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52赫兹音乐电台(3)
- 虞美人不会盛开在忒修斯之船
- 赵青杉
- 3363字
- 2021-10-15 19:51:20
“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
午休结束的钟声响了起来。
程晓羽坐在麦克风的前面,按下了播放键,并将播放器的声音推到了最大,于是录制好的吉他旋律《close to you》就从广播里传了出来。(BGM—《close to you》押尾光太郎)
悠扬又清脆的吉他弦声轻而易举的就刺破了喧闹,如清澈的溪水瞬间浇灭了鼓动着的燥热,让刚才还沸沸扬扬的校园一下就安静了下来。于是在一片晴空之下,在空无一人的操场上,在座无虚席的教室里,只剩下流水般动听的吉他指弹在回荡。
在一群广播站学生的围观下,程晓羽戴好耳机,放了歌却一直都没有说话。刚开始都还觉得正常,时间一久,就有点出乎其他人的意料,在他身后的学生们都有些奇怪,变得紧张了起来,生怕是程晓羽没有拿稿纸忘了词,然而看到坐在椅子上的程晓羽,只是跟随着吉他声轻松的打着节拍,又变成了疑惑,不知道程晓羽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程晓羽并不在乎其他人的反应,直到《close to you》的第一段副歌结束,他才轻轻的推低了播放器的声音,将自己那支麦克风的声音推高。
那声标志性的漫长咏叹“唔”再一次从广播里传了出去,紧接着是程晓羽低沉而有磁性的声音,“周五又到了,很高兴今天又能和大家在电波中相遇,我是程晓羽,rain,今天由我来和大家分享关于音乐的一些小故事。刚才那首吉他曲我想大家一定很耳熟,但是却不一定一下能够想得起名字。它来自亚美丽加的一对兄妹乐队——卡朋特。也许大家对这个名字还是不够熟悉,但是说到卡朋特乐队的另外一首歌《Yesterday Once More》,大家一定都知道。这首歌几乎是英文歌的必听曲目,甚至是无数英文老师会推荐的曲目,而主唱Karen Carpenter香醇的声音,不止是在七十年代,更是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慰藉了无数孤独的心灵。而《close to you》则是改编自巴拉克的《They Long To Be Close To You》,它一经问世就在亚美丽加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七十年代的亚美丽加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人们都在经历毫无间歇的骚乱和暴动,上一代保守的亚美丽加人和下一代思想解放的新亚美丽加人有着无比巨大的代沟,就在两代人互相无法忍受和理解时,这对来自Downey小镇的兄妹,用醇美真诚的歌声,用轮廓鲜明流畅的编曲,拯救了撕裂的两代人。不管他们是否热爱摇滚以及摇滚所象征的精神,一时间,所有的父母和孩子都开始聆听同一首歌.....”
程晓羽微笑了一下,沉郁的声线和吉他声融在了一起,他继续娓娓而谈,纯正的美式腔调英语像是听力理解,“‘why do birds,suddenly appear,everytime you are near....’卡朋特兄妹用《close to you》搭起了两代人之间的桥梁,而在这歌声里跃动着是他们热爱音乐和生命的心........”
介绍在这里戛然而止,程晓羽重新将控制播放器的推子推了上去,然后等着整首歌播完。他才重新将麦克风的声音推上去,凑近麦克风,在绝对的寂静中轻声说道:“不过叫人无尽唏嘘的是妹妹Karen在年仅32岁的时候,便在哥哥的怀中辞世。而原因是被世俗嘲笑为肥胖,于是她开始节食厌食,直至患有精神性厌食症。她的离去是所有音乐爱好者的损失,如今韶华已远,余音尚存,她歌声中那淡淡的忧伤始终萦绕在人们心头,就像是《Yesterday Once More》的那一句‘Sha-la-la-la’.......”
直至吉他曲放完,程晓羽才开口说道:“我回到国内,才感觉眼下这个年代和亚美丽加七十八十年代的情况非常相似,我们的父母长辈和我们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大多数人都和父母长辈缺乏共同语言,这会让我们时长感觉到不被理解,甚至有些孤独......”
程晓羽推动播放器的推子,另外一段温柔又略微悲伤的音乐从广播里翻涌了出来,那是程晓羽从网上下载的海浪、海鸥以及鲸鱼声音,再铺垫以钢琴编辑而成的背景音乐。
(参考BGM——《鲸鱼的白腹》Nencol)
他微笑了一下,转换语气说道:“不过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学会放松心情,要知道过度减肥和过度学习一样不可取哦!那么听听音乐练练乐器绝对是我们自娱自乐的好方式,张弛有度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为了更好的让大家完成学习使命,为了更好的服务大家,我们周五的音乐节目《乐随心动》将改版,新的音乐节目名字叫做《五十二赫兹音乐电台》。”
程晓羽停顿了一下,这个瞬间他甚至能听清楚背后的众人屏息以待的无声胜有声。
“嗯~~昨天广播站的小伙伴还在询问为什么叫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这其实源自一个名叫‘Alice’的鲸鱼的故事。故事的源头应该是1989年,当时亚美丽加海军的雷达阵列接收到了一个不寻常的信号。这个冷战时期用来搜寻潜艇的设备接收到了一段来自鲸鱼的‘旋律’,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这头鲸鱼的歌唱频率比其他通常在15-25赫兹之间的鲸鱼要高,达到了52赫兹。科学家们对它产生了兴趣,不仅给它起了一个叫做‘Alice’的名字,还开始追踪它。‘Alice’的歌声有点像双簧管最深音调,那是一种很美且很孤独的声音。不幸的是,Alice在某种程度上唱的是只有它自己能听到的歌,鲸鱼都是用声波来对话的,也就是说,尽管它与蓝鲸有相似的迁徙路线,却完全没办法和其他的鲸鱼交流。然而它却一直在努力的在深海中歌唱,从太平洋一直游到大西洋,即便在漫长的旅途中它从来没有得到过回应,它却一直不知疲倦的在大海中穿行,从未放弃过发出自己的声音。科学家们不知道驱动着Alice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但他们认为这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把有关‘Alice’的故事传了出来,于是人们称呼它为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
广播站小小的房间里响起了不由自主的惊叹声,文学少女罗慧珍忘记了正在程晓羽正在直播,情不自禁的说道:“原来是这样的原因啊!好浪漫.......”
罗慧珍还没有说完,就被一旁的纪梦芸捂住了嘴,纪梦芸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罗慧珍小声说道:“抱歉,抱歉,情不自禁了,这个名字和这个故事实在是美了。”
程晓羽比了个“OK”的手势,示意没关系,继续在悠扬的海洋乐曲中用他磁性极了的声音说道:“我想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有着独特频率的鲸鱼,只是鲸鱼在大海中畅游,而我们在大街小巷中,在下雨的校园里,在铺满粉笔字的黑板上,在那蓝色的墨水瓶之内......我们一边挨着老师的骂,挨着家长的打,在这一片又一片的世界里游动,即便有些时候我们的身体还坐在座位上,我们的灵魂却已经追着风,去了云端,去了太空,去了遥远的天狼星系.....”
..........
“这是有关鲸鱼Alice的故事,也是有关52赫兹音乐电台的故事,更是每一个正在聆听节目的你的故事。最后这个环节‘每周心秀’,每周我们都希望能有一位擅长乐器或者唱歌的同学来到广播站为大家推荐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今天是第一期节目,就由我来为大家弹奏一首钢琴曲,这首歌曲来自我最喜欢的电影《海上钢琴师》,名字叫做——《playing love》。”
(BGM——《playing love》Ennio Morricone)
程晓羽将麦克风凑到了书桌上的合成器上,没有专门的琴凳,坐着不好弹奏,他便站了起来,眺望着窗外一片晴空的操场,开始弹奏那首他驾轻就熟的曲子。
他闭上了眼睛,所有的想象力都聚集在了指间,它们是蓝色的海浪,深沉的,不知疲倦的从广播里向着四面八方传播,钢琴声中附着着程晓羽的想象力,那些想象力脱离了他,从琴键上跳入了虚空,幻化成了水母,珊瑚,热带鱼和蓝鲸。
这里不在有高耸的水泥建筑,不在有绵延不绝的高架桥,也不在有吵闹的汽车,只有繁密的水草、柔软的浪涛、斑斓的游鱼和巨大的蓝鲸......
当程晓羽弹奏完最后一个音符,整个世界依旧保持着深邃的安静,就像被大海吞没的世界。他睁开眼睛,举起话筒,周围一群学生还沉浸在音乐之中,他轻声说道:“这里是五十二赫兹音乐电台,我是程晓羽,rain,让我们下个星期五调频五十二赫兹.....聆听鲸歌。”他轻盈而缓慢的说出了最后的一句,“下周再见”。
接着他飞快的关闭了调音台,松了口气,开始收拾摆在桌子上的合成器。背后沉寂了片刻,一群广播站的学生全都激动的鼓起了掌。
——————————————————
下楼的时候,纪梦芸、洛欣和罗慧珍她们还在兴高采烈的围绕着程晓羽讨论着这次节目,只有廖嘉文注视着跟在程晓羽身边的洛欣闷闷不乐。
到五楼的时候,程晓羽笑着跟一群人说了“下周见”,随后叮嘱道:“别忘记写分析报告了!”
十多个广播站的学生全都对程晓羽万分服气,丝毫不认为程晓羽跟他们布置作业有什么不对,纷纷点头。
程晓羽走到教室的时候,已经开始上课了,他在后门喊了声“报告”,正在上课的语文老师蒋老师应了声“进来”,教室里顿时一阵骚动,不少学生都回头看向了他。
蒋老师停止了讲课,笑着说道:“程晓羽,广播站的文案是你写的吧?”
程晓羽停住了脚步,点头说:“是。”
蒋老师挥了下手,示意他回到座位,笑着说道:“文字很棒,远超我的想象,那么这一周的作文,我们就一《52赫兹》为题,大家写一篇作文.....”他看向了已经坐在座位上的程晓羽,“你可要认真写,我是一定会把你的作文当范文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