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开起来了。八岁以上的孩子都入学,最大的十二岁,一共十三个。
现在他们上午跟着姚顾生和解招喜读书识字,下午帮着大人做事,别看他们年纪不大却是大人的得力助手。
姚顾生先教他们《三字经》,他没有《三字经>>的本把,本把在他的脑海里。
他不能带着弟子们念白口经,就把传授的内容写在纸上,人手一份。
第一天教“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头天晚上他把这两句在十三张纸上抄了十三遍。
接下来每学两句新的都要做这么多手脚,这项工作占用了他不少读书时光,他不能荒废学业只能熬夜弥补。
解招喜见了姚顾生眼角的红丝就知道他熬夜了,于是她接过了抄写这件事。
他只要写一张样本,其余的十二张由她来抄写。
她发现笔墨纸张消耗过快,照这样下去不出半年现有的纸张会消耗殆尽,到时姚顾生都没有纸写了.
有心的解招喜发明了一种新“纸”,她让弟妹们削了一些竹片,把要学的内容抄在竹片上。
随着识字量加大功课加深竹片也不断加多,每个学员面前都有一大堆竹片。
姚顾生只需把所学的内容讲解后带着大家读上几遍,剩下的熟读、复习、巩固等就是解招喜的事了。
解招喜先带着弟妹们一字一句地读,接着她读一遍弟妹们读五遍。
然后让读熟了学弟学妹带着大家读。
差不多读熟了她起个头让大家一起读,这时她用竹片有节奏地敲打桌面,学弟学妹们也学着一边用竹片敲打桌面一边读。
解招喜原本爱好武功,因为姚顾生痴迷读书她也爱上读书,自然她不会因为忙于读书识字而疏于练武。
同时她还要求学弟妹们文武双全,大家读熟了一节文字后就丢开本把离开座位在中堂排好阵势,以背诵所学章节当口令练起拳脚。
解招喜在前面领队,背一句配上一个动作,后面的弟妹们照着背一句做一个同样的动作。
锅底下男孩子从小跟着父辈们在外活动,八岁开始习武,练起来得心应手。
每到背书这个环节男孩子们欢欣雀跃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锅底女孩子从小跟婆婆妈妈在家,接触的是针绣、弹唱,解招喜是个例外。因而女孩们做这个活动笨手笨脚的,言行很不配套。
她们对这项活动提不起兴趣,相反还当成一项负担。
解招喜投其所好,把《三字经》当歌词配上从祖母那里学来的调子,一字一句地教她们唱。
嘿,女孩子们有了劲。
在学弟学妹们练武、唱歌时解招喜弹起古筝伴奏。
姚顾生每每教授新知识之前要考查弟子们的旧课,无论是背诵还是解读弟子们都很流利很到位。他一改视这些孩子为野鹿的看法,感觉弟子们有着超乎行常的聪明。
一天,他授完新课后没有急于离开,站在一边看弟子们如何消化这些内容。
一场别开生面的集读书与武术、歌舞、娱乐结合在一起的表演让他耳目一新,他被深深吸引住了,忘了自己的正事。
姚顾生开始教他们习字了,人手得有一套笔墨纸砚,可现在严重缺乏这些东西,尤其是缺乏纸张。
解招喜有办法,她刮下锅底烟墨参些水搅拌做成了墨.用鹿毛和水竹管做成了笔。
笔墨易做且可再利用,竹片难得做还写不了几个字,写过字的竹片只能当柴烧。
解招喜又发现了一种新纸张,解决了缺纸的问题。
每年竹笋开枝长叶时外面的壳自动脱落,锅底人没有让笋壳化作泥土充分发挥了笋壳作用。
作防风遮雨材料,作包装材料,作鞋子、鞋样等等。
现在解招喜又将竹壳开发出新的用途,作纸张。
干笋壳几乎都是卷曲的,要展平。
把笋壳放到水中浸湿,待舒展开后用竹片夹着放在阴凉处晾干。
笋壳的一面是白色的可用墨水在上面写字,一面是麻黑色的用墨水写不明。
锅底人有烧石灰的技术,石灰用来消毒杀虫、防潮防腐,作粘合剂。
解招喜马上想到了用石灰作颜料,把石灰泡在水中,一段时间后挖一坨来,加少许水搅成糊状就可以写字了。
这么一来他们有用不完的纸笔墨,连姚顾生都用这种纸币墨了。
新学堂很快做好了,分楼上楼下两层,下层一间大堂厅作教室,上层四周回廊围着一间房子,这是给姚顾生住的。
锅底人口数不断增加,几年工夫孩子就大了,住房紧张起来,姚顾生来后暂时住在放杂物的房里。
学堂是纯木质结构,楠木原木作柱梁,柏木板铺地,香樟木板作墙,杉木板作楼板,杉树皮做瓦。这些珍贵的木材是近几年锅底人翻山越岭特意寻找来的。
洞底下春夏两季很潮,蚊虫多,晚辈们准备建一栋防潮防虫、冬暖夏凉的老年公馆给老人住。
这次造学堂把材料借用了,老年公馆只得推后两三年。
解招喜帮姚顾生搬房,姚顾生请解招喜同住。解招喜说:“不了,我加了进去会打扰到兄长。”
“怎么会呢?我在闹市上读书都不会受干扰。贤弟跟我同吃同住同读书同考功名。”
“我考功名?做白日梦!”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姚兄,实话跟你说,我爱好的是武功,考武状元才是我的梦想。”
“考武状元也是考功名呀!正好,我潜心读书你刻苦练功,我们兄弟一文一武闯天下。”
“只要兄长乐意天涯海角弟将紧随左右。”
“寸步不离?”
“自然。”
“好,只有住在一起才能做到寸步不离,贤弟就是同意跟我住一间房了。”
解招喜的话给姚顾生钻了空子,只得答应搬来。她说:“住进来可以,不过要在中间打道隔墙,一边你住,一边我住。”
“这是为何,难道贤弟身上藏着秘密怕我发现了?”
“哪有什么秘密呢?我有的你有。只因我们两个习艺不同,作息就不一样。我要动你要静,我要早睡你半夜三更不睡。我不干扰你可你影响到了我。”
“好吧,这是事实,就按你说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