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邺下佛教史迹概述

邺城遗址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约20公里处,由毗邻的北城、南城及外郭城区组成。邺之建置始于春秋时期,战国之后由于地处华北平原南北交通要冲且为富庶的农耕经济区,战略地位日益显著。自公元3世纪起,历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和北齐六朝国都,素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称。1988年国务院公布其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全国首批三十六处大遗址之一(图1)。

图1 邺城遗址位置

佛教初传河北的确切时间和传布区域,史籍中并无明确记载,从现有文献和实物资料来看,至迟在十六国后赵时期,由于西域高僧佛图澄的弘传,佛教在以邺城为中心的中原北方东部地区得以广泛传播和发展[1]。佛图澄之后,道安承其衣钵,创立僧团仪式、行规戒律、礼忏仪轨等,成为邺下事实上的佛教领袖,是中国早期佛教发展过程中划时代的关键人物。[2]后因战乱,道安率邺下僧众400余人南迁襄阳,沿途分张徒众,其同门及弟子先后被分派到荆襄、江东、巴蜀及关中等地,邺下佛学及僧徒由是广布大江南北。[3]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迫于形势,东魏权臣高欢挟皇室、百僚及洛阳军民迁都邺城,“诏下三日,车驾便发,户四十万狼狈就道”。[4]而大量的洛阳僧尼也随之东迁,《洛阳伽蓝记》载:“暨永熙多难,皇舆迁邺,诸寺僧尼亦与时徙。”[5]北魏末年,活跃于洛阳译场的天竺僧人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瞿昙般若流支等随之东迁,而游学于洛阳的中土名僧如慧光、僧稠、僧范、道凭、法上等也先后应诏赴邺,邺下佛教由此大盛,并在东魏北齐之际达到顶峰,正如文献所载,“属高齐之盛,佛教中兴。都下大寺,略计四千。见住僧尼,仅将八万。讲席相距,二百有余。在众常听,出过一万。故宇内英杰,咸归厥邦”。[6]邺城取代洛阳成为公元6世纪中期中原北方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6世纪晚期,在经历了北齐灭亡、建德法难和杨坚毁城移民等一系列沉重打击之后,邺下佛学最终陷入沉寂。

邺城西郊太行山麓至今仍存有较多的北朝晚期的佛教石窟寺遗迹,主要有邯郸市峰峰矿区南、北响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涉县娲皇宫石窟,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大留圣窟、小南海石窟,林州洪谷寺及鹤壁五岩山石窟和卫辉香泉寺石窟等(图2)。这些石窟往往和当时的高僧行止及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有密切关联,如安阳大留圣窟是道凭的禅修石堂,大住圣窟是灵裕所建“金刚性力那罗延窟”,小南海石窟为僧稠纪念窟,[7]洪谷寺是北齐文宣帝为僧达所建,[8]而邯郸响堂山石窟的开凿更与北齐皇室重臣有直接的联系。[9]此外,这些石窟内外崖壁上还常雕刻有佛教经文,[10]内容涉及当时中原北方地区最为流行的一些佛学思想,如地论、华严、法华、般若、净土、涅槃、禅、律及三阶教等,为探讨北朝晚期盛行的末法思想和流行的佛学流派,以及追溯隋唐佛教宗派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图2 邺城周边石窟寺遗迹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