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汶川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寄托哀思,致敬英雄。
19日那天下午,殷畅的妈妈坐公交车去上班。
14时28分,听到防空警报鸣响,公交车司机将车停下,和同时停在路上的其他所有车辆一样,开始鸣笛。
公交车上的乘客也都神情庄重地纷纷从座位上站立起来,表示哀悼。
这时,车上只有斜坐在殷畅妈妈前面的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乘客,可能是因为正值午间犯困的缘故,一直闭着眼睛低着头在打瞌睡,丝毫没有察觉到车厢里出现的场景。
殷畅的妈妈轻轻拍了拍这个男乘客的后背,告诉他,大家都在表示哀悼。
这个男乘客抬起头来,立刻明白了眼前的一切,神情愧疚地赶紧站起身来。
到了单位,殷畅的妈妈对同事们说,就是那一刻,她感受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感受到了每一个中国人团结在一起的力量。
多少个日日夜夜过去了。
但每一个中国人仍记得——
最艰难的时刻,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震后第一时间就把抗震救灾确定为全党全国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迅速组织各方救援力量赶赴灾区,部署受灾群众安置工作、推动灾后恢复重建,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
最艰难的时刻,余震不断,险情频发。党和国家领导人心系地震灾区、情系灾区人民,多次深入灾区实地察看灾情、指导救灾,了解灾后恢复重建情况,给灾区人民以巨大的鼓舞和奋进的力量。
最艰难的时刻,1万多支“党员抢险队”“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党员先锋队”始终战斗在救灾第一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中央组织部第一时间选派38名干部赶赴灾区挂职,勇担使命、超常付出。
最艰难的时刻,14万多名人民子弟兵承担起抗震救灾任务;100多万名志愿者集结灾区倾注爱心。
最艰难的时刻,党中央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震后37天就作出了“一省帮一重灾县”的部署,四川灾区对口援建省市确定的3880个项目,在最快的时间内,竣工交付使用。
世间有真情,人间有大爱。
中国共产党人最博大的爱就是爱人民,最深切的爱也是爱人民,最真挚的爱还是爱人民……
如今,地震灾区已在废墟上重新站立,在磨难中重生,在重建中跨越。
这一切,缘于中国共产党人以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号召力,汇聚成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强大合力。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
跨越万水千山的“特殊党费”,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最直接、最形象、最生动的诠释。
中央领导同志带头交纳抗震救灾“特殊党费”。
紧接着,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党员汇聚起97.3亿元“特殊党费”,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力、向心力、凝聚力。
大地震夺去了四川北川县民政局局长王洪发的20多位亲人。
灾后重建中,王洪发强忍悲痛,负责组织救灾物资发放、各种补助政策兑现工作。
他说,“使用好每一分钱、使每一个受灾群众都能及时领到补助,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最能体现共产党员的党心、诚心、真心。”
灾后,经北川县民政局发放的救灾物资和补助款高达数亿元,无一差错……
汶川特大地震3周年之际,正是殷畅和同学们备战高考最紧张的阶段。
在殷畅所在的高中学校一年一度举办的“高考100天倒计时”誓师动员大会上,学校领导给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来自国内10所高校的校园媒体主编,在汶川地震3周年之际,走进汶川、都江堰、彭州、什邡、安县5个地震重灾县,关注和报道灾后重建的成果。
采访中,他们与灾区老百姓拉家常,了解重建的成果及其背后的故事。
采访团成员说,我们在灾区遇到很多同龄人,他们曾在大城市生活过,却选择扎根灾区,服务灾区,那些年轻人成为代表汶川精神的新一代。
采访团成员说,没有亲身经历,便无法知道灾区人民为了重建家园、抚平伤痛所付出的努力,灾后重建给我们这一代青年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大视野。
学校领导讲述的这件事,引发了殷畅和同学们深深的思考。
殷畅进一步懂得,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自己的学习,应该为什么而学、为谁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