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理解与适用
- 赵秉志主编
- 1538字
- 2021-05-12 17:14:28
前言
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九)》。这是我国继2011年通过《刑法修正案(八)》之后进行的又一次重大刑法立法。与《刑法修正案(八)》不同的是,此次修正刑法的目标和任务更为明确: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完善刑法的相关规定;加强反腐败刑事法治建设,完善反腐败的相关规定;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的要求,做好劳动教养制度废除后的法律衔接。自2012年9月至2015年8月,此次立法前后历时近3年,最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总计52条,内容丰富、问题重要、亮点纷呈、进展显著,涵盖了减少适用死刑罪名、严惩恐怖主义犯罪、加强人身权利保护、维护信息网络安全、加大惩处腐败力度、惩治失信背信行为和切实加强社会治理等多个重要方面,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情期待。
为了合理阐述《刑法修正案(九)》的立法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刑法修正案(九)》并促进《刑法修正案(九)》的司法适用,我们编写了本书。本书在写作上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1)写作资料丰富翔实。本书主编赵秉志教授自始至终都参与了《刑法修正案(九)》的立法研拟工作,对《刑法修正案(九)》的立法过程、立法内容和争议等都有着非常全面的了解。同时,本书写作参考了我国立法机关在立法过程中形成的众多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归类、整理和研究。(2)体例设计合理。《刑法修正案(九)》的立法内容丰富,条文较多,但有一些内容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如提高死缓犯执行死刑门槛和取消九种犯罪的死刑,分开论述不利于读者了解和把握相关规定之间的关系及全貌。据此,我们将《刑法修正案(九)》的内容分九个专题进行论述和排列,同时为了全面展示《刑法修正案(九)》的修法背景、过程等内容,在分专题具体阐述《刑法修正案(九)》条文内容的基础上,专门设计了一个“《刑法修正案(九)》概述”专题,详细阐述了《刑法修正案(九)》的修法背景、修法过程、修法指导思想、主要内容、修法特点和缺憾反思,并将其作为第一个专题,以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刑法修正案(九)》的立法全貌和修法精神。
本书由赵秉志(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担任主编,袁彬(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担任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员李梁、博士生商浩文、赵远、徐文文、杨清惠、李昊翰参与撰写。全书由主编、副主编拟定写作大纲和体例,并对全书进行统稿。全书的具体写作分工如下(以撰写章节先后为序):
赵秉志(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第一章,合写第九章;
徐文文(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生):第二章;
赵 远(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生):第三章;
杨清惠(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官):第四章;
李 梁(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员):第五、七章;
李昊翰(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公安部法制局警官):第六章;
商浩文(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生):第八章,合写第九章;
袁 彬(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第十章、附录。
我们期待本书能够为读者朋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刑法修正案(九)》的相关内容提供有益的参考。当然,囿于写作时间和水平,本书也必定存在不少纰漏。在此,恳请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最后,衷心感谢中国法制出版社领导和责任编辑对本书的大力支持,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便没有本书及时而精美的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