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我一直坚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一个原因是,知识对于他们经常是积累起来的固定重物,“不能流通”,不会学以致用(首先是为了发掘新知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知道”这个概念对许多教师而言,意味着能回答提出的问题。这样的观点使教师对学生的脑力劳动和能力作出了片面的评价:能把知识储存在记忆里,并根据教师的要求立刻把它“拿出来”,这样的学生就有能力并掌握了知识。但这在实践中会造成什么后果?会导致知识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他的个人兴趣。对学生而言,掌握知识就变成了一种繁重的、令人厌烦的活动,让他只想尽快摆脱。

首先,应该改变对“知识”和“知道”这两个概念本质的认识。“知道”意味着会运用知识。只有当它成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占据人的思想,激发兴趣,才可以称之为知识。知识的积极性和生命力,是使其不断发展、深化的决定性条件。知识只有在发展和深化的时候,才是活的知识。只有在知识发展的情况下,规律才能起作用: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学习就越简单。但遗憾的是,在实践中情况恰恰相反,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学习反而越来越难。

从这些道理中,可以得出什么可行的建议?

请不要让学生把获得知识当成最终目的,而是作为一种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一个固定、静止的“行李”,而是要让它们存在于学生的脑力劳动中、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学生们的相互关系中、生动的精神财富不断交流的过程中,没有这个过程,就无法想象完美的智力、精神、情感和审美发展。

那在实践中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呢?

在小学学习过程中,从最早的学习阶段开始,词汇就是知识最重要的元素,准确地说,是那些孩子在上学之前不认识的、体现现实世界的生词。我觉得,孩子通过词汇来认识世界,是他在知识台阶上迈出的第一步,同时也是跨度最大的一步。让词汇活在孩子的意识中,让它成为孩子掌握知识的工具,这是多么重要。如果你不想让知识变成一个固定、静止的行李,那就请把词汇作为一个重要的创造工具。

在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实践工作中,这种教育学习的方向表现于: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牢记别人的思想,而是让他本人进行生动的思考,通过词汇来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认识词汇本身最细腻的色彩。

初秋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和孩子们去了花园。柔和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和一动不动的大树,苹果树、梨树、樱桃树色彩各异。我给孩子们讲述金秋,讲自然中的各种生物是如何为漫长寒冷的冬天做准备的,比如树木、落叶,在这里过冬的小鸟和昆虫。我相信,孩子们在体验、感受词汇和词组丰富的思想和情感色彩,并建议他们讲讲自己的所见所感。我亲眼见到,当场就诞生了一些对于自然界的惊人、细腻而鲜明的思想:“蓝天上有一群白天鹅慢慢消失……”“啄木鸟在敲击树皮,而树发出清脆的声音……”“路边开着一朵孤独的甘菊……”“鹳站在鸟巢上,望向很远很远的地方……”“一只蝴蝶飞到了菊花上晒太阳……”孩子们不是转述我的话,而是说出了他们自己的想法。思想生动、丰富,孩子们正在培养思考能力,也体验到任何东西都无法与之媲美的思考的乐趣和对知识的享受。他们感觉到自己是个思想家。

你是否观察到(或从其他教师那里听到),孩子有时候会对老师的话漠不关心、无动于衷?你在跟他讲一些有趣的事情,可他只是坐着,目光无神,你的话根本没有进入他的心里。你完全有理由担心:这种对语言的冷淡和不解,是学习的一大灾难;如果这个灾难深深扎根,那么人就会疏远学习。

这个灾难是怎么产生的,它的根在哪儿?

如果语言没有作为创造手段活在孩子的心里,如果他只是背诵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也不用话语表达出来,那他就会对语言冷淡、漠不关心、完全不理解。我们要提防这种冷漠,注意孩子黯淡的眼神!请教会他热情、积极地对待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