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里的图书馆

俗话说:“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我就是穷养长大的。

我出身教师家庭。从小,虽然我没有太多零花钱,但父母在知识和书本上还是非常慷慨的。特别是我的母亲,在我小时候家里经济并不是很宽裕的情况下,还是给我买了很多书籍:《十万个为什么》系列,《孔子》《孟子》《韩非子》《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名人传记系列,《初中生之友》《读者》杂志系列,《搞笑故事》《世界上有没有外星人》杂书系列等。

小城市偏远,正经的大书店不多。每次逛街时,看到有书摊,我都会兴奋地冲上去,然后在里面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目。我会挑选好几本,然后用渴望的眼神看着母亲。

这让我在初二的时候,就已经拥有整整一大书柜的书。

从小穷养的一个好处就在于,当我对零花钱极度渴望时,我最先想到的是如何通过自己来挣,而不是跟父母要。所以,每次从学校门口的小卖部路过,一闻到烤串的香气,囊中羞涩的我都会绞尽脑汁地想:怎么才能挣钱?

有一天放学回家,我看到我的大书柜时,突然想到一个绝佳的点子:在班级里办一个“共享图书馆”。

我开始谋划细节。

1本书或杂志,价格从2元到20元不等。如果按照1本1天1毛钱的收费方式,我出租10本书,1天就是1块钱;出租100本书,1天就是10块钱!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一笔巨款!

想到这个策略后,我兴奋地从床上跳起来!

对了,我还需要一个小本本,用来记录租书的细节:谁,什么时候租了什么书,给了我几毛钱,预计什么时候还……都得记录清楚。

第二天,我就带上我的小本本,还有10多本书,来到班级,开始向我邻座的同学推销。

当时还没有“共享经济”这个概念,但这个模式跟现在的共享单车很像。

对于我的同学们而言,很多人没有像我一样拥有这么多书,即使有,也有很多人没看过我的书。因此,在我跟大家解释完怎么借书,并公布价格后,第一天我就租了4本书出去。

当时我特别兴奋!以至于在上课的时候,都在兴奋地想,怎么扩大借书圈,能不能扩散到其他班级等细节。

这个商业模式简单,而且定价友好。因为是按天收费,我的同学们会在租了一本之后及时看完然后租第二本。没几天,我的“共享图书馆”就在班级里拥有了很高的市场覆盖率。而我则会在每次课间打开我的小本本,看上面记录的一条条明细,想着自己一天坐着不动就能挣几块钱。这种感觉真好。

直到……一次英语课。

一位同学在上课期间,仍在津津有味地读我的课外书,以至于都没有发现老师已经走到身边了。老师一把抓住他正在读的书,当场缴掉!

我一看,大事不好!这本书就是我租给他的!

然而,这还不是最坏的。课后,老师把这位同学叫到了办公室。

过了半小时,有同学过来跟我说,班主任要找我谈一谈。

就这样,我的第一个“共享图书馆”存活不到一个月,就被勒令关停。而我,在被班主任严肃批评教育后,也放弃了上学期间做小生意的想法,从此一心用在功课上。

现在回想,关停是必然。假如班上有30位同学借了我的书,其中10位同学不老实,在上课期间看课外书,每个人每节课被抓到的概率可能只有5%,但是当租我书的人足够多、时间足够长的时候,我被关停,就是99%会发生的确定性事件。

倘若我当时先知先觉,拥有极强的风险防范意识,拟定一个用户协议,要求借我书的同学不能在上课期间看书,否则在被老师抓到之后,后果自负,不得把我供出去,并且收押金来做保证,也许这会是个一定程度规避风险的方法。但我会长期挣到钱吗?我想还是不会。

因为当我越做越大后,班上可能会出现竞争对手,别人也会拿出自己的书来出租;或者有的同学会看我眼红,直接找班主任举报我。这些都是很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这次关停的经历,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政策风险”。同时,也让我过早萌芽的小生意心态及时刹车,将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在学业上。

如果没有这次经历,我可能会因小失大,因为在改变命运阶层跃迁这件事上,学业和高考,是确定性最强、性价比最高的方式了。

在全身心投入学业的状态下,我在后来的中考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当地的高中,高考时再次以全校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京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从此,开启了我到现在十多年的北漂经历。

在这里,我要感谢当时所有的同学和老师。

A past Dot has been conn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