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1.2 读图的基本知识

1.2.1 立体三视图的识读

1.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

(1)投影面的建立。建立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即正立投影面、水平投影面、侧立投影面,如图1.28所示。

(2)分面进行投影。将物体放入三面投影体系中,然后将物体向三个投影面分别进行投影得物体的三视图,如图1.29所示,展开后的三视图如图1.30所示。

图1.28 三投影面体系

图1.29 物体放入投影体系中投影

图1.30 展开后的三视图

(3)三视图与空间物体的对应关系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1)三视图与空间物体的对应关系如图1.31所示。

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如图1.32所示。

2.简单体三视图的投影特征

(1)棱柱三视图的图形特征:两个视图外轮廓为矩形,一个视图为多边形,如图1.33所示。

图1.31 三视图与空间物体的对应

图1.32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图1.33 棱柱三视图图形特征

(2)棱锥三视图图形特征:两个视图外轮廓为三角形,一个视图为多边形,如图1.34所示。

图1.34 棱锥三视图图形特征

(3) 棱台三视图图形特征:两个视图外轮廓为梯形,一个视图为一大一小的相似多边形,如图1.35所示。

(4)圆柱三视图图形特征:两个视图为矩形,一个视图为圆,如图1.36所示。

(5)圆锥三视图图形特征:两个视图为三角形,一个视图为圆,如图1.37所示。

图1.35 棱台三视图图形特征

图1.36 圆柱三视图图形特征

图1.37 圆锥三视图图形特征

(6)圆台三视图图形特征:两个视图为梯形,一个视图为一大一小的相似圆,如图1.38所示。

(7)球体三视图图形特征:三个视图均为圆,如图1.39所示。

图1.38 圆台三视图图形特征

图1.39 球体三视图图形特征

3.立体三视图识读

(1)读图的基础知识。

1)读图的准则:看图时应以主视图为中心,将各视图联系起来看。

2)读图的依据: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简单体的投影特征。

3)读图的主要方法:形体分析法。

(2)形体分析法读图。

1)形体分析法:以简单体为读图单元,根据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和简单体三视图的投影特征,逐一识读,想象出每一简单体的形状之后,综合起来想整体。形体分析法是读图的主要方法。

2)形体分析法读图的步骤:分线框→找投影及想形状→综合起来想整体。

【例题1.1】 根据涵洞进口的视图,想象出空间形状,如图1.40所示。

图1.40 涵洞进口三视图

图1.41 侧视图分线框

步骤1:分线框。在能明显分出线框的视图上将视图分成若干线框,本例将左视图分为3个线框,如图1.41所示。

步骤2:找投影及想形状。

(1)根据投影规律找出线框1所对应的三面投影,如图1.42(a)所示。

(2)根据简单体的投影特征可知线框1所对应的立体形状如图1.42(b)所示。

图1.42 线框1所对应的三面投影及立体形状

(3)根据投影规律找出线框2对应的三面投影,如图1.43(a)所示。

(4)根据简单体的投影特征可知线框2所对应的立体形状,如图1.43(b)所示。

图1.43 线框2所对应的三面投影及立体形状

(5)根据投影规律找出线框3对应的三面投影,如图1.44(a)所示。

(6)根据简单体的投影特征可知线框3所对应的立体形状,如图1.44(b)所示。

图1.44 线框3所对应的三面投影及立体形状

步骤3:综合起来想整体。根据所想出的3个线框所代表的3个立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上、下、左、右、前、后),将3个立体组合起来,想象出整个涵洞进口的形状,如图1.45所示。

图1.45 涵洞进口形状

【例题1.2】 根据闸墩三视图,想象出空间形状,如图1.46所示。

图1.46 闸墩三视图

图1.47 主视图分线框

步骤1:分线框。在能明显分出线框的视图上将视图分成若干线框,本例将主视图分为3个线框,如图1.47所示。

步骤2:找投影及想形状。

(1)根据投影规律找出线框1所对应的三面投影,如图1.48(a)所示。

(2)根据简单体的投影特征可知线框1对应的立体形状,如图1.48(b)所示。

图1.48 线框1所对应的三面投影及立体形状

图1.49 线框2所对应的三面投影及立体形状

(3)根据投影规律找出线框2所对应的三面投影,如图1.48(a)所示。

(4)根据简单体的投影特征可知线框2对应的立体形状,如图1.48(b)所示。

(5)根据投影规律找出线框3所对应的三面投影,如图1.49(a)所示。

(6)根据简单体的投影特征可知线框3所对应的立体形状,如图1.49(b)所示。

图1.50 线框3所对应的三面投影及立体形状

步骤3:综合起来想整体。根据所想出的3个线框所代表的3个立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上、下、左、右、前、后),将3个立体组合起来,想象出整个闸墩进口的形状,如图1.51所示。

训练1:图1.52所示为涵洞三视图,想象空间形状。

训练2:图1.53所示为闸室段三视图,想象空间形状。

图1.51 闸墩立体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