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新人 匿名信

她在Q核电所见的友情也是这样,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

总有人说,不要在工作场所交朋友,工作就是工作,同事之间有微妙的合作竞争关系,不会成为真正的朋友的。

但这在Q核电可能不太适用。在这祖国东南端的小小海滨城市,Q核电两千多名正式员工,加上厂址里各类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供应商、分包商,可能有上万人,其中90%以上都不是本地人,也没什么本地人情往来。不通过工作,他们就不可能有朋友了。

友情跟亲情、爱情总是相提并论,就是因为它虽然没有像亲情一样有血缘纽带,也不像爱情一样是荷尔蒙和生物本能的共同作用,但它却是人的社会性的表现。

林纾问程远:“你在Y所同宿舍的伙伴,现在还经常联系吗?”

程远说:“一个刚来不久就辞职了。有一个是最好的朋友,但他前些日子也辞职了。其他几个倒也还在联系。不过你来了就知道,现在你在Y所培训认识的人,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一进Q核电分到各处室,就像是小溪入海,几朵小浪花一下子找不到了。”

但他们这些萌新现在是体会不到的。他们刚从校园里出来,还没正式开展工作,只有些入职培训的peer pressure。封闭式的环境里,友情是唯一的情绪出口。后来最要好的,现在正互相看不顺眼;而后来渐行渐远的,现在正难舍难分。

比如,坐在林纾旁边的这个小男生简峰,林纾就越看越不顺眼。

她不知道,以后他们会成为多铁的朋友。此刻,她只觉得反感:他怎么可以天天在新员工群里发一些带颜色的笑话?真是不知所谓。这也就算了,他为什么要害她也被当作谈话对象?

事情是这样的:刚开始培训第三天,林纾和仅有的四个非理工科的同届就被叫到Y所院长办公室。

Y所院长、书记赫然在列:“既然入职了,我们之间就是同事关系,今天找大家来,就是想让大家畅所欲言,让我们改进一下工作。我们作为培训组织方,收到委托方Q核电的信函称,有人匿名举报培训课程不合理,十二门课程,特别是其中的核反应堆物理、热工水力、仪控课程,没有理工科基础根本听不懂,也对非运行、维修等专业岗位的员工无益,不如提前结束培训,返岗上班。我们统计了一下,非专业岗位的员工,只有你们几个,三位学财会,一位学法律,一位学英语。我们想知道,你们的真实想法如何?”

林纾觉得,傻瓜才会在这时畅所欲言!她很愤怒,刚入职就被戴上一顶写匿名信的帽子,现在还被怀疑是写联名信匿名投诉,她以后在Q核电还要不要混了?

她跟这帮二十岁出头的小毛孩不一样,她是研究生,又有那么多实习经历,懂得基本的职场规矩。现在首要的事,是划清界限,不要被人认为自己刚来就挑头闹事拉帮结派。

因此,她在对面话音刚落时就迫不及待地表态:

“各位领导、老师,我不清楚这位写匿名信的同学是不是觉得在培训中学不到知识,我只是觉得很愤怒,他不能用个人意见代表全部我们全部非专业岗位员工发言。

“从我仅有的几天学习来说,我收获很大,我了解了核电厂运行的基本原理,知道了核电厂的构造,懂得了核电厂有哪些大型设备、重要系统。

“我不认为这些对我以后的工作是毫无用处的,我是学法律的,以后在电厂很可能也会从事法律相关工作,我想如果我只懂法律,是做不好电厂法律工作的,我连一份合同采购的是什么设备、是为哪个系统服务都搞不清楚,怎么知道风险点在哪里?我又怎么去跟其他业务部门的人沟通他们的需求?

“所以我很感谢Q核电和Y所,耗费这么多的资源为我们这些新员工提供培训,还将我们这些非专业岗位的人也包含其中,这是我以后去核电工作几十年都不可能再有的一段学习经历了。

“同时我也很愤怒,这位学员没有经过充分调研就通过匿名信这种不合适的方式发出个人意见,如果不是各位领导、老师给机会让我们表达想法,我可能就这样被代表了,被迫结束培训匆忙返岗,失去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我强烈希望自己能跟其他非专业岗位的人一起学完培训课程,这就是我个人的想法。”

她义愤填膺的一通表态后,扫视了一下周围几个同届,发现只有简峰脸色有些不自在。

对面的院长好像很认可林纾的表态:“这位学员很有远见。讲个真实故事,我们所有个老技术专家了,之前所里没有专职法务时,就是这位老专家自学了法律,帮单位审审合同、应付一下官司,因为他懂技术,所以签合同时总能让对方把不合理的条款改掉,打官司时也总能说到点子上让人信服。所以你说得很对,在核电工作,不学一点核电的基础知识,不一定说你们以后就开展不了工作,最起码可能开展得不会那么完美吧。其他学员还有什么看法吗?”

学英语的妹子欣宜也很聪明:“我也是,我不懂核电专业术语的话,根本就没法搞翻译。我正想跟老师们提议,能不能给我们提供核电英语的课程和教材呢!”

气氛在老师们热情介绍Y所组织编制的核电英语教材中变得轻松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