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名的艺术:宝宝起名宝典
- 袁自舫编著
- 7字
- 2024-11-05 02:03:12
第一章 姓名解释
一、姓氏探源
在我国,一般人人有姓,人们在初次交往时,相互之间首先会问“您贵姓”,可见姓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多么重要。那么,姓名作为社交中代表个人的符号,在我国到底有多少个姓呢?
大多数国人所熟知的《百家姓》,是宋朝时期一位不知名的儒士按照当时朝野人士的官职高低编写而成的。这部《百家姓》收录了438个姓,但也只是当时的主要姓氏。与其同时代的邵思编过一本《姓解》,共收录了2568个姓。据说到明朝时,有人初步统计中国已有3000多个姓了,还有文献统计认为,我国曾有6000多个姓。目前我国实际存在多少个姓,仍然是一个未知数。不过,据专家估计,我国自古至今实际使用过的姓氏,大约有12000个。
《姓解序》影印本
姓氏是在不同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产生的。然而,同样的姓,未必就是同一个起源。比如,总人口约1亿的“王”姓,并非从某一个祖先繁衍发展而来,而是源自不同的支脉,他们主要是由太原王氏、琅邪王氏、北海王氏、陈留王氏等四支望族繁衍而来,除此之外,还有改姓“王”的也不少。
姓氏的起源比较复杂,与古代的政治发展、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等各种因素有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1.以母亲为姓
这是母系氏族社会常见的姓氏起源。在母系氏族社会,因为人们过着群居生活,只知道自己是谁生的,而不知道父亲是谁,也就是说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人们只能根据母亲的血统来确定亲属关系,在姓氏上也承袭这一传统,例如那时候的许多姓都带有“女”字,如我国最早产生的“姑”“娅”“姜”“妫”“姒”等几个姓,都有“女”字旁,传说上古时代神农氏的母亲叫女登。
神农氏
2.以出生地或居住地为姓
传说上古时代的虞舜因为出生地为姚墟,便以“姚”为姓。春秋时期齐国的公族大夫因为分别住在都城外的东郭、西郭、南郭、北郭,于是分别姓“东郭”“西郭”“南郭”“北郭”。郑国大夫因为住在西门,便以“西门”为姓。
帝舜
3.以古国名为姓
例如“汪”姓的来源之一就是上古时期的汪芒国。据说大禹在位时,曾在会稽大会天下诸侯,汪芒国的国君因为迟到而被杀;到周朝时,汪芒国灭亡,亡国后的汪芒国人就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而姓“汪”。再如商朝时,在泾、渭之间有个阮国,它的国人后来就以“阮”为姓。
至于今天常见的夏、商、周、齐、鲁、燕、韩、赵、魏、秦、吴、楚、宋、卫等姓,也大都是起源于古代历史上各国的王族或黎民百姓为了纪念自己的国家而以国名为姓。
大禹
4.以封地为姓
如西周时期,造父被周武王封到赵城,他的后代便姓赵;周昭王的庶子被封于翁地,他的后代便姓翁;周公旦的儿子被封为邢国侯,他的后代便以“邢”为姓。
周武王
5.以官爵为姓
在我国姓氏的来源中,有些姓氏是由祖先的官爵而来的。例如,古代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五官,这些人的后代为了纪念祖先,就以这些官爵为姓。
在西周和春秋时期,诸侯的儿子称公子,公子的儿子称公孙,于是此后就有人以“公子”“公孙”为姓的。
再如周代有人曾担任管理粮仓的官,因为当时露天的粮仓称之为“庾”,有屋顶的粮仓称之为“廪”,于是粮官的后代就有人以“庾”“廪”为姓的。
6.天子赐姓
如周穆王的一个宠姬死了,为了表示哀痛,赐她的后代姓“痛”。明太祖朱元璋早年收沐英为义子,沐英也曾随朱元璋姓“朱”,沐英死后被追封为黔宁王,他的部分后人便以“朱”为姓,这些都是天子赐姓。
明太祖朱元璋
7.以谥号为姓
春秋时期,周惠王死后谥号为“惠”,他的后代便姓惠;宋国有一位国君名叫子和,去世后谥号为“穆”,他的后人除了继承王位者继续姓“子”,其他人全都以“穆”为姓。
周文王
以谥号为姓的例子还有许多,例如周文王的后人以文王的谥号“文”为姓,卫康叔的后人以康叔的谥号“康”为姓,宋武公的后人以武公的谥号“武”为姓,等等。
8.以祖辈的字为姓
如郑国公子偃,字子游,其孙便姓“游”;鲁孝公的儿子子彄,字子臧,其后代便姓“臧”。
9.以神话传说或图腾信仰为姓
传说舜时有一位纳言是天上龙的后代,其子孙便以“龙”为姓。另有传说则是一位名叫董父的人,为黄帝驯养龙有功,黄帝赐他豢龙氏之职,其后代便姓“龙”。传说神仙中有青鸟公,后世便也有姓“青鸟”的人。
此外,我国有些姓氏的来源和某些图腾信仰(动物崇拜)有关,例如有些氏族崇拜青牛、白象,其后人便姓“青牛”氏、“白象”氏。
黄帝
10.以职业为姓
在我国古代,有许多姓氏是随着各种职业(或行业)的出现而出现的。例如,古代有专门从事巫卜的人,其后便以“巫”或“卜”为姓;有专门从事陶器制作的人,其后便以“陶”为姓;有专门从事匠作业的人,其后便以“匠”为姓,等等。
11.因避祸乱而改姓
如战国时期的齐襄王田法章,他的后代本姓田,齐国被秦灭亡之后,法章的子孙为了避祸而不敢姓“田”,改姓“法”。南北朝时,南朝人刘凝之为了避乱而入北朝,改姓“员”。唐朝末年,王审知起兵,自称闽王,闽被灭之后,他的子孙为了避免仇人追杀而改姓游、沈、叶等。这些都是为了躲避祸乱而改姓的例子。
12.因避讳而改姓
我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尤其是人们一旦在某些方面触犯了皇帝的尊严,将会招致意想不到的灾祸。这一习俗反映到姓氏方面,就是出现了因为避讳而改姓的现象。
例如秦汉时期的“籍”氏,为了避西楚霸王项羽(名籍)的名讳而改姓“席”;唐末,王审知称闽王之后,当地的沈氏改而姓“尤”。
12.因政治原因而改姓
南北朝时期,南朝的齐巴东王萧子响起兵作乱,兵败被杀,家族被除籍,改姓“峭”氏。隋朝贵族杨玄感起兵反隋失败之后,也被改姓“凫”氏。唐代武则天时期,为了打击李唐皇族的反抗势力,将一部分皇室成员贬到偏远的南方,并改姓“宄”,这些人直到武则天退位之后才恢复了“李”姓。再如“淦”氏本来姓“金”,在南宋时期,南方的金氏为了表示对北方金朝入侵的痛恨,而改姓为“淦”。
西楚霸王项羽
14.民族融合形成新的姓氏
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有些姓氏是从少数民族或外国人中改姓而来的。如隋朝末年的王世充本来是西域胡人,后来改姓王;明朝时有菲律宾国王入朝中国,中途病死,其子孙留下守丧,改而姓“安”“温”等。
在民族融合促进姓氏发展的过程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北魏孝文帝时期的改革。为了促进鲜卑族的汉化,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将繁杂的多个字的鲜卑姓改为单个字的汉姓,例如皇族“拓跋”氏改姓“元”,其他贵族如“丘穆陵”氏改姓“穆”、“步六孤”氏改姓“陆”、“普六茹”氏改姓“杨”,等等。在这次汉化改革中,总共有144个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少数民族改汉姓运动。这些改为汉姓的鲜卑人后来都融入了汉族,其姓氏也成为汉姓的一部分。因此,如果仅仅从姓氏来看,我们已经很难区分他们的民族来源了。
此外,还有些姓氏直接来自民族语言的译音,如匈奴首领单于的子孙中有许多以“单于”为姓的后代。
由于我国的姓氏来源不一,因此对姓氏的研究后来逐渐成为一门学问。宋代著名学者郑樵在编撰《通志·氏族略》时,就根据姓氏的来源而将它们分成了32个类别,例如以郡国为姓氏、以邑为姓氏、以乡为姓氏、以亭为姓氏、以技为姓氏,等等。到明清时期,有人专门研究姓氏,编撰了多部关于姓氏的著作,但都没有人将所有的姓氏搜罗其中,这也表明我国的姓氏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人间不可无姓,也不可一姓。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给我们规定了姓氏。姓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姓氏都是本氏族所具有的独特的符号,也是氏族与氏族之间相区别的重要标志。这种姓氏的观念,在经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之后,已经根深蒂固地在人们的脑海中扎了根。