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邺城全面营建于曹操打败袁绍后的建安九年(204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后,邺城依然是曹魏王朝的五都之一。曹魏邺城以其独具特色的都城规划,成为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关于邺城的历史文献记载零星不全,加之邺城遗址历经人为拆迁、战火、洪水等毁灭性破坏,几乎全部被埋于地下的邺城遗迹成为今人认识、研究其规模形制的最重要途径。全面的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开始于1983年,是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成邺城考古队,经过持续地科学勘探和发掘,逐渐确认了邺城遗址的城墙、城门、道路、宫殿、水渠、城壕等遗迹[1][2]。勘探出的曹魏邺城东西长2400—2620米,南北宽1700米(参见图1),城墙现全部被埋于地下,城墙系夯土筑成,宽15—18米。

图1 邺北城遗址实测

经过考古工作逐渐明晰的曹魏邺城是一座规划严谨、继承与创新并重的都城,它体现了全城中轴线的思想、单一宫城制度、区划规整功能有别的设计理念,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史上影响深远。

曹魏邺城的都城规划明确突出了全城中轴线的地位。经考古勘探发掘结合文献记载可知,曹魏邺城基本呈规整的长方形,正南城门中阳门位居南城墙正中,中阳门内大道至抵宫城正南门,向北直线延伸建筑有宫城正殿文昌殿,上述重要的建筑物和道路以点线构成了曹魏邺城全城中轴线。城内城门、道路、分区都以中轴线为基准进行了规划,南城墙上的其他两个城门广阳门、凤阳门分别对称地被放置于中阳门的东、西两侧;东、西城墙各一城门,即建春门和金明门,也以中轴线为基准,对称规划建设,东西遥遥相对;北城墙的厩门和广德门也应是依据中轴线对称布局的。城门内侧道路的位置基本经考古工作证实,路网分布也呈现出以中轴线为基准的特色。一个建筑、一组建筑乃至一个宫城具备中轴对称特色者,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但是整个都城中较严格地采用明确的中轴线规划思想的实例,我们通过考古工作成果可以上溯到曹魏邺城,对于是否存在早于曹魏邺城的中轴线都城规划,尚待科学认真地工作、客观审慎地研究。都城中轴线规划思想的形成及其实践标志着中国古代都城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曹魏邺城为中国古代都城制度的演变注入了活力,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参见图2)[3]

图2 曹魏邺城平面复原示意

曹魏邺城确立了都城中单一宫城的制度。曹魏邺城之前的都城,如西汉长安城、秦咸阳城等都是多宫城制,甚至西汉长安城中的宫城面积占去整个都城面积的三分之二。到东汉时期宫城面积缩小,其他功能空间的面积扩大成为发展趋势,曹操在建安九年规划建设的邺城实际上顺应的是时代发展潮流。在邺北城遗址范围内迄今为止没有发现明确的宫城墙遗存,但在邺北城东西大道以北、城址中部,发现了10座夯土建筑基址,建筑基址分布集中,因此应是曹魏邺城的宫殿区。结合邺北城其他钻探、发掘结果,曹魏邺城的宫城基本可以复原。根据曹魏邺城推测宫城的位置为,南宫墙在东西大道以北,北宫墙在北城墙以南,东宫墙在广德门大道以西,西宫墙位于厩门大道以东。可见宫城位于整个曹魏邺城北半区的中部,由于宫城正南门和文昌殿坐落在全城中轴线上,因此我们推断,全城中轴线也是宫城的中轴线,两者重合,既突出了全城中轴线的重要性,同时也把单一宫城更加有机地纳入整个都城规划之中。单一宫城制度一经确立,中国历代王朝的都城规划无一改变。

区划规整功能有别的设计理念得到充分体现。纵观曹魏邺城平面布局,除了需要关注南起中阳门、向北通过中阳门大道的中轴线这一全城规划核心以外,还要关注另一条辅助轴线,它就是东城门建春门到西城门金明门的东西大道。这是曹魏邺城唯一的东西大道,它宏观地把曹魏邺城分为南北两区,北半区空间突出的是政治功能,居中的是唯一的宫城,宫城之东有相当于外朝的宫署区,东北隅是贵族居住区,东城之西是皇家园林区。南半区突出的是经济和生活功能,据文献记载,这里分布有永平里、思忠里、吉阳里等里坊。在曹魏邺城内共发现了六条主要大道,其中东西向大道一条,南北向大道五条,除中轴线大道宽17米外,其余均宽13米。六条主干大道顺城街构成均衡框架,这些干道采用的是垂直交叉的形式,形成平面格局整齐的特色。不同功能的空间在被规整统一的道路分割之后,显现出联系与差异的和谐统一,形成曹魏邺城独特的城市格局。

中轴线规划思想、单一宫城制度、空间功能分区设计理念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三国之后的中国历代都城规划中基本沿袭了这一特点,甚至东亚地区古代都城也体现了这样的都城规划要素,足见曹魏邺城影响的深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