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新技术与媒介转型

自1998年底“网络文学”一词进入广大受众视野,到2018年已将近20年。这20年正是网络媒介飞速发展,网络文化逐渐成形,“互联网”从新颖的专业词语到大众耳熟能详的工作娱乐对象的过程。“阅读”从曾经理所当然的读书看报到读屏媒体上“10万+”的点击量,与新技术相关的媒介转型为网络文学带来了改变和拓展。由于网络文学本身的定义就与新的传播媒介捆绑,其阅读也必然借助新媒介技术终端实现。网文阅读终端不像已经高度发展的纸媒体那样简单、经济并有独立性,而是紧密与传播速度和网络应用程序的便利性紧密相关。因此,一旦媒体平台更替,无论网络文学本身是否具备新技术转型的需求,都必然随之变动。在网络文学发展的历程中,驱动其转变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新媒体技术。

BBS论坛

在中文“网络文学”一词为媒体所关注伊始的1999年,其主要形态是BBS上的连载作品。据早期网络作者宁财神回忆,内地最早贴出文学作品的论坛是“四通利方”,即后来的“新浪BBS”。这原本是一个体育论坛,一群青年人在上面聊球之余,开始编故事,并将彼此的网名写进故事调侃,宁财神的“网络鬼故事”等系列短篇就是这样诞生的。不过由于当时论坛较少、网民不多,这些故事停留在小圈子的同人娱乐上[10]。校园网上的“水木清华”、北师大“牵牵网”等学生BBS界面更简单,但人气却相对更兴旺,洋溢着青春气氛。1998年前后,《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在网上连载完刚一个月,“各大小BBS站里的各式各样版面,到处转贴”。痞子蔡在该书十周年纪念版序中提到,但由于当时能够接触互联网的人十分有限,“很多人将全文列印装订成册,到处传阅着。我学弟的桌上就有一本,另外我表弟也寄来一本说是要孝敬我……”[11]虽然当时痞子蔡本人不乏接触电脑的渠道,但表弟还是专门“寄来一本”而不是敦促他去BBS找。可见当时人们依然乐于将“文学”与纸媒相联系,即便未曾出版也要打印装订成册阅读。当熟悉的文学形式在新媒体界面登场后,人们在观念中依然倾向于依靠习惯的技术,因而自发采取常见的媒介形式传播。在这种环境下,早期那种将网络和文学剥离,将网络看作单纯文章承载渠道的态度就在所难免。大众自发将网文打印成纸质本进行传播的方式如今看来虽然本末倒置,在当时条件下却刺激新技术的普及。由于两岸出版物不流通,虽然《第一次》很快在台湾出版了纸质版本,但大陆读者却无缘获得。因此,一些热心网友自发在内地校园的BBS上贴出网络版本。由于当时两岸文字编码转换容易出现乱码,还有人主动一字一字将繁体转换为对应的简体字。这种发自内心的对作品的喜爱和无私的付出,反映出新技术兴起时,网络文学受众对它的喜爱和狂热期待。从《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上网和下网的经历可见:早期BBS催生了有条件进行新媒体写作的新作者;技术普及程度却限制着新媒体本身的传播范围和读者圈,由此引起读者自发尝试媒介转换;出版社在了解市场需求后,主动推进媒介转换——整个过程之所以能够流转,既是由于《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诞生于BBS兴起的时机,且台湾拥有较成熟的通俗小说出版环境;也因为早期实验性质的网络文学已在台湾有了一定声势,当地著名文学杂志《人间副刊》等曾选载过一些网络作品,所以台湾读者对纸上发表网络文学并不完全陌生。本书将在稍后章节具体分析这方面情况。

邮件列表

BBS虽然令“网络文学”一词为人们所知,但实际上在论坛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人自发创作文学作品并通过邮件列表传播。当前追溯中文网络文学创作起点,一般会定位到北美一些早期文学论坛如“新语丝”“花招”等,但它们是建筑在邮件列表形式之上的,即将每期内容编辑打包后发送给订阅邮件的所有用户。后来的论坛技术由于更具公开性、能够平行展示信息历史和对话情况,因此很快风靡。但由于当时网民稀少,上网条件要求高,用户只有较少的在线时间,有时甚至一星期一次,因此要求信息便于收集和备忘。那时论坛中网络文学活动的参与者基本就是邮件列表订阅户。由于论坛人少、帖子数量不多,注册用户通过浏览站内短信和邮件通知,不会遗漏任何一条与自己相关的消息。信息的全面获得在用户之间建立起亲切且紧密的情感,这种由全面阅读信息而产生的亲密感,对当前每日面对海量零碎信息的网民来说,已经不可能实现。虽然网络技术更新换代极快,但邮件列表却是一个特例,它生命力很强,仅从与网络文学有关的角度来说:从最初邮件列表小组发文,到BBS中小组帖子、回复以及特定作者发言提醒,再到一度以精美豪华著称的电子期刊等,它始终被网民用来订阅感兴趣的话题。邮件列表满足了在线通信的基本需求,形式上既可制作HTML内文或携带附件,也能以外部链接扩大容量;最重要的是,它技术极其简单,已成互联网基本功能,因此得以在网上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电子期刊

网络文学第一次纸媒转型的失败使得理论上充满无限可能的新技术概念遇冷。虽然当时不乏宣称“网络文学已死”的冷嘲热讽,但投资者和技术领域却在反思探索。从形式上看,网络文学第一次纸媒转型遇到的挫折是由于转型过程中丢掉了自身优势,即多媒体的表达样式、超链接背后的庞大内容覆盖、即时互动的吸引力。尤其重要的是放弃了自身的网络传播平台,而试图介入发育成熟、竞争激烈且受到严格管控的印刷媒介领域。基于以上原因,2004年前后,又一波与网络文学相关的新技术尝试开始了,那就是各类“电子期刊”的出现。虽然最后并未盈利,但电子期刊对在线阅读独立应用界面的探索却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在这一界面中,网络文学不再是文学与屏幕简单生硬的拼接。如何利用网络新媒介开发适合阅读的软件界面,如何为网民提供既不陌生又有新鲜感的内容并即时了解关注度和反馈情况等,都被纳入考虑范围。一方面,网络文学经营者不应放弃网络自身优势,陷入与成熟市场角力的混战;另一方面,又没有过度挑战公众熟悉的审美习惯,将大量精力投入全新概念的培育。

网络文学数年来经历多种形式的探索,虽然始终未实现经济收益,却成功地将这一概念的无限潜力和可能植入公众心中。

文学网站、博客和微博

这三类网络媒体共通之处在于全部基于在线支付以及粉丝经济的雏形。文学网站的成功一方面由于我国通俗出版市场并未完全开放,找到了传统纸媒文学的内容的缺口;另一方面正赶上在线支付技术的广泛应用,培育起读者的付费习惯。由于文学阅读是一种思想活动,作者和读者之间存在情感交流,付费习惯的培育也就不只是新技术使用那么简单,它通过金钱向虚拟价值的演变,增强情感联系、加深价值认同。早期简单的点卡购买中,人们为在线文学作品的情节和内容付费;而后期逐渐增加的虚拟财产则具有超越金钱数字的情感意义。以往免费的“沙发”“点赞”能够提升人气、表达态度;而在线打赏的虚拟“鲜花”“金币”等则更感性地表达对作品和作者的认同。再往后,网站的封面推荐,每日事实榜、每月热门榜等具有竞争性质的评比,则培养出黏度高且具有行动能力、愿意通过投入金钱支援作者创作,类似追星族或粉丝的读者群。

博客文学以个人博主为中心,理论上容易聚拢受众。但由于网民大部分是青年人,喜欢追逐群体,受潮流左右,因此,网络文化根本上是大众文化,并非围绕精英的声音。以博主为中心的博客相对独立,缺乏文学网站的群体效应和热闹的网络竞争氛围。因此,博客的热度对博主要求极高,博主本人需要有强大的吸引力和足够丰富的话题制造能力,以维系博客内容的吸引力。在博客中获得成功的,一类是知名度很高且自带粉丝群的影视明星。明星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粉丝围观追捧,博客可以互动,所以在新浪博客中,最受欢迎的就是明星博客。徐静蕾、姚晨等人不仅是影视明星,也是博客红人。徐静蕾的“老徐”长期占据博客点击榜首,主要展示照片、日常片段、书法才艺和萌宠,博客可以看作明星的互动写真集和粉丝交流园地。另一类有影响力的博主是学者、公知和记者。唐师曾、王克勤等知名记者既有独到眼光和信息来源,文章又具备直击社会热点的话题性。但由于印刷媒体选题限制,一些不适于报刊发表的文章就转而投放博客,为博客补充有分量的内容。学者是文化资本的拥有者和观点的生产者,他们的博客有源源不断的生产潜力。因而,李开复、易宪容等人也能在博客榜上排名前列,并成为多家网站争取的目标。博客引入中国,原本由于方兴东因文章受到删改,负气成立独立网站“博客中国”。因此,它早期主打知识分子、意见领袖自由言论业务。但与早期网络文学一样,博客一开始也没有盈利模式,而是作为与表达不自由、需要审核的印刷媒体竞争的新媒体出现,其权力意义、媒体意义大于媒体经济价值。直到“新浪博客”时段,博客被用作明星秀场,新浪这一门户网站又长于制造话题,这才使博客成为流行一时的媒体。但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博客使意见过度曝光,部分网络媒体断章取义的转载,网络言论即时发送、未及周详思考的模式、网络大众多方面阐释的不确定性等,使博客日益背离最初的自由意见领域。特别是当前我国言论尚有不少敏感区,即便在网络上,可发挥余地也十分有限。早期彰显自由观点的博客,在新浪门户网站的大力推动和商业模式探索之下,一度显现盈利能力,最终却回归独立小众媒体领域。

像邮件一样,博客平台自身技术简单、使用方便,在某些方面填补网络媒体空白。因此,这种技术形式本身不可能很快消失。随着这一概念的热度慢慢淡去,在互联网信息过量、热门技术商业化过度的情况下,博客不充分的商业化反而为坚持写作者保留了发表完整言论的机会。在博客成为热点时,明星的光环遮蔽了大批“草根博客”的创作;而后期热点褪去,以陶东风博客为代表的学者博客成为代表性观点的生产场所。此外,众多普通网民的专题记录,如游记、育儿、厨艺等既需要配图又需要文字说明的内容,则作为网络日志形式凸显出价值,成为支撑博客的一类稳定且持久的内容。

随着网络媒体热点的转换,娱乐明星将阵地转移到了更加简短省事、互动性更强的微博上。微博虽然文字简短,却可以上传照片、视频,简单直观的视觉效果更适合小屏幕阅读。大V认证、自动选取的热点话题排行、明星与粉丝的互动和网络红人的竞争机制等,使微博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平台。微博诞生的时机也很恰当,它幸运地成为智能手机上最流行的即时信息获取和交互应用之一。微博受追捧与手机像素的提高和自拍软件的出现相关,它讲究的是随时随地的简单视觉刺激,讲究看脸的“网红”就是微博催生的特有现象。微博限制文字消息的长度,与网站文章或者博客走的是两个方向。它的快与短更加适合消息传递,用户随手拍、随地传的模式,很好地开发了互联网公众信息源。而热点信息的自动抓取和方便群起转发的功能则最大限度地突显了互联网传播中的民众议程设置模式。网络文学雏形时代,从业者就认同短篇、微短篇作品是最适合网络终端的文学作品,超长篇类型网文的成功不在于作品本身,而在于填补大众阅读种类的空白。基于微博的140字微小说回归了早期网络文学的设想。比起短篇小说,微小说只能是一个个场景片段,信息不清晰、包容性高。微博原文只提供思路或者意境,不会因为情节方面的偏离而失去读者粉丝的热捧,因此拥有较大的改编潜力。微博是短时间聚拢人气和注意力的恰当媒体,因此,微小说作者自带光环。张佳嘉虽以微博写作为契机,但其后期发展基本依照网红模式全方位营销,他的形象既接近文学网站大神,凭借作品抓住群体注意力;又依赖微博本身即时互动能力,参考影视明星微博维持人气的模式,分享个人经历、写真图片和周边产品等,形成个人品牌效应。

微信订阅号和电子书

随着微信成为手机上最热门的即时通信和社交媒体,朋友圈和订阅号也逐步进入公众阅读视野,填充了都市生活距离制造的诸多碎片时间。比起QQ,微信基于熟人社交,其中的文章发送和读者的阅读选择也具有强关系转发和阶层性分化等特点。在微信承载的媒体中,明星微信订阅号是一个特例。继徐静蕾占领博客、姚晨和诸多新明星在微博上获得热搜之后,影视明星也非常重视占领新技术媒体终端,如陈坤的订阅号就是明星通过微信进入新媒体吸引粉丝的尝试。他的订阅号一方面主打精良制作;另一方面展现明星公众媒体之外的另一面,试图与粉丝构建更加亲密的关系。按理说,全面展示个体的微信订阅号比起微博或是博客来说更有技术优势,但明星微信却并没有成功。从陈坤的订阅号来看,过早和过于明显的商业化目的是原因之一;另外,微信是社交媒体,而不是个人获取信息和自我展示的工具。社交媒体的特性在于双方对等关系,所以微信中围绕个人的明星微信订阅号不如一些新闻性质的订阅号那样普及。因为粉丝追星、与明星的互动是群体行为,他们希望公开表达对明星的迷恋;而明星如果对粉丝进行回应,个体粉丝也乐于向同好者炫耀和分享。社交媒体互动则是私密的,所以不适合粉丝追星。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中,冯唐可算特例。他采取简单的语音发送和广告商品形式。传递声音信息是微信基本功能之一,而标榜风雅不羁文人气质的冯唐不像影视媒体明星那样追求大众普遍认同。因此,其粉丝能够在零散、孤立状态下维持迷恋。当前微信订阅中最普遍的类型之一是纸媒体公众号。它们以微信的短小、简洁、直观和快捷传达观点,作为讲究逻辑和严密论证的纸媒体补充。因此,微信订阅号可以看作一种更全面的电子期刊。新技术使它一方面具备良好视觉感知和声音效果,不受制于终端;另一方面弥补了早期电子期刊到达率低、信息接收不确定的缺陷。由于微信订阅号只是一个界面,本身展示形式很多,内容十分丰富,且随时可以调用外部链接,使它成为前景值得看好的新技术媒体。其缺点在于,基于熟人圈子的微信具有封闭性,比较适合稳定的阅读口味和稳固的社会关系;对20岁以下青少年来说新鲜感稍差,因此订阅号内容也趋于成熟。网络文学最大的收入来源,粉丝经济、情感性投入和虚拟礼物等,在微信中并不十分流行。

由微博、微信的兴起我们看到,在网络阅读中,阅读终端或者说阅读界面不仅关系到作品呈现方式和阅读体验,也是作品传播范围、到达效率、交互程度的考量,可以说掌握了终端就掌握了最受看重的网络读者资源。由于互联网数据的智能统计、阅读内容的选择、注意力的转移速度、话题的偏好等,甚至网民的位置、性别、收入水平等都在阅读过程中回传,成为最宝贵的资料。网络文学收益初现、移动互联网崭露头角之时,就有嗅觉敏锐者开始考虑开发特定硬件。网络文学写作、阅读进入门槛都不高,为用户的繁荣提供了可能性,如果能够成为这一网络文化消费方式的特选终端,其经济利益是不可小觑的。但同时,也正因为门槛低、挑战性小、不具备需求的特殊性,这一市场的竞争必然非常激烈。一些文学网站由于自带内容生产,也着手开发独特的移动终端,不仅涉及阅读,还试图为作者提供即时更新服务。但从目前网络文学发展情况来看,对上传终端的要求与文章的篇幅相关,适合发送短暂篇幅的媒体功能已经由微博等提供,职业化写作要求的文章规模显然不能在移动终端完成,作者们进行网络文学写作时大多数还是传统的专注工作状态,而非想象中的随手写作上传。

与原创网络文学终端由特定内容提供商主持开发不同,还有一批专门的硬件开发者涉足网络文学阅读领域。在国外,智能手机应用不一定像中国城市里这样普及,但电子书却十分流行。国内也有多家公司尝试推出电子书,如汉王电纸书、掌阅iReader、盛大Bambook等。这类终端主要针对数字化阅读和传统文学的媒介形式转化。在诸多电子书硬件提供商中,亚马逊的Kindle无疑最强。一是由于亚马逊本身拥有大量图书资源,不仅进行实体书销售,还进行电子版图书同步定制和销售,垄断了亚马逊读者的阅读视界。国内一些数码出版社也采取专用阅读器如CAJ、PDF等,但只是借用阅读界面存在。当平板电脑日益普及,各类APP书城上线时,多彩的界面和多样化的功能使得亚马逊的优势不再那么明显。毕竟,当前阅读很多时候是对碎片时间的利用,如果读者只能选择一个终端携带时,功能单一的Kindle常常被略去。

通过定制硬件可以实现阅读的垄断。在纸媒作品中,一个内容是一本书,竞争不在媒体而在于媒体制作者,也就是出版社、杂志社等之间。而电子书则是一个终端提供大量内容,阅读器技术终端的便利性和内容的多样化相互制约、依附。为硬件付出的成本使垄断阅读选择成为可能,因此这一领域争夺十分激烈。

2010年起,手机、电子书等新移动终端日益活跃。从网络文学阅读角度来说,移动终端也基于网络,阅读终端的变化不能算作转型,而是基于电脑屏幕的网络文学阅读渠道的拓展和增加。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移动屏幕阅读和基于PC的电脑屏幕又对阅读行为影响极大,手持设备转换了阅读空间,拓展了创作空间,更利于随机性和碎片化写作。创作中随时随地以手机记录,捕捉灵感,必然引起随之而来的文本特性,如表达形式的精练、短小,以及内容方面插入图像、即时信息和定位等多元外部元素,使文本更具开放性。所以我们看出,微博、微信文字与文学网站以及博客的差异。移动终端的引进促进了网络文学形态的多元发展。与前几次转型或是由名誉驱动——期望获得作家的称呼,或是由利益驱动——追求经济回报不同,网络文学的新技术转型几乎可以说没有选择的余地,完全由阅读终端的更新换代带领。网络文学本身就是新技术的产物,它的表现形式、互动程度等都依赖于新技术对阅读渠道的革新。

对于网络文学的经营者来说,更新换代虽然意味着新鲜感和注意力的吸引,但未必是好事。因为在新媒体中布局带有极大的未知性,前期技术投入、读者兴趣调查等都耗时费力。而后起者跟进又十分容易。技术无法垄断,互联网媒体的成功,很多时候不在于技术的先进程度,而在于机缘和创意。网络上不乏出色的新技术因为过于先锋激进,离网民认识程度和消费理念太远而未能成功,而短短一两年后,就有以同样的技术概念却赢得市场的案例。从零开始培育消费习惯不如在成熟稳定的读者群中改变话题热点。因此,新技术驱动和商业驱动既相互促进,也妥协纵容。技术的研发和创新需要投资保障,而互联网时代喜新厌旧的网民也使投资者需要你追我赶以抢占技术先机,二者相互刺激促进。

新技术引发媒介转型是网络时代的特色。不管是否成功,有无商业盈利,新技术转型都势在必行。有一些媒体技术因成为互联网的基本功能,比如邮件、留言板或者博客等,只是形式从主体变成附属。如BBS曾经是网站最活跃、产出最大的场所,如今却成为每篇文章之下附属的讨论区。除“天涯”论坛常有内部人士爆料而生命力强劲之外,很多已经不复存在。有些媒体技术如聊天室,由于形式更新而遭到淘汰;有些媒体技术却在发展中获得诸多变体,如电子期刊一开始是邮件列表附件,后来是专门的精品下载包或网络应用界面,如今则以微信订阅号方式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