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意气 监察

良好的感情,离不开互相欣赏。林纾欣赏甚至崇拜程远,程远也很喜欢林纾在工作上的状态:跟她在当年学生时代一样,风风火火,敢想敢拼,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有种意气风发的美。

林纾一直在进行的这个项目是李处指定张主任领头、林纾和纪检科小宇配合,李处总负责,直接向朱书记报告情况的。

张主任财务出身,作风严谨,专业水平高,凭实力在刚来监察处不久就被Z系统总部指定带队去几个单位巡视。小宇被视为即将退休的郑涵的接班人,他是认可她实力的;林纾作为处里最年轻的小姑娘,他却没想到可以做得这么好:一上手,问她有什么计划,他不但能说得头头是道,还主动提出需要制定excel表列好详细计划,控制关键节点;每次询问制作的提纲,他都可以拿来就用,询问时速记本事很强,询问记录也简洁明了;事实回溯客观清晰,指出问题也精准到位。跟那些还一团孩子气的新员工比,张主任觉得,林纾已经是个成熟的职场人了。

这次项目之所以启动,起因是S核电总经理在跟Q核电总经理一起开会的时候,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们单位跟我们有一笔陈年旧账,六年了都没结,你们如果实在是有困难,不如给我们发个函说明一下,我们单位就开会决定免掉你们这笔钱了。”

Q核电总经理不明就里,但有件事他是听出来了:Q核电欠S单位钱六年了还没还。当着这么多兄弟单位的面被说自己单位没钱,意思是自己管理不善了?他当面说些“该还的肯定要还,多亏兄弟单位互相支持”的话,回来公司后就勃然大怒,请朱书记成立专项组开展调查。

林纾一开始没有觉得做这些项目有什么难的。虽然有点忙,白天忙着查资料、收集证据、询问,报告需要加班加点写,但她觉得这些工作也挺有趣的,而且跟她以前在检察院的工作有点类似——查案子嘛,都脱不开物证、书证、证人证言那几步。

询问提纲、笔录那些,就更是法科生的基本功了,她在律所时,张律教她的一项重要技能就是怎样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记下去看守所会见的笔录。所以,她觉得做这些项目,那不是太得心应手了嘛,比审合同简单多了。

她和小宇是工作人员,张主任是组长,三人搭档,分工合作,最后由她执笔起草了报告初稿。事实方面,基本完全采用了她按证据整理出来的时间线:

六年前,Q公司维修处有一项紧急工作需要完成,但一时在国内外找不到合格的供应商,就向同行电厂调研。S公司回复说他们维修处掌握这门技术,但维修前还需采购一个模拟体教具。Q公司维修处同意维修费用他们出,教具由S公司采购后Q核电报销。因为时间紧急,维修工作发完函后即开展,三天就完成,此时合同还没签下来。

后来的故事,就是典型的大单位通病了:维修处提采购需求,采购处走采购流程,经过三个月,合同签下来了,维修处立项金额跟维修服务费完全相同,所以采购处签下来的合同费用只有维修服务费,但加了一条:“教具费用凭发票据实报销。”但S核电采购开的发票肯定是S核电的抬头,怎么拿到Q核电报销呢?Q核电的财务当然是不认的,要求重开。

因为是年底,S核电及其供应商也没空,所以等S核电联系供应商重开发票,已经离合同签订时间又过去了六个月。

按说这次该报销了,报销流程到会签处室那里却又被打了回来:财务处说,教具可以算是培训费用,要走福利费,请培训处会签;培训处却说,没有走培训流程怎么能买培训教具呢,拒绝会签报销。

维修处也不着急,反正对方催的是采购处,也不催维修处付钱,所以一直没上报这个情况。一耽搁,就是六年。

听起来每个处都有道理,而且都是有程序支撑的。林纾在初版报告的问题分析里就只提了程序之间存在冲突、程序流程需要优化、处室之间沟通不畅、没有及时上报协调这些很明显存在的问题。张处也同意了。

但李处是听过老总意见的,他琢磨着按老总的意思,像林纾这样写报告太轻飘飘了。既然这次领导定了不给责任人处分,只作监察要求管理优化,如果报告再写轻了,岂不是不能体现工作的严肃性?

于是他大笔一挥,把主要问题往严重了写:“没有主人意识”“不充分履职尽责”……林纾书生意气,觉得这样太扣帽子,太为难人了,还跟李处据理力争,张处虽然也帮她说了几句话,把最刺眼的几句话删了,但李处坚持定调不改。

直到报告征求意见稿敲定,送交朱书记审阅同意发各相关处室征求意见后,林纾才发现,之前的一切工作,对比最后这个环节,都是太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