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一阵子,他抬起头远眺,说:“这是我不懂土地的箴言。”
柏龙拍了拍屁股,边走边喊:“我要去学校了,孩子们等着我呢。”
没想到,柏龙这瘦小的,苍白的身材,职业竟然如此伟大。我转而对三水说:“然后呢,成功了吗?”
我啊,算是成功了吧。起码播种下去了。村里人也没有笑话我无知——城里人却说农民都“愚”——只能说农民不懂城市的知识罢了。这当然无可厚非,我和他们比起农作来,要差好一截,又怎能说他们愚蠢呢?
多数时候都是柏龙在帮我,农忙时候,谁看见了我就来指点一下,这让我我逐渐摸到了门道。柏龙本来是个道地的农民——现在是个学校看门人,他对谁都热情,尤其是对孩子。本来以他的体格,别说看门了,走路都会被风吹倒;但是孩子们都喜欢和他一起,久而久之,就把他破格提为学校看门人了。他不仅看大门,还看着孩子们长大,守护孩子的童真。孩子们常常拿他来取笑,叫他“白猴”,他也不生气,只是哈哈一乐:
“啊呀,再说!再说俺就带着猴崽子晚上去你家,在你的床上跳,再有几个钻到你被窝里……啊呀!还说不说啦?”柏龙边说边比划,孩子仰脸咯咯乐着跑开了,柏龙就在门口回味地笑。他不怕孤单,只要能见着孩子。他对孩子们好,孩子们有了糖自然也会分他两个;他每每笑嘻嘻的伸手说:“再给两个呗。”孩子们就零散答道“不给了。”“都给你了。”还有学着他说话的:“啊呀——再说,一个都不给。”然后大家一起笑个不停。我十分羡慕柏龙能在大观村混的如此风生水起,孩子们喜欢,老人们也尊重,还会干活,身体健康。我羡慕极了,同时也对那些淳朴农民与烂漫的孩子抱有向往。
但对于这些孩子,以及家长,我心中是有愧疚的。
说到这里,三水停住了。他看看我,看看四周,对我说:“你别告诉别人,我告诉你,你别告诉别人。求你。”我示意他接着讲。他凑过来,把头低着说:
一时间,村里的人对我的尊敬直线上升,见了我都要招呼一声:“水老师!”然后攀谈两句。五六家人蹦出来请客吃饭,其实我早就明白他们用意——他们想给孩子物色一个老师。于是,我就干脆每天不做饭,一天一顿,吃得多,好把孔孟之道传播出去。说来也怪,孔孟之道并不让我们吃得更多,但是多吃竟然可以用来传承文化。半年种出的食物与千年的文化并重,不可思议。
当我收了十来个学生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