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中高职衔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韩志刚
- 1398字
- 2024-12-21 04:19:45
前言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中职和高职的衔接要适应区域产业的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要紧贴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专业结构布局;要深化专业教学变革;要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拓宽人才成才途径。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提出要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推进中等和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由此可见,中高职紧密衔接是解决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全面协调、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昭平职教中心、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桂平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等中高职院校,成立了“广西中高职衔接研究”课题组,课题组研究借鉴了国外中高职衔接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广西职业教育的工作实际,开展了广西中高职衔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本书介绍了当前中高职衔接的意义与理论依据,分析了广西中高职衔接的现状,着重介绍了广西中高职衔接在机制建设、招生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混合教学团队建设及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六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1+X”证书的招生考试模式建议。本书通过建立“三个一”(一个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对应的成长体系、一个对接产业的中高职专业征询系统平台、一个专业目录标准体系),以“三衔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衔接、专业课程标准衔接、专业师资衔接)开展中高职衔接的专业建设;按照“模块设计、分段培养”的模式,构建了体现学生四阶递进能力“基础能力—专业能力—核心能力—扩展能力”的递进式课程体系,制定了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实施方案;在教学团队建设上,以强化师资平台建设、教师交流、“双师”队伍建设、职业教师培训为抓手,形成协作共同体,达成衔接共识,提升实践教学技能和专业能力;在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内部建立中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机制,以“五位一体”(购买、搜集整合、引进改造、自主开发、共建共享)为引导,通过“多元”(院校、行业、企业)共建“多样化”(专业、课程、素材、能力训练与测试、培训认证、特色)资源,满足“多层”(教师、中职学生、高职学生、企业人员、社会学习者)应用的“三多”,进行中高职衔接教学资源建设。同时,本书还与读者分享了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桂平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与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与昭平职教中心在中高职衔接中的实践案例,期待这些经验能为相关院校开展中高职衔接提供启发和借鉴。
本书由韩志刚教授统稿。其中,第一章由黄艳杰撰写,第二章由韩志刚、王自豪撰写,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由韩志刚、王自豪撰写,第三节由韩志刚、陈江波撰写,第四节、第五节由李俊撰写,第六节由王娟、陈江波撰写,第七节由黄艳杰撰写,第四章由王娟、周旺、蒋贻杰、玉胜忠、覃坤清、徐锡锋撰写。在撰写过程中,课题组也得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广西教育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们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疏漏,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编者
202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