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饭才下肚,公子卬的肠胃已一阵不适。饮了几口水,店家呈上来第二道麦子做的菜肴一一古老的馕。公子卬吃着干涩的馕问店家:“晋人吃麦,平日里只吃这二者吗?”
“然也。不过吃馕者少,十不存一,吃麦粒饭者居多。”
“这么难吃的麦粒饭竟然更受欢迎?”
“原因无他,麦粒饭廉价,而馕饼太贵。”
在场宋人无不无语。中原都吃麦,唯有晋国佬嫌馕贵。诚然制作馕需要有人跪着,用石碾在盘上滚压麦粒,比之舂米更为痛古。古代使犯人舂米是一种渗人的刑罚。公子卬才回想起面条的诞生是因为汉代才有石磨技术的革新。当然青海出土的小米做的面条不算。
公子卬心说难怪山西人酷爱吃面,这里的水土宜种耐旱耐寒的小麦,馕与麦粒饭又如此差劲。
“诸君,我有一计,或可冲烂晋国食品界,捞金大捞特捞,全凭刀削面。”
“何谓面?”田单问。此时各国文字没有收录“麺”之称谓。汉时才有石磨面粉,唐时才有水力磨床,他们把面条称为汤饼。
“何谓刀削?用剑削行不行?双今天没带刀。”
计较已定。公子卬使管理先招几个临时工制作石盘,让田双买驴,太史家的小子也欢欣鼓舞他要求加入,所谓“有事,弟子服其劳”,公子卬让他们去买绳子,很快田单在城外营地搭起临时的畜力磨坊。
因为处于试水阶段,公子卬打算一代磨床用畜力,二代用水力。要是刀削面真统治了晋人的味蕾,那造个丐版的电驱磨坊也不是不可以。
小时候公子卬爱看吴运铎的传记,详细描述了八路军如何在一无所有的初始条件下,从破烂小作坊进化成造枪造炮的兵工厂。这与今时今日何其相似。
公子卬不由地思念起南边的菲儿。他在晋国暂时未能寻到像菲儿这样可靠的合作者。他得有卿以上的背景,不受流氓的滋扰,不受司徒,储师(春秋的市监局)的刁难;他得有操守,在公子卬离境时,不垂涎他的技术,不刺探工坊的辛秘;他还得有人脉,可以捍卫利益共同体,并开拓市场。像鉏麑这样的士人肯定不成的,至少要有下军佐及以上的实力。
在找到可靠土著合作者以前,公子卬只能使唤自家带来的人干活,若有人能一次性把技术和设备一口气买断也行。
山西刀削面经某舌尖上的节目,早就解密于天下了。先和面,二斤面,加八两六水,以及八克盐。盐是刀削面的筋骨,能凝固面粉中的粗蛋白,从而形成长链结构,后世会抻一个鸡蛋,提味增鲜。
公子卬才不会给晋人加蛋,他们不会买单的。揉完饧完面,公子卬示范刀削。削刀是专门制作的,木制的刀柄上装着开双刃的刀面,刃前附有小轮。他把托板托在胳膊上,用削刀推削面团。一根落锅一根飘,一根白练已出刀。棱角分明,状如柳叶的刀削面,片片入锅。手工面熟得快,一发乌即可出锅,公子卬请来鉏麑,后者搭配陈醋就食。晋人对醋是真爱。
“筋道爽滑,咸香酸鲜。”鉏麑赞不绝口,又问价格,竟然远低于馕的价格。用古老的石碾研磨面粉,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利用率低,一斤小麦能出六成面粉已是千难万难。且馕在烧烤中失去了很多细胞水,因此单看重量似乎馕贵出一大截。
而刀削面在烹调时兑入了面粉质量四分之左右的水,所以看起来份量十足,特别实惠。
“这一碗刀削面下肚,仿佛比两碗麦粒饭还要顶饱,还要涨气力。”鉏麑抹了抹嘴。
公子卬嘿嘿笑。小麦若不去麸皮,就是粗粮,人体能直接吸收的不足一半,加上麦粒饭硬,肠胃蠕动不畅,营养物质沦为排遗白白浪费。
刀削面的价格定位在鉏麑看来十分亲民,仅比小麦高两三倍,比馕便宜七成。
面条上市大概有半天时间的缓冲期,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随着鉏家在公子卬的赞助下,宴请了几家亲戚朋友,晋人的DNA动了。先是鉏氏的顾客光临西市,给了第一桶金,然后是鉏氏的左邻右舍闻风而动,最后晋都城西一片的士人都被引爆了。
刀削面的产能有限,主要是卡在驴磨面粉这一环。来的晚的见现货已被抢购一空,就向公子卬预定明天的份额,并支付了三成的定金。作为凭据,公子卬给他们附有签章的纸制收据。晋国士人第一次见到光滑精美的纸张,啧啧称奇,都说宋国人行商办事地道妥贴,连个定金的凭据都令人安心,不愧是数百年大邑商的后人。
此时的中原尚没有排队的风尚,现场乱成一锅粥,有如后世抢盐抢布洛芬的模样。
公子印不得不派出田双等人穿着甲胄维持秩序。鉏氏的人因为买的早,买的多,趁机用定金收据做人情。
鉏麑的本家有人为先氏的家臣,把刀削面进献给先家老太太,惹得老太太欢喜异常。
其他家臣私下里聚在一起声讨鉏家小子,钻研小道,媚侍眷属,非正人君子之所为。可晋人往往嘴上一套心里一套,转眼这些人就出现在翌日抢购刀削面的现场。
先家老太太的丈夫是曾经的晋国执政+中军将,晋国名媛圈的顶级人物。征服了先老太太的味蕾后,卿大夫的后宅也顺势被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