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陈士铎为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著名医家,其生平及事迹,史料中较少记载。据清嘉庆八年《山阴县志》记载:“陈土铎,邑诸生,治病多奇中,医药不受人谢,八十余卒。”著有《内经素问尚论》《灵枢新编》《脏腑精鉴》《六气新编》《伤寒四条辨》《婴孺证治》《伤风指迷》《历代医史》《济世新方》《琼笈秘录》《黄庭经注》《梅花易数》《外经微言》《本草新编》《脉诀阐微》《石室秘录》《辨证录》《辨证玉函》《洞天奥旨》等书。现有后七种存世。据现存诸书序、跋、凡例记载,其“少喜浪游”(《本草新编·自序》),“壮游五岳”(《辨证录·凡例》),“性喜好游,足迹几遍历宇内”(《石室秘录·序二》)。其中有记录的有“远涉苍梧(今广西安平)”“钜鹿之游(今河北平乡)”(《辨证玉函·弁言》),“在襄武”“寓汉口”“客闽”“游燕赵”(《本草新编》),并多次京城之游等,可见其游历之广。古人早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的明训。陈氏在游历中学习、拜师,增长识见;在游历中诊疗疾病,丰富临证经验。陈氏所采诸方中,既有名师授受,又有祖传世传,也有民间验方及自创之方,自言“无方不神,百试百验,可信可师”(《洞天奥旨·自序》),后人也有“试之无不奇效”(《辨证录·郭序》)“靡不立效”(《辨证玉函·弁言》)之誉。如其对金银花的使用,用量之大、治病之广、疗效之奇,堪称古今第一人。其治襄武徐叔岩“阴阳两虚”案、汉口“船主人久嗽”案、客闽“贵人卒中风”案、游燕赵“伊芳母生瘿”案、舍弟选之之子丙郎“脾胃两困”案,及王慎庵仲子“忽婴异症”案,疗效之佳,治法之奇,可见一斑。

在陈士铎现存著作中,《洞天奥旨》为外科专著,《石室秘录》《辨证录》《辨证玉函》中亦有不少外科内容。其独树一帜的外科临证风格,蹊径迥异的外科用药特点,卓然不凡的临床疗效,不仅在古代医家中,即使在现代,都是不可多见的,也是可师、可法的。

苦于陈氏外科方剂散落于各书,检索不便,披阅困难,而各书中有的内容重复、互见,因此,笔者将陈士铎关于外科证治部分的方剂单独列出,加以整理,希望能够对研究陈士铎的外科学术思想有所帮助。尤其在“药害猛于虎”、抗生素滥用的今天,整理中医外科许多濒临失传的宝贵经验,更是刻不容缓之事。

本书体例及方证以《洞天奥旨》为主,以陈士铎其他专著中的外科内容为辅。全书以证带方,附加减、方解、按、临证参考及验案选要。“证”为陈氏原文;证后为“方”,亦为陈氏原文。“加减”为陈氏本人或后人对主方重要的加减应用,后人加减在其后标明。“方解”为陈氏本人及后世名家对主方的方义诠释,后人方解在其后标明。故在本书中,凡标明原文出处的部分,其“原文”指的是此处“证、方、加减、方解”,但“加减”“方解”标明为后人所注者除外。“按”为笔者按,凡是内容重复、复见,或同名异方,或同方异名,用药剂量前后不一,鲁鱼亥豕等不便归类者,则考订于此;对陈氏部分主方方源的简要考证也归于此类。在“临证参考”中,收录历代相关验方及用药经验,可为临证中重要参考。而“验案选要”为历代相关名家精选验案,读者可以案例证,细心参悟。

书中陈氏所著部分无方名的,由笔者命名,并以*标示,以示区别。所引医案中的计量单位及名称,除约定俗成者,如CT、X、MR等之外,皆以中文为标识,如g为克,T为体温等。处方剂量尊重原作者,原作为斤、两、钱、分,则为斤、两、钱、分;原作为公斤、克,则为公斤、克。方剂中涉及虎骨、象牙等国家保护动物,为尊重原著,予以保留,临证中可使用代用品。对书中同种药物存在不同叫法的现象,为保持古书原味,姑存其文。

由于时间有古今、地域有南北、体质有强弱,书中药物及剂量,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这也符合中医学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辨证论治的精髓;对部分有毒药物,一定要慎重应用。对书中有些现在无法理解的内容,为保持其完整性,姑存其文。

对古医籍的整理研究,对笔者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由于作者学识和经验有限,如有错误,敬请广大读者谅解,并不吝指正。

王海鸥

于2016年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