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长力觉醒:探寻人生与职业幸福之路
- 夏勇军
- 1994字
- 2021-08-13 18:56:02
1.3 作为工作者的挑战
需求的产生,与技术发明、产品创新、方案整合在不断螺旋式上升中相互促进。而身处其中的每个人,既是需求的提出者,也是需求的满足者。我们在享受他人提供的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要做得比其他人更好,来满足他人更高的需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你不会降低要求,别人也不会,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人可以逃脱。
这种趋势促使各行各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持续地挑战自己,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快、更广、更深、更多、更省……之所以越来越多的组织转到向管理要效益,对员工提出更高的要求,是因为其他所有容易被挖掘的“钻石”,早都被企业家和管理者挖完了:资金、土地、信息、政策、关系都已不再是区分性的因素。只有人的价值,是各种生产因素中最难以挖掘的价值,也是最后可以区分竞争成败的关键要素。
作为社会的基本元素,社会的进步由人享受,也由人承担。从原始的采集狩猎时代进入农耕文明,再进入工商文明,甚至未来步入信息智能时代,社会的每一次进步,给了人们更多自由,也带来了更多的束缚,给了人们更多的享受,也带来了更多的负担。
在原始部族社会,人们依靠采集和狩猎而活,虽然可能饥一顿饱一顿,甚至丧身虎口,但每天只工作三四个小时,有大量时间用来休息娱乐、陪伴家人。
在农耕文明阶段,人们从土地里讨生活,虽然世代被拴在土地上不得迁徙,但家族聚居相守终老,不至于只身他乡倍感孤独,并且除了少数有钱人用得上油灯,晚上可以稍微加个班,大部分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休息时间还是有保障的。
到了工商文明阶段,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更大的满足,但却需要天天加班加点地拼命赚钱。“996”(早9点到晚9点一周工作6天)、“007”(每天24小时一周7天全部待在公司)等工作节奏随处可见,尤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里,很难说会比农耕文明时期的农民更轻松,或比原始社会的狩猎者更幸福,但我们并不愿意回到过去做一个农民或者猎手。
等到进入信息和智能时代,我们的境遇可能会变得更好或更糟。据说,当前社会70%的职业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也许未来人们担心的不是工作太多,而是根本没有自己可以胜任的工作。一种乐观的看法是,会有其他新的工作机会被创造出来,只是这些工作会更加注重创新创意和个人感受。
在社会演变过程中,人们的努力变得更加重要,人们也的确需要更加努力。在早先的数千年历史中,子承父业是常见的职业安排。有一句谚语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即表明了这种职业的代际传承。
个人后天获得的能力越有价值,越能带来社会地位的提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就越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头悬梁、锥刺股”就是之后人们为提升其能力而采取的行动。而随着人们能力的普遍提高,想要变得更加优秀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这种意识理念表现得更为明显:从幼儿园一直读到博士毕业,依然学不完个人履行工作职责所需的各种知识技能。“终生学习”“学习型组织”“成长型思维”等理论,都是在强调人们应当努力追求能力的发展,以适应外部环境不断提出的高要求。
这里并非为了贩卖焦虑,虽然前面的分析的确会让一些人对未来感到恐慌,但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客观存在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让每一代人都会比上一代更加艰难。我们时常听到父母忆苦思甜,告诉我们当时是如何吃不饱穿不暖,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现在的年轻人是多么不知珍惜。但是年青一代整体所面临的社会竞争压力,也是上一代人无法体会的。
要迎接新的挑战,我们需要更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而不是像以前只需把事情说清楚;我们需要更强的创新和引领变化的能力,而不是一直做着重复的事情直到退休;我们还需要更加注重客户的需求和体验,而不是只去关心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我们还需要有识别和发展人才的能力,而不是用强权和命令来使他人服从……这样的能力要求变化不计其数。
社会加速发展带来的竞争加剧,只会迫使人们不断提高对工作水平的要求,进而对个人能力提出更高期望。历史转动的车轮无法阻挡,如果我们不做得更好,就会有其他人做得更好,大家相互竞争和比较的结果,就是谁都不会比以前更容易。每片身处洪流之中的树叶,都不可能选择逆流而上。但我们应该不满足于做一片随波逐流的树叶,我们需要在这种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为我们的一生找到值得为之奋斗的目标和信念,漂流得更加出彩。
当然,事情总有两面性,社会的发展不只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和更高的要求。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个人,有条件也有机会去满足生存需要之外的更高要求。人们从子承父业,到另起炉灶;再从长期服务于一家组织,到频繁跳槽;甚至到目前正在兴起的自由顾问、斜杠青年(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因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如夏某,产品经理/顾问/作者/,所以叫斜杠青年),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我价值。
[1] [德]哈德穆特·罗萨.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郑作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