意义在你看来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是否认识到,大学毕业只是人生的一个中点,是人生一段路程的结束,是新的一段人生的起点。”
在上海的时候,殷畅和妈妈这样谈起自己毕业旅行的话题。
“这次去上海,我认识到,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的骄子,不再拥有可以随意挥霍青春的资本。我不想说大学毕业后,我们就一定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是,至少我们应该成长,应该为未来思考,开始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从上海回来,殷畅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了这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