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 关于解读的立场

本书参照了《帛书易》和今本《易传》,包括《论语》中的相关记载,重新审视与梳理通行本《易经》。《帛书易》记载了大量孔子论易的言论,这是自汉代以来(至少汉中期以后)的学者都无法看到的,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易经》解读的混乱。甚至,疑古学派还试图否定《易传》是孔子所作,其中一个重要的论据就是在《易传》中“子曰”无法表明就是孔子之言。而在《帛书易》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问答中,直接标示“孔子曰”,因此,否定孔子与《易经》无关之论可以休矣。《帛书易》中的记载非常丰富,孔子的论述涉及许多卦爻,是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至少是以孔子的思想去理解《易经》的上佳资料。如晋卦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泰卦之“自邑告命”,讼卦之“食旧德”,屯卦之“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师卦之“师左次”,同人卦之“同人于野”,大畜卦之“豮豕之牙”,小过之“宜上不宜下”,明夷之“入于左腹”,涣卦之“涣其群,元吉”,等等,后世明显是在误解或错解。因此,注重以《帛书易》解易,应该是本书最主要的一个特色。

《易经》是依天、地、人三才的结构建构的一个文本体系,故本书尝试以“自然之象”(天地)与“人事之象”(人)两个维度去解读——其实这两个维度的解读方式蕴含在每个卦的大象辞之中,其中的前半句在讲“自然之象”,后半句则在讲“人事之象”,单纯从“自然之象”(天地之象)或单纯从“人事之象”的角度去解读都不是整体式的解读,或者过分把“自然之象”与“人事之象”混淆解说,也会给读者造成一定的混乱。本书为了方便阅读,不进行过多学术性的分析和论证,尽量简洁明快,但是,译者也不是任意发挥和臆断,而是建立在对古今众多解读文本的比较、综合理解之后进行判断和取舍。

另外,本书基本基于义理易学的译释立场,除了参照《帛书易》外,主要参照的注本还有《周易郑玄注》《周易王弼注》《周易程氏传》《周易口义》《周易正义》《周易本义》《周易折中》《周易集解》等。为加强解易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本书对象数派的解读也有相当的借鉴。本书注意每句话、每个字在整个卦爻中的具体落实,如“公弋取彼在穴”等句的解读。

二 关于解读的基本原则

对每个卦进行解读时,本书主要依据的原则就是爻之阴阳、刚柔、当位、正应、相比等。这些原则是经和传中直接或间接给定的。《系辞》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即爻在天道层面上以阴阳论,在地道层面上以刚柔论。若进行现代转换,可理解为在抽象层面上以阴阳论,在现实层面上以刚柔论。内外卦爻位对应之说散见于《易经》文本中,六爻卦既是两个三爻卦相叠而来,上下卦之天地人三才之爻依“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原理,是相对应的。即内卦之第一爻对应外卦之第一爻,内卦之第二爻对应外卦之第二爻,内卦之第三爻对应外卦之第三爻,是为“一对四,二对五,三对六”,而以阴阳相对为“正应”。如《师·彖》有言:“刚中而应,行险而顺。”“刚中”显然是指九二爻,其所“应”者,六五爻也。九二为勇武忠诚之帅,六五为知人善任之君,二者以阴阳相应为美。又如《比·彖》有言:“上下应也”,乃指九五与六二正应为美,等等。《说卦》又有“分阴分阳,叠用柔刚”。即一卦之中,爻位分阴阳,第一、三、五爻为阳位,第二、四、六爻为阴位,而阳爻居阳位为当位,阴爻居阴位为当位,反之则为不当位。如《遁·彖》曰:“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九五爻以刚居阳,六二以柔居阴,得其位也,故曰“当位”。九五与六二皆内外卦之中爻,阴阳相应,故曰“应”也。在六十四卦中,六爻皆当位的是既济卦,六爻皆不当位的是未济卦。“相比”,即两爻相邻之义。

另外,为了使入门者对六个爻位的吉凶贵贱的一般规律能够快速地把握,笔者编写了一个歌诀帮助记忆:“一为初,二多誉,三多凶,四多惧,五多功,六多悔。”大义即:第一爻在一卦之初,事物为刚萌发阶段,吉凶未现或不明,故一般不断以吉凶,故曰“一为初”;第二爻处下卦之中,中正柔和,多吉少凶,因其为下卦之主,美誉多归之,故曰“二多誉”;第三爻处下卦与上卦交接之地,下不安于内,上未得纳于外,躁动而轻进,多易招致凶险,故曰“三多凶”;第四爻处五爻之下,如臣处君王之侧,必敬惧方可以免咎也,故曰“四多惧”;第五爻为事物发展之鼎盛之时,物壮而势大,功成而果硕,故为有“功”也,若以人事论,第五爻为君王之位,率土之滨,天下之功(过)皆由君王当之,故曰“五多功”;第六爻为一卦之终结处,物壮则老,当持盈保泰,若恃余势以逞强,必悔也,故曰“六多悔”(需要注意的是爻位由下至上为序,阳爻以“九”示之,阴爻以“六”示之)。此歌诀的原文依据为:“其初难知,其上易知……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系辞下》)

三 关于卦序等问题

《帛书易》与通行本卦序是不同的,至于二者所依据的原理,以及孰优孰劣,或哪一种更符合《易经》的内在逻辑,此处暂不展开讨论。本书重点在于对各个卦文义的解读,故暂时还按照通行本的卦序编排。

但是,据《史记》等文献[1],再结合帛书等出土文献,会发现汉初的《易经》本无《序卦》和《杂卦》,所谓的“十翼”之说很可能是汉儒(应该是汉中期及以后)为凑泊盈满之数而窜入了这两篇文字。故本书的译释不会参考《序卦》与《杂卦》的说法,但是,按照习惯,还暂时把它们列在附录中。

四 关于注解的风文

显然,本书主要为入门的读者参阅而编著的,因此,译释的通俗性是首先要保障的,但是如果译释太“白”,则索然寡味,所以,在不影响语义理解的前提下,在译释时保留了一定半文白的文风,以尽量不至与《周易》原文刚健优美的风格相去太远,也更加接近文本的原义。

考虑到《帛书易》中很多通假字和古今字等,因此所引用《帛书易》中的文字参照通行本和常用字已经进行了调整,并进行了一定的翻译和解读,以方便大家参考和对照。为了保证阅读的流畅性,《帛书易》的引文和释文都放在每个卦后的注释中。


[1] 《史记·孔子世家》曰:“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司马迁只说孔子序《彖》《系》《象》《说卦》《文言》,未提及《序卦》和《杂卦》。皮锡瑞曰:“太史公书成于汉武帝时经学初昌明、极纯正时代,间及经学,皆可信据。云‘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则以《序卦》《杂卦》为孔子作者非矣。”[(清)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