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是就育教培养习惯——对话叶圣陶
- 教育,从看见孩子开始
- 朱永新
- 6794字
- 2021-07-16 15:26:12
如果把种子比作孩子,把种植家比作教师,那么,教育的作用,不是增加种子发荣滋长的可能性,而是尽最大的努力发挥这种可能性。
从18岁做小学教师开始,叶圣陶一生几乎没有离开过教育领域。他对教育的热爱之炽和思虑之深,堪称教育工作者的楷模。无论是在甪直第五高等小学,还是在开明书店主编《中学生》杂志和编写系列国语教材;无论是主持人民教育出版社期间对教材国家队的建设,还是主政中国民主促进会时对一线老师的关怀……叶圣陶做过不同的工作,但始终围绕着教育这一核心。他的教育思想和主编的教材,已经滋养了中国几代孩童与教师。他当年的一些呐喊现在听来仍振聋发聩。
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叶圣陶提炼出了“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等教育观点。这些观点来自火热的教育生活,又经过他的提炼,一经提出便切中了教育的“命门”。其中许多教育观点,如教育不是工业是农业,文理不宜分科,语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写作就是说话,先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儿童非缩小的成人,品德教育重在实做等,不仅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数十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家庭教育方面,叶圣陶也有许多很有价值的论述,如珍惜孩子的可能性,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不要逼孩子等。
珍惜孩子的可能性
一朵花,一棵草,它那发荣滋长的可能性,在一粒种子的时候早已具备了。但是有些种子竟不能发芽,便发了芽,竟有苗而不秀、华而不实的……称职的种植家栽培植物,虽不能增加植物的可能性,却能渐渐改良那不良的遗传性和环境。不称职的种植家非但不能改良遗传性和环境,反而阻遏可能性,那么植物就糟了。如今把植物比作小学生,小学教师便是个种植家。栽培小学生有效没有效,只有他负责任。
——叶圣陶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这是新教育人对于教育的基本信念。但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种子是不能够发芽的;有些种子即使发了芽,也会“苗而不秀,华而不实”。其中,种植家起着关键的作用。
每一粒种子都蕴藏着极大的发荣滋长的可能性。如果把种子比作孩子,把种植家比作教师,那么,教育的作用,不是增加种子发荣滋长的可能性,而是尽最大的努力发挥这种可能性。
教师是如此,父母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孩子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不要把我们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而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各种潜能、兴趣、特长,然后给予最大程度的帮助与支持,帮助孩子把自己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欲望是人生活动的原动力
欲望是人生活动的原动力。欲望的起源由于感到缺陷。渡水不得,便想造船;致远累事,便想造车;推而广之,便是哲学科学,哪一件不是从弥补缺陷起源的。儿童的活动逾越常规,就因为他们对环境感到新奇,非常羡慕,于是引起了求知求行求享受的欲望。顺着他的欲望的趋向,作为教育的入手方法,使他们如愿以偿,才是教育者最应当尽力的事务。顺着他们的欲望,并不是使他们纵欲肆志,而是不加摧残,不与违拗,引导他们满足欲望,归结到合理而有系统的道路上去。他们的欲望有时是不应达到的,或者是扰乱秩序的,这也不可以遏止(无论何人,欲望受到遏止将会何等懊丧!),最好用替代的方法以求补救。他们有了替代的欲望,不蹈空虚,不生恶果,终于得到了满足,那是何等的安慰,何等的快活!
——叶圣陶
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欲望与本能不同,欲望更多是人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叶圣陶先生说,“欲望是人生活动的原动力”,也就是说,欲望是创造世界的原动力。因为,欲望是从“不满”开始的,是从“缺陷”开端的。
因此,对于父母和教师来说,一方面,要关注孩子的欲望,满足孩子的合理欲望,帮助他们实现美好的欲望;另外一方面,也要引导孩子将不合理欲望向合理的方向转变,要让孩子知道,不是所有的欲望都是合理的,不是所有的欲望都能够被满足的。既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人生才能够真正有作为。
兴趣是我们生命所寄托着的
兴趣是我们生命所寄托着的。一个人的世界,不能大于他兴趣所及的范围,唯有这个范围方是他内在的真实的世界。在他所感兴趣的范围以外,固然有许多事物围绕着他,但是他视若无睹,听若不闻,对他来说,可以说实际上并不存在……今后的教育要着力于扩充儿童兴趣所及的范围,并使他们养成终身的习惯。一个人影响他人的能力的大小强弱,多半靠他自己的兴趣的多少和深浅。无论何人,如果要影响他人,必须同情和了解他人的兴趣所在。所谓同情和了解,就是从他人的观点去看当前的事物。所以教育者须要扩充自己的兴趣范围,更须要真切了解儿童的兴趣可能及到的范围。
——叶圣陶
人是跟着兴趣行走、成长的。儿童如此,成人也是如此。
兴趣会决定人生的方向和人生的成就。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平时我们以为我们的环境就是围绕着我们的事物的总和,“其实我们所寄托的只有我们经验过的一部分事物罢了”。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一个人对任何事情都感到索然无味,无动于衷,即“哀莫大于心死”。
所以,父母和教师要做的,就是努力发现、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探索,不要嘲笑他们的幼稚和无知,不要训斥他们在探索中的鲁莽与荒唐。
成功的喜悦
儿欲爬上凳子,
玩弄桌上摆着的
积木,摇鼓,小锡船,耍孩儿。
他右膝支着凳面,耸身屡屡,
可是力量不济,
不能成就他的尝试。
老太太看见了,
把他抱起来,让他坐上凳子。
她的动作十分轻易。
但是,这使他十分失意,
蹄声乍发,身子一溜,
两脚又站在地。
为什么啼泣?
要发展你独创的天才?
要锻炼你奋发的潜力?
要期求你意志的自由?
要享受你成功的喜悦?
他不作什么说明,
只是继续他的尝试。
忽然身子一耸,两脚离地,
他又坐上了凳子。
玩具在他的手里,
笑容浮上他的两颐。
——叶圣陶
这其实是一首教育哲理诗。诗中描写了一个渴望站立、渴望独立、渴望自己玩耍的孩童的心路历程。成人的帮助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当孩子想自己独立解决问题、自己独立处理事务的时候,应该鼓励他的自我探索和努力。如果像诗中的老奶奶一样,看到孩子想爬上凳子而未果,就轻轻抱他上去,孩子就失去了自我探索的快乐,失去了成就感。所以,他宁愿下来,继续自己的探索和尝试,直到成功。
如果你要发展孩子独特的才华,锻炼孩子奋发的潜力,期求孩子意志的自由,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那么,就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尝试,去努力吧!呵护而不包办,鼓励而不代替,孩子才能够更加阳光地成长。
儿童的天性注重事实
儿童的天性本是注重事实的,欢喜自己去做的,凡是合乎他们天性的,他们就愿意知道它,学会它;与他们的天性不相侔合的,他们就不想知道,不高兴学。学校教育定出各种科目叫学生学习,只为帮助他们确定切合人生的人生观,那么应当就他们耳闻目见的种种事物,把研究的方法,推理的途径,一一给以指导。为教授的便利起见,把种种事物分析开来,便有了关于身体、关于修养、关于知识的种种科目,许多科目统贯起来只是一条线索,就是帮助他们确定切合人生的人生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觉得样样是事实,样样有趣,样样做得到,他们便分外勤奋。这时候他们觉得很有用得着书籍的地方,他们便去读书。
——叶圣陶
叶圣陶先生认为,小学教育的价值,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而要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首先需要小学教师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如果小学教师缺少修养功夫,“教育事业的根本就得了病”。如果小学教师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他们就不会明白学生“现在的性情和将来的希望”。
教师如此,父母亦然。
怎样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呢?读书是一条重要的路径。但如果死读书读死书,也没有意义,只是“费了许多精神,占了许多时间”。一个人在幼年时的精神和时间都是十分宝贵的,无端被用在“死读书”上,就如同被抛进汪洋大海里一样。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尊重儿童的天性,注重用事实说话。如果孩子们在学习的时候,觉得样样是事实,样样做得到,样样有趣味,就会学得勤奋而扎实。
让孩子勇往无畏
小孩有勇往无畏的气概,对于一切无所惧怯,这应该善为爱惜,善为发展,才可以使他们成为超过父母的人。要是屡次使他们恐怖,给他们恐怖的暗示,岂不是引导他们趋向怯弱么?果真要养成他们良好的习惯,最重要的是顺应他们的心情,在起居饮食嬉游说笑各方面造成良好的环境,使他们潜移默化。即使发见有什么不良的萌芽,也该用替代的方法使它转变为良好的萌芽。最不该的是采取消极的办法加以阻止。
——叶圣陶
勇敢、无所畏惧,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具有这样品质的儿童往往阳光、自信、快乐、健康。
叶圣陶认为,儿童从本性上讲是无所畏惧、勇于担当的。“初生牛犊不怕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恐惧、害怕,反倒是他们自后天习得。如果父母、成人经常用故事与言行去吓唬孩子,这样的教育最终会让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恐惧。
请不要用那些妖魔来简单地恐吓孩子,不要借神怪来粗暴地教训孩子!恐惧教育,只会培养出一颗颗退缩、怯懦的心灵。
保护儿童的想象力
星儿凝眸,可以做母亲的项饰;月儿微笑,可以做玩耍的圆球;清风歌唱,娱人心魂;好花轻舞,招人作伴:这些都是想象,儿童所乐闻的。世界之广大,人类之渺小,赖有想象得以勇往而无惧怯。儿童在幼年就陶醉于想象的世界,一事一物,都认为有内在的生命,与自己有紧密的关联,这就是一种宇宙观,对他们的将来大有益处。
——叶圣陶
儿童的世界是充满想象甚至幻想的。那是一个斑斓的世界,物我两忘,一切皆有可能。而这种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
想象力是天然地植根于儿童的内心的。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关注它,呵护它,它就能够慢慢地长大,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创造的主体。相反,如果我们漠视它,摧残它,它就会慢慢地枯萎、凋谢。丧失了想象力,孩子也会渐渐对世界失去兴趣,对创造失去兴趣。
亲爱的父母和老师,你的孩子,可能就是爱迪生,可能就是毕加索,可能就是莫言。不要轻易嘲笑他们的梦想,扼杀他们的想象,粉碎他们的“杰作”。要学会为他们喝彩,哪怕是为一些在成人眼里看起来愚蠢可笑的行为喝彩。
父母不要逼孩子
请学生的家长们也读一读这篇调查摘要。像这样的出自内心的呼声,你们过去听见过吗?你们都希望孩子成才,这是当然的。进大学是成才的一条道路,可不是唯一的道路。再说,进了大学还得看自己肯不肯学,会不会学。从这一点来说,进不进大学一个样。不进大学,要是自己肯学,自己会学,同样可以成才。所谓成才,就咱们这个社会的标准来说,就是成为一个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人,能进大学固然好,不进大学,通过其他种种道路,同样能够达到这个目标。高中毕业生只有一小部分能进大学,这个情况在本世纪内大概不会有多大改变。所以孩子进不了大学,千万不要责备他们,把孩子逼坏了,甚至逼死了,那就成为毕生的遗憾了。
——叶圣陶
1981年10月31日,87岁的叶圣陶先生在听了他的孩子给他念的第20期《中国青年》杂志上刊载的《来自中学生的呼吁》之后,心急如焚,当晚就写下了《我呼吁》一文。他描述当时的情况,是“念的人声音越来越哽咽,我越听越气闷难受”。
于是,他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教育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大专院校、中小学领导和教职员、新闻媒体和出版社的编辑,也推荐给有关的父母们。上面这段话就是其中关于父母的内容。
30年过去了,叶圣陶的呼吁仍然适用于当下。现在,孩子们的课业负担依然很沉重,父母们还是逼着孩子走考试的独木桥。所以,再听听叶圣陶的呼吁吧!条条大路通罗马,上大学只是孩子的一种选择。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问心无愧的人,成为一个内心宁静的幸福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请不要逼迫孩子吧。孩子内心不愿走的路,即使勉强去走,最后往往也是绝路。走上那样的路,可能会成为父母与孩子终生的遗憾。
养不教父母过
教育是附丽于人而后显出它的作用的,离开了人,也就没有教育了。所以说教育的错失,意思就是负有教育责任的人的错失。对婴儿和孩子负有教育责任的,当然是父母。做父母的倘若没有好的教育,也没有可以改正的不好的教育,只是不教育,就是一个重大的错失。婴儿和孩子时期,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多么紧要,一切人类的理解习惯,都从此时获得;若能受到好的教育,岂不更可以超越地进取;反过来说,倘若受不到一点教育,就是极深重地被损害。而父母便处于损害者的地位,因为他们是负有教育责任的人,但是并没有教育他们的子女。
——叶圣陶
“养不教,父之过。”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家教观念。但是,在现代社会里,却有许多父母把教育的责任一味交给学校和老师。究其原因,一是自己可能不具备教育孩子的能力,所以干脆往老师那里一推了之;二是多以工作忙、事情多为借口,逃避教育孩子的基本责任。
叶圣陶认为,婴儿和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两个关键的时期,很多认识和习惯都是在这个时期打下的基础。所以,这个时期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教育当然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父母不是天生的教育家,许多教育经验和教育理念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体会。父母教育孩子,犯点小错误也没有关系,最可怕的是“不教育”,这才是最大的错误。
勇敢地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这是父母必要的担当。
教育是父母对孩子的深爱
父母爱自己的子女,喜欢给他们吃肥美的食物,穿温厚的衣服。这固然不错;子女身体上的要求,父母能使他们满足,不能说这并不是爱。但是能够给子女以教育,更是深浓强烈的爱,因为饱了他们心灵的饥饿,暖了他们心灵的寒冷了。
——叶圣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父母比较重视满足孩子身体方面的需求,挑最好的食物给孩子,买最好的衣服给孩子。他们认为这就是自己对孩子的爱。
其实不然。
真正的爱,是给予孩子心灵上的关怀,给予孩子合适的教育。叶圣陶认为,教育子女是父母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父母的基本责任和义务。如果放弃了这一责任和义务,“就是不爱自己的子女,就是不应当有子女”。
家庭教育会先入为主
儿童一切观念皆以先入为主,夫人而知之矣。当八九岁之时,正儿童渐与外物相接触而增进其智识之时也,于斯时无论何事,印入其脑中即深镂而不可拔。试观老年人,于年壮时之事每不能记忆,而于儿时之事则历历能数记之,无丝毫爽。是可知矣。
然儿童一切观念,岂尽以先入为主哉?大半每因接触外物之久暂,而定其印入脑中之深浅。
儿童于八九岁时所接触者何?非学校即家庭耳,则亦无所谓先入后入也。然一日三分计之,学校得其一分,家庭得其二分,在学校之时间少,居家庭之时间多。况学校有假日,而家庭无一日离,家庭久而学校暂,从可知之。
学校中之接触,得之于师者,必无戕贼儿童之智识道德,可决言也。然而处学校之时既暂,家庭中之接触苟有戕贼儿童智识道德之事,则儿童将弃其学校中所得而就家庭。甚矣家庭教育之不可忽也,偶一不慎即生弊病。
——叶圣陶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儿童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作用。越是年幼的时候,家庭教育的作用就越大。孩子在上学之后,家庭教育依然重要。尤其是在孩子的中小学阶段,更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叶圣陶认为,在小学阶段,家庭教育的作用甚至远远超过学校教育,因为孩子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而且“家庭久而学校暂”,学校有休息日节假日,家庭则无一日可以缺席。
家庭教育的作用,与儿童“先入为主”的心理效应分不开。儿童早期的经验对于人一生的影响,怎么评估也不过分。为什么人们对于自己年幼时发生的事情能够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而对自己成年以后发生的事情则记忆模糊?原因就在于儿童年幼时接触的东西、阅读的材料能够“印入其脑中即深镂而不可拔”。
不一定非让孩子进好学校
学校,我想也不是与儿女有什么了不起的关系的。学习一些符号,懂得一些常识,结交若干朋友,度过若干岁月,如是而已……一定要有理想的小学才把儿女送去,这无异看儿女作特别珍贵特别柔弱的花草,所以要保藏在装着暖气管的玻璃花房里……何况世间为生活所限制,连小学都不得进的多得很,他们一样要挺直身躯立定脚跟做人。学校好坏于人究竟有何等程度的关系呢?
——叶圣陶
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去读书——这是许多父母都会尽力而为的事情。每年开学前,全国都会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择校活动。父母们会调动所有的人脉资源,为孩子们选择所谓的“好学校”。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也成为许多父母的选择。
其实,择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随大流,主要是为父母自己的“面子”择校。一些父母觉得,如果自己的孩子进不了最好的学校,就是自己的能力不够、关系不够,就是没有“花头”。另外一种就是一厢情愿地为孩子选择未来的同学和朋友(现在的校友),而什么是好学校,什么是适合孩子的学校,父母自己也不清楚。
叶圣陶对此不以为然。他自己的三个孩子,就在家门口的小学读书,“学校也不见特别好,但是我毫不存勉强迁就的意思”。
其实,选择家门口的学校,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可以为孩子节省大量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为孩子赢得大量的游戏和阅读的时间与机会,这应该成为父母们择校时需重点考量的事情。当然,政府应尽可能办好每一所学校,尽可能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