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医康复技术

一、中医药发展简史

中医药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远古时代。第一部《神农本草经》记录中药365味,奠定了中药学基础。汉末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被称为“方书之祖”,成为了临床运用中药方剂辨证论治疾病的典范。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和竹简,其中有《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杂禁方》等方书,尤以《五十二病方》卷帙大,内容多,而且保存较好。该书成书于战国晚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医方著作。

两汉时期,中药方剂等有了较大的发展。一是初步总结了中医的治则和治法,并提出了对于中药组方的基本结构要求;二是总结了一批行之有效的著名方剂。《黄帝内经》在治则和治法方面,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体察阴阳,以平为期”,“治病必求于本”,“治求其属”及整体治疗、标本缓急、三因制宜等有关治则的理论。

据史书记载,两汉时期的方书十分可观,仅《汉书·艺文志》所载,就有“经方十一家”,共274卷之多,但俱已亡佚。从在甘肃武威县旱滩坡出土的文物《治百病方》来看,其剂型有汤、丸、膏、散、丹等,充分反映出当时对方剂已有相当高的运用水平。

东汉时期,临床医学更加进步,以《神农本草经》为代表的本草学也积累了重要的药学成果。汉末,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完成了当代最高水平的临床巨著《伤寒杂病论》,此书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方书,目前保存较好,且影响较大者,仅有《肘后备急方》《小品方》和《刘涓子鬼遗方》。《肘后备急方》(又称《肘后救卒方》)为东晋著名医家葛洪所撰写。其目的是便于随身携带,此乃“肘后”的由来。又出于“救卒”,其所收方剂,多以治疗中风、昏厥、溺水、外伤、中毒等突发急症为主。《刘涓子鬼遗方》原为晋人刘涓子初辑,主要收录和论述金疮、痈疽、疹癣、烫火伤等外科方剂,为现存最早的外科方书。

隋唐两代,中医药方剂又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仅据《宋以前医籍考》不完全统计,当时的经方著作就有138部。《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唐代医药大家孙思邈的力作,二书实为综合类医学巨著。

宋朝经济的振兴使科学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北宋政府官办药局“太平惠民和剂局”,将其所藏医方经校订编纂著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堪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成药典。金元时期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震亨的出现,产生了许多流派的学术争鸣。

明代不仅本草学大盛,方剂学同样获得了巨大成功,出现了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方剂大全《普济方》,第一部方论专著——吴昆的《医方考》,追溯诸方衍化源流的方书,如施沛的《祖剂》。此时期方书卷帙浩繁、方剂数目巨大,而且论方质量提高,理法方药日臻成熟。

清代继《医方考》之后,又将制方理论、方义分析、配伍关系的研究大大向前推进,成绩斐然;《医方集解》等实用类方书潜心于这些阐发外,医经学派对仲景方的推崇和钻研,也直接促进了方剂释义的深入和实用化;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中关于方剂的6论对方剂理论进行了发挥。所有这些,足以说明清代阐释方义已蔚然成风,体现了此时期中医药学的发展。

近代以来,尤其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药发展更加迅速。大批古代的中医药书籍得到了校刊出版、影印或辑复,为中医药学史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重新编辑的古今医籍、验方、方书辞典及其他工具书亦大量涌现,中医药文化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二、中医治法

(一)概述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丰富的治法理论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溃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至汉末,医圣张仲景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治法和方证融为一体,总结了一整套临床辨证论治的体系。其后,随着历代医家对中医理论和临 床实践的不断丰富和总结,治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能适应各种病证的治疗需要。

中医学的治法内容,可以归纳为两个层次。首先是具有一定概括性的、针对某一类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称为治疗大法,如表证用汗法、寒证用温法、热证用清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等。其次是针对具体证候所确定的治疗方法,即具体治法。

治法不但具有多层次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多体系的特点。这是因为中医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临床辨证论治的体系,如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

(二)常用治法

历代医家鉴于具体治法内容丰富,而又归属不同治法体系的特点,经过多次分类归纳逐渐形成体系。对于我们现在常引用的“八法”,程钟龄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现将常用的八法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1.汗法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汗者,散也。经云: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是也。又云: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是也。”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汗法不以汗出为目的,主要是通过出汗,使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从而能祛邪外出,正气调和。所以除了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外,凡是腠理闭塞、营卫郁滞的寒热无汗,或腠理疏松,虽有汗但寒热不解的病证,皆可用汗法治疗。例如,麻疹初起,疹点隐而不透;水肿,腰以上肿甚;疮疡初起有恶寒发热;疟疾、痢疾有寒热表证等均可应用汗法治疗。然而,由于病情有寒热,邪气有兼夹,体质有强弱,故汗法又有辛温、辛凉的区别,还可与补法、消法等其他治疗方法结合运用。

2.吐法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吐者,治上焦也。胸次之间,咽喉之地,或有痰、食、痈脓,法当吐之。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是已。”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痰涎壅盛之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位居上、病势急暴、内蓄实邪、体质壮实之证。因此法易伤胃气,故体弱气虚、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

3.下法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下法,攻其邪也。病在表,则汗之;在半表半里,则和之;病在里,则下之。”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方法,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凡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均可使用。由于病情有寒热,正气有虚实,病邪有兼夹,所以下法又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之别。

4.和法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伤寒在表者,可汗;在里者,可下;其在半表半里者,惟有和之一法焉。”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和法是一种既能祛除病邪,又能调整脏腑功能的治法,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气血营卫失和等证。和法的应用范围较广,分类也多,其中主要包括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等。

5.温法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温者,温其中也。经云:寒者热之,是已。”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寒证有外感、内伤的不同,或由寒邪直中于里,或因失治误治而损伤人体阳气,或因素体阳气虚弱,以致寒从中生。同时,寒证又有部位深浅、程度轻重之差别,故温法又有温经散寒、温中祛寒和回阳救逆等不同程度。温法常与补法配合运用。

6.清法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清者,清其热也。脏腑有热,则清之。经云:热者寒之,是已。”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方法,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里热证、火证、热毒证及虚热证等里热病证。由于里热证有热在气分、热在营分、热在血分、热重成毒及热在某一脏腑之分,因而在清法之中,又有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等不同。热证最易伤阴,大热又易耗气,所以清热剂中常配伍生津、益气之品。若温病后期,热灼阴伤,或久病阴虚而热伏于里,又当清法与滋阴并用,不可纯用苦寒直折之法,热必不除。

7.消法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消者,去其壅也。脏腑、筋络、肌肉之间,本无此物而忽有之,必为消散,乃得其平。经云:坚者削之是已。”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及疮疡痈肿等病证。消法与下法虽同是治疗有形实邪的方法,但在适应病证上有所不同。下法所治病证,大抵病势急迫,形症俱实,邪在肠胃,必须速除,而且是可以从下窍而岀者。消法所治,主要是病在脏腑、筋络、肌肉之间,邪坚病固而来势较缓,属渐积形成,且多虚实夹杂,尤其是气血积聚而成之癥瘕痞块、痰核等,不可能迅速消除,必须逐渐消散。消法也常与补法、下法、温法、清法等其他治法配合运用,但仍然是以消为主要目的。

8.补法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补者,补其虚也。经曰:不能治其虚,安问其余。又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又曰:精气夺则虚。又曰:虚则补也。”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治疗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补法的目的,在于通过药物的补益,使人体气血阴阳虚弱或脏腑之间的失调状态得到纠止,恢复阴阳平衡。补法一般是在无外邪时使用,以避免“闭门留寇”之弊。补法有补五脏之侧重,但较常用的治法分类仍以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为主。

以上八种治法,适用于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同的证候。对于多数疾病而言,病情常常是复杂的,不是仅用一种治法就能够达到治疗需要的,常需数种治法配合运用,才能照顾全面,所以虽为八法,配合运用之后则变化多端。正如程钟龄《医学心悟》中说:“盖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因此,临证之时,要针对具体病证,灵活运用,使之切合病情,方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三、中药服法

中药的服法包括服药的时间和服药的方法。中药服法的恰当与否,对疗效有一定影响。清代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说:“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则非但无功,而反有害。”因此,方剂的服用方法也应予以重视。

(一)服药时间

一般来说,宜在饭前1小时服药,以利于药物尽快吸收,但对胃肠有刺激的方药,如活血化瘀药物、清热解毒药物等宜饭后服用,以防止产生副作用。滋补方药,宜空腹服用;治疟方药,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安神药物,宜在睡前服用;急证重病可不拘时间服用;慢性病应定时服用,使之能持续发挥药效。根据病情的需要,有的可一天数服,有的可煎泡代茶时时饮用。

前人有些服药论述,是考虑病位的上下远近,从有利于除邪和养生而论,亦可供临床参考。如《千金要方·序例》记载的“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胸膈以下者,先服药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满而在夜”,以及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言:“服治病之药,以食前服之;服养生之药,以食后服之。”

(二)服药方法

运用汤剂,通常是每日1剂,将头煎、二煎掺兑,分2次或3次温服。但特殊情况下,亦可1日连服2剂,以增强药力。散剂和丸剂是根据病情和具体药物定量,日服2次或3次。散剂中有些可直接用水送服,如七厘散等;有些粗末散剂,可加水煮沸取汁,如香苏散等;还有些散剂是用于外敷或捧洒疮面,如生肌散等;亦有作为点眼或吹喉用的,如八宝眼药、冰硼散等。各种丸剂都可以直接用水送服,至于其他不同剂型,可参考制剂情况及方药功用酌情而定。

针对不同情况,前人还总结出一些汤剂的经验服法。如服发汗解表药,宜趁热服,药后还须温覆避风,使遍身微有汗出。热证用寒药可冷服以助其清,寒证用热药可热服以助其温,但有时寒热偏盛、阴阳离决、阴阳相互格拒,出现服药后呕吐的情况,如系真寒假热证则宜热药冷服,系真热假寒证则宜寒药热服,此谓反佐服药法,即《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所说的“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治温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温,热而行之”。若见服药呕吐者,宜先服少许姜汁,或用鲜生姜擦舌,或嚼少许陈皮,然后再服汤药,或采用冷服、少量频饮的方法。对于昏迷患者及吞咽困难者,现多用鼻饲法给药。

使用峻烈药或毒性药,应审慎从事,宜先进小量,而后逐渐增量,至有效止,不可过量,以免发生中毒。

总之,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病情或药物的性能采取不同的服法。

四、外伤类疾病常用方药

外伤类疾病多因外力损伤而发病。除有经络、筋骨损伤外,多伴有出血。血为营养人体的重要物质,在正常情况下,血流于脉管之内,周流不息,灌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一旦因某种原因,造成血溢脉外,离经妄行,或瘀血内停,血行不畅,则会形成瘀血、出血等证候。血病治法概括起来主要有活血化瘀、治血、补血三个方面。

其次,外伤类疾病要根据轻重缓急,探明致病因素,分清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同时,活血之品易损伤正气,所以在使用活血化瘀药物时,注意辅助正气。止血注意时机,防止止血过早而留瘀。

此类患者临床表现有:疼痛以刺痛为特点,痛有定处,舌紫黯或有瘀斑、瘀点,局部有肿块,疼痛拒按,按之坚硬,肿块固定不移。

活血化瘀的药物有: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丹参等。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所以治疗外伤类疾病的方剂中常常配伍行气理气药物,以行气活血。另外根据患者体质,偏寒则温经活血,偏热则清热凉血,正气不足则扶正与活血兼顾。

(一)七厘散 《良方集腋》

组成:血竭一两 麝香 冰片各一分二厘 乳香 没药 红花各一钱五分 朱砂一钱二分 儿茶二钱四分

用法:上八味,研极细末,收藏于瓷瓶中,黄蜡封口。治外伤,先以药七厘烧酒冲服,复用药以烧酒调敷伤处。

功用:活血散瘀,定痛止血。外敷止血生肌。

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之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并治一切无名肿毒,烧伤烫伤等。伤轻者不必服,只用敷。

(二)复元活血汤 《医学发明》

组成:柴胡半两(15g) 瓜蒌根 当归各三钱(9g) 红花 甘草 穿山甲各二钱(各6g) 大黄酒浸,一两(30g) 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五十个(9g)

用法:除桃仁外,锉如麻豆大,每服一两(30g),水一盏半,酒半盏,同煎至七分,去滓,大温服之,食前,以利为度,得利痛减,不尽服(现代用法:共为粗末,每服30g,加黄酒 30m L,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主治: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胁肋瘀肿,痛不可忍。

运用:

1.本方为治疗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胁肋瘀肿疼痛为辨证要点。若化裁得当,亦可广泛用于一切跌打损伤。

2.瘀重而痛甚者,加三七末,或酌加乳香、没药、元胡等增强活血祛瘀之效。气滞重而痛甚者,酌加木香、香附、郁金、青皮、枳壳等以增强行气止痛之力。

3.本方常用于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胸胁部挫伤等属瘀血停滞者。

(三)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组成:桃仁四钱(12g) 红花三钱(9g) 当归三钱(9g) 生地黄三钱(9g) 川芎一钱半(4.5g) 赤芍二钱(6g) 牛膝三钱(9g) 桔梗一钱半(4.5g) 柴胡一钱(3g) 枳壳二钱(6g) 甘草一钱(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烦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黯或两目黯黑,舌质黯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运用:

1.本方广泛用于因胸中瘀血而引起的多种病证。临床应用以胸痛,头痛,痛有定处,舌黯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为辨证要点。

2.若瘀痛入络,可加全蝎、地龙、三棱、莪术等以破血通络止痛;气机郁滞较重,加川楝子、香附、青皮等以疏肝理气止痛;血瘀经闭、痛经者,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等以活血调经止痛;胁下有痞块,属血瘀者,可加丹参、郁金、水蛭等以活血破瘀,消积化滞。

(四)身痛逐瘀汤 《医林改错》

组成:秦艽一钱(3g) 川芎二钱(6g) 桃仁 红花各三钱(各9g) 甘草二钱(6g) 羌活一钱(3g) 没药二钱(6g) 当归二钱(9g) 五灵脂炒,二钱(6g) 香附一钱(3g) 牛膝三钱(9g) 地龙去土,二钱(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主治:瘀血痹阻经络所致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五)活络灵效丹 《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当归五钱(15g) 丹参五钱(15g)  乳香五钱(15g)  没药五钱(15g)

用法:上四味作汤服。若为散,一剂分四次服,温酒送下。

功用: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主治:气血瘀滞。心腹疼痛,腿痛臂痛,跌打瘀肿,内外疮疡,癥瘕积聚等。

五、骨科疾病常用方药

骨科疾病多为风寒湿邪侵入人体,经络、肌肉、关节等处受邪,不通则痛;或风湿热邪流注于关节经络,不通则痛;或因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筋骨失养,不荣则痛。此类疾病多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肌肉麻木、肢体重着、关节强直、屈伸不利,甚至日久半身不遂等。

故治疗骨科疾患常常应用苦温辛散祛风除湿类、祛风湿而性凉清热类及补肝肾强筋壮骨类药物。常用药有独活、威灵仙、防己、秦艽、木瓜、蚕砂、臭梧桐、伸筋草、老鹳草、透骨草、马钱子、八角枫、徐长卿、海风藤、海桐皮、寻骨风、络石藤、雷公藤、松节、桑枝、桑寄生、五加皮、香加皮、千年健、石楠叶、白花蛇、金钱白花蛇、乌梢蛇等。

(一)桂枝附子汤 《金匮要略》

组成:桂枝四两(12g) 生姜三两(9g) 炮附子三枚(15g) 炙甘草二两(6g) 大枣十二枚

功用:祛风温经,助阳化湿。

主治:风湿相搏或正虚内寒所致病证。临床以表阳已虚,风湿内盛,或阳虚内寒所致身体疼烦、不得转侧,或自汗出,以及虚寒性胸腹痛、喘咳、泄泻等,苔薄白,脉虚浮而涩为其辨证要点。

(二)羌活胜湿汤 《脾胃论》

组成:羌活 独活各一钱(6g) 藁本 防风 炙甘草各五分(各3g) 蔓荆子三分(2g) 川芎二分(1.5g)

功用: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风湿在表,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

运用:此方重在祛周身风湿,主治头重身痛。

(三)小活络丹(活络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川乌炮,去皮、脐 草乌炮,去皮、脐 地龙去土 天南星炮,各六两(各180g) 乳香 没药研,各二两二钱(各66g)

用法:上为细末,入研药和匀,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5g),空心,日午冷酒送下,荆芥汤送下亦可(现代用法:以上六味,粉碎成细末,过筛,加炼蜜制成大蜜丸,每丸重3g,每次1丸,每日2次,用陈酒或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剂量按比例酌减,川乌、草乌先煎30分钟)。

功用: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肢体筋脉疼痛,麻木拘挛,关节屈伸不利,疼痛游走不定,舌淡紫, 苔白,脉沉弦或涩。亦治中风手足不仁,日久不愈,经络中有湿痰瘀血,而见腰腿沉重,或腿臂间作痛。

运用:

1.本方药性温燥,适用于治疗痹证偏寒湿者。临床以肢体筋脉挛痛,关节屈伸不利,舌淡紫,苔白为辨证要点。

2.现代适用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症、坐骨神经痛、肩周炎及中风后遗症等属于风寒湿痰、瘀血留滞经络者。

(四)独活寄生汤 《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独活三两(9g) 桑寄生 秦艽 防风 细辛 干地黄 芍药 当归 川芎 肉桂心 茯苓 炒杜仲 牛膝 人参 甘草各二两(6g)

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运用:

1.本方为治疗痹证日久,而正气不足者,以腰膝冷痛,关节屈伸不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证治要点。痹证属于湿热实证者不宜。

2.痹证疼痛较剧者,酌加制川乌、制草乌、白花蛇舌草等以搜风通络,活血止痛;寒邪偏盛者,加附子、干姜温阳散寒;湿邪偏盛者,去地黄,加防己、薏苡仁、苍术祛湿。

3.慢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症、坐骨神经痛等,证属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者均可应用。

(五)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黄八钱(24g) 山茱萸 淮山药各四钱(各12g)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各三钱(各9g)

功用: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漓,舌红少苔,脉沉细。

运用:

1.本方为治疗肾阴虚证的基础方,以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为证治要点。

2.阴虚火旺者,加知母、玄参、黄柏等;脾虚气滞者,加白术、砂仁、陈皮等。

(六)金匮肾气丸 《金匮要略》

组成:干地黄八两(24g) 淮山药 山茱萸各四两(各12g) 泽泻 丹皮 茯苓各三两(9g) 桂枝 炮附子各一两(各3g)

功用:滋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

运用:

1.本方为补肾助阳的常用方剂,以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舌淡而胖,脉虚弱而尺部沉细为证治要点。

2.方中干地黄多为熟地,桂枝改为肉桂效果更佳。

(七)补肾壮筋汤 《伤科补要》

组成:熟地 山茱萸各15g 青皮6g 白芍 川续断 杜仲 当归 茯苓 五加皮 牛膝各10g

功用: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主治:损伤后期,肝肾亏损。症见筋骨痿软,腰膝无力,步履艰难,头晕目眩,形体消瘦,舌淡脉弱者。

(八)当归拈痛汤(拈痛汤) 《医学启源》

组成:羌活五钱(15g) 防风去芦,三钱(9g) 升麻去芦,二钱(3g) 葛根二钱(6g) 白术一钱五分(4.5g) 苍术二钱(6g) 当归身三钱(9g) 人参去芦,二钱(6g) 炙甘草五钱(15g) 苦参酒炒,二钱(6g) 黄芩炒,三钱(9g) 知母酒洗,三钱(9g) 茵陈酒炒,五钱(15g) 猪苓三钱(9g) 泽泻三钱(9g)

用法:每服一两(30g),水一大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待少时,美膳压之(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利湿清热,疏风止痛。

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遍身肢节烦痛,或肩背沉重,或脚气肿痛,脚膝生疮,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

运用:

1.本方为治疗风湿热痹及湿热脚气属湿邪偏重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肢节沉重肿痛,舌苔白腻微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2.若脚膝肿甚,可加防己、木瓜以祛湿消肿;若身痛甚者,可加姜黄、海桐皮以活血通络止痛。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证属湿热内蕴而兼风湿表证者。

(九)宣痹汤 《温病条辨》

组成:防己五钱(15g) 杏仁五钱(15g) 滑石五钱(15g) 连翘三钱(9g) 山栀三钱(9g) 薏苡仁五钱(15g) 半夏三钱(9g) 晚蚕砂三钱(9g) 赤小豆皮三钱(9g) 乃五谷中之赤小豆,味酸肉赤,凉水浸取皮用

用法: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痛甚者加片子姜黄二钱(6g),海桐皮三钱(9g)。

功用:清热祛湿,通络止痛。

主治:湿热痹证。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节烦疼,面目萎黄,舌色灰滞。

运用:当归拈痛汤与宣痹汤均为治疗湿热痹证之常用方。前者利湿清热兼能疏风,故适于湿热痹证而兼风湿表证者;后者利湿与清热并重,且能通络止痛,故主治湿热阻于经络之痹证而不兼风邪者。

(十)二妙散 《丹溪心法》

组成:黄柏 苍术米泔浸,炒(各15g)

用法: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现代用法:为散剂,各等分,每次服3~5g,或为丸剂,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证。筋骨疼痛,或两足痿软,或足膝红肿疼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湿疹,小便短赤,舌苔黄腻。

运用:

1.本方为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痿、痹、脚气、带下、湿疮等病证的基础方,其清热燥湿之力较强,适于湿热俱重之证。临床应用以足膝肿痛,小便短赤,舌苔黄腻为辨证要点。

2.运用本方宜根据病证之不同适当加味。湿热痿证,可加豨莶草、木瓜、萆薢等祛湿热,强筋骨;湿热脚气,宜加薏苡仁、木瓜、槟榔等渗湿降浊。

3.本方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附方】

1.三妙丸(《医学正传》) 黄柏四两(12g)切片,酒拌略炒 苍术六两(18g),米泔浸一二宿,细切焙干 川牛膝二两(6g)去芦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9g),空腹,姜、盐汤下。忌鱼腥、荞麦、热面、煎炒等物。功用:清热燥湿。主治:湿热下注之痿痹。两脚麻木或肿痛,或如火烙之热,痿软无力。

2.四妙丸(《成方便读》) 黄柏 苍术 牛膝 薏苡仁各八两(各12g) 功用:清热利湿,舒筋壮骨。主治:湿热痿证。两足麻木,痿软,肿痛。

三妙丸即二妙散加牛膝。牛膝能补肝肾,强筋骨,引药下行,故三妙丸专治下焦湿热之两脚麻木、痿软无力。再加薏苡仁,即为四妙丸。薏苡仁能渗湿,且能舒筋缓急,故四妙丸主治湿热下注之痿证。

六、心脑科疾病常用方药

心脑科疾病多属于中医的中风,中风又分外风和内风。外风多与寒、湿、热等合而为病,侵袭人体肌表、经络、关节、肌肉、筋骨等,表现为头痛、恶风、肢体麻木、筋骨挛痛、关节屈伸不利等。内风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有肝风上扰、热盛动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等,表现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语言蹇涩、足废不用,或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角斜、半身不遂等。

根据致病原因不同,治风剂分为疏散外风剂与平息内风剂。疏散外风常用辛散祛风药,如羌活、独活、防风、川芎、白芷、荆芥、白附子等。因患者体质差异,感邪轻重不同,兼夹邪气不同,配伍清热、祛湿、祛寒、养血、活血之品。平息内风剂,适用于内风病证,即《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风的产生主要与肝有关,其病证又有虚实之分。内风之实证,或因热盛生风,如肝经热盛,热极生风所致的高热不退、抽搐、痉厥,或因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所致的眩晕、头部热痛、面红如醉,甚或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斜、半身不遂等,治宜平肝息风,常用平肝息风药,如羚羊角、钩藤、天麻、石决明、代赭石、龙骨、牡蛎等。由于热盛又易伤津灼液,或炼液为痰,故常配伍清热、滋阴、化痰之品。内风之虚证,是指阴虚血亏生风,如温病后期,阴液亏虚,虚风内动所致的筋脉挛急、手足蠕动等,治宜滋阴息风,常用滋阴养血药,如地黄、阿胶、白芍、鸡子黄、麦冬、龟板等。

(一)大秦艽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秦艽三两(90g) 甘草 川芎 独活 当归 白芍 石膏各二两(各60g) 细辛半两(15g) 羌活 防风 白芷 黄芩 白术 茯苓 生地 熟地各一两(30g)

用法:以上为粗末,每服一两(30g),水煎,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用:疏风清热,养血活血。

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口眼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或恶寒发热,苔白或黄,脉浮数或弦细。

运用:

1.本方是治风邪初中经络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口眼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微恶风发热,苔薄微黄,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2.若无内热,可去黄芩、石膏、生地等清热之品,专以疏风养血通络为治。

3.本方常用于颜面神经麻痹、缺血性脑卒中等证属风邪初中经络者。对风湿性关节炎属于湿热痹证者,亦可斟酌加减用之。

(二)牵正散 《杨氏家藏方》

组成:白附子 白僵蚕 全蝎去毒,各等分,并生用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一钱(3g),热酒调下,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每次服3g,日服2~3次,温酒送服;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主治:风中经络,口眼斜。

运用:

1.本方是治疗风痰阻络而偏寒性者。临床应用以猝然口眼斜,舌淡苔白为辨证要点。

2.初起风邪重者,宜加羌活、防风、白芷等以辛散风邪;病久不愈者,可酌加蜈蚣、地龙、天麻等祛风止痉之品增强疗效。

3.本方常用于颜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等证属风痰阻络者。

4.若属气虚血瘀或肝风内动之口眼斜、半身不遂,不宜使用本方。方中白附子和全蝎有一定的毒性,用量宜谨慎。

(三)羚角钩藤汤 《通俗伤寒论》

组成:羚角片一钱半(4.5g),先煎 霜桑叶二钱(6g) 川贝母四钱(12g),去心 鲜生地五钱(15g) 双钩藤三钱(9g),后入 滁菊花三钱(9g) 茯神木三钱(9g) 生白芍三钱(9g) 生甘草八分(3g) 淡竹茹五钱(15g),与羚角先煎代水

用法:水煎服。

功用:凉肝息风,增液舒筋。

主治:热盛动风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

运用:

1.本方是治疗肝经热盛动风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高热,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2.若邪热内闭,神昏谵语者,宜配合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热开窍。

3.现代本方常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及高血压病所致的头痛、眩晕、抽搐等证属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者。

(四)镇肝熄风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怀牛膝一两(30g) 生赭石一两(30g),轧细 生龙骨五钱(15g),捣碎 生牡蛎五钱(15g),捣碎 生龟板五钱(15g),捣碎 生杭芍五钱(15g) 玄参五钱(15g) 天冬五钱(15g) 川楝子二钱(6g),捣碎 生麦芽二钱(6g) 茵陈二钱(6g) 甘草一钱半(4.5g)

用法:水煎服。

功用: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主治:类中风。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角渐形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脉弦长有力。

运用:

1.此方是治疗类中风之常用方。无论是中风之前,还是中风之时,抑或中风之后,皆可运用。临床应用以头目眩晕,脑部热痛,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为辨证要点。

2.若心中烦热甚者,加生石膏以清热;痰多者,加胆南星、竹沥水以清热化痰;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黄、山茱萸以补肝肾。

3.本方常用于高血压病、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血管神经性头痛等证属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者。

(五)天麻钩藤饮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组成:天麻(9g) 钩藤后下(12g) 石决明先煎(18g) 栀子 黄芩(各9g) 川牛膝(12g) 杜仲 益母草 桑寄生 夜交藤 茯神(各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

(六)补阳还五汤 《中医内科医林改错》

组成:黄芪生,四两(120g) 当归尾二钱(6g) 赤芍一钱半(5g) 地龙去土,一钱(3g) 川芎一钱(3g) 红花一钱(3g) 桃仁一钱(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舌黯淡,苔白,脉缓无力。

运用:

1.本方为气虚血瘀代表方剂,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应用以半身不遂,口眼斜,舌苔白,脉缓或细弱无力为证治要点。使用本方需久服缓治,疗效方显。愈后还应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

2.本方生黄芪用量宜重,可以从30~60g开始,效果不明显时再逐渐增加,祛瘀药物宜轻。若半身不遂以上肢为主者,可加桑枝、桂枝以引药上行,温经通络;下肢为主者,加牛膝、杜仲以引药下行,补益肝肾;日久效果不显著者,加水蛭、虻虫以破瘀通络;语言不利者,加石菖蒲、郁金、远志等以化痰开窍;口眼斜者,可合用牵正散以化痰通络;痰多者,加制半夏、天竺黄以化痰;偏寒者,加熟附子以温阳散寒;脾胃虚弱者,加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

3.现代本方常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单侧上肢、下肢痿软等证属气虚血瘀者。

(刘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