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对生活深刻的内省,贯穿了认知与表达

外婆的愿望是希望我考上鲁迅美术大学,未来做一些有关于正能量传播的相关职业,于是,我便有了自己尝试做小动画的想法。

这次是我从零开始自学直到制作完毕为止,目前已经做到第六集了。

从动画剧本到台词文案、绘画、配音、剪辑、后期、美术、分镜等所有,一人全包。

真可谓是工程量巨大,一周输出五分钟的成品已经是个人极限。

一天画完将近一百张动图,全部都要编辑到一起,一边画画一边练习配音,在这个期间我还自学了变音与伪音,一个人配四个角色,特别像精分,真正实现了录音棚里欢乐多,自己录音自己笑。到了后期音效方面,又涉及到作曲和编曲两个方面,也一并都自学了,并深感自己的时间不够用,恨不得马上学个影分身,让自己变成好几个人同时去工作。

很明显,自己一个人的工作速度根本跟不上理想中想要达到的剧情节奏。

至于分镜的研究我觉得也可以暂时告一个段落了,因为分镜的表达,大部分都卡在绘画效率上,不是不知道怎么画,而是整理后根本画不完,如果再加上自己充当自己的美术总监,加点硬性行业要求进去,这下好了,更画不完了。

所以把尘封了很久的玛雅和MAX翻了出来,打算搞一个3D渲2D的测试,同时又自己研究了一些关于线稿直观表现力相关的东西,心想这两种东西总有一个可以用得上,用于取代之前那种90%的精力都花在绘画上的不平衡动画制作模式。

自从我涉入美学行业后,简直是三观毁之不止,渺小荡于天际。

经常是画画画到手抽筋,眼睛累到睁不开,顺便获得了喉咙终结者的称号。

而努力后的效果却近乎于掀桌子的地步,一个人真的是很难驱动起来这么大的效果体系。

后续,随着学习的增加,则会逐渐意识到,随着自己所学的美学体系越来越庞大,所要求的内容就会越来越多,基于各种良心上的质问,其工作负荷更加令人吃不消。

人就是这样,一旦上升,就很难下降,尤其是在美学的品味上。

不禁感慨到,这个行业,真的就是用爱在发电。

这不禁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过于激进而忘记了最重要的平衡关系。

生命的精彩,在于不停做加法的同时,还在做减法。

放在美学上亦是如此。

我必须给自己目前的美学认知做一个系统性的减法,看看哪些可以合并起来,哪些可以祛除,哪些可以变化,只有这样做了以后,才可以重新轻松上路,把学到的东西全部转化为我自己的认知体系和表达体系。

而怎么转化,转化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我对于生活的认知与内省。

一个人对生活的认知,会很大程度的影响他作品的表达方式与作品主旨,而一个作品的好坏,也基本上取决于这两个因素。

[每一种知识体系都会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扩张下去。而我只需要把自己认为最美的那片雪花,通过我的心,传递到那些不曾有雪花飘落的地方,一片一片,积少成多,直至一片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