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味矿物学
- (俄)费尔斯曼著 余杰编译
- 3601字
- 2021-10-29 18:10:30
2.地球和天体中的矿物学
地球是由什么矿物构成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多数人大概会认为我们周围的这些常见矿石就是地球的组成部分。然而这并不符合事实,地球的深处含有的矿物或者物质和地表完全不同。读完了这一节,读者们就会明白了,其实地球的构成成分是类似太阳的,并不是主要由那些石灰石、黏土、花岗岩等构成的。
显而易见的,在我们居住的地表,一样是某些物质多,某些物质少。这些物质中,稀少的那部分就叫作稀有物质,想要把它们开采出来用于工业,就需要费很大的力气。但是,那些丰富的物质很多,想要多少就能取到多少,这些物质在地表上存在的差异巨大,原因正是由于这些稀有物质的分散,它们大都不会如那些含量丰富的物质一样大量聚集在某处,也不会形成矿床。
当然,最深层的原因是这些物质的含量的确是不一样的,有一些物质含量多,总质量差不多能够占到地壳的一半;有一些物质含量少,总质量加起来可能才只是地壳的十亿分之几。1889年,美国化学家克拉克分析了地壳的成分,发现在构成地壳的92种不同元素中,我们周围大量分布的不过是其中的某几种。如果按照体积来算,那么有一半以上来自氧和氢,硅则是第三位,石英便是氧和硅的化合物。不过,虽然位居第三位,它也仅仅占了15%而已。除了这三种,我们熟悉的比如钙(石灰石中)、钠(海水和食盐中)、铁等,它们的总量也不过是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左右。
我们周围的景色是丰富多彩的,这些丰富多彩的环境中的99%是由12种常见元素构成的。这12种元素按照不同的方式化合、结合,便成了我们周围这些不同种类的矿物和生活用品。
但是,我们脚下的地球深层,情况也是如此吗?如果真的想要探明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前往地心,进行一次非常困难的旅行。这次旅行的路程大概是6000千米左右,虽然困难,但是非常特别,并且充满着幻想。
1936年,我曾经去过捷克,去了那里的一个矿井。那个矿井很深,于是我也下到了地底深处。这里有一个没有顶子的电梯,我们就坐着这个电梯向下降,速度大概是8~10米/秒,能够清楚地感觉到风声和电梯轨道的响声,并且越往下走,空气就越潮湿,气温也越高。
几分钟过后,我们便到达了矿井底部。在这里待着会感觉非常不舒服,略微有点耳鸣,并且心跳加速。在这里,气温大概是38℃左右,空气非常潮湿,真的就和在多水的热带一样。不过,这仅仅是地下1300米而已,这个距离不过是我们幻想中地心旅行的五千分之一。就算是世界上最深的非洲金矿,也只有2500米深。人们的所有活动,全都受到了这样一层地壳的限制。
不过,人们非常想突破这层地壳,到一个新鲜的地方去,于是人们便用尽所能,将自己的眼睛武装起来,透视到了地壳的深处,去探究在我们脚下的到底是什么。不过,即便如此,我们探知的也仅仅是全部深度的五千分之一。
肉眼自然无法看到地壳深处,但是依靠机器的话,我们可以探知到比肉眼看的深得多的距离。最近,人们发明了一种金刚石钻机,这种钻机已经能够钻探到地下4500米的深处,然后将在这个深度的石头柱子提上来。不过,和地球半径相比,这4500米同样是微不足道的。[22]
大自然有的时候也会帮助人类,比如地质作用,它影响了地底的深处,然后会将地下的物质转移到上边。比如海洋深处的矿物会变成高不可攀的陆地山峰,熔化的岩石会因为裂缝等喷出地表。如果遇到了这些事情,科学家自然能够凭借一些地质方法研究它们。这也就是说,虽然一些矿物岩石并非是存在于地表的物质,有一些还是存在于15千米~20千米深处的,但是由于这些原因,科学家依然能够将这些石块和矿物带到研究室研究。
不过,相比6000千米的地球半径,这15千米~20千米还是微不足道。地球半径相当于圣彼得堡到外贝加尔赤塔之间的距离,而这15千米~20千米,仅仅是彼得格勒到近郊的列巴茨村这一小段而已。
那么,关于地表深处,我们到底知道些什么呢?地表深处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呢?
之前的我们知道得非常少,不过最近科学家们倒真的发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我们的视野也扩大了好多。我们得知,地球的比重为5.52,大概是水的5.5倍。不过,地壳上的石灰石、花岗岩、砂岩等常见岩石的比重要小很多,仅仅是水的两到三倍,那么也就是说,地壳深处的物质比重要比地表的物质大得多。除此之外,我们发现在15千米~20千米的地方物质含量和地表相比是有了一些变化,铁和镁等金属比地表高一些,于是我们便可以进行假设:地心处的物质成分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但这远远不够,宇宙非常大,我们的地球仅仅是无数星球中的一个,于是我们便想着比较一下地球、太阳、其他行星和彗星。有一点非常奇怪,我们对地球的了解要远远小于对其他星体的了解。星体的碎片有时会落到地球上,它们被叫作“陨石”,我们研究这些“天外来客”时就会获得一些关于宇宙中物质的资料了。
最近,关于地震的研究给我们补充了很多新的宝贵知识,地震时震波或沿地表扩散,或穿透到地心深处,向各个方向传播。现在,我们假设日本的某处发生了地震,那么地震站的精密仪器就会接收到两个震波,一个来自地表,另一个来自地下。这些来自地下的震波在地下的传播速度并不相同,遇到不同的物质都会使震波的速度发生改变。这些震波在靠近地表的时候速度加快,但在远离地表的时候速度放缓,因为地表物质的密度比深层物质的密度要大一些。根据这些研究,可以确定地球在深处的密度变化乃至成分变化。
我们可以到原本想象不到的,压力极大温度极高的地方去旅行一次,不过要记住一点:我们在动身不久就会遇到炽热的熔岩,这些熔岩最开始出现的地点在30千米~100千米深处不等。如果我们继续向深处前进,这里的熔岩便会变成玻璃状的固态,虽然温度非常非常高,但却不是液态的了。
旅行的起点自然是地表。世界上的几块大陆成分大多是花岗岩,比重为2.5,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就是氧和硅,是地壳的最外层部分。然后,这些大陆都飘浮在黑色的玄武岩地带上,也就是说,花岗岩的下层是玄武岩。铁在玄武岩中的含量要明显高于在花岗岩中的含量,玄武岩的比重也比花岗大很多,约为3.5。如果再深入,到达地表下30千米,由于这里镭的化合物非常多,裂变发热,导致这里的物质全部变成了液态。
这种液态环境会一直持续到地表下1200千米左右,虽然从地表到这里的这段距离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液态物质,但这里是地球岩石带的最底层。当经过岩石带继续向深处前进,就会发现一种密度非常大的、形态和特征都很像玻璃的岩石“榴辉岩”。
如果火山爆发,就有可能将这种榴辉岩碎块带到地表。在南非洲的几个著名的榴辉岩矿坑里,有极大的可能发现金刚石晶体。
现在继续向地底深处前进,1200千米~2900千米深处的地带为矿石带,在这一带堆积着大量的铁矿石,比如磁铁矿和黄铁矿等,并且其中还夹杂着一些含铬矿石和含钛矿石。由于在这些铁矿石中氧的含量很小,铁的含量很大,导致这里的矿石比重也很大,能够达到5或6。这里温度极高,但是矿石们依然会在高压的情况下保持着固态。
这一条矿石带差不多能够持续2000千米左右,当走过这个部分,我们就到达了地心。现在我们可以画出一幅大致的图来体现地球的构成了(图5),这个核的密度大约是水的11倍,是钢的1.5倍。其成分和矿石带相仿,大部分是铁,并且含量高达90%。其他则是一些镍金属和硫、磷、碳等。
图5 地球的剖面以及各个地带的情况
既然如此,构成我们所生活的地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起着重要作用的又是哪些元素呢?经过去地心的旅行,我们已经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了:起着重要作用的元素按照作用的重要程度排列依次是:氢、氦、铁、氧、硅、镁、镍、钙、铝、硫、钠、钾、钴、铬、钛、磷、碳。
既然是这些元素形成了我们这样一个多样的地球,那么地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什么地球的40%以上都是铁元素呢?这些元素为何会这么分布?如果铁在地表附近分布的多一些,那么我们就不用担心铁荒,也就有足够的能力保证经济的发展了。
关于地球的形成,说法有几十种之多,其中有一种学说听起来是最可靠的:宇宙中的微小碎屑和尘埃聚集起来,形成了地球的雏形,之后这些碎屑尘埃越积越多,混杂在一起,熔化成一片,然后,密度大的元素沉积在中心,密度小的元素浮在表面,变为岩石带,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的地球。
这个学说非常可信的原因是,研究表明其他天体的成分与地球是一样的。当然,我们对于天体矿物学仍然是知之甚少,就连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我们也只能研究落在地球表面的岩石来推测月球的成分。虽然科学家们也知道一些彗星等天体上的矿物情况,但是这些了解到的知识都不全面。
月球、行星、彗星、太阳等恒星的矿物学是非常重要同时也是非常巨大的科研方向,目前,我们需要先将地球了解透彻,然后再将从宇宙中获得的各种矿物来进行比较研究。
我们到地心的旅行居然使我们的思维跳跃到了宇宙空间去了,不过,研究地球矿物的学者也并非是依靠猜测,去获得结论,而是用实践和分析来参透大自然的奥秘。到目前为止,似乎宇宙以及宇宙包含的星体都是由同样的12~15种元素构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同样是铁、硅、镁、氢、氧、氦等等。地球是宇宙的一部分,地球上的一些规律自然是宇宙规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