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传:伟人故里千年香山
- 丘树宏 黄刚
- 1916字
- 2021-07-09 17:55:51
从香山到中山
香山之名一源香山岛,二源五桂山上的沉香。
而中山市之名则源于世纪伟人孙中山。
因此,香山是一座自然的山,中山更多是一座人文的山。
据北宋地理学家乐史编撰的《太平寰宇记》记载:“香山在县南,隔海三百里,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清代的史学者认为,香山县因五桂山上有许多神仙花卉,香飘四溢而得名,这与古代民间的传说及古籍所述是吻合的。
1982年,调查发掘发现了中山境内史前和先秦、春秋战国、两汉等时期的古遗址较集中在南朗镇一带,如在龙穴村、泮沙村、崖口村、下沙、平顶等多个地方。从这些古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大都分布在五桂山周围。《珠江三角洲形成、发育、演变》一书称:“珠江三角洲是在三次海侵和三次海退的过程中发育起来的,这是珠江三角洲形成、发育、演变的基本过程;而海侵、海退的交替,是全球气候变迁和海平面升降变化的结果。”在这个演变过程中,中山全境处于首当其冲的位置,受过三次全面的海侵和海退的冲击。这个时期是距今7500—5000年著名的大西洋海侵期。由此可见,当时的五桂山是位于南海珠江出海口海域上的一座孤岛,上有海拔530米的最高峰,其山麓有山体形成的多曲折海岸和大海湾。海湾岸边是河流冲积和海浪沉积形成的沙丘、沙堤。南朗多处古遗址和历史遗物就是在这些地点发现的。这就证明早在5000年前,古代的中山南朗居民已知舟楫之利,从居住的海滨渡海到附近海岛上居住(如现在的珠海淇澳岛等),进行打鱼捕捞生产劳动和生活。
以南朗龙穴遗址为例,其遗址原是伶仃洋西海边一片大沙丘,位于南朗镇东边龙穴头村北面,东面离海边2.5公里。1990年12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山市有关方面共同发掘了龙穴遗址。遗址堆积的第三层是距今5000多年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的文化层。该遗址的文化层中出土了大量的磨制石器,如石锛、石斧、石锤、石饼、砺石等器物;还有完整的彩陶圈足盘和彩陶碗、夹砂陶釜、陶器座、陶拍、陶支脚等器物。从崖口村出土的彩陶器物来分析,它们均是古代南朗居民用来盛放食物和煮食的器皿。崖口村正处于这一沙丘地带上,具同一历史属性。
众所周知,距今6000—4000多年的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时期,彩陶器是最常见的古代人生活器皿。凡是该地区这个时期的古遗址中,彩陶器或彩陶器残片俯首可拾。但地处岭南的广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迄今为止,仅在粤东海滨和珠江三角洲南端海滨及岛屿,还有珠江三角洲顶端的高要广利蚬壳洲遗址中有少量彩陶残片出土。崖口周边地域沙丘古遗址考古发掘所得的完整彩陶器及较完整的彩陶器竟有五六件之多,实属难得。考古学者们常常通过分析出土的生产工具种类、形制特点和遗址周围环境来判断当时古代人群的经济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从遗址的周围环境来分析,当时的遗址是海边一段沙堤和沙丘,面临海湾,背后是低山岗,西部是五桂山。为此,我们推测距今5000多年,居住在这一带的古代居民,其生产活动主要是以捕捞海上的鱼虾贝类和在森林中狩猎为生,其古代文化具渔猎文化属性。
考古学者还惊喜地发现在这一区域内的崖口及翠亨下沙附近的海边沙丘中,有一件黄釉面陶圈足壶,该陶器的器表拍印有条纹,器腹部刻有“口”符号,这是一件粤东浮滨类型文化遗存的典型器皿。该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区在粤东和闽西南,年代约相当于商代中晚期。这么完整的拍印条纹釉陶壶,尚未在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域发现过。正是这些看来不起眼的文物,证明了早在3000多年前,粤东地区的古代居民就已懂得乘木舟沿着浅海区向西到达珠江口附近一带的海岛和陆地活动。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距今约3500年夏商之际,也有人类在其周围居住,从事生产活动。
据此可见,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山只是珠江口伶仃洋上的一众岛屿,陆地范围仅包括今中南部五桂山脉一带的山地丘陵。土著古越族人在此渔猎、生活。之后的几千年,西江和北江不断奔流向海,河水挟裹着大量泥沙,流经香山岛时被阻挡,流速减缓,泥沙淤积,经年累月,形成一片片沙洲。
从宋代开始,香山岛以北的石岐海,其西边已有沉积的沙面浮露。到元代末期,被流水相隔的沙面,细数之下,有十八块之多,被称为“西海十八沙”。在明代,香山岛东北部的沙洲不断增多,发展成为一大片冲积平原,被称为“东海十六沙”。明代末期,“西海十八沙”和“东海十六沙”的各块沙洲,由于泥沙不断淤积而缩短间距,最终连成陆地。
正是这座远古之香山岛,即今日之五桂山,连缀起一部城市发展历史的“山海经”。
香山岛——五桂山,既是将中山与海洋隔断的天然屏障,又是通过岐澳驿道、城桂路连接海陆的桥梁。
光阴不居,朝代更迭。香山自南宋立县绵延元、明、清、民国。1925年,香山县因纪念推翻2000多年封建帝制的香山人孙中山而更名为中山县,后于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从此,这座中国唯一以世纪伟人命名的城市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