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祭水鬼

李老头准备了一个物件,这是用一块布沾上了灯油之后,裹在石头外面。

在一段系了一条麻绳,他将布头点了火,然后在手中旋转。

在水面上的赵衍看到了这模样,心说不好,真要是被他丢过来,恐怕穿上的干柴都得燃烧起来,而到那时候,自己就得被活活烧死!

这可不是开玩笑,况且赵衍不能在这里死。

谁知道他现在在这个世界死了,现实中的自己会不会也死去?

“尸经,万骨朝心遍地骸,尸王真身皆复来,给我破!”赵衍大叫着,然而尸经此刻却没有任何的预兆。

这也让赵衍傻眼了。

嗖……

那燃烧着的布头在空中划过了一道漂亮的抛物线,稳稳当当的落在了木筏上面,木筏上的火焰被点燃了之后,赵衍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热浪,让他万分难受。

他扭动着身体,奈何身体却被困在了木筏上,根本无法挣脱。

就在这时候,他看到了旁边已经有了一个巨大的黑影,那黑影正在水下不断的洄游,围绕着木筏!

这是什么怪物?难道它要吃了自己?

赵衍扭动着身体,但这李老头捆得太紧,尤其是手腕上的绳子,几乎都勒到了了皮肉里面!

“不能死,我还有家人,我还有我老婆!”赵衍咬着牙,身体开始摇摆。

忽然,水中那怪物探出了脑袋,朝着赵衍这边撕咬了过来。

赵衍也已经聚集了一些灵气,在撕咬过来的刹那,他翻身滚到了水中,而那大怪物却是一条提醒如同大象一样的鱼怪。

嘴巴偏偏还被竹筏给撑住了,它无法闭合嘴巴。

赵衍立刻抓住了机会,将身上的绳子挣脱之后,一个猛子扎入深水。

事实上,赵衍也已经顺势来到了水下,已经朝着远处游曳过去。

岸上的李老头看到了此情此景,也是惊吓到了,毕竟这么巨大的鱼,他也从未见过。

“这是河神显灵了么?”

“一定是河神显灵!”

愚昧的村民竟然开始朝着大江磕头朝拜。

之所以赵衍能够挣脱绳索,也是多亏了那一把火,将绳子给烧得差不多了。

烧热的绳子,泡一下水,立刻就松散了。

赵衍如此也就有了挣脱的机会。

他好不容易爬上了岸,此时躺在路边大口大口的喘气。

这次劫后余生,让他有种重获新生的感觉。

休息了一阵,他在路边的林子里找到了一些野果,稍微洗吧一下,就带着野果准备上路。

然而他愣住了,自己应该去哪里?

自己应该……何去何从?

他想要回到二十一世纪,但按照系统的话语,他现在的身体还在昏迷。

“如果这是一场噩梦,拜托请快点让我醒来吧。”赵衍喃喃说道。

忽然,远处传来了一阵说话的声音。

赵衍跑出去一看,竟然是一辆马车,马车上还有几个书生。

“赵兄真的是博学多才,这一首诗恰当好处!”

“刘兄过奖了,哈哈哈!”

两人看到了赵衍,立刻就让马夫停下了马车,那位赵公子连忙说道:“兄台,你这造型有点特别啊,莫非是当地在举行什么仪式?”

赵衍看到了这其中几个人有书娄,立刻就想起了现在是大唐年间,也就是说,科举制已经很流行了。

毕竟他也是开博物馆的,这些历史他还是知道的。

这大唐的科举,上承隋制,又别有发展创新,而且与明清那种科举有很大的差别。

读书人要夺状元,并不像明、清诸朝那样,他们是得先经县、州、府三级筛选,再经各省筛选,然后才参加考试。

之后又要通过会试定一回名次,再通过复试定一回名次,再通过名义上由皇帝出题的殿试、十来位重臣公同阅卷、公推出前十名,由宰相在皇上面前读卷,最后由皇上钦点状元、榜眼、探花。

他立刻说道:“在下也是上京赶考,但没想到,半路上遇到了盗贼,公文、行李、钱财都被掠劫一空,我……”

此话一出,马车上的众人也纳闷了起来。

其中一个书生说道:“你说书生就是书生?万一你就是那个贼人呢?”

“不如兄台考我一下,你出个对子,若是我答出来,你们捎我一程,我想你们也是去长安赶考吧?”赵衍说道。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开始迟疑。

但其中一个书生却说道:“好,我叔伯是考官,让他给你补一张公文,也是简单的事情,不过你得对出一个对子让我们服帖才行!”

“请!”赵衍说道。

众书生也都戏谑的看着赵衍,显然都想看赵衍出洋相。

刘书生说道:“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此对一处,周围人纷纷拍案叫绝。

但别忘了,赵衍可是文科生,而且对历史文学也有研究,他立刻回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此对一处,周围顿时静默无声。

而赵衍又说道:“该我出上联了。”

他咳嗽了一下:“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此对一处,书生们也都迟疑了起来,竟然答不上来。

赵衍心说那是自然的,这可是明清时期的对子,而且还是大家之手,要是答出来,至少要两三个时辰。

“此对虽然工整,但下联难对,还请兄台赐教!”刘书生说道。

赵衍哈哈一笑,他说道:“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

一番下来,周围书生是心服口服,连忙将赵衍请上了马车,而且有书生提供干肉和面饼,还有书生将自己的衣服给赵衍。

稍微捯饬一下,赵衍还真就有模有样,像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书生。

一行人在路上倒也畅快,交流学问,谈古论今,很快就成了朋友,但是赵衍来到了长安,还是被长安城的花花绿绿给惊道了。

要知道,这里的规模可不是寻常县城能比较的。

长安,处处都是繁华,路过的人穿着锦衣秀袍显得雍容华贵,美妇人们也是穿金戴银,好不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