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旱灾饥荒过后,那曾招宝家里的生活便彻底地改变了,他便更加富有、生活便更上了一层楼了。
时年,曾永兴16岁,曾永旺12岁,生儿必须要进学堂,这是曾招宝及当地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然而,曾家寮却没有私塾学堂,以前,曾永兴和曾永旺都是在邻村张家寨的私塾就读的,当曾招宝一听闻张家寨的私塾在灾后复学后,他便立即又把曾永兴和曾永旺送去张家寨读书了。
家大业大了,收成也好了,由于在抵御抢贼和在赊借稻种、番薯种等方面受到了乡亲们的赞许,那曾招宝便也就重新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和认可了,他也重新树起了威信和声望了,所以,曾招宝也就洋洋自得和自豪了起来了、也就慢慢地变得了大方起来了、也就一改了以前吝啬的小家子气了。
王细花不但在逢年过节,就是在平时,她也会制作蒸煮很多的碗子粄、家厘粄、水粄、红桃粄、捏菜粄、雀子粄、韭菜粄、豆干粄等等的当地的粄粿,她也会舂制糯米糍粑和甜粄,她还会自酿些客家娘酒,这些各具特色、门类众多的美食,王细花除了家人自食外,她也会用来馈赠亲友、还会用来犒劳家里雇请的短工和长工,那些享用者都赞不绝口,家里雇请的短工和长工们则更是在啧啧称赞。
当地人说:你敬我一尺,我就回敬你一丈,有因便有果。
这些短工和长工们见王细花有情有义,因此,他们则更加卖力地为曾招宝干活,那曾招宝则又获得了更多的收成和财富了。
在到了一年之后的1945年时,那曾招宝便可谓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财万贯了,这时,曾招宝把家里的粮食卖掉变现,因而则又得了很多的银两,于是,他与哥哥曾招财一起,便在村边又各建起了连体的一座房子。
后来,哥哥曾招财则先后为儿子曾永富和曾永贵娶了老婆,再后来,曾永富和曾永贵兄弟俩先后又生了儿子,曾家人的生活也真可谓是顺风顺水、蒸蒸日上、如日中天了。
特别的是曾招宝,他在此时就已变成了当地的富豪了,他家有大量的田地还有两座房屋,家里的生活那是无比的富裕,那在私塾里读书的曾永兴和曾永旺也就无忧无虑了,时年,人们都无比羡慕曾招宝。
只是,那王细花却无时不在牵挂和担忧着曾淑萍、在想念着曾淑萍,因为,自从潘家上江西逃荒后,那曾淑萍就一直是杳无音信,王细花便经常在梦里梦见了曾淑萍,在梦中,王细花见曾淑萍无吃无喝、衣不蔽体、脸黄肌瘦、凄凄惨惨……
在梦中醒来之后,那王细花便会在抽泣起来。
因而,面对家里的堆积如山的粮食,面对着餐桌上的大鱼大肉、丰盛的菜肴粄粿,那王细花便经常会在痴痴地发呆、便会在牵挂曾淑萍的想念中独自暗暗地落泪,有时更是失魂落魄……
那曾招宝见状,他似乎便也就开始有所触动了,有时,他也会把双手抱在胸前、在陷入沉思……
以上便是还在故乡的曾家人的生活,以下咱再来说说逃荒在江西的潘家人的境况。
在1945年的8月15日,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结束,人们奔走相告,举国欢庆。
当消息传到了江西的潘家寨时,那在当地生活了两年多的潘耀辉、潘耀华和潘耀文等潘家村的人以及当地的人们,都无不欣喜万分。
特别是这些逃荒到那里的人们,他们在此前已获悉了家乡的灾情已经过去了,而现在又获悉了日&本人已经投降了,于是,大家便都在想道:这背井离乡的苦日子似乎已经是熬到了头了。
因此,他们便更是无比的高兴和欢呼雀跃,在他们思想的深处,都无不在考虑着落叶归根、返乡归宿的事情,因为逃难寄人篱下的生活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只有家乡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永久归宿,现在,日&本人投降了,家乡的旱灾饥荒过去了,所以,回故乡的时机也就成熟了,他们期望着社会稳定,他们盼望着安居乐业,他们在串联计划着该如何来返回故乡……
于是乎,六叔公和老耕叔则又担负起了联络和组织大家回乡的工作了。
一方面,他俩分头去联络各村各寨的逃荒乡亲,去商洽决定统一启程返回故乡的日期;另一方面,他俩又与大家商洽该如何来处置各自已在当地创造的财产;再一方面,他俩也与大家商洽决定该如何来报答当地的潘氏宗亲们,等等等等。
叔公就是叔公,这长者办事,都要力求做到面面俱到、内外兼顾,既不失礼仪又不负人情,凡事都讲究开好头结好尾,这宗亲之间的人情、世情、亲情都要求大家必须要铭记和传承,要让其源远流长,要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能传承下去。
在自己乡亲内部商量妥当后,那六叔公和老耕叔便才依次向当地各村寨的长老们说明了潘家村人的意向,此时,那当地的宗亲们便又一次的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亲情来了。
在当地的叔公太潘仁春等宗亲们的帮助下,大家能变现的财产便都得到了变现,不能变现的东西有的则被捐赠给了当地的捐助会,有的则被送给了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返乡的潘家村人则只留了银元、适当的作物种子和衣服、干粮等等。
在这次返乡前,潘家村人各家都特别准备了充足的干粮,这干粮包括米、面、油和腌制过的咸肉及鸡鸭蛋,等等,这回,走在返乡路上的大家就肯定都不会挨饿了。
在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终于在1945年农历的11月底的时候,大家便满怀着信心、带着美好的憧憬、带着对故乡的思念和牵挂,便在当地宗亲的欢送下,大家便轻轻松松地踏上了回乡的路程了。
踏在回乡的路上,来逃荒时的悲惨场景还历历在目,人们便不禁睹物思往,在忆苦思甜和感慨万千。
一路上,人们有说有笑,有唱有叹,更有在来逃荒时丧失亲人的家属在极力地搜寻亲人的坟冢,想起回亲人的骸骨,以带回故乡安葬,以让亲人魂归故里。
当回程走到风门坳下潘志强丧命的地方时,大家便都自觉地停了下来,大家便都想帮忙潘耀华一家人找回潘志强的坟墓、起回潘志强的骸骨。
但是,没想到的是,在茅草屋旁的山坡边,在原来埋葬潘志强的地方,竟有数十座层层叠叠、密密麻麻、一座紧挨着一座的土堆坟墓,每座坟墓那都是杂草萋萋、藤蔓缠绕。
唉!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没想到这里就已荒芜变得了面目全非了。
众人在七手八脚地拨开杂草和藤蔓,在每一座土堆坟墓前寻找,但却就是找不到六叔公原来写着“潘府志强之墓”的木块了,这木块的墓碑早就不知哪里去了。
以致在这层层叠叠、密密麻麻、一座紧挨着一座的土堆坟墓中,竟不能确定那一座坟是潘志强的。
见到如此的境况,那潘耀华和孙美莲便都流下了悲恸无奈的泪水了,其夫妻俩和潘志豪及杨翠桃便只能拿出预先准备好的纸钱香烛、在路边的空地上烧了起来。
面带愧疚和失落神情的潘耀华便只得泪流满面、双手合十、口中在念念有词,他在祈求各路神灵神仙保佑潘志强的灵魂能在这里得到安息、能在地下有吃有喝、能在这里的这么多地下的人的陪伴下快乐地生活、能得到很多经过这里的路人的施舍……
而孙美莲在看了看傻傻呼呼的潘志豪后,她便忍不住的又在嚎啕大哭了起来了,那何小红和王丽珍等女人则又过来安慰她,那潘志鸿、潘志光、曾淑萍、陈慧芳和杨翠桃等其他人也都落泪了。
唉!真是无奈啊!那潘志强便只能永久地长眠在了这里了,真是苍天无眼啊!他的骸骨便永远都回不了故里了,用难听的话来讲,那潘志强便成了逃荒路上举目无亲的游魂野鬼了。
在一番无奈失落的感慨、悲伤和祭拜之后,人们便只能继续地往回赶路了。
虽然也是风餐露宿,虽然也是路途迢迢,但是,这是一次目标明确、准备得十分充分的跋涉,由于路途可以买鱼买肉买粮吃,由于人们吃得饱、喝得足,所以,个个都身强体壮、走起路来那也是精神抖擞、浑身有劲,因此,便觉得回程之路要比先前短得了很多、也快得了很多。
仅仅只是在走了十多天之后,大家便平安、顺利、一个不落地回到了故乡潘家村了。
潘家村留守的亲人们在看见了他们后,都互相呼唤走出村来张开了热情的臂膀,在热烈地欢迎他们重新回到了故乡的怀抱,霎时,那留守的乡亲们便纷纷地为这些刚回来的亲人们送茶递水、送上了急需的食物和生活物品等等。
此时,逃荒的人和留守的人都激动无比,大家都在互相悲伤着村里、村外失去亲人的悲伤,都在高兴着重逢的高兴。
此后,人们便以带回来的银元购买、添置了生活必需品和食粮,不久,大家便欢欢喜喜地过年,在欢欢喜喜地进行了春耕生产,在欢欢喜喜地恢复了原来的生活。
在整理收拾了家里的卫生和头尾后,在回到家后的第三天上午,那潘耀辉和何小红抛开了当初对曾招宝不肯接纳曾淑萍的怨恨,其夫妻俩便急急忙忙地带着潘志鸿和曾淑萍赶去曾家寮探亲了,毕竟是分别了两年多、差不多三年了呀,毕竟曾淑萍与王细花也是两年多、差不多三年没有见面了呀!
潘耀辉和何小红认为王细花一定是想曾淑萍想疯了,所以要赶快带曾淑萍去见王细花。
所以,在这一次,真的要为潘耀辉和何小红的通情达理点个赞!
“婶婶!叔叔!大哥!二哥!……”一到曾家门口,那曾淑萍便在门外迫不及待地大声叫喊了起来。
此时的曾淑萍已经是近9岁了,在经历了这次逃荒生活的磨练之后,她已经是懂事很多了。
“儿啊!萍儿呀!我的猪妹啊!我的猪妹长高了……”王细花首先跑了出来、扑了上去,她双手便紧紧地抱着了曾淑萍,把曾淑萍搂进了怀里,霎时,王细花便热泪纵横、喜极而泣了。
何小红也跑了过来了,她与王细花和曾淑萍抱在了一起,这三个女人的热泪霎时便溲溲的在直下了。
此时,不用语言,能抱在一起,能见到对方,能用泪水相迎,这便是劫后余生的幸福了!这就是近三年来互相牵挂、互相思念的最好的诠释和解放了!
曾永兴和曾永旺也走了出来了,其兄弟两人也拉起了曾淑萍的手,亲兄妹的再次重逢相见,那曾永兴和曾永旺也眼含着泪花。
曾招宝也走向了潘耀辉,其两人也意味深长地在相拥握手。
众人一一相见,眼看着两家人都平安无事、都身体健康、都精神饱满,大家虽眼含泪花,但却都是欣慰无比,这是久别后的重逢,这是历经磨难后的见面,大家那是热泪涟涟的呀!
此时,就连家大业大、大男子主义、一向吝啬的曾招宝,他也都流下了眼泪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时势和环境的变化,那曾招宝似乎也变了,他也在慢慢地变得了有亲情味了。
“哎呦,细郎也长高了。”王细花在松开曾淑萍和何小红后,她便在认真地打量起了潘志鸿来,随即,她左手在摸着潘志鸿的头,右手在摸着曾淑萍的头,在满脸的欢喜着。
何小红看在眼里喜在了心头,她也含着泪花在说道:“是啊、是啊,都长高了,哎呀,你看,兴、旺也长高了呀。”
王细花满脸的高兴道:“对,对对对,好,好好好!我儿都长高了,孩子们都长大了,都平安大吉、都身体健康,就好,就好,真是祖宗保佑,真是神明保佑啊。”
的确,分别了两年多、差不多三年了,那曾永兴已是18岁、曾永旺已是14岁、潘志鸿也已是近13岁了,他们都已分别是英俊的少年了,而曾淑萍也已是9岁的小姑娘了,她的两只眼睛里已透射出了两股水灵灵的灵气了,长相也是显得了十分的清秀可爱,那王细花见后则是喜滋滋的,她的心里真如乐开了花一样、是无比的欣慰。
隔壁的陈四英在听到了声音后,她也和曾永富、曾永贵和曾永祥等走了过来,母子四人便也在端详和亲热着曾淑萍,那也是欢喜无比。
众人走进了屋里,屋里一时之间便热热闹闹、充满了欢声笑语、乐也融融了。
中午,王细花既杀鸡又宰鹅,在一阵忙碌后便整出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众人便在团团圆圆地享用。
饭后,曾潘两家大人总有拉不完的家常,总有诉不完的上江西之凄苦,总有讲不完的御贼抗匪之趣事,在谈笑之间,大家又是欢声笑语、乐也融融。
在闲聊之间,当得知灾后的曾招宝已发家致富、家大业大,又见屋里谷米满仓、瓜果满台,这便直羡慕得那何小红呀两眼在发光、口水在流淌。
王细花把曾淑萍拉进了自己的房间里,母女俩便手拉着手、面对着面坐在了床边,王细花在对曾淑萍问长问短,问她在逃荒路上的情况,问她在江西的生活情况,一潭暖暖的母爱柔情便在沐浴着曾淑萍,面对着曾淑萍,那王细花便浑身都得到了宽慰、满脸都荡漾着轻松愉快的笑容。
那9岁的曾淑萍似乎也很懂事了,她便滔滔不绝地在向王细花讲述着自己在逃荒路上的以及在江西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王细花在一边听一边叹又一边在流泪,她更一边在爱抚着曾淑萍。
曾淑萍则一边在讲述一边在帮王细花抹眼泪。
此时的亲生母女俩爱意深深情感融融,其感情可谓是真挚至深。
何小红数次走到了房门口,她想参与进王细花与曾淑萍的谈话里,但是,当见到王细花与曾淑萍聊得是如此的投入和融洽,见其两人时哭时笑、时搂时抱,想想萍儿也大了,想想王细花也三年未见萍儿了,何小红便理解这种牵肠挂肚的母女之情,因而,何小红便退了出来,而把时间和机会留给了王细花与曾淑萍,以让她母女俩单独地去尽情地倾诉。
此时,两家人总有讲不完的话题、总有诉不完的衷肠。
其实,世间的人在经历了生死劫后的重逢,便都总有说不完的情感。
在聊至太阳快要下山的时侯,潘家人便得要返回潘家村了,便得要分别了。
此时,那曾招宝便开窍了,他主动送了两担稻谷给潘耀辉,还送了各类即将要春耕春种的种子。
曾招宝真的是变了,一方面是因家里发了、财大气粗殷实了,另一方面,他看到曾永兴和曾永旺两个儿子长大了,也看到被自己送走的曾淑萍也在慢慢地长大了,再一方面,他也看到王细花几年来一直都在朝思暮想着曾淑萍。
也许还有其他的原因吧?不管怎样,那曾招宝的铁石心肠确实是已在慢慢地软化了。
王细花又拾满了两个竹篮,竹篮里有瓜果蔬菜以及鸡鸭鹅猪肉,还有粄食等各类食品,王细花说,这些带回去后马上就可以食用,便可以解决燃眉之需。
潘耀辉和何小红见曾家送了这么多东西给自己,便感动至极,也感激不尽。
曾招宝、王细花、曾永兴、曾永旺又把潘家人送到了村口。
此时,潘耀辉和何小红挑着稻谷,潘志鸿挑着竹篮,曾淑萍则拉着王细花的手,在并肩而行。
至村口,曾淑萍在王细花的脸上亲了一口后才与潘耀辉、何小红和潘志鸿徐徐而去……
王细花看着渐渐离去的曾淑萍,她便心满意足的露出了满脸的笑容了。
还记得么?第一次在这村口送走曾淑萍时,曾淑萍当时还是被叫做猪妹呢,当时王细花在呼天喊地、在嚎啕大哭、在万分不舍、还被雨淋得了一场大病;而在劫后重聚的这一次相送,那王细花却是心满意足的在露出了笑容了。
自此以后,大家的生活便彻底地恢复了常态了。
所以,曾潘两家人便又是常来常往了,那王细花便又经常地可以与曾淑萍见面了。
而回到了潘家村后的曾淑萍、潘志鸿、潘志光、陈慧芳以及杨翠桃等一班小伙伴们,则又欢天喜地的重新过回了从前的生活,虽然缺少了潘志强,但是慢慢地,她们也就习惯了。
潘志光和潘志鸿又回到村里六叔公的私塾学堂里去读书了,潘耀辉照样去做木匠了,潘耀文照样四处去补锅补煲磨菜刀磨剪刀了,潘耀华也照样四处去卖杂货了,曾淑萍、杨翠桃和陈慧芳三人又去放牛和捡柴烧了,也与各自的母亲一起下地去耕作了,留在家里的女人们,那何小红、王丽珍和孙美莲也照样在家里耕田和照料着家里了。
最不幸的是潘志豪,由于在逃荒路上受到了死去的弟弟潘志强的惊吓,他至今都还是痴痴呆呆、懵懵懂懂、麻麻木木,他有时还会疯疯癫癫,唉!都三年多了,他就一直都没法正常地恢复过来,他便一直成为了潘耀华和孙美莲的心病。
至1947年的秋天,那龙头镇新建的龙头中学便在开始招生了。
龙头中学是一所由当地的华侨们捐建的中学。
在1945年的抗&日&战争胜利后,龙头镇的在各个国家的华侨同乡会抱着教育救国的爱国之心,同时,也抱着为造福桑梓、造福家乡子孙后代的赤子之心,华侨们便联络共同回来故乡捐资建起了这所中学,在筹建该中学时,也得到了龙头镇各乡各寨乡绅的鼎力支持,家乡所有的人也都喜出望外,更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因此,中学从征地到建成,只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
龙头中学建成后,又在当地乡绅的联系和争取之下,便得到了当时政&府的教育机构的支持和认可,政&府便派来了大批的专业教师,学校也聘请了部分的老师,这样,龙头中学便成为了一所有初中部和高中部的全日制的高级中学了。
龙头中学是龙头镇自开天辟地有史以来的首座完整的中学,可谓是当时当地的最高学府,从此之后,在这个山沟小镇里,当地人的子孙后代便开始能接受到正规的现代教育了。
龙头镇的人,特别是家境殷实、家庭条件较好的人,那都是无比的高兴的,人们便纷纷地奔走相告、在欢欣鼓舞,并纷纷地鼓励、鞭策自己的子孙来考入龙头中学就读。龙头中学的建成,便更加激发了年轻学童的求学和求知的欲望,便更加激发了人们奋发图强去实现理想的动力。
由于是僧多粥少、学位有限,于是,龙头中学便实行了考试择优录取的方法来招生,其结果,则几乎是只有进过私塾、有一定基础的学童才能进入到龙头中学读书。
这一年是龙头中学的第一次招生,在经过考试以后,潘家村的潘志鸿和潘志光顺利地进入了龙头中学的初中部,曾家寮的曾永旺也顺利地进入了龙头中学的初中部,时年,潘志鸿14岁,潘志光15岁,曾永旺也是15岁,他们三人便成为了同学、便开始在龙头中学接受着正规的、全面的、社会与自然的全日制教育了。
曾招宝仗着家大业大和财大气粗,他便采取了捐资赞助和疏通关系的办法,也把已经是19岁的、早就过了就读中学年龄的曾永兴弄进了龙头中学的高中部。
其实,龙头中学第一次招生的高中部,那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那学生的年龄也是参差不齐。
家长的意图主要是让孩子接受现代教育的理念,让孩子有现代教育的意识,在高中部能学多少就多少,这其中有求知的欲望也有一点攀比的心理,因为这里毕竟是封闭和落后得太多太久了,所以,能让孩子进入龙头中学就读是超前家长的超前意识,也是当地家长的一种荣耀。
这时,在我的故乡里,在这个封闭落后的山区里,耕田种地的、外出做生意的、求学读书的,各行各业,都能勉强地各尽所能,都能勉强地按各自的意向去生活、去学习、去奋斗、去创造……
而在龙头中学就读高中的曾永兴则加入了地下党,他去闹革命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续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