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贞观?这年号不错

“众爱卿,长安城外,涌现大批难民。”

“诸位有什么良策?”

李世民坐在大雄宝殿,垂声问道。

其实,有了朝廷的应对,这次旱灾,损失和历史一比,显得微不足道。

而且百姓也大都得以保全。

这便是“提前得知天机”的好处,当然,更显得李世民这位圣明之君的德范。

长孙无忌出班:

“陛下,目前朝廷各道、州、县的赈灾工作,正有条不紊。”

“二殿下提出的专款专用、专人监督果然奏有奇效,各地都上报,赈灾款足够支应到明年开春。”

“至于前来长安城的难民,其实已有范例。”

“据臣所知,城南有人布施,难民们食可果腹,衣可御寒,待明年开春后,投入劳动,便万事无忧。”

李世民点点头。

城南布施点的事情,他也有所耳闻。

一粥一饭一衣,以抗饥寒。

算得上是真正的大善人。

而且那位大善人,就在这太极殿里。

想到这一点,李世民就很欣慰。

他故意道:

“哦?可有查明,是谁在城南布施?”

这个时候,高士廉抢先答道:

“回陛下,臣亲自去城南一片看过。布施点竖的旗帜,只有一个唐字。”

“经过臣多方打听,才知道,这一切皆是二殿下所为。”

一些不知情的大臣,面面相觑。

二殿下这也太财大气粗了一些吧?

上次捐赠粮食百万、白银五十万、另有牛羊、红薯若干,号称是倾尽所有。

这哪来的钱,又在城南布施?

还搞得有声有色……

这让大伙儿都很难做啊!

毕竟,要做到李奇这样实在是太难了,可是,即便做不到,你也得往那个方向去努力吧?

不然陛下怎么看你?

李世民皱了皱眉:

“是奇儿?”

这个时候,就应该轮到李奇出场,来唱这出戏了。

可是这会儿李奇正在太极殿内补觉。

刚巧睡着了。

“二殿下今日没上朝么?“

一班文武大臣,仿佛击鼓传花一样,从前面开始往后面看。

等到好不容易看到李奇在睡觉时,众人都哭笑不得。

多好的立功表现,怎么就睡着了?

站着李奇前面的大臣,推了推李奇:

“殿下,上朝呢!”

“殿下!”

李奇猛然一惊,失声道:

“上吊?谁上吊了?”

李世民见这幕,又好气又好笑,道:

“奇儿,朝中奏对,你却呼呼大睡。”

“按律当革职查看!”

“不过,考虑到你在此次旱灾的赈灾工作中,有突出贡献,功过相抵,就不予论功了。”

李奇一点都不介怀。

他大手一挥:

“父皇真是明察秋毫!”

李奇的功劳太多、为朝廷做的贡献也太大,真要论功行赏,那么李承乾的位置就有些尴尬了。

不过,李世民现在算是对李奇特别宽允。

虽未封王建府,但却住在李世民此前的府邸!

李世民话锋一转:

“既然城南的布施做得卓有成效,那么城北、城东是否也可以同步开展?”

当然可以了,我的陛下。

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有钱!

就二殿下这么一搞,没个几十万银子谁受得了。

不过这话没人敢说。

很快,城东、城北也有样学样,开始布施起来。

难民们得到安置,一切平稳如常。

这一年的年关,有惊无险的度过。

李奇在日记里写道: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来到年尾。”

“大旱之年在朝庭的有序赈灾下,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饿殍遍野的情况。”

“大唐,即将翻开新的一页。”

“这些天我也懒惰了,竟然缺了那么多天不曾提笔,要知道,抽奖虽然是个概率事件,但是总好过没有啊!”

“今天是第一百篇日记。”

“想想真是不可思议,我这个学渣居然写了一百篇日记?”

“不知道抽奖系统会不会送我一个春节大礼包,以迎接真正的贞观之治!”

“哦对,从明年元月一号开始,年号就要改成贞观了吧?”

“魏征那家伙别忘记了,改天有机会,我还是去提醒他一番。”

写完今日的日记,李奇很安然的合上本子。

然而抽奖并没有出现。

取而代之的是:

“宿主写满一百篇日记,抽奖升级,每五十篇日记开启抽奖一次,奖励也将全面更新。”

“升级时间:预计三天三夜,合计三十六个时辰。”

李奇无语中。

写满一百篇,就来个这?

你要升级,不能抽完这次奖再升级么?

而且,要隔五十篇日记才抽奖一次,是不是太坑了?

有这种升级的?

看着明明就是倒退!

开历史的倒车啊!

李奇很无奈。

他既不能阻止这个抽奖系统升级,也不能改变它的升级序列。

换句话说,系统就是大爷。

它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太极殿。

李世民夜里依然在批阅奏章,长孙皇后端着一碗莲子羹进来。

“陛下,更深露重,早些休息才是。”

“无妨。”

李世民头也不抬,他此刻正同步阅览着李奇的日记。

这种偷看别人日记的行为……

上不得台面。

所以见长孙皇后到来,李世民连忙更换了一本奏章,有模有样的批阅起来。

心中却暗道:

贞观?

这两个字却是不错,用来做明年的年号,也挺合适。

怎么看这意思,这个词,还是魏征提出来的?

李世民现在对李奇这种未卜先知的本领已经习以为常。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这是出自易经里面的词,表示以正示人,讲究遵循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正。

嗯,不错。

李世民点点头,看来,改年号这事,可以提上日程了。

他抬起头,见长孙皇后还在。

不由得道:

“观音婢,可是有事?”

长孙皇后笑了笑:“没事就不能陪陪你?”

李世民站起来,拉过长孙皇后的手,道:

“国事繁忙,又逢大灾,我的确疏忽你了。”

长孙皇后却不以为意:

“还好陛下英明,大唐虽遇百年大旱,民生却依旧向好。我听说,奇儿捐赠无数,这孩子算是一心为国。”

“嗯,这小子表现还不错。”

李世民回应道。

长孙皇后就着话题:

“陛下,是不是该册封奇儿为王,他现在住的还是秦王府,那块牌匾,也该换成他自己的吧?”

李世民心中一动。

他焉能不明白这话背后的意思:

册封李奇为王,就是要向朝中文武百官表明:太子不会落在李奇头上,虽然还未立太子,但是迟早肯定是长子李承乾的。

想了想,李世民道:

“好!就册封他为贤王,开府建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